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丨史上最強的12首帝王詩詞,首首經(jīng)典,警醒世人千余年!
◆◆◆
詩歌是中國人的靈魂
,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詩歌無處不在。許多帝王亦好詩歌,留下不少名篇。
,首首經(jīng)典
,警醒世人千余年!.png" />譬如曹操的《短歌行》
,把自己一統(tǒng)天下的雄心壯志展露無疑;譬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此間憂愁凄苦更是讓人不忍再讀。今天,詩詞君挑選出十二位帝王的十二首詩,與大家一起
,體會帝王詩中的哲理與深情,感受古代君王的為人處世態(tài)度,警醒世人千余年!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
,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軍事家,號西楚霸王。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钝蛳赂琛妨Π紊劫鈿馍w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經(jīng)過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項羽兵敗垓下。英雄末路,想到自己曾經(jīng)英雄蓋世,最后卻落得這樣一個下場,是命運不眷顧他罷了。項羽又是多情的,在英雄末路之時,他擔(dān)心的是他所愛的女子將要走向何方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鐵漢也有柔情的一面,人之所以能感受到世間美好,就是因為有情。情字多磨 ,愿你我都能遇到心中的那個他(她)吧 !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漢高祖 ,西漢開創(chuàng)者 。杰出的政治家 、卓越的戰(zhàn)略家和指揮家。歷經(jīng)反秦戰(zhàn)爭 、楚漢戰(zhàn)爭后,建立西漢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洞箫L(fēng)歌》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 ,劉邦親征 ,很快就平定了這場戰(zhàn)爭。彼時,劉邦順路回到家鄉(xiāng)沛縣。昔日好友、尊長、晚輩共聚一堂,盡興歡飲。衣錦還鄉(xiāng)本是人生最得意的事情,可已經(jīng)身居高位的劉邦卻心懷憂慮,大風(fēng)吹得云飛揚,我統(tǒng)一了天下,可是怎么找到勇士幫我鎮(zhèn)守四方。劉邦的遠大抱負,對國家的憂慮,在這一首詩,盡皆體現(xiàn)。當(dāng)一個人有了責(zé)任心,也就離成功不遠了。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戰(zhàn)略家。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 ,東并朝鮮 ,南吞百越 ,西征大宛 ,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范圍 ,開創(chuàng)了漢武盛世的局面?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肚镲L(fēng)辭》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 ,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 ,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 ,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劉徹不但是政治家,也是一位愛好文學(xué)、提倡辭賦的詩人。他的這首清麗雋永,筆調(diào)流暢的《秋風(fēng)辭》,一波三折,抒寫得曲折纏綿,歷來為人稱道。魯迅稱此詩“纏綿流麗,雖詞人不能過也”。詩以景物起興,繼寫樓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熱鬧場面,最后以感嘆樂極生悲,人生易老,歲月流逝作結(jié)。全詩比興并用、情景交融,意境優(yōu)美,音韻流暢,歷來備受贊譽。世事總是無常,人生向來短暫,切莫沉浸過去無法自拔,人永遠要向前看,才算不辜負這人世一遭。曹操(155年—220年)魏武帝,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quán)的奠基人?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抖谈栊小穼飘?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dāng)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 ,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所處的時代, 正值東漢末年,東漢政權(quán)岌岌可危,董卓進京,天下大亂。在這個亂世中,曹操披肝瀝膽,建立曹魏政權(quán)。這首《短歌行》據(jù)說是曹操南征孫權(quán)時途中所作。這首詩將曹操內(nèi)心對時光易逝,求賢若渴,建功立業(yè)的心理描寫得淋漓盡致。“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不可謂不霸氣,想要擁有大的成就,就必須如同高山大海一樣吸納微小的能量,廣納賢才,重用人才,如此才能成就像高山一樣巍峨、大海一樣廣闊的事業(yè)!曹丕(187年—226年)魏文帝,曹操之子,與父親曹操、弟弟曹植稱“三曹”,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曹丕的文學(xué)才能一直被忽視,其實,他的文學(xué)造詣非常高。《燕歌行二首·其一》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fā)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椗b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堆喔栊小穭t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對后世七言詩的創(chuàng)作有很大影響。