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什么穴治療風(fēng)熱犯肺

">
  •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針刺什么穴治療風(fēng)熱犯肺

      時間: 閱讀:1930

      針刺什么穴治療風(fēng)熱犯肺


      最佳回答

      半楓荷

      半楓荷

      2023-07-17 15:32:13

      風(fēng)熱犯肺會引起咳嗽,痰多

      ,黃痰
      ,咽喉部干燥
      ,口干舌燥
      ,呼吸音粗糙等等癥狀
      ,平時比較常用大椎穴
      ,風(fēng)池穴
      ,曲池穴
      ,肺俞穴
      ,列缺,合谷等穴位
      ,具有疏散風(fēng)熱
      ,宣肺止咳的功效。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松柏友
        回復(fù)
        2023-07-17 18:18:52

        1 風(fēng)門的針刺方法

        取穴法:在背部

        ,平第2,3胸椎棘突間水平背正中線外側(cè)1.5寸
        ,即旁開2橫指。

        簡易取穴:俯臥

        ,大椎穴往下推2個椎骨
        ,其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指,中指)處是穴

        進針方向:從背后向腹側(cè)直刺

        ,與背面成90°。

        進針深度:針0.3-0.5寸

        ,留針20分鐘
        ;艾炷灸3-5壯,或溫和灸10-20分鐘

        感覺及放射方向:酸向周圍

        2 風(fēng)門穴位層次解剖

        1.皮膚:由第2胸神經(jīng)后支的內(nèi)側(cè)支分布。

        2.皮下組織:有上述皮神經(jīng)的分支通過

        3.斜方?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涸摷∮筛鄙窠?jīng)及第3,第4頸神經(jīng)支配

        4.菱形?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涸摷∮旨珉伪成窠?jīng)支配,到該肌的神經(jīng)纖維由第5頸神經(jīng)組成

      5.上后鋸肌腱膜:上后鋸肌由第1

      ,第2,第3
      ,第4肋間神經(jīng)支配

      6.豎脊?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炯。涸摷∮杉股窠?jīng)后支節(jié)段性支配
      。到穴區(qū)肌肉的神經(jīng)主要是第2
      ,第3胸神經(jīng)后支的外側(cè)支。

      豎脊肌的深面有背深部的橫突棘肌等小肌肉

      3 針刺風(fēng)門功能主治

      風(fēng)門穴屬足太陽膀胱經(jīng)

      ,為督脈,足太陽之會
      ,督脈為陽脈之海
      ,足太陽可交通一身之陽,故其祛風(fēng)通絡(luò)
      ,解表清熱之力強
      ,針之可疏散風(fēng)寒,宣泄邪熱
      ,調(diào)理肺氣
      ,止咳平喘;灸之振奮經(jīng)氣
      ,緊密腠理
      ,固表強衛(wèi),以預(yù)防傷風(fēng)感冒
      。多用于治療傷風(fēng)感冒
      ,時行感冒,咳嗽
      ,氣喘
      ,項強背痛,胸中煩熱
      ,風(fēng)眩頭痛
      ,中風(fēng),水腫
      ,蕁麻疹
      ,百日咳。

      4 風(fēng)門穴常用配伍療法

      1.配列缺

      ,迎香
      ,支正,風(fēng)池
      ,肺俞
      ,針刺瀉法,疏風(fēng)散寒
      ,治療風(fēng)寒感冒

      2.配大椎

      ,尺澤
      ,魚際
      ,合谷,針刺瀉法
      ,疏風(fēng)清熱
      ,治療風(fēng)熱感冒。

      3.配列缺

      ,合谷
      ,外關(guān),豐隆
      ,針刺瀉法
      ,宣肺化痰,治療外感風(fēng)寒之咳嗽

      4.配肺俞

      ,尺澤,豐隆
      ,針刺瀉法
      ,清熱化痰,宣肺平喘
      ,治療痰熱犯肺之哮喘

      5.配迎香,列缺

      ,印堂
      ,合谷,尺澤
      ,針刺瀉法
      ,疏風(fēng)清熱,宣通鼻竅
      ,治療風(fēng)熱鼻淵

      6.配合谷,列缺

      ,風(fēng)池
      ,針刺補法,調(diào)和營衛(wèi)
      ,益氣固表
      ,治療營衛(wèi)不和,肺氣虛弱之自汗

      7.配風(fēng)池

      ,三陰交
      ,血海,曲池
      ,膈俞
      ,風(fēng)市,針刺瀉法
      ,祛風(fēng)解表
      ,調(diào)和營衛(wèi),涼血消疹
      ,治療風(fēng)熱發(fā)疹

      8.配太沖,神門

      ,大陵
      ,針刺瀉法,清熱熄風(fēng)
      ,治療熱盛生風(fēng)之痙癥

      9.配大杼,天宗

      ,天柱
      ,肩外俞,肩井
      ,針刺平補平瀉法
      ,疏風(fēng)通絡(luò),舒筋除痹
      ,治療風(fēng)濕痹阻經(jīng)絡(luò)之肩背痛
      ,項強等。

      • 北京-梁**
        回復(fù)
        2023-07-17 18:18:52

        (1)按摩療法

        [取穴]六腑

        、大椎
        、曲池、合谷
        、肩井

        [操作]清肺經(jīng)300次,清天河水200次

        ;以拇指從腕關(guān)節(jié)撓側(cè)緣向虎口直推
        ,反復(fù)操作100次;患者仰臥
        ,醫(yī)者以拇指
        、食指的指腹分別置于咽喉部兩則,由上向下輕輕推擦,反復(fù)操作200次
        ;患者俯臥
        ,醫(yī)者以掌根直推脊柱兩側(cè)的肌肉,以熱為度
        。退六腑300次
        ;按揉大椎穴300次;按揉曲池
        、合谷穴各50次
        ;以手提拿肩井穴10~20次。

        (2)針灸療法

        [取穴]選合谷

        、內(nèi)庭、曲池為主穴
        ,天突
        、少澤、魚際為配穴

        [操作]每次選3~4穴

        ,強刺激,瀉法
        ,每天1~2次

        (3)體針療法

        [取穴]太溪、頰車

        、魚際
        、足三里、三陰交

        [操作]取太溪

        、頰車、魚際
        、足三里
        、三陰交,中等或弱刺激
        ,留針20~30分鐘
        ,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 常州-薛**
        回復(fù)
        2023-07-17 18:18:52

        肺俞穴

        ,足太陽膀胱經(jīng)腧穴,出自《靈樞背腧》
        。其肺者
        ,肺臟也;俞者
        ,輸注者
        ;因本穴為足太陽經(jīng)背部腧穴
        ,與肺臟有內(nèi)外相應(yīng)的聯(lián)系,為肺經(jīng)經(jīng)氣輸注于背部之處
        ,故被稱為“肺俞穴”
        。肺俞穴,顧名思義
        ,主治肺部疾患
        ,主要為肺的臟病及氣化病,對改善肺臟功能
        ,消除肺臟功能失常所致疾病
        ,具有不錯的療效。臨床上
        ,為治療感冒
        、咳嗽咳痰、氣喘等肺系疾病的重要穴位


        穴位定位:

        《靈樞背腧》有言“肺俞在三焦之間
        ,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
        ,按其處
        ,應(yīng)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躲~人經(jīng)》則記載“肺俞在第三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耙源钍肿笕∮遥胰∽?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當(dāng)中指末節(jié)是穴”
        。《針灸資生經(jīng)》也言“肺俞與乳相對
        ,引繩度之
        。”《針灸學(xué)》也記載“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
        ,后正中線旁開1.5寸
        。淺層有斜方肌、菱形肌
        ,深層為最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挥械谌唛g動、靜脈后支
        ;布有第三或第四胸神經(jīng)后支的皮支
        ,深層為第三胸神經(jīng)后支外側(cè)支?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穴位主治:肺系疾病

        本穴為治療肺系疾病的要穴。肺臟
        ,屬衛(wèi)
        ,外合皮毛,開竅于鼻
        ,主肅降
        ,司呼吸,為宗氣出入之所
        ,氣機出入升降的樞紐
        。當(dāng)肺氣失宣降,則衛(wèi)外不固
        ,難以抗邪于外,則可見感冒
        。肺為儲痰之器
        ,當(dāng)肺氣失宣,則排痰不暢
        ,故見咳嗽咳痰
        。同時,痰濁壅肺
        ,又會導(dǎo)致肺氣不暢
        ,故見氣喘氣促。

        、感冒


        風(fēng)寒外感,一般可選用肺腧
        、大椎
        、列缺調(diào)理,可起到疏風(fēng)解表
        ,宣肺散寒的功效
        。風(fēng)熱外感,一般選用肺腧
        、尺澤調(diào)理
        。可起疏風(fēng)清熱,宣肺解表之效


        、咳嗽咳痰

        《醫(yī)學(xué)三字經(jīng)》載“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離乎肺也”
        ,《醫(yī)學(xué)實在易》也有言“咳嗽病五臟六腑皆有之
        ,然必傳于肺而始作”。這些古籍都說明了咳嗽與肺臟的密切關(guān)系
        。肺腧穴
        ,為治療肺臟疾患的重要穴位,同樣其也尤其擅長治療咳嗽咳痰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队颀堎x》記錄“豐隆、肺腧
        ,咳嗽稱奇”
        ;《玉龍歌》也載“咳嗽需針肺腧穴”;《勝玉歌》同樣記載“若是痰涎并咳嗽
        ,治卻應(yīng)當(dāng)灸肺俞”
        。所以說,肺俞穴治療咳嗽
        ,自古常用
        ,其也確實具有良好作用。當(dāng)我們治療外感風(fēng)寒咳嗽時
        ,常取肺腧
        、風(fēng)門、列缺
        、豐隆穴調(diào)理
        ,具有疏風(fēng)散寒、溫肺止咳的功效
        。如果是外感風(fēng)熱咳嗽
        ,我們可取肺俞穴、風(fēng)門穴加尺澤穴
        、豐隆穴
        ,用瀉法,疏風(fēng)清熱
        、宣肺止咳


        切記:肝火犯肺、陰虛肺熱
        、邪熱犯肺等肺臟熱性病者
        ,慎灸本穴
        ,不然會助火刑金,使病情加重


        本穴保健方法:

        針刺法:斜刺0.5 0.8寸


        灸法:可選用艾柱灸或艾條灸,也可三伏天灸
        。切記
        ,熱性肺病慎灸。

        按摩法:以兩拇指或食中二指分開以指腹揉
        ,每天8-10分鐘
        ,可起到理氣化痰的功效。(尤其適合小兒咳嗽
        ,推拿保?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 李雲(yún)松
        回復(fù)
        2023-07-17 17:17:42

        1 魚際的準確位置

        標準定位:在手外側(cè),第一掌骨橈側(cè)中點赤白肉際處

        簡便取穴:腕關(guān)節(jié)稍向下屈

        ,于第一掌骨中點赤白肉際處取穴。

        2 魚際穴解剖

        在拇短展肌

        ,拇指對掌肌中
        ,有拇指靜脈回流支,淺層布有前臂外側(cè)皮神經(jīng)和橈神經(jīng)淺支的混合支
        ,深層有正中神經(jīng)的分支

        3 魚際穴的作用機制

        1.本穴為肺經(jīng)滎穴,五行屬性屬火

        ,“滎主身熱”,該穴具有清肺瀉火
        ,清宣肺氣的作用
        。可治療風(fēng)熱犯肺
        ,或痰熱壅肺
        ,肺失肅降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胸痛;肺熱灼絡(luò)之咯血;熱郁咽喉之腫痛;熱邪壅滯
        ,肺金不鳴之失音等

        2.有疏通經(jīng)絡(luò)的作用,可治療臂肘攣痛

        ,為循經(jīng)遠治;治手指攣痛
        ,指麻癱瘓為局部治療所用。

        4 怎么按摩魚際

        以一手拇指指斷垂直按揉另一手的魚際穴

        ,以感覺酸痛明顯而能耐受為度
        ,按壓2分鐘
        ,左右交替,早晚各1次
        ,按揉時要使力度深達皮下組織
        ,不可在皮膚表面按揉。

      左肺尖大泡可以針灸治療嗎

      怎樣刮痧治療乳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