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補益散
中醫(yī)基礎常識 >
偏方秘方
中醫(yī)世家 2023-05-06 12:21:05
大補益散
別名 : 大補益石斛散、石斛散
處方 : 肉蓯蓉8兩,干棗肉8兩
,石斛8兩,枸杞子1斤
,菟絲子5兩,續(xù)斷5兩
,遠志5兩(去心),天雄3兩(炮
,去皮),干地黃10兩
。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虛勞不足
,乏力少食。虛勞脫營
,失精多驚,營衛(wèi)耗奪
。
用法用量 : 大補益石斛散(《圣惠》卷二十七)
、石斛散(《雞峰》卷七)
。
摘錄 : 《千金翼》卷十五
芫花散簡介
目錄1拼音2處方3功能主治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5摘錄6《醫(yī)統(tǒng)》卷六十四引《醫(yī)方選要》 6.1組成6.2主治6.3芫花散的用法用量 7《得效》卷十七 7.1組成7.2主治7.3芫花散的用法用量 8《古今醫(yī)鑒》卷十一 8.1組成8.2主治8.3芫花散的用法用量8.4制備方法 9《圣惠》卷六十九 9.1組成9.2主治9.3芫花散的用法用量9.4制備方法 10《魏氏家藏方》卷九 10.1組成10.2主治10.3芫花散的用法用量10.4制備方法 11《圣惠》卷八十一 11.1組成11.2主治11.3芫花散的用法用量11.4制備方法 12《千金》卷十二 12.1方名12.2芫花散的別名12.3組成12.4功效12.5主治12.6芫花散的用法用量12.7制備方法12.8用藥禁忌12.9各家論述 13《圣惠》卷七十一 13.1方名13.2組成13.3主治13.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13.5制備方法 14《圣惠》卷七十二 14.1方名14.2組成14.3主治14.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14.5制備方法 15《圣惠》卷十四 15.1方名15.2組成15.3主治15.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 16《外臺》卷二十六引《范汪方》 16.1方名16.2組成16.3功效16.4主治16.5芫花散的用法用量16.6制備方法 17《婦科玉尺》卷二 17.1方名17.2組成17.3主治17.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17.5制備方法 18方出《圣惠》卷七十二
,名見《普濟方》卷三三四 18.1方名18.2組成18.3主治18.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18.5制備方法 19《圣濟總錄》卷三十三 19.1方名19.2組成19.3主治19.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19.5制備方法 20《圣濟總錄》卷六十七 20.1方名20.2組成20.3主治20.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20.5制備方法 21《百一》卷五
,名見《普濟方》卷一六三 21.1方名21.2組成21.3主治21.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21.5制備方法21.6用藥禁忌21.7附注 22《古今醫(yī)鑒》卷十三 22.1方名22.2組成22.3主治22.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22.5制備方法 23《圣惠》卷五十七 23.1方名23.2組成23.3主治23.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23.5制備方法 24《圣惠》卷四十二 24.1方名24.2組成24.3主治24.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24.5制備方法 25《圣惠》卷五十四 25.1方名25.2組成25.3主治25.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25.5制備方法 附:1古籍中的芫花散 1拼音 yuán huā sǎn
2處方芫花22.5克(醋拌,炒令干)狼牙22.5克 雷丸22.5克 桃仁22.5克(湯浸
,去皮、尖
、雙仁,生用)白蕪荑22.5克
3功能主治治蟯蟲
。