明代胡應(yīng)麟說:“子桓《燕歌》二首,開千古妙境。”這首詩寫一個女子思念在遠方作客的丈夫,全詩語言清麗,情致委婉,音節(jié)和諧,把人物情感表現(xiàn)得纏綿悱惻,凄婉動人。思念如果有聲音,也許是一首情歌,思念如果有形狀,也許是一朵花開,思念如果有意義,那一定是你向我奔赴而來!李世民(598年—649年)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 、軍事家 、詩人 。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顿n蕭瑀》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很少有人知道 ,李世民也是一位詩人 ,他留下近百首詩作 。“疾風(fēng)知勁草 ,板蕩識誠臣”已經(jīng)成為諺語了,在猛烈狂疾的大風(fēng)中才能看出誰是堅勁的草 ,在激烈動蕩中才能辨別誰是忠臣 。詩詞君想,這肯定是唐太宗工作中的真實體驗 ,人在高位,人情冷暖應(yīng)該會感受的更加明顯吧 。哪些人是忠臣,哪些人是佞臣,也許他只是不說,并不一定是真的不懂,很多事,也許都是身不由己罷了。武則天(624年—705年)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tǒng)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與漢朝的呂后并稱為“呂武”。武則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頗有詩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度缫饽铩房粗斐杀趟技娂?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在大家的印象中,武則天是一個冷酷狠毒的皇帝,可這首情詩卻讓我們看到武則天柔情的一面,其實,她也曾是一個渴望被愛的女子呀 !《如意娘》是武則天在感業(yè)寺出家時寫給唐高宗的情詩 。此詩極盡相思愁苦之感,簡短的篇幅之中曲折有致 ,融合了南北朝樂府風(fēng)格于一體 ,明朗又含蓄 ,絢麗又清新 。武則天算計一生,晚年凄苦 ,雖然獲得了無上的權(quán)利,卻失去了親情和愛情。生活中我們也是一樣,總以為來日方長,虧欠的一切日后都還可以補償,所以就理所當(dāng)然的忽視父母,忽視家人,忽視朋友,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遇到喜歡的人就去愛,想念父母了就回家,人生,真的沒你想的那么長!黃巢(820年—884年)黃巢,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公元880年,黃巢兵進長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tǒng),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黃巢敗死狼虎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恫坏诤筚x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是唐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的領(lǐng)袖,這首詩是他赴長安參加科舉考試落第后所作。對于這次落第,他非常憤慨,他將自己自比為菊花, 等到秋天時,百花凋零,我獨開放,到那時,滿長安都是我的香味,浸透長安。人生失意常有時,換一種角度去想,也許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李煜(937年—978年)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國君,世稱南唐后主。南唐為宋所滅后,李煜淪為囚徒,死于汴京。《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這首詞是李煜降宋后所作,上篇寫南唐曾經(jīng)的繁華富饒,不曾經(jīng)歷戰(zhàn)亂的侵擾。下篇寫家國覆亡的慘狀。全詞由建國寫到亡國,極盛轉(zhuǎn)而極衰,極喜而后極悲,看似只是平平無奇的寫實,卻飽含了對故國的留戀與亡國的悔恨之意。李白說: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的天賦才干都有所不同,善于在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做事,其實也是一種能力。趙匡胤(927年—976年)宋太祖,北宋開國皇帝,軍事家。趙匡胤結(jié)束五代十國戰(zhàn)亂局面,基本完成統(tǒng)一。《詠初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fā)。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对伋跞铡芬粴夂浅?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詩意質(zhì)樸而又粗獷,境界開闊而又壯觀。這首詩雖然只有四句,但氣勢磅礴,寓意深刻,形象生動,是一篇比較成功的述志之作。陳巖肖贊嘆說:混一之志,先形于言,規(guī)模宏遠矣。據(jù)說,趙匡胤還有一首《詠月詩》。有一天他詩興大發(fā),吟了兩句:為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梢魍赀@兩句,就卡住了,再也想不出來。這兩句詩,有宋一朝,無人敢接,一直到了明朝時,明太祖朱元璋才接上后兩句:恒持此志成永志, 百戰(zhàn)問鼎開太平。距離趙匡胤作詩時已經(jīng)四百年了。兩個惺惺相惜的靈魂,在時間的長河中終究還是會重逢。知音就是這樣,可以跨越性別,跨越種族 ,甚至跨越時間 。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濠州鐘離人(今安徽鳳陽) ,政治家 ,戰(zhàn)略家,軍事統(tǒng)帥 ,明朝開國皇帝?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稇嶎}和尚詰問》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山僧不識英雄主,只顧嘵嘵問姓名。這首詩題目就告訴我們這首詩是為了反駁和尚的追問。朱元璋剛剛打敗陳友諒,來到一個寺院,主持看其面非善類,煞氣很重,便想化解他,問其姓名。朱元璋在寺院墻壁上賦詩一首,大笑而去。剛殺盡江南的百萬兵,腰間的劍還透著血腥味。你這個老僧連英雄也不認得,只在這里不停地追問姓名?