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春雪膏
加味春雪膏
別名 : 絳雪膏(《張氏醫(yī)通》卷十五)
處方 : 黃連120克(洗凈
制法 : 上十味
,各為末,另裹起,用白沙蜜600毫升,煉去蠟,下爐甘石末功能主治 : 瀉火祛翳
用法用量 : 每用1粒
注意 : 服藥期間忌食酒
摘錄 : 《衛(wèi)生寶鑒》卷十
山桃是什么花序
蕤仁
百科名片
蕤仁別名:蕤核、蕤子
目錄
資料
簡(jiǎn)介
原生形態(tài)
各家論述
附方
鑒別
繁殖栽培
參考出處
編輯本段
資料
【藥 材 名】蕤仁
【英文名】 NUX PRINSEPIAE
【英 文 名】Hedge Prinsepia Nrt
【拉 丁 名】Nux Prinsepiae Prinsepia uniflora Batalata1
【別名】蕤核,蕤子,白桵仁,棫仁,美仁子
編輯本段
簡(jiǎn)介
蕤仁
蕤仁
【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蕤核 Prinsepia uniflora Batal . 或齒葉扁核木 Prinsepia uniflora Batal. var. serrata Rehd.的干燥成熟果核。夏
【制法】除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用時(shí)搗碎。
【性狀】本品呈類卵圓形,稍扁,長(zhǎng)7~10mm,寬6~8mm,厚3~5mm。表面淡黃棕色或深棕色,有明顯的網(wǎng)狀溝紋,間有棕褐色果肉殘留,頂端尖,兩側(cè)略不對(duì)稱。質(zhì)堅(jiān)硬。種子扁平卵圓形,種皮薄,淺棕色或紅棕色,易剝落;子葉2 ,乳白色,有油脂。無臭,味微苦。
【性味歸經(jīng)】甘,微寒。歸肝經(jīng)。
【功能主治】養(yǎng)肝明目,疏風(fēng)散熱。用于目赤腫痛,瞼弦赤爛,目暗羞明。
【用法用量】 5~9g 。
【貯藏】置干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名稱考證】蕤核(《本經(jīng)》)
【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藥薔薇科植物
【藥用部位】單花扁核木的干燥成熟果核。
【性味歸經(jīng)】甘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1.5—3錢。外用:去油研成膏點(diǎn)眼或煎水洗。
【炮制方法】揀去雜質(zhì)
【資源分布】分布山西
【藥材鑒定】干燥果核呈稍扁的類心臟形,兩側(cè)略不對(duì)稱
【古籍考證】出自 ①陶弘景:“蕤核
編輯本段
原生形態(tài)
單花扁核木
蕤仁
外皮棕褐色;葉腋有短刺
編輯本段
各家論述
1.《醫(yī)林纂要》:白蕤仁,功略同酸棗仁,生則咸多,布散神明之用;熟則甘多,安定神明之主。入知其治目疾,而不知其能補(bǔ)心久矣。2.《本經(jīng)》:主心腹邪結(jié)氣,明目,目赤痛傷淚出。
3.《吳普本草》:補(bǔ)中強(qiáng)志,明耳目。
4.《別錄》:目腫眥爛,破心下給痰痞氣
5.《藥性論》:治鼻衄
6.《本草拾遺》:生治足睡,熟治不眠
7.《本草蒙筌》:專治眼科
編輯本段
附方
①治肝經(jīng)不足,內(nèi)受風(fēng)熱
蕤仁
②治眼病翳遮瞳人,視物不明,有云氣之狀:蕤仁(去皮、尖)三分,當(dāng)歸身、甘草各六分,防風(fēng)八分,黃連(揀治)二錢(銼如麻豆大,水一大碗,煎至一半人藥)。上件銼如麻豆大,蕤仁別研如泥,同熬,滴在水中不散,入去沫蜜少許,再熬少時(shí)為度,令病人心靜點(diǎn)之,至目中微痛,日用五、七次,臨臥點(diǎn)尤疾效,但欲多點(diǎn),使藥力相繼也。(《蘭室秘藏》百點(diǎn)膏)
③取下翳膜:一蕤仁(去油)五分,青鹽一分
④治赤爛眼:一蕤仁(去皮)四十九個(gè),胡粉(煅如金色)一雞子大,研勻,入酥一杏仁許,龍腦三豆許,研勻,油紙裹收,每以麻子許,涂大小眥上,頻用取效。(《近效方》)二蕤仁、杏仁各一兩,去皮研勻,入膩粉少許為丸,每用熱湯化洗。(《經(jīng)驗(yàn)良方》)
編輯本段
鑒別
性狀鑒別:果核呈扁心臟形或扁卵形,兩側(cè)略不對(duì)稱,長(zhǎng)7-10mm,寬6-8mm厚3-5mm。表面淺棕色至暗棕色,有深色的網(wǎng)狀溝紋,常有棕褐色果肉殘留。質(zhì)堅(jiān)硬,敲開果核后,可見種子為扁平的類圓形或心臟形
以淺棕色
蕤仁
顯微鑒別:內(nèi)果皮橫切面:由多層排列緊密的石細(xì)胞組成
種皮橫切面:種皮外表皮為3-4列棕色細(xì)胞
化學(xué)鑒別(1)取粉末0.5g,置帶塞試管中,加5%硫酸溶液3ml,充分混合,試管口放一用三硝基苯酚鈉溶液濕潤的濾紙條,塞緊
編輯本段
繁殖栽培
一、用種子繁殖
蕤仁
①硫酸銅浸種:用0.3%~1%硫酸銅溶液浸種4~6小時(shí)
②高錳酸鉀浸種: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小時(shí)(或3%高錳酸鉀溶液浸30分鐘)
