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國學(xué)經(jīng)典網(wǎng)

      《遺黃瓊書·李固》全文賞析

      傳統(tǒng)資訊 >傳統(tǒng)文學(xué)

      大道家園  2023-07-16 12:21:21

      遺黃瓊書李固

      聞已度伊、洛

      ,近在萬歲亭
      。豈即事有漸,將順王命乎

      蓋君子謂:“伯夷隘

      ,柳下惠不恭”,故傳曰:“不夷不惠
      ,可否之間”
      。蓋圣賢居身之所珍也。誠遂欲枕山棲谷
      ,擬跡巢
      、由,斯則可矣
      。若當(dāng)輔政濟(jì)民
      ,今其時也。自生民以來
      ,善政少而亂俗多
      ,必待堯舜之君
      ,此為志士
      ,終無時矣。

      常聞?wù)Z曰:“峣峣者易折

      ,曒曒者易污
      。”陽春之曲
      ,和者必寡
      ;盛名之下
      ,其實難副
      。近魯陽樊君,被征初至
      ,朝廷設(shè)壇席
      ,猶待神明
      ;雖無大異,而言行所守
      ,亦無所缺
      ;而毀謗布流,應(yīng)時折減者
      ,豈非觀聽望深
      ,聲名太盛乎?自頃征聘之士胡元安
      、薛孟嘗
      、朱仲昭、顧季鴻等
      ,其功業(yè)皆無所采
      。是故俗論皆言處士純盜虛聲。愿先生弘此遠(yuǎn)謨
      ,令眾人嘆服,一雪此言耳

      譯文

      聽說你已渡過洛水

      ,快到京都了,該不再固執(zhí)于隱居山野
      ,而順應(yīng)王命前來任職吧

      孟子說:“伯夷器量狹窄,柳下惠又太不嚴(yán)格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薄斗ㄑ浴酚终f:“既不像伯夷那樣器量狹小,也不像柳下惠那樣不講原則
      ,在可與不可之間做出適當(dāng)?shù)倪x擇
      ,當(dāng)進(jìn)則進(jìn),當(dāng)退則退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边@些道理正是君子處世立身所應(yīng)重視的呀。如果執(zhí)意要枕山棲谷與山水為伴
      ,效仿巢父
      、許由也就罷了。若是有志輔政濟(jì)民
      ,現(xiàn)在正是時候
      !自古以來,善政少而亂俗多
      ,天下志士難道非要等到有堯舜這樣圣明的君王
      ,才肯出來從政
      ?那么就永遠(yuǎn)不會有機(jī)會了。

      常言道:“高傲剛直的東西容易受到損折

      ,清白高潔的事物容易沾上污穢
      ;”高難深奧的《陽春》樂曲
      ,能和唱的人一定很少
      ,在美好的聲名之下,實際的才德常常難以相符
      。很多所謂的隱士
      ,被朝廷用大轎抬上殿,設(shè)壇禮敬
      ,視若神明
      ,可謂恩禮備至。但終究沒見他們有杰出的表現(xiàn)和過人的謀略
      ,盡管他們的言行沒什么過失
      ,而毀謗之言四起,威望直落
      ,這實在是因為名聲太盛的緣故啊
      。難怪輿論都說處士“純盜虛聲”。我希望先生你能施展自己的遠(yuǎn)大謀略
      ,讓眾人嘆服
      ,一舉洗刷此類評騭。

      作者介紹

      李固(94年—147年)

      ,東漢大臣
      ,漢中南鄭(今屬陜西)人,字子堅
      。少好學(xué)
      ,與江夏、黃瓊等并知名于時
      。后因?qū)Σ咧赋鈺r政
      ,要求“權(quán)去外戚、政歸國家”
      ,為議郎
      。歷任荊州刺史、泰山太守
      ,政稱天下第一。旋改將作大匠
      、大司農(nóng)
      。沖帝即位后,任太尉
      ,與大將軍梁冀參錄尚書事
      。沖帝死,以建策立清河王不附梁冀
      ,為冀所忌
      ,因被免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傅奂次?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為冀所誣,逮捕治罪
      ,遂死于獄中
      。有文集十二卷,但已流失