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磥恚煸獕z對自己的英雄氣慨很是自得呀!自信是人生的一種態(tài)度,自信的人,也會獲得更大的成就。朱厚熜(1507年—1567年)明世宗,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號嘉靖 ,后世稱嘉靖帝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端兔疁亍反髮⒛险髂憵夂溃鼨M秋水雁翎刀 。風(fēng)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 ,穴中螻蟻豈能逃 。太平待詔歸來日 ,朕與先生解戰(zhàn)袍。嘉靖即位早期 ,做了很多大事,嚴以馭官 ,寬以治民,整頓朝綱 、減輕賦役 ,對外抗擊倭寇,重振國政 ,開創(chuàng)了嘉靖中興的局面 。這首詩是毛伯溫出征安南時,明世宗朱厚熜(cōng)為其寫的壯行詩 。整首詩充滿豪壯之氣,士氣凜然,撼動山河,明白曉暢,鏗鏘有力,反映出明世宗早期勵精圖治的精神面貌。為國殺敵,鞠躬盡瘁是戰(zhàn)士的本職,保家衛(wèi)國,英勇向前是戰(zhàn)士的信念,千百年來,只有國家強大,我們才能不受外敵的欺辱。感謝那些保衛(wèi)家國的人們,沒有你們,就沒有如今的太平盛世,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你們替我們負重前行!人從來不是只有一面,帝王也不例外。世間的黑與白,是與非,對與錯,很多時候不過是各人的立場不同而已。所有人在歷史的長河中 ,都不過是滄海一粟 。關(guān)于他們的是非 ,爭論千年未曾休止 ;他們的曲直,歷經(jīng)百世莫衷一是。悠悠千載功過,留與后人評說。關(guān)于皇帝早朝的詩句
1.寫出“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全詩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
,全文如下:長恨歌作者:白居易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
,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
,始是新承恩澤時。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
,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云
,仙樂風(fēng)飄處處聞。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fù)止
,西出都門百余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zé)o人收
,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
,云?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M紆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地轉(zhuǎn)回龍馭
,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
,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
,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
,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zhuǎn)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
,山在虛無縹渺間。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fēng)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
,梨花一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
,蓬萊宮中日月長?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仡^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惟將舊物表深情
,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 ,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
,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 ,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yōu)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jié)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核麄兊膼矍楸蛔约横劤傻呐褋y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著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
、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并不拘泥于歷史,而是借著歷史的一點影子
◆◆◆
詩歌是中國人的靈魂
,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詩歌無處不在
。許多帝王亦好詩歌,留下不少名篇
。
,首首經(jīng)典
,警醒世人千余年
!.png" />
譬如曹操的《短歌行》
,把自己一統(tǒng)天下的雄心壯志展露無疑
;譬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此間憂愁凄苦更是讓人不忍再讀
。
今天,詩詞君挑選出十二位帝王的十二首詩,與大家一起
,體會帝王詩中的哲理與深情,感受古代君王的為人處世態(tài)度
,警醒世人千余年
!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
,名籍
,字羽
,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
,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軍事家