③硫酸亞鐵浸種:用0.5%~1%的硫酸亞鐵溶液浸種2小時(shí)
④退菌特浸種:用退菌特800倍液浸種15分鐘即可播種。扁核木采取當(dāng)年果直播和沙藏后播種均可,直播效果最好
直播使種子在圃內(nèi)度過休眠期
蕤仁
二、扦插育苗
編輯本段
參考出處
《本草綱目》《本草拾遺》《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碧云散簡(jiǎn)介
目錄1拼音2《蘭室秘藏》卷中:碧云散 2.1處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2.5摘錄 3《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碧云散 3.1處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摘錄 4《魏氏家藏方》卷九:碧云散 4.1處方4.2制法4.3功能主治4.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4.5摘錄 5《保嬰撮要》卷四:碧云散 5.1處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5.5摘錄 6《外科大成》卷四:碧云散 6.1處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6.5摘錄 7《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碧云散 7.1處方7.2制法7.3功能主治7.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7.5摘錄 8《慈幼新書》卷六:碧云散 8.1處方8.2制法8.3功能主治8.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8.5摘錄 9《外科大成》卷四:碧云散 9.1處方9.2制法9.3功能主治9.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9.5摘錄 10《金鑒》卷六十三:碧云散 10.1處方10.2制法10.3功能主治10.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10.5摘錄 11《普濟(jì)方》卷三七○引《全嬰方》 11.1方名11.2組成11.3主治11.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11.5制備方法 12《醫(yī)學(xué)綱目》卷十三 12.1方名12.2組成12.3主治12.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12.5制備方法 13《玉案》卷六 13.1方名13.2組成13.3主治13.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13.5制備方法 14《宣明論》卷十四 14.1方名14.2組成14.3主治14.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14.5制備方法 15《疫喉淺論》卷下 15.1方名15.2組成15.3主治15.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15.5制備方法 16《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呼和浩特方) 16.1方名16.2組成16.3功效16.4主治16.5制備方法16.6附注 附:1古籍中的碧云散 1拼音 bì yún sǎn
2《蘭室秘藏》卷中:碧云散
2.1處方
細(xì)辛 郁金 芒消各3克 蔓荊子 川芎各3.6克 石膏3.9克 青黛4.5克 薄荷葉6克 紅豆1個(gè)
2.2制法
上藥研為極細(xì)末
2.3功能主治
主頭痛
2.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
口中含水,將藥搐于鼻內(nèi)
2.5摘錄
《蘭室秘藏》卷中3《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碧云散
3.1處方
鵝不食草3錢
3.2制法
上研極細(xì)面,以瓶盛之
3.3功能主治
頭痛腦酸,眵沮稠粘,及風(fēng)癢鼻塞。
3.4摘錄
《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4《魏氏家藏方》卷九:碧云散
4.1處方
明凈白礬(為末,瓦上熔成汁)1錢,巴豆(去殼)1粒。
4.2制法
入巴豆在礬內(nèi),候礬干為度,細(xì)研,分作四服。
4.3功能主治
喉閉。
4.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證治要訣類方》引作“碧雪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4.5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九5《保嬰撮要》卷四:碧云散