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上藥搗細羅為散
,隔宿勿食,早晨以粥飲調下3克
。
5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七
6《醫(yī)統(tǒng)》卷六十四引《醫(yī)方選要》
6.1組成
芫花
、細辛
、川椒
、蘄艾、小麥
、細茶各等分
。
6.2主治
風蟲諸牙痛
。
6.3芫花散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1鐘
,煎7分,溫漱口34次
。吐涎出即愈。
7《得效》卷十七
7.1組成
陳芫花1握
,甘草節(jié)5錢
。
7.2主治
牙疼。
7.3芫花散的用法用量
上銼細
,各煎
。先用芫花湯噙
,唾去
;次用甘草水噙,少時效
。
8《古今醫(yī)鑒》卷十一
8.1組成
芫花根3兩(炒黃色)。
8.2主治
婦人虛羸
,有鬼胎
、癥塊
,經(jīng)候不通
。
8.3芫花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桃仁煎湯調下
,當下惡物
。
8.4制備方法
上為末
。
9《圣惠》卷六十九
9.1組成
芫花3兩,獨活2兩
,蔓荊子3兩,防風2兩(去蘆頭)
,吳茱萸1兩半
,蛇床子2兩
,柳蚛屑2升
,荊芥3兩,鬼箭羽3兩
。
9.2主治
婦人血風,走注疼痛
。
9.3芫花散的用法用量
以醋拌炒令熱
,分為兩處
,布裹更番熨之
。
9.4制備方法
上為散。
10《魏氏家藏方》卷九
10.1組成
芫花
。
10.2主治
牙痛,諸藥不效者
。
10.3芫花散的用法用量
擦痛處令熱
。立效
。
10.4制備方法
上為末。
11《圣惠》卷八十一
11.1組成
芫花1兩(醋拌,炒令干)
,硇砂半兩(細研),當歸半兩(銼
,微炒),硫黃1分(細研)
,沒藥1兩。
11.2主治
產(chǎn)后心腹(疒丂)痛不可忍
。
11.3芫花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
,以熱酒調下,不拘時候
。
11.4制備方法
上為細散
。
12《千金》卷十二
12.1方名
芫花散
12.2芫花散的別名
登仙酒、三建散
12.3組成
芫花10分
,桔梗10分,紫菀10分
,大戟10分,烏頭10分
,附子10分,天雄10分
,白術10分
,蕘花10分,狼毒10分,五加皮10分
,莽草10分,王不留行10分
,栝樓根10分
,欒荊10分
,躑躅10分
,麻黃10分,白芷10分
,荊芥10分,茵芋10分
,石斛7分,車前子7分
,人參7分
,石長生7分
,石南7分
,萆薢4分,牛膝4分
,蛇床子4分,菟絲子4分
,狗脊4分
,蓯蓉4分
,秦艽4分
,藜蘆5分
,薯蕷2分
,細辛2分,當歸2分
,薏苡仁2分,干地黃2分
,芎2分,杜仲2分
,厚樸2分
,黃耆2分
,干姜2分
,芍藥2分,山茱萸2分
,桂心2分,吳茱萸2分
,黃芩2分
,防己2分
,五味子2分
,柏子仁2分
,遠志2分,蜀椒2分
,獨活2分,牡丹2分
,橘皮2分,通草2分
,柴胡2分,藁本2分
,菖蒲2分,茯苓2分
,續(xù)斷2分,巴戟天2分
,食茱萸2分
。
12.4功效
少服內(nèi)消
,便為補益
,兼逐諸疴;加增服之
,令使吐下,泄去惡物
,以盡病源
。凡在世人有虛損陽衰
,消瘦骨立者,服之非常補益
,旬月之間肌膚充悅
,顏色光澤
,髓溢精滿
,少壯一等。凡眾疴萬病皆除之
。
12.5主治
一切風冷痰飲
,積(
??)宿食
,癥癖痎瘧,風病歷節(jié)
,虛損陽衰
,消瘦骨立,噎膈冷痢
,(疒頹) 痔疝瘕,奔豚冷氣
,中惡注忤,瘴氣蠱毒
,以及婦人帶下崩中
,月水前后不調,乍多乍少
,月閉不通
,冷病不產(chǎn),子宮下垂諸病
。
12.6芫花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藥散3兩
,加糯米3升
,細曲末2升
,真酒5升
,先以3大斗水
,煮米作粥極熟,冬月?lián)P去火氣
,春月稍涼,夏月?lián)P絕大冷
,秋稍溫
;次下曲末,搦使和柔相得
;重下藥末,搦使突突然好熟
;乃下真酒,重搦使散
,盛不津器中,以1凈杖攪散
,經(jīng)宿即飲
,直以布蓋,不須密封
。凡服藥,旦空心服之
,以知為度,微覺發(fā)動
,流入四肢
,頭面習習然為定
,勿更加之。服散者
,為細末。每服1方寸匕
,和水酒漿飲
,無在稍增,以知為度
。服丸者,為細末
,蜂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丸。然作酒服
,佳于丸
、散,美而易服
,流行迅疾。如法服之
,常常內(nèi)消;非理加增
,必大吐利。若欲得補
,不令吐瀉
,但取內(nèi)消,甚大補益
,兼逐諸疴。若有患人抱病多時
,積(?