,號西楚霸王。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
,千古無二”的評價?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钝蛳赂琛妨Π紊劫鈿馍w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經(jīng)過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
,項羽兵敗垓下
。英雄末路
,想到自己曾經(jīng)英雄蓋世,最后卻落得這樣一個下場
,是命運不眷顧他罷了。項羽又是多情的
,在英雄末路之時,他擔(dān)心的是他所愛的女子將要走向何方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
,鐵漢也有柔情的一面
,人之所以能感受到世間美好,就是因為有情
。情字多磨
,愿你我都能遇到心中的那個他(她)吧
!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漢高祖
,西漢開創(chuàng)者
。杰出的政治家
、卓越的戰(zhàn)略家和指揮家。歷經(jīng)反秦戰(zhàn)爭
、楚漢戰(zhàn)爭后,建立西漢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洞箫L(fēng)歌》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
,劉邦親征
,很快就平定了這場戰(zhàn)爭。彼時
,劉邦順路回到家鄉(xiāng)沛縣。昔日好友
、尊長
、晚輩共聚一堂
,盡興歡飲。衣錦還鄉(xiāng)本是人生最得意的事情
,可已經(jīng)身居高位的劉邦卻心懷憂慮,大風(fēng)吹得云飛揚
,我統(tǒng)一了天下,可是怎么找到勇士幫我鎮(zhèn)守四方
。劉邦的遠大抱負,對國家的憂慮,在這一首詩,盡皆體現(xiàn)。當(dāng)一個人有了責(zé)任心,也就離成功不遠了。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戰(zhàn)略家。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
,東并朝鮮
,南吞百越
,西征大宛
,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范圍
,開創(chuàng)了漢武盛世的局面?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肚镲L(fēng)辭》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
,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
,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
,歡樂極兮哀情多
??dāng)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劉徹不但是政治家,也是一位愛好文學(xué)、提倡辭賦的詩人。他的這首清麗雋永,筆調(diào)流暢的《秋風(fēng)辭》,一波三折,抒寫得曲折纏綿,歷來為人稱道。魯迅稱此詩“纏綿流麗,雖詞人不能過也”。詩以景物起興,繼寫樓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熱鬧場面,最后以感嘆樂極生悲,人生易老,歲月流逝作結(jié)。全詩比興并用、情景交融,意境優(yōu)美,音韻流暢,歷來備受贊譽。世事總是無常,人生向來短暫,切莫沉浸過去無法自拔,人永遠要向前看,才算不辜負這人世一遭。曹操(155年—220年)魏武帝,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quán)的奠基人?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抖谈栊小穼飘?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契闊談 ,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
,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
,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所處的時代
, 正值東漢末年,東漢政權(quán)岌岌可危
,董卓進京,天下大亂
。在這個亂世中,曹操披肝瀝膽,建立曹魏政權(quán)。這首《短歌行》據(jù)說是曹操南征孫權(quán)時途中所作。這首詩將曹操內(nèi)心對時光易逝,求賢若渴,建功立業(yè)的心理描寫得淋漓盡致。“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不可謂不霸氣,想要擁有大的成就,就必須如同高山大海一樣吸納微小的能量,廣納賢才
,重用人才
,如此才能成就像高山一樣巍峨、大海一樣廣闊的事業(yè)
!曹丕(187年—226年)魏文帝,曹操之子
,與父親曹操、弟弟曹植稱“三曹”
,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文學(xué)家
,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
。曹丕的文學(xué)才能一直被忽視,其實
,他的文學(xué)造詣非常高
。《燕歌行二首·其一》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fā)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椗b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堆喔栊小穭t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
,對后世七言詩的創(chuàng)作有很大影響
。明代胡應(yīng)麟說:“子桓《燕歌》二首,開千古妙境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思念在遠方作客的丈夫
,全詩語言清麗,情致委婉,音節(jié)和諧
,把人物情感表現(xiàn)得纏綿悱惻
,凄婉動人
。思念如果有聲音
,也許是一首情歌
,思念如果有形狀
,也許是一朵花開,思念如果有意義
,那一定是你向我奔赴而來!李世民(598年—649年)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
