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國學經(jīng)典網(wǎng)

      古代王爺相當于什么級別,親王與郡王有什么區(qū)別

      諸子百家 >歷史探究

      以史為鑒  2023-06-12 05:43:53

      古代王爺相當于什么級別,親王與郡王有什么區(qū)別

      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砉糯鯛?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古代爵位制度中

      ,王爵作為最尊貴的一級
      ,自兩漢時期開始一直延續(xù)到了清末
      。不過
      ,嚴格來說
      ,傳統(tǒng)意義上的王爵其實直到魏晉之后才開始出現(xiàn)
      ,兩漢時期的王爵并未納入爵位制度,而只是作為諸侯國王存在
      。當然
      ,王爺?shù)臋?quán)力,各個時期也略有不同

      古代的王爺是什么級別?

      秦朝以前

      ,“王”乃是對諸侯和周天子的稱呼,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
      ,廢除分封制
      ,轉(zhuǎn)而推行商鞅變法后的“二十等爵位制”,“王”爵曾一度消失
      。直到西漢建立之后
      ,漢高祖劉邦推行“郡國制”,于各地分封諸侯王
      ,“王”爵這才重新出現(xiàn)

      西漢初年,劉邦分封七大諸侯國

      、八大異姓王(燕王臧荼被殺后盧綰繼任)
      ,在異姓諸侯先后被滅后,劉邦又分封兄弟
      、皇子九大劉姓諸侯王
      ,并于眾臣盟誓“非劉姓不王”,史稱“白馬之盟”
      。不過,此時的諸侯王雖然也是王爵
      ,但卻是超脫于漢朝“二十等爵位制”之外的存在
      ,而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王爺,東漢基本延續(xù)了這一制度
      ,當然漢末的曹操算是個例外

      從魏晉時期開始,傳統(tǒng)意義上的王爺才開始出現(xiàn)

      ,王爵開始被分為親王和郡王兩級
      ,目前記載最早的郡王,便是晉武帝分封的東莞郡王司馬永祚
      。此后
      ,這一制度得以延續(xù)
      ,其中親王主要由皇帝的兄弟和兒子充任,而郡王則由親王無法繼承爵位的其他兒子充任
      ,當然文臣武將被分封郡王者也大有人在

      親王與郡王最為直觀的區(qū)別,便在于封號字數(shù)的不同

      ,一般情況下
      ,親王均為“一字王”,除清朝以寓意美好的形容詞為封號外
      ,多以春秋時期的國名為封號
      ,尤以“秦、晉
      、齊
      、楚”四個封號最為尊貴,之后則是“魯
      、趙
      、魏、梁
      、燕
      、代、陳
      、韓
      、宋、吳
      、越”等
      ,同時也有以省、州名作為封號的

      郡王封號

      ,則大多以古郡名為封號,例如“常山王
      、長沙王
      、中山王、定陶王
      、渤海王
      、成都王”等,常山
      、長沙
      、中山、定陶、渤海
      、成都這些都是郡的名稱

      關(guān)于王爺?shù)牡匚唬瑑蓾h時期的諸侯王權(quán)力極大

      ,雖然“推恩令”后諸侯王權(quán)勢被削弱
      ,但其仍然是諸侯國皇帝般的存在。魏晉以后
      ,一般情況下
      ,親王一般為正一品,位在三公之上
      ,而郡王則為從一品
      ,位在三公之下。

      古代王爺都有哪些權(quán)力?

      作為爵位中最為尊貴者

      ,王爺?shù)臋?quán)力和職責實際上每個時期都略有不同
      ,而從總體趨勢來看,隨著時間的推移
      ,其權(quán)力呈現(xiàn)遞減的趨勢

      西漢九大同姓王

      1、兩漢時期

      。正如前文所說
      ,兩漢時期的“王爺”,實際上就是封國的皇帝
      ,與周朝時期分封制下的諸侯國權(quán)力幾乎沒有什么分別
      。這些諸侯王,不僅擁有獨立的軍權(quán)
      ,且財權(quán)和治權(quán)同樣是獨立成系統(tǒng)的
      。即使?jié)h武帝推行“推恩令”以后,諸侯王的封地開始銳減
      ,但其權(quán)力卻始終沒有發(fā)生變化
      ,只是侯國的權(quán)力被嚴重限制而已。光武帝建立東漢之后
      ,同樣分封諸子為王
      ,不過與西漢的諸侯王不同,此時的諸侯王權(quán)力已經(jīng)大為縮水
      ,除了保留一定的治權(quán)和財權(quán)之外,并無其他實權(quán)
      ,但相較于后世的閑散王爺來說
      ,權(quán)力仍然較大。

