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著名的朝歌和西岐是什么地方
封神演義中著名的朝歌和西岐是什么地方
說起《封神榜》中的兩大對立的勢力,那肯定是以周文王一方為代表的西周勢力和以商紂王為代表的商朝勢力
這里面的兩個地名,我想肯定有不少讀者朋友們都有過好奇
我們先來說一說商朝的首都朝歌
。朝歌這個所謂的商朝首都有點特殊,因為在我們印象里,商朝最有名的首都其實是殷都,所以很多時候商朝也被稱為殷商,那么為什么在商紂王時期商朝的首都又變成朝歌了呢?原因其實還是和紂王有關。紂王執(zhí)政前,商朝的首都依然是殷都。紂王繼位后,愛好講排場的紂王選擇擴大都城的范圍,于是就在沫邑這個地方修建了大量的宮殿,然后將其改名為朝歌,然后朝歌就成為了商朝新的首都。朝歌
,既成就于它的繁華,也毀滅于它的繁華。關于朝歌最有名的一個形容是"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諸侯朝靈山。"朝歌的繁華,在先秦時期那個普遍野蠻未開化的時代里顯得非常特殊,特殊到僅僅描述出它的娛樂業(yè)的興盛就能給予人們無窮的想象。不過商朝亡國后
武庚的叛亂被周公和召公迅速平定下去
,周公親自東征擊敗了朝歌的叛軍,武庚也在叛亂中兵敗被殺。武庚之亂中,朝歌由于作為叛亂的主要根據地,被周的大軍攻破,而且其宮殿也被徹底焚毀。周王室還將朝歌城里的商朝遺民一分為二,一半遷移到商丘,交給紂王的哥哥微子,建立了宋國;另一半則遷移到武王的弟弟康叔那里,在商朝故都殷都居住,建立衛(wèi)國。而朝歌作為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此終結,成為了一片廢墟。而朝歌的遺址則是在如今河南省的鶴壁市淇縣。至于西岐
,它的由來倒是并不復雜,因為它本來就在岐山這座山下而岐山又處于中國偏西的位置,所以就叫西岐了。不過西岐的傳奇性倒是不弱于朝歌,西岐最有名的傳奇莫過于那個著名的典故:"鳳鳴岐山"。據說周朝當時即將要變得興盛起來,所以岐山上面就常常可以聽見鳳凰的棲息鳴叫的聲音,人們認為鳳凰的到來是因為周文王施行德政的原因,所以周朝必將興盛。(也有說鳳鳴岐山中的鳳其實指代周文王的說法。)西岐雖然因為在《封神榜》的故事里似乎一直是周朝的代名詞
,但實際上周朝的首都早在周文王時期就發(fā)生了改變。周文王繼位后,周朝大肆開疆擴土雖然西岐在之后再也沒有作為過國家的首都,但其實西岐并沒有迅速沒落
。在周朝建立以后,西岐被一分為二,東部由周公旦所管轄,另一半由召公奭管轄,仍然處于周王朝的直屬管轄,依然算是王畿之地。但西岐此地畢竟屬于非常遠離中原文化中心的地區(qū),所以哪怕西岐有著炎帝誕生地、周朝發(fā)源地的盛名,哪怕在這上面誕生了像《周易》和《黃帝內經》這樣的文化瑰寶,但西岐被逐漸邊緣化,最后淪為一個現(xiàn)在陜西寶雞市一個普通的岐山縣城,也是不可避免的。總而言之,朝歌和西岐在《封神榜》所處的商末周初的時代里
,的的確確是那個時代最為耀眼的兩個地區(qū),但隨著上千年的歷史發(fā)展,最終曾經的風流,也難免被雨打風吹去,成為今天的河南省鶴壁市的淇縣以及陜西省寶雞市的岐山縣。西岐朝歌是現(xiàn)在的哪里
西岐在今天的陜西岐山縣
朝歌具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
商紂王和周武王在牧野之戰(zhàn)中,紂王大敗
西岐在今天的陜西岐山縣,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fā)祥地之一
關于岐山還有一個傳說
所以在西周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