      李固出身于一個官僚家庭

      ,他的父親李長于河圖、洛書
      、風(fēng)星之學(xué)
      ,漢安帝時,做過太常
      、司空
      。少帝時,做過司徒
      ,曾參與擁立漢順帝的謀劃
      ,被封為涉都侯,但他卻辭讓了
      ,大概是出于“亂世不當(dāng)官”的緣故吧
      ?李固自少年時代起就胸有大志,雖說是一個貴族子弟
      ,然而毫無紈绔弟子的習(xí)氣
      。他好讀書,常不遠(yuǎn)千里
      ,跋山涉水
      ,尋訪名師,研究學(xué)問
      ,研究人生
      。他的知識面廣,上知天文
      ,下曉地理
      ,博古通今
      。在太學(xué)里,也從不因自己是大官員的子弟而傲視同窗
      ,同學(xué)們與他多年共學(xué),都不知道他是朝廷大臣李邰的兒子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磥砝罟套詫W(xué)生時代起就不同凡響。他又結(jié)交四方有志之士
      ,很多讀書人慕名而向他求學(xué)
      ,他并不急于功名。當(dāng)時的司隸校尉五次推舉他做孝廉
      ,益州刺史又舉他做茂才
      ,他都沒有答應(yīng)和接受,有的官府連連召他去做官
      ,他也托病退去
      。他不愿在學(xué)業(yè)未成之前,過早地踏入宦海
      。他雖然不急于去朝中做官
      ,但他還是不斷掛牽著國家大事,對于當(dāng)時外戚宦官專橫造成的腐敗政治
      ,更是憂心忡忡
      。王綱失墜,擅政不行
      ,每每想到這些
      ,他心中就難以平靜。那時梁冀的父親梁商已掌握朝廷實權(quán)
      ,并精心培植梁家勢力
      。就李固的氣質(zhì)和個性來說,對這種外戚專權(quán)的局面又怎么按得住呢
      ?他自己要勇于參與朝政
      ,也勸導(dǎo)別的有識之士不要在黑暗勢力面前退縮。

      賞析:飽含激勵勸勉情

      ,扶危傾室言語真

      《遺黃瓊書》這封信是東漢著名的政治家李固寫給隱士黃瓊的信

      。黃瓊(86年—164年),字世英
      ,安陸(今湖北云夢)人,漢順帝時官至尚書仆射?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傅蹠r,梁冀伏誅
      ,他卻因未阿附梁冀,拜為太尉
      。東漢后期,朝政紛亂
      ,有識之士希望能聚集英才,參與治政
      ,挽回頹勢
      ,因此紛紛向朝廷薦才
      。黃瓊也被推薦
      ,受漢順帝之召。當(dāng)時
      ,黃瓊受征召將到洛陽,卻稱病不進(jìn)
      。作者采取委婉的規(guī)勸和強(qiáng)烈的激將法
      ,成功地說服了他
      。作者在開篇之初
      ,就提出這件事,以“豈即事有漸
      ,將順王命乎”暗示黃瓊有意為政,有做出一番事業(yè)的志向
      。緊接著指出
      ,圣賢所重視的是“不夷不惠
      ,可否之間”
      ,也就是要求黃瓊不應(yīng)該過分狹隘,不要對君主過于挑剔
      ,那樣只會使自己喪失建功立業(yè)的機(jī)會
      ,“必待堯舜之君,此為志士終無時矣”
      ,委婉的勸誡黃瓊“若當(dāng)輔政濟(jì)民,今其時也”
      ,鼓勵他抓住時機(jī)
      ,一展宏圖
      。俗話說:“請將不如激將”
      ,李固對黃瓊也使出了這一招。他一面勸誡黃瓊抓住時機(jī)
      ,另一方面又舉樊英、胡元安
      、薛孟嘗、朱仲昭
      、顧季鴻等處士的功業(yè)平常,“純盜虛聲”
      ,引用俗語:“峣峣者易折
      ,曒曒者易污”
      ,比喻名望高
      ,過于傲慢
      ,容易受到打擊和中傷
      ;引用典故“《陽春》之曲
      ,和者必寡”
      ;提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使用激將法,激勵黃瓊要名副其實
      ,要“弘此遠(yuǎn)漠”“一雪此言”。這封信
      ,情詞懇切
      ,語言質(zhì)樸,簡單自然
      ,因此產(chǎn)生了感人的藝術(shù)效果
      ;同時
      ,又條理清晰
      ,層次分明,邏輯嚴(yán)密
      ,具有很強(qiáng)的說服力
      。這封信娓娓道來,以理服人
      ,以情動人
      ,柔中帶剛
      ,故而達(dá)到了預(yù)期的目的
      。黃瓊收此信后
      ,立即動身入京
      ,后來黃瓊果然對朝政的建設(shè)起到了相當(dāng)大的作用
      ,官至太尉、司空
      。做出了“令眾人嘆服”的政績
      。這封信對魏晉以后的書信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劉毓慶評論說:“此書雖簡短
      ,但說服力強(qiáng),柔中帶剛
      ,語言也很優(yōu)美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信中古今引證

      ,正反襯托,飽含激勵勸勉之情
      ,呼吁有美好名聲的人,趕快投入到實際的事務(wù)中去
      ,創(chuàng)建自己的真才實學(xué)

      善于用典,內(nèi)涵豐富

      。如“伯夷隘
      ,柳下惠不恭”:武王伐紂大軍剛待出發(fā),有兄弟倆攔在武王的馬前
      ,長的叫做伯夷,小的名為叔齊
      ,說是君君臣臣天理常倫,斷不可以下犯上
      。武王不聽,最終還是滅了商朝
      。兄弟倆于是避居首陽山,傻乎乎的不食周粟而死
      。另有春秋時一個叫柳下惠的人,在魯國為官
      ,被人家罷免了三次,依然厚著臉皮不愿離去
      。因此孟子才評論“伯夷隘,柳下惠不恭”
      。意思是伯夷兄弟倆實在是太死心眼了,而柳下惠又少了點骨氣
      。所謂“不夷不惠,可否之間”
      ,就是告誡人們
      ,做人既不要學(xué)伯夷那樣過分清高,也不要像柳下惠那樣屈志辱身
      ,關(guān)鍵是要把好一個“度”