      西晉諸王

      2、魏晉時期

      。曹丕篡漢建魏后
      ,雖然也將宗室分封為王,但對其權(quán)力卻限制極為嚴格
      ,不僅收回了其治權(quán)和兵權(quán)
      ,更是連行動都受到限制,比后世的閑散王爺還要慘
      。直到司馬炎建立西晉之后
      ,才再度大肆分封宗室為王,同時為了防止地方豪強勢力的擴張
      ,司馬炎又制定了王國置軍制度
      ,王爺可以根據(jù)封國大小統(tǒng)率不同數(shù)量的軍隊,但此時的諸王仍然沒有治權(quán)
      。直到后來讓諸王出任地方都督
      ,這才使得他們擁有了一定行政權(quán)力,后來則又允許諸王于封地自行設立官員
      ,收取封國租稅
      ,結(jié)果使得這些王爺徹底成為了實權(quán)藩王,這為后來的“八王之亂”埋下了伏筆

      3

      、隋唐時期。到了隋唐時期
      ,王爺?shù)臋?quán)力徹底縮水
      ,徹底喪失了治權(quán)、財權(quán)和兵權(quán)
      ,雖然仍分封于各地
      ,但只保留有一定食邑。以唐朝為例
      ,唐朝親王可封食邑八百戶
      ,但也有加封至一千戶乃至兩千戶的特例,例如荊王李元景于永徽初加封至1500戶
      ,梁王李忠賜實封2000戶
      。公主則為食邑三百戶,長公主加三百戶
      。不過
      ,隋唐時期的王爺卻可以兼任其他職位,例如隋朝蜀王楊秀便曾擔任益州刺史
      、益州總管
      ,負責都督二十四州諸軍事

      4、兩宋時期

      。宋朝宗室可以說是較為奇葩的一個存在
      ,雖然也有獲封親王者,但很多卻不能世襲
      ,且虛封不就國
      ,也就是說宋朝的王爺雖然有封號,但實際上并沒有封地
      。朝廷為宗室制定了相應等級的待遇
      ,被集中供養(yǎng)于京城之中,其中太祖子弟被養(yǎng)在南京應天府
      ,魏王子弟被養(yǎng)在西京河南府
      ,太宗子弟被養(yǎng)在東京汴梁,南宋時期則大多被養(yǎng)于京城之中

      5

      、元朝時期。到了元朝時期
      ,王爺們的好日子又來了
      ,權(quán)勢相當?shù)拇蟆4藭r的王爺再度擁有了封國
      ,不僅掌握著封地內(nèi)的軍政
      、課稅、司法
      ,甚至連死刑判決權(quán)也在手中
      ,不過這種封地大多集中于蒙古,除了四大汗國和直屬大汗的中央兀魯思之外
      ,其余的土地均歸屬了元朝的王爺們
      。此外,從窩闊臺征服華北開始
      ,元朝便多次給王爺們分封漢地食邑
      ,不過這些食邑王爺們平時并不插手,只是交由達魯花赤監(jiān)管

      6

      、明朝時期。明朝宗室的權(quán)力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
      ,以永樂皇帝為分界線
      。洪武年間,為了消滅北元殘余勢力
      ,鞏固大明統(tǒng)治
      ,朱元璋分封諸子為王
      ,且允許設置三衛(wèi)兵馬,同時對于轄地的官員同樣有監(jiān)管的權(quán)力
      ,不過并沒有財權(quán),也沒有了食邑
      ,而是由朝廷按照洪武朝制定的待遇定期撥付資金
      。永樂朝以后,王爺們的兵權(quán)被收回
      ,也失去了對轄區(qū)官員的監(jiān)管權(quán)力
      ,變成了只由朝廷供養(yǎng)的閑散王爺。

      7

      、清朝時期
      。清朝的王爺與其他朝代不僅封號不同,等級也有所差別
      ,在清朝十四等爵位之中
      ,和碩親王為第一等,而多羅郡王則為第三等(其他朝代郡王為第二等)
      。清朝的王爺待遇與明朝大致相似
      ,主要由朝廷供養(yǎng),但卻不再就藩于各地
      ,而是大多散居于京城(清初的吳三桂等藩王除外)
      。不過,由于清朝特殊的八旗制度
      ,清朝的王爺雖不再有實權(quán)
      ,卻可以不同程度的參與朝政。而到了清朝末期的“預備立憲”中
      ,清朝廢除軍機處
      ,實行責任內(nèi)閣制,其中多有王爺擔任內(nèi)閣成員
      ,從而得以直接參與朝政

      如上所述,雖然歷朝歷代的王爺權(quán)力各有不同

      ,但從兩漢時期的實權(quán)藩王
      ,到隋唐時期僅保留食邑,再到明清時期的閑散王爺
      ,隨著時間的流失
      ,顯然中間也曾出現(xiàn)反復,但總體呈現(xiàn)出遞減趨勢

