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藥材
中醫(yī)世家 2023-05-04 02:26:00

拼音注音 : Yán Wū Tóu
別名 : 巖烏子、巖烏、雪上一枝蒿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巖烏頭的塊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omitum racemulosum Franch.采收和儲藏:夏末秋初采挖塊根,去掉苗葉及小根,洗凈曬干
。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600-2300m的山谷崖石上或林中。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部,貴州北部
,四川天全、南川
,云南鎮(zhèn)雄等地
。
原形態(tài) : 財烏頭,多年生草本,高40-65cm
。塊根倒圓錐形
,長2.3-3.6cm,直徑9-11mm
,或近圓柱形
,長約7cm,直徑約5mm
。莖直立
,無毛。葉互生
,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
,莖中部葉有短柄,長2.2-3cm
,無毛
;葉片五角形,有時圓菱形
,長5.5-9cm
,寬8-10cm,基部心形
,有時圓形
,3深裂至距基部1.5-2cm處,中央深裂片卵狀菱形
,長漸尖
,邊緣疏生三角形牙齒,網(wǎng)脈明顯
,莖上部葉小
,3裂或幾不分裂,無毛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ㄐ蛴谢?-6朵,花序軸和花梗均無毛
;花梗長約1cm,小苞片披針形或披針狀線形
,長3-8mm
,幾無毛;花兩性
,兩側(cè)對稱
,上萼片圓筒關(guān)盔形或高盔形
,高2.4-3.2cm,無毛
,下緣稍凹
,長1.5-2.4cm,藍色
,無毛
;花瓣2,具爪
,瓣片大
,唇長約6mm,距長5-7mm
,向后彎曲
,無毛;雄蕊多數(shù)
,花絲有2枚小齒或全緣
,無毛;心皮3
,無毛
。蓇葖果,長1.6-1.8cm
。種子多數(shù)
,倒圓錐狀三棱形,長約2mm
,只在一面生橫膜翅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ㄆ?-10月
,果期10-11月。
性狀 : 性首席鑒別 ,母根圓錐形
,長約2cm
,直徑約1cm;表面暗棕色
,有橫皺及縱溝
。子根圓柱形,長2.5-3cm
,直徑約0.5cm
;表面有細縱皺紋和須根痕。質(zhì)堅硬
,不易折斷
,斷面不平坦
。顯微鑒別,根橫切面:后生皮層為1列細胞
;皮層窄
;內(nèi)皮層為1列長方形細胞。形成層呈環(huán)狀
。木質(zhì)部呈放射狀排列
。母根的韌皮部細胞皺縮,有多數(shù)裂隙
,近形成層處有韌皮纖維及石細胞群
。粉末特征:1.石細胞類長方形或類方形,長30-70μm
,直徑20-36μm
,壁稍厚。纖維長150-174μ
,直徑20-26μm
,有的可見紋孔。2.淀粉粒細小
,單粒類圓形
,直徑2-8μm,臍點人字形
、一字形
、十字形、點狀
;復粒由2-3分粒組成
。Μ
炮制 : 用清水浸漂7天,每日換水1-2次,待中心辦透后切片,蒸2-3h,取出曬干。再用熟豬油攔和,炒透入藥。
性味 : 味辛;苦;性熱;有毒
功能主治 :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 。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0.5-1g
。
摘錄 : 《中華本草》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