,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戰(zhàn)略家
、軍事家
、詩人
。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顿n蕭瑀》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很少有人知道
,李世民也是一位詩人
,他留下近百首詩作
。“疾風(fēng)知勁草
,板蕩識誠臣”已經(jīng)成為諺語了,在猛烈狂疾的大風(fēng)中才能看出誰是堅勁的草
,在激烈動蕩中才能辨別誰是忠臣
。詩詞君想,這肯定是唐太宗工作中的真實體驗
,人在高位,人情冷暖應(yīng)該會感受的更加明顯吧
。哪些人是忠臣
,哪些人是佞臣
,也許他只是不說,并不一定是真的不懂
,很多事,也許都是身不由己罷了
,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在大家的印象中,武則天是一個冷酷狠毒的皇帝,可這首情詩卻讓我們看到武則天柔情的一面,其實,她也曾是一個渴望被愛的女子呀。武則天(624年—705年)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tǒng)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與漢朝的呂后并稱為“呂武”。武則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頗有詩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度缫饽铩房粗斐杀趟技娂?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如意娘》是武則天在感業(yè)寺出家時寫給唐高宗的情詩
。此詩極盡相思愁苦之感,簡短的篇幅之中曲折有致
,融合了南北朝樂府風(fēng)格于一體
,明朗又含蓄
,絢麗又清新
。武則天算計一生,晚年凄苦
,雖然獲得了無上的權(quán)利,卻失去了親情和愛情。生活中我們也是一樣,總以為來日方長,虧欠的一切日后都還可以補償,所以就理所當(dāng)然的忽視父母,忽視家人,忽視朋友,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遇到喜歡的人就去愛,想念父母了就回家,人生,真的沒你想的那么長!黃巢(820年—884年)黃巢,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公元880年,黃巢兵進長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tǒng),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黃巢敗死狼虎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恫坏诤筚x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是唐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的領(lǐng)袖,這首詩是他赴長安參加科舉考試落第后所作。對于這次落第,他非常憤慨
,他將自己自比為菊花, 等到秋天時
,百花凋零
,我獨開放,到那時,滿長安都是我的香味,浸透長安。人生失意常有時,換一種角度去想,也許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李煜(937年—978年)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國君,世稱南唐后主。南唐為宋所滅后,李煜淪為囚徒,死于汴京。《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這首詞是李煜降宋后所作,上篇寫南唐曾經(jīng)的繁華富饒,不曾經(jīng)歷戰(zhàn)亂的侵擾。下篇寫家國覆亡的慘狀
。全詞由建國寫到亡國
,極盛轉(zhuǎn)而極衰
,極喜而后極悲
,看似只是平平無奇的寫實
,卻飽含了對故國的留戀與亡國的悔恨之意
。李白說: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的天賦才干都有所不同
,善于在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做事,其實也是一種能力
。趙匡胤(927年—976年)宋太祖,北宋開國皇帝
,軍事家
。趙匡胤結(jié)束五代十國戰(zhàn)亂局面
,基本完成統(tǒng)一
。《詠初日》太陽初出光赫赫
,千山萬山如火發(fā)。一輪頃刻上天衢
,詩意質(zhì)樸而又粗獷,境界開闊而又壯觀。這首詩雖然只有四句,但氣勢磅礴,逐退群星與殘月?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对伋跞铡芬粴夂浅?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寓意深刻
,形象生動,是一篇比較成功的述志之作
。陳巖肖贊嘆說:混一之志,先形于言
,規(guī)模宏遠矣
。據(jù)說
,趙匡胤還有一首《詠月詩》
。有一天他詩興大發(fā),吟了兩句:為離海底千山墨
,才到中天萬國明?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梢魍赀@兩句
,就卡住了
,再也想不出來
。這兩句詩
,有宋一朝
,無人敢接
,一直到了明朝時,明太祖朱元璋才接上后兩句:恒持此志成永志
, 百戰(zhàn)問鼎開太平
。距離趙匡胤作詩時已經(jīng)四百年了
。兩個惺惺相惜的靈魂
,在時間的長河中終究還是會重逢。知音就是這樣
,可以跨越性別
,跨越種族
,甚至跨越時間
。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濠州鐘離人(今安徽鳳陽)
,政治家
,戰(zhàn)略家,軍事統(tǒng)帥
,明朝開國皇帝?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稇嶎}和尚詰問》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山僧不識英雄主
,只顧嘵嘵問姓名。這首詩題目就告訴我們這首詩是為了反駁和尚的追問
。朱元璋剛剛打敗陳友諒,來到一個寺院
,主持看其面非善類,煞氣很重
,便想化解他
,問其姓名。朱元璋在寺院墻壁上賦詩一首
,大笑而去
。剛殺盡江南的百萬兵,腰間的劍還透著血腥味
。你這個老僧連英雄也不認得
,只在這里不停地追問姓名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磥恚煸獕z對自己的英雄氣慨很是自得呀