      就這兩個典故,被李固用在了他寫給黃瓊的一封書信上了

      。語言蘊(yùn)藉
      ,令人深思
      。東漢后期,朝政昏暗
      ,很多讀書人隱居山野
      ,既以避免政治風(fēng)險,又優(yōu)游林間
      ,博取清高之名。只是這些人中
      ,魚龍混雜,不乏藉山水而盜取虛名者
      ,而一旦讓他們參與朝政
      ,沒幾個是有真才實學(xué)的,顯得名不副實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啊畭i峣者易折,者易污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蛾柎骸分驼弑毓?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盛名之下
      ,其實難副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边@短短幾句,正是全篇的點睛之筆
      ,也已成為千古至理
      。當(dāng)年毛澤東就曾勸導(dǎo)江青讀讀李固的這篇書信
      ,告誡她要謙虛謹(jǐn)慎
      ,力戒孤傲樹敵
      ,“盛名”之下要意識到“其實難副”

      看來為人太張揚(yáng)

      ,名聲在外真不是什么好事,人家對你的期望越高
      ,就越能發(fā)現(xiàn)你的平庸
      ,做人之佳處,須是大智若愚
      ,藏而不露
      ,這才叫真正的識時務(wù)
      ,才是知福惜福之人

      明朝張岱《夜航船》里講了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僧人

      ,與一讀書人同船夜航
      。士子高談闊論,似乎滿腹經(jīng)綸
      ,僧人頓生敬畏,抱膝而臥
      ,生怕怠慢了這個讀書人
      。哪知此人越說越離譜,僧人聽其破綻百出
      ,乃曰:請問相公
      ,澹臺滅明(孔子弟子
      ,姓澹臺
      ,字子羽
      ,貌丑,孔子曾言:以貌取人
      ,失之子羽)是一個人
      、兩個人
      ?”士子曰:“是兩個人?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鄙唬骸澳敲磮蛩词且粋€人、兩個人
      ?”士子曰:“自然是一個人
      !”僧乃笑曰:“這等說起來,且待小僧伸伸腳了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對我們每個人正確認(rèn)識自己的能力

      、正確處事都大有益處。千萬莫要落得僧人“且待伸伸腳”了
      。李固
      、黃瓊都是東漢人,李固曾任荊州刺史
      、泰山太守
      ,黃瓊則曾任尚書令、太尉
      、司空
      ,黃瓊沒有辜負(fù)李固的希冀,也不是浪得虛名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旧稀昂氪诉h(yuǎn)謨,令眾人嘆服”,李固《遺黃瓊書》是中國古文名篇。其中“峣峣者易折
      ,曒曒者易污
      ,陽春之曲
      ,和者必寡,盛名之下
      ,其實難副”更是警言絕句

      人贏得別人的尊重,能力僅是一個局部

      ,更重要的是人的品德
      ,“德為才之帥、才為德之資”就是這個道理
      ,切莫曲高和寡,成為眾矢之的
      。如果被孤立于社會之外
      ,縱有呂望之才
      ,也難以成事。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推薦文章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聲明
      2023-07-17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聲明
      古詩《韓愈·晚春》詩詞注釋與賞析
      2023-08-01
      古詩《韓愈·晚春》詩詞注釋與賞析
      柳永《兩心同(佇立東風(fēng))》詩詞注釋與評析
      2023-08-01
      柳永《兩心同(佇立東風(fēng))》詩詞注釋與評析
      慈受懷深《只是舊時行履處》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2023-08-01
      慈受懷深《只是舊時行履處》佛門禪詩分析與鑒賞
      《多麗·詠白菊》漱玉詞賞析
      2023-07-31
      《多麗·詠白菊》漱玉詞賞析
      注釋賞析《村晚[宋]雷震》詩詞意思解釋
      2023-07-31
      注釋賞析《村晚[宋]雷震》詩詞意思解釋
      崔顥《行經(jīng)華陰》寫華山景色之美詩
      2023-07-31
      崔顥《行經(jīng)華陰》寫華山景色之美詩
      冷盈袖作品
      2023-07-31
      冷盈袖作品
      趙目珍作品
      2023-07-31
      趙目珍作品
      什么是重間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2023-07-31
      什么是重間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什么是否喻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2023-07-31
      什么是否喻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Copyright ? 2023-2024 大道家園 版權(quán)所有
      身體不適時請至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勿延誤!站內(nèi)信息時效及準(zhǔn)確性不足
      !部分文章及資料為作者提供或網(wǎng)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愛好者學(xué)習(xí)和研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