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有4,081項符合查詢結果
【組成】獨活9g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細辛 秦艽 茯苓 肉桂心 防風 川芎 人參 甘草 當歸 芍藥 干地黃各6g【主治】痹證日久,肝腎不足,氣血兩虛證
欄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醫(yī)
【方劑組成】知母18克,生石膏45~100克
欄目:經方與應用 作者:道醫(yī)
久咳
欄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醫(yī)
瀉火去濕龍膽湯
欄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醫(yī)
痛瀉要方調肝脾
,土虛木亢最適宜。配用防風有深意,靈活加減功效奇。在治療泄瀉的眾多方劑中,痛瀉要方是其中的著名常用方。此方過去被認為是明代劉草窗所擬訂(見《景岳全書》卷五十四“古方八陣·和陣”),張介賓...欄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醫(yī)
六味地黃益腎肝
,三補三瀉配伍嚴。重用澤瀉與茯苓,陰虛濕盛腹瀉痊。六味地黃丸,又名地黃丸欄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醫(yī)
沒有可乘之機
欄目:猜謎 作者:國學夢
【原文】1. 傷寒
欄目:經方與應用 作者:道醫(yī)
又可達原治濕疫
,募原太陰濕熱伏。憎寒壯熱苔白膩,胸痹腹脹嘔惡除。達原飲是明末吳又可所著《溫疫論》中的名方。方名達原者,汗達膜原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欄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醫(yī)
現(xiàn)代人不學無術
,常常拘于表面的現(xiàn)象而不深究其本質原因何在,一見咽痛或便秘或尿赤或牙痛或眼紅或臉上長青春痘或失眠或臉紅或痔瘡發(fā)作等征象,就斷已或他人說火太大,急于進食清熱敗火之藥或食物,或是因為昨天吃了...欄目:雜談 作者:醫(yī)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