!自信是人生的一種態(tài)度,自信的人,也會獲得更大的成就。朱厚熜(1507年—1567年)明世宗,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號嘉靖
,后世稱嘉靖帝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端兔疁亍反髮⒛险髂憵夂溃鼨M秋水雁翎刀
。風(fēng)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
,穴中螻蟻豈能逃
。太平待詔歸來日
,朕與先生解戰(zhàn)袍。嘉靖即位早期
,做了很多大事,嚴以馭官
,寬以治民,整頓朝綱
、減輕賦役
,對外抗擊倭寇,重振國政
,開創(chuàng)了嘉靖中興的局面
。這首詩是毛伯溫出征安南時,明世宗朱厚熜(cōng)為其寫的壯行詩
。整首詩充滿豪壯之氣,士氣凜然,撼動山河,明白曉暢,鏗鏘有力,反映出明世宗早期勵精圖治的精神面貌。為國殺敵,鞠躬盡瘁是戰(zhàn)士的本職,保家衛(wèi)國,英勇向前是戰(zhàn)士的信念,千百年來,只有國家強大,我們才能不受外敵的欺辱。感謝那些保衛(wèi)家國的人們,沒有你們,就沒有如今的太平盛世,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你們替我們負重前行!人從來不是只有一面,帝王也不例外。世間的黑與白,是與非,對與錯,很多時候不過是各人的立場不同而已。所有人在歷史的長河中
,都不過是滄海一粟
。關(guān)于他們的是非
,爭論千年未曾休止
;他們的曲直,歷經(jīng)百世莫衷一是。悠悠千載功過,留與后人評說。
關(guān)于皇帝早朝的詩句
1.寫出“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全詩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
,全文如下:長恨歌作者:白居易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
,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
,始是新承恩澤時。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
,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
驪宮高處入青云
,仙樂風(fēng)飄處處聞。緩歌謾舞凝絲竹
,盡日君王看不足
。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
,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fù)止
,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
?M紆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花鈿委地?zé)o人收
,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
,云?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地轉(zhuǎn)回龍馭
,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
芙蓉如面柳如眉
,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
,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
,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fā)新
,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
。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
,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
,魂魄不曾來入夢
。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zhuǎn)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
,兩處茫茫皆不見
。
忽聞海上有仙山
,山在虛無縹渺間。樓閣玲瓏五云起
,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
,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
。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
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fēng)吹仙袂飄飄舉
,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
,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
昭陽殿里恩愛絕
,蓬萊宮中日月長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仡^下望人寰處
,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
,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
,釵擘黃金合分鈿
。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
七月七日長生殿
,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
,作者以精煉的語言
,優(yōu)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jié)合的手法
,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核麄兊膼矍楸蛔约横劤傻呐褋y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著這一精神的苦果
。
唐玄宗
、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
,詩人并不拘泥于歷史
,而是借著歷史的一點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