5.1處方
柏葉2分,南星、姜蠶、全蝎、郁金、雄黃1錢。
5.2制法
上為末。
5.3功能主治
小兒渾身壯熱,夜啼。
5.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字,用薄荷湯入蜜調(diào)服。
5.5摘錄
《保嬰撮要》卷四6《外科大成》卷四:碧云散
6.1處方
石膏(煅)1兩,輕粉1兩,銅綠5錢,膽礬5錢
6.2制法
共為細(xì)末
6.3功能主治
楊梅瘡
6.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
濕瘡干摻;干瘡用公豬膽汁調(diào)點(diǎn),1日1次,3日自干而愈。
6.5摘錄
《外科大成》卷四7《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碧云散
7.1處方
鵝不食草2錢,川芎2錢,薄荷2錢,白芷2錢,青黛2錢。
7.2制法
上為細(xì)粉,每1兩細(xì)粉兌冰片5分,研細(xì)混和均勻,裝瓶重4分。
7.3功能主治
通關(guān)散風(fēng)。主風(fēng)熱上攻,頭痛目眩,眼睛紅赤風(fēng)癢。
7.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
用少許,嗅入鼻內(nèi)。
7.5摘錄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8《慈幼新書》卷六:碧云散
8.1處方
冰片5分,銅綠5分。
8.2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
8.3功能主治
痘風(fēng)眼。
8.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
用蜜調(diào)粘入鐘子內(nèi),以柏木板1小塊,艾1小丸,安放板上燒煙,將鐘子內(nèi)藥,向煙熏之,俟煙盡,再取井水滴數(shù)點(diǎn),入藥調(diào)勻。用新筆緩緩蘸抹眼皮紅處數(shù)次,勿見風(fēng)。
8.5摘錄
《慈幼新書》卷六9《外科大成》卷四:碧云散
9.1處方
杏仁49粒(去皮尖,去油,為粉)
9.2制法
上為末
9.3功能主治
楊梅瘡
9.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
豬膽汁調(diào)搽
9.5摘錄
《外科大成》卷四10《金鑒》卷六十三:碧云散
10.1處方
川芎1兩,鵝不食草1兩
10.2制法
上為細(xì)末。
10.3功能主治
頭風(fēng),眉棱酸痛。腦漏,常流濁涕。
10.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
患者口噙涼水,令人以蘆筒吹入左右鼻孔內(nèi),取嚏為效;或每用少許,鼻常吸之,其效緩。
10.5摘錄
《金鑒》卷六十三11《普濟(jì)方》卷三七○引《全嬰方》
11.1方名
碧云散
11.2組成
石綠4錢,輕粉1錢。
11.3主治
小兒急驚風(fēng);卒中,涎潮氣粗,不省人事。
11.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字,薄荷湯入酒少許同調(diào)下。良久先吐后利
11.5制備方法
上為末。12《醫(yī)學(xué)綱目》卷十三
12.1方名
碧云散
12.2組成
麻黃根1兩
12.3主治
目外障
12.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
噙化,搐入鼻中
12.5制備方法
將當(dāng)歸13《玉案》卷六
13.1方名
碧云散
13.2組成
象牙(泥裹
13.3主治
蛀筋疳
13.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
先用杏仁煎湯洗
13.5制備方法
上為末14《宣明論》卷十四
14.1方名
碧云散
14.2組成
膽礬(研)半兩
14.3主治
小兒驚風(fēng)有涎。
14.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字
14.5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15《疫喉淺論》卷下
15.1方名
碧云散
15.2組成
西牛黃3分,冰片2分
15.3主治
疫喉腐爛甚
15.4碧云散的用法用量
吹患處。
15.5制備方法
上為極細(xì)末16《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呼和浩特方)
16.1方名
碧云散
16.2組成
薄荷3兩
16.3功效
散風(fēng)清熱
16.4主治
風(fēng)熱上攻引起的頭痛目眩,鼻塞聲重
16.5制備方法
共為細(x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