?)宿食大塊
,久氣癥瘕積聚
,一切痼結者
,即須1兩度增,令使吐下
,泄去惡物盡后
。少服內(nèi)消
,便為補益
。病在膈上,久冷痰(
??)積聚
,癥結疤瘕
,宿食堅塊,咳逆上氣等一切痼結重病
,終日吐唾
,逆氣上沖胸喉
,此皆胃口積冷所致,三焦腸間宿冷以成諸疾
,如此例便當吐卻此等惡物,輕者1度下
,轉藥令吐卻;若重者35度下之令盡
。其吐狀法
,初吐冷氣沫
,次吐酢水
,須臾吐黃汁大濃,甚苦似牛涎
,病若更多者,當吐出紫痰似紫草汁
。若有疰者吐
,血陳久黑,血新者鮮血
。下此吐藥,當吐時大悶
,須臾自定,即不虛惙
,得冷飲食已。欲服取吐者
,當以春3月服之,春宜吐故也
。凡膈上冷,少腹?jié)M
,腸鳴
,膀胱有氣冷,利多者
,須加利藥于此酒內(nèi)服之
,便去惡物。利法
,出泔淀如清水,如黃汁
,如青泥。輕者12度下利藥
,得利以盡病源
;重者5度下利藥,令使頻得大利
,以盡病根。利法
,旦起服藥,比至晡時可得23行即斷后服
。凡長病人,瘦弱虛損
,老人貴人,此等人但令少服
,積日漸漸加,令多內(nèi)消愈
,除久病不加吐利也
。藥若傷多
,吐利困極不止者,服方寸匕生大豆末
,水服之即定
;及藍葉、烏豆葉嚼以咽之
,登時即定。此據(jù)大困時用之
,小小時不須。治一切風?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簹v節(jié)風
,20兩和酒5斗
;賊風
、熱風、大風
,上同
;偏風
、癱緩風,12兩和酒3斗
。此7種并帶熱
,須加冷藥押,使常數(shù)便利
。賊風掣疭,8兩和酒2斗
。濕風周痹,8兩和酒2斗
。腰腳攣痛
,12兩和酒3斗
。筋節(jié)拘急
,8兩和酒2斗
。重病后汗不流,初覺三服
,1服1盞
;年久服1升
。食熱食如錐刀刺者,8兩和酒2斗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邺Z面戾,一眼不合者
,初得4兩和酒1斗
;年久12兩和酒3斗
。頭面風似蟲行,又似毛發(fā)在面上者
,8兩和酒2斗。起即頭旋
,良久始定者,4兩和酒1斗
。心悶嘔逆項強者
,風在心臟,欲風欲雨
,便即先發(fā)者,8兩和酒2斗
。因瘡得風,口強脊脈急者
,5服即定
,1服1盞。痰飲疝瘕
,6兩和酒1斗半。宿食嘔吐
,4兩和酒1斗。癥瘕腸鳴
,噫
,8兩和酒2斗
。(疒頹)痔塊堅,冷嗽上氣
,20兩和酒5斗
。奔豚冷氣,6兩和酒1斗半
。噎,6兩和酒1斗半
。久疰,8兩和酒2斗
。冷痢
,6兩和酒1斗半,久勞
,8兩和酒2斗。卒中惡注忤
,心腹脹
,氣急欲死者,3服定
,1服1盞
。大吐出鮮血、瘴氣
,3服定,1服1盞
。蠱毒
,5服定
,1服1盞。溫瘧
,5服定,1服1盞
。痎瘧,5服永愈
,1服1盞
。治婦人諸風諸病等,并依前件
。帶下,12兩和酒3斗
。崩中,6兩和酒1斗半
。月閉不通
,6兩和酒1斗半。冷病不產(chǎn)
,6兩和酒1斗半。斷緒不產(chǎn)
,8兩和酒2斗
。月水前后不調
,乍多乍少
,亦令人絕產(chǎn)
,4兩和酒1斗
。產(chǎn)后風冷不產(chǎn),6兩和酒2斗
;若重者
,8兩和酒2斗
;甚者
,16兩和酒3斗;大重者
,子宮下垂
,16兩和酒4斗。
12.7制備方法
上藥不治不擇
,不炙不熬,但振去塵土
,為粗散。
12.8用藥禁忌
服此藥者
,丸及散等并得
,唯不得作湯
。凡服藥,慎勿早食
,早食觸藥,必當大吐
,令人咽痛,23日后始愈
。平旦服藥,至午時待藥勢定
,宜先食冷飯菹,飲冷漿水
,午后藥勢好定
,任食熱食無忌。凡是豬
、雞、五辛
、生冷、酢滑任意食之彌佳
,唯不得食諸豆,皆殺藥
。