      郡王,王爺
      ,親王 的區(qū)別 還有郡主是什么

      正一品:攝政王
      從一品:圣王爺
      側(cè)一品:尊王爺
      正二品:晉王爺
      從二品:御王爺
      側(cè)二品:王爺
      正三品:固倫尊親王
      從三品:和碩尊親王
      側(cè)三品:恭賢尊親王
      正四品:固倫親王
      從四品:和碩親王
      側(cè)四品:恭賢親王
      正五品:晉锨親王
      從五品:銘欽親王
      側(cè)五品:賢怡親王
      正六品:恭親王
      從六品:仁親王
      側(cè)六品:宣親王
      正七品:穆親王
      從七品:莊親王
      側(cè)七品:景親王
      正八品:孝親王
      從八品:睿親王
      側(cè)六品:賢親王
      正六品:怡親王
      從六品:親王
      親王是指有親王爵位的,如睿親王多爾袞 禮親王代善等
      王爺則泛指有爵位的郡王 貝勒 貝子等貴族,如克勤郡王岳托 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等
      當然王爺不是官方稱謂
      郡王是中國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二等

      ,次于親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ね醯恼曳Q為郡王妃


      郡主1.晉朝時,郡主是皇帝之女的封號

      “時皇女封公主
      ,賜郡為(封)邑,故曰郡公主”
      ,簡稱“郡主”

      但在晉朝之后,郡主的含義有所改變
      ,郡公主也不能再簡稱為郡主了

      2.晉朝以后,郡主是太子
      、王爺(含分封的諸侯王
      、藩王、可汗等與“王爵”同級的人)
      、親王之女的封號
      ,也是公主之女的封號。

      中國古代親王和郡王有什么區(qū)別

        郡王是中國古代封爵名,位次親王

      ,為封爵的第二等

        

        王之爵位分為親王與郡王,始見于魏晉時期
      。按唐制:皇太子之子封郡王
      ,大臣、節(jié)度使亦得封郡王(如參預神龍革命的敬暉等五人
      、唐代宗時大將郭子儀等)
      ,郡王與國公并為從一品。晚唐
      、五代
      ,異姓封郡王者甚多。
        
        宋太祖立
      ,為安撫諸鎮(zhèn)節(jié)度使,曾加封郡王,后專為皇族封爵
      。南宋,為酬韓世忠等大將之軍功
      ,也曾封之為郡王。元代賜爵位頗盛
      ,郡王者甚濫


        明代,親王子除世子外均封郡王
      、世襲罔替?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ね醯姆馓栆话銥閮蓚€字
      ,以古郡縣名為多見,如渭南王(秦王系)
      、項城王(周王系)等


        明朝也會封功臣為郡王,多為追謚
      ;其中南明時期有直接授予的
      。如延平王鄭森等。

        從嘉靖年間開始
      ,由于俸祿壓力增大
      ,不允許旁支繼承的親王(如親王無子,其弟繼位)的兒子封郡王之位
      ,而是根據(jù)該親王原有的封號
      ,降等襲封。

        郡王的正妻稱郡王妃


        郡王的嫡長子(無嫡子則為長子)稱王長子
      ,以后承襲王位;其余諸子封鎮(zhèn)國將軍
      。但亦有因故降等封為輔國將軍的


        長子的嫡長子稱長孫,其正妻分別稱長子夫人
      、長孫夫人
      。長子和鎮(zhèn)國將軍、長孫和輔國將軍在子孫爵位的封號上沒有區(qū)別


        郡王之女封縣主
      。俸祿為每年600石。

        郡王的俸祿為每年2000石
      ,自長子承襲爵位(即二代郡王)之后一律折半為1000石
      ;但因所在的親王府而異
      ,也有初封即1000石或500石的,繼承時不折半


        靖江王比較特殊
      ,兒子封輔國將軍,女兒封縣君


        清朝
      ,稱多羅郡王,專用于加封皇族宗室
      、滿洲貴戚以及蒙古
      、新疆、西藏少數(shù)民族之君主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推薦文章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聲明
      2023-07-17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聲明
      唐睿宗的劉皇后是一位什么樣的人
      2023-11-21
      唐睿宗的劉皇后是一位什么樣的人
      新都公主人物介紹:唐中宗李顯庶長女
      2023-11-19
      新都公主人物介紹:唐中宗李顯庶長女
      武則天為什么不讓養(yǎng)貓,
      2023-11-12
      武則天為什么不讓養(yǎng)貓,
      管仲:輔佐齊桓公一生有哪些貢獻,
      2023-11-12
      管仲:輔佐齊桓公一生有哪些貢獻,
      李清照文學成就盤點
      2023-11-12
      李清照文學成就盤點
      伊麗莎白一世的母親為什么會被處死,
      2023-10-31
      伊麗莎白一世的母親為什么會被處死,
      陶淵明與少年討論學習的方法:與李白鐵棒磨成針相類
      2023-10-31
      陶淵明與少年討論學習的方法:與李白鐵棒磨成針相類
      李白的故鄉(xiāng)和出生地分別在哪,
      2023-10-08
      李白的故鄉(xiāng)和出生地分別在哪,
      老子的徒弟都有什么人,
      2023-10-08
      老子的徒弟都有什么人,
      張著人物解讀(三國演義主要人物介紹,比如說像常山趙子龍)
      2023-10-08
      張著人物解讀(三國演義主要人物介紹,比如說像常山趙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