香連丸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分類(lèi)】清熱劑-清臟腑熱
【組成】黃連(10克)吳茱萸(10克)二味同炒,去吳茱萸
【功效】清熱化濕
【主治】濕熱痢疾
。下痢赤白相兼,腹痛,里急后重。【用法】黃連吳茱萸二味同炒,去吳茱萸
,加木香,為丸。亦可作湯劑,酌定用量。【禁忌】斟酌。
【方解】香連丸連
、萸同炒后去吳榮英,意在清熱燥濕為主,加木香以行氣止痛,主治濕熱痢疾,膿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目錄1拼音2《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訶子散 2.1處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訶子散的用法用量2.5摘錄 3《普濟(jì)方》卷七十:訶子散 3.1處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訶子散的用法用量3.5摘錄 4《御藥院方》卷九:訶子散 4.1處方4.2功能主治4.3訶子散的用法用量4.4摘錄 5《楊氏家藏方》卷二十:訶子散 5.1處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訶子散的用法用量5.5摘錄 6《普濟(jì)方》卷一六三引《海上名方》:訶子散 6.1處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訶子散的用法用量6.5摘錄 7《三因》卷九:訶子散 7.1處方7.2制法7.3功能主治7.4訶子散的用法用量7.5摘錄 8《保命集》卷中:訶子散 8.1處方8.2制法8.3功能主治8.4訶子散的用法用量8.5注意8.6各家論述8.7摘錄 9《丹溪心法附余》卷五:訶子散 9.1處方9.2功能主治9.3訶子散的用法用量9.4摘錄 10《普濟(jì)方》卷三八一 10.1組成10.2主治10.3訶子散的用法用量10.4制備方法10.5附注 11《瑞竹堂方》卷三 11.1組成11.2功效11.3訶子散的用法用量11.4附注 12《雞峰》卷十四 12.1組成12.2主治12.3訶子散的用法用量12.4制備方法 13《幼科金針》卷上 13.1組成13.2主治13.3訶子散的用法用量13.4制備方法 14《養(yǎng)老奉親》 14.1組成14.2主治14.3訶子散的用法用量14.4制備方法 15《博濟(jì)》卷三 15.1訶子散的別名15.2組成15.3主治15.4訶子散的用法用量15.5制備方法15.6附注 附:1古籍中的訶子散 1拼音 hē zǐ sǎn
2《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訶子散
3《普濟(jì)方》卷七十:訶子散
4《御藥院方》卷九:訶子散
5《楊氏家藏方》卷二十:訶子散
6《普濟(jì)方》卷一六三引《海上名方》:訶子散
7《三因》卷九:訶子散
8《保命集》卷中:訶子散
如止之不已,宜歸而送之也
2.《醫(yī)林纂要》:訶子酸苦澀,補(bǔ)斂肺氣
,止瀉收脫,其用半生半煨者,生以上行肺,煨以下斂大腸;木香辛苦,能行下焦無(wú)形之氣以達(dá)于上而調(diào)和氣血
9《丹溪心法附余》卷五:訶子散
10《普濟(jì)方》卷三八一
11《瑞竹堂方》卷三
12《雞峰》卷十四
13《幼科金針》卷上
14《養(yǎng)老奉親》
15《博濟(jì)》卷三
古籍中的訶子散 《幼科心法要訣》:[卷三瀉證門(mén)]中寒瀉 冷中寒瀉
,腸鳴脹痛泄澄清,面白肢冷懶飲食,理中訶子散堪行?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金匱翼》:[卷七泄瀉諸癥統(tǒng)論]久泄 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飲下。日三《醫(yī)學(xué)綱目》:[卷之二十三·脾胃部]泄瀉 不利
《醫(yī)宗金鑒》:[卷五瀉證門(mén)]中寒瀉 冷中寒瀉,腸嗚脹痛泄澄清
《素問(wèn)病機(jī)氣宜保命集》:[卷中]瀉痢論第十九
大香連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處方】黃連(去蘆
你好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ongyizatan/629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仙方活命飲
下一篇:
香砂六君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