12.9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崇古立方
,有一方專主一病者,有一方兼主數(shù)病者
,此方統(tǒng)主萬病。而《千金》隸之膽腑門者
,以所主諸證風木受病居多
,所用諸藥祛垢滌痰最猛
。膽為清凈之腑,平時委積
,固疾得此
,一旦豁然。他如玉壺
、備急、太乙
、神精
、紫葛等方
,同列膽腑
,無非迅掃陳積,復歸清凈之意
。而此首主癘風方中
,烏頭、附子
、天雄破散堅積;干姜
、細辛
、蜀椒
、蛇床
、吳萸、食萸開通濕痹;麻黃、欒荊
、躑躅
、狼毒、莽草
、茵芋、石南
、石長生搜逐癘風;芫花
、蕘花、藜蘆
、大戟、防己
、王不留行攻利毒水
;狗脊、萆薢
、續(xù)斷、秦艽
、石斛
、五加
、柏仁
、薏苡堅強筋骨;獨活
、藁本、白芷
、荊芥、柴胡
、黃芩
、菖蒲、桔梗
、栝樓根解散風熱;桂心
、牡丹
、當歸
、芍藥
、芎、地黃
、牛膝
、紫菀流行血脈;巴戟
、遠志、蓯蓉
、菟絲
、薯蕷、山萸
、杜仲
、五味滋培腎精
;白術、厚樸
、橘皮
、茯苓、車前
、通草健運脾氣
;人參、黃耆鼓舞諸味
。其烏、附
、天雄
、椒、萸
、姜、桂之類過烈
,則以芎
、歸
、芍
、地等味滋之;躑躅
、狼毒、茵芋
、莽草之類過劣,則以黃芩
、桔梗
、石斛、柏子仁等味化之
;芫花、蕘花
、大戟
、防己之類過利,則以白術
、茯苓、薯蕷
、薏苡意等味濡之
;麻黃、獨活之類過散
,則以黃耆、五味等味收之
;蛇床
、石南、巴戟
、蓯蓉之類過補
,則以車前
、通草等味泄之
。諸藥之性味雜陳
,非藉藜蘆、細辛
、芍藥不能激發(fā)。人參使之克應
,孰謂相反
,不宜并用哉;若以人參為補益之用
,殊非立方之意矣。方以芫花立名
,性專利水通痹
,能殺癘風蟲毒。方中烏
、附、天雄并用
,故名三建散。以之釀酒
,能主癘風
;言得惡疾
,即當棄家修道,往往疾愈成仙
,故又名登仙酒云。
13《圣惠》卷七十一
13.1方名
芫花散
13.2組成
芫花1兩(醋拌
,炒令干)
,川烏頭1分(炮裂
,去皮臍)
,鬼箭羽1分,虻蟲1分(炒令微黃
,去翅足)
,水蛭1分(炒令微黃)
,桃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
,麩炒微黃)
。
13.3主治
婦人腹中宿有瘀血
,結聚不散疼痛
。
13.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食前以熱酒調下
。
13.5制備方法
上為細散
。
14《圣惠》卷七十二
14.1方名
芫花散
14.2組成
芫花3分(醋拌
,炒令干)
,硇砂1分,沒藥1分
,當歸1分(銼
,微炒),延胡索2分
,紅藍花子1分,水蛭21個(微炒)
。
14.3主治
婦人血氣滯
,致經(jīng)脈不通
,漸漸羸瘦,日久成癆
。
14.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空心以豆淋薄荷酒調下
,夜深心腹空時再1服
。
14.5制備方法
上為細散。
15《圣惠》卷十四
15.1方名
芫花散
15.2組成
芫花2兩
,吳茱萸2兩,醋糟8兩
。
15.3主治
傷寒后
,毒氣攻注
,腰腳疼痛
。
15.4芫花散的用法用量
上藥相和令勻。于銚子內(nèi)
,炒令熱,以青布裹
,于痛處熨之
。如稍干,以醋拌令潤
,再炒熨之,以痛止之度
。
16《外臺》卷二十六引《范汪方》
16.1方名
芫花散
16.2組成
芫花
、狼牙、雷丸
、桃仁(去皮尖)
。
16.3功效
下蟲。
16.4主治
蟯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