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腫塊吃什么中草藥

">
<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疝氣腫塊吃什么中草藥

    時間: 閱讀:1064

    疝氣腫塊吃什么中草藥


    最佳回答

    祝由師

    祝由師

    2023-07-20 21:17:53

    疝氣是由于體內(nèi)的臟器突出于表面

    ,出現(xiàn)疼痛腫脹以及下墜的感覺
    ,一般是由于氣虛而引起的,可以用補氣的藥物來治療
    ,比如說補中益氣丸,如果說癥狀比較嚴重
    ,有卡頓,影響血液循環(huán)的話
    ,需要及早的手術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成都-陳**
      回復
      2023-07-21 00:00:25

    • 成都-陳**
      回復
      2023-07-21 00:00:25

        黃藥子功能化痰散結、解毒消腫

      、涼血止血。主治癭瘤瘰疬
      、無名腫毒
      、咳喘氣逆
      、癌癥腫瘤等病癥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
      ,歡迎閱讀!

        

      ? ? ? ?黃藥子的功效與作用

        散結消癭;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癭瘤;喉痹;癰腫瘡毒;毒蛇咬傷;腫瘤;吐血;衄血;咯血;百日咳;肺熱咳喘?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吨腥A草本》

        解毒消腫

      ,化痰散結,涼血止血
      。用于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
      ,咽喉腫痛,吐血
      ,咯血,百日咳
      ,癌腫;外用治瘡癤?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度珖胁菟巺R編》

        ①《開寶本草》:主諸惡腫瘡瘺

      ,喉痹
      ,蛇犬咬毒
      ,取根研服之
      ,亦含亦涂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凇毒V目》:涼血,降火
      ,消虞,解毒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邸督K植藥志》:治腰酸痛。

        解毒黃藥子的成分藥理

        本品含二萜類化合物黃獨素(黃藥子萜)A

      、B
      、C,還含有碘
      、皂甙
      、鞣質(zhì),還原糖等。黃藥子含淀粉40%以上
      ,此外還含有單寧和少量薯蕷皂角等

        實驗研究證明,本品對肉瘤180有抑制作用;其油劑對子宮頸癌14的抑制作用比較明顯;對消化道腫瘤及甲狀腺瘤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日本學者對部分中藥的水提物和甲醇提取物的抗癌活性進行初步篩選研究中
      ,用試管內(nèi)(Hela)試驗證實,黃藥子對癌細胞生長抑制率達75%以上
      。我國學者用黃藥子復方抗癌乙片(黃藥子
      、夏枯草等)對用N-亞硝基肌氨酸乙酯誘發(fā)的小鼠胃磷狀上皮癌前病變及癌變均有明顯抑制作用?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拱┮移瑢κ彻苤囟仍錾哌M行臨床治療與實驗證實
    ,能明顯降低患者血清精脒和唾液精脒含量
    ,與細胞學復查結果一致
    ,有較好的食管癌前病變阻斷性治療作用
    。此外
    ,黃藥子對動物實驗性缺碘和不明原因引起的甲狀腺腫有治療作用
    ,對多種致病菌及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解毒黃藥子的現(xiàn)代應用

      黃藥子臨床治療惡性淋巴肉瘤、甲狀腺腫瘤及消化道腫瘤等方面應用較多

    ,但多以復方為主或輔以黃藥子油外用。

      1.惡性淋巴瘤

      陳氏報道

    ,用消惡性淋巴瘤方(白花蛇舌草、黃藥子等)為基本方配合辨證施治
    ,并輔以外敷治療惡性淋巴瘤11例(包括網(wǎng)狀細胞肉瘤
    、何杰金病
    、淋巴肉瘤
    、濾泡性淋巴瘤等)
    。治療結果:存活1年以內(nèi)3例
    ,l~2年4例,2~5年1例
    ,5~10年2例,10年以上2例。易氏報道
    ,以黃藥子復方配合其他療法治頸部淋巴肉瘤4例(伴頸外淋巴轉移3例),結果全部臨床治愈
    ,已存活時間為3~27年
    。沈氏報道
    ,以黃藥子油外涂并配合中藥內(nèi)服治左下頜混合性惡性腫瘤及淋巴肉瘤各1例
    ,治療獲愈

      2.甲狀腺腫瘤

      浙醫(yī)大二院以黃藥子復方治療甲狀腺瘤37例

    。服藥5~10劑后多數(shù)患者可見腫塊縮小
    ,經(jīng)治療后痊愈11例
    ,顯效5例,有效17例,總有效率為86.3%
    。姜氏報道
    ,用消癭湯治甲狀腺瘤50例。治療結果
    ,痊愈26例,顯效4例
    ,好轉17例,無效3例
    ,總有效率達94%
    ,痊愈者中平均治愈時間為28.5日。湖北省中醫(yī)研究所用黃白湯(黃藥子
    、白藥子、夏枯草
    、牡蠣等)治療甲狀腺癌11例
    ,結果近期治愈1例
    ,顯效7例
    ,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72.7%

      3.食管癌前病變及食管癌

      張氏報道

    ,對通過食管細胞學普查所檢出的食管重度增生者2 523人
    ,分層隨機分為3組
    ,每組841人?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拱┮移M服用抗癌乙片(黃藥子等6味藥組成的復方),每日8片;維胺酯組和安慰組作為對照組;服藥均嚴格按雙盲法進行
    。結果:抗癌乙片組3年和5年內(nèi)的食管癌發(fā)生率分別為1.1%和2.6%;安慰劑組分別為2.9%和5.8%;前者比后者分別降低62.1%和55.2%。細胞學復查:抗癌乙片組3年和5年內(nèi)的食管癌發(fā)生率為3.2%和7.7%
    ,安慰劑組分別為6.7%和 14.6%
    ,前者比后者分別降低52.5%和47.3%
    ,統(tǒng)計學處理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
    。且抗癌乙片組血清精脒及唾液精脒含量檢測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
    ,與細胞學復查結果一致,證實本藥對食管癌前病變者可較好地阻斷和預防食管癌的發(fā)生
    。郁氏報道,用黃藥子復方開關飲(黃藥子
    、半枝蓮
    、肉蓯蓉
    ,硇砂等)內(nèi)服
    ,共治療食管癌患者 10例,病人服藥后多見癥狀緩解
    ,嘔吐停止,納食增加
    ,吞咽變順
    。個別患者甚至腫塊消失
    ,恢復體力勞動
    。湖北省南漳縣人民醫(yī)院以黃藥子復方為主治療食管癌25例
    ,結果顯效6例,好轉9例
    ,無效7例,死亡3例
    ,總有效率為60%
    。王氏報道
    ,以黃藥子復方南星半夏湯治食管賁門癌梗阻36例
    ,結果緩解食管癌梗阻有效率為92%;緩解賁門癌梗阻有效率72.73%
    。另有報道
    ,用黃藥子酒劑治食管道癌等消化道腫瘤28例
    ,能明顯改善自覺癥狀
    ,用黃藥子注射液治療食道癌、胃癌23例
    ,對控制癥狀有一定療效。

      4.癌癥疼痛

      楊氏報道

    ,用癌癥鎮(zhèn)痛散(含黃藥子復方)外敷治療各種癌性疼痛91例。結果顯效42例
    ,良效、有效各22例
    ,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4.51%
    。動物實驗表明本品能提高痛閾值且無毒性
    。孟氏報道
    ,用黃藥子復方(黃藥子
    、三七
    、蚤休等)制成止癌抗癌丸和膏劑
    ,內(nèi)服加外貼治療各種癌癥晚期患者58例。結果30min止痛41例
    ,50min止痛17例
    ,止痛持續(xù)時間2h 10min~21h,止痛滿意者54例
    。用藥后延長生存3~6個月者30例,延長生存1年者15例
    ,2年者7例
    ,療效不顯著6例。未見毒性及不良反應

      ? 黃藥子的復方選用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僦瓮卵恢梗狐S藥子(萬州者)一兩
    ,搗碎
    ,用水二盞
    ,煎至一盞
    ,去滓溫熱服。(《圣濟總錄》黃藥湯)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谥瓮卵赫嫫腰S,黃藥子等分

    。用生麻油調(diào),以舌舐之
    。(《百一選方》)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壑伪囚恢梗狐S藥子一兩

    ,搗羅為散
    。每服二錢匕,煎阿膠湯調(diào)下
    。良久,以新汲水調(diào)生面一匙投之
    。(《圣濟總錄》黃藥散)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苤委彛狐S藥子四兩,為末
    ,以冷水調(diào)敷瘡上
    ,干而旋敷之。(《簡要濟眾方》)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葜翁炫菟彛狐S藥子末搽之
    。(《瀕湖集簡方》)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拗慰s腳腸癰,干黃獨一兩
    ,煎服
    。不可多用。(《浙江民間草藥》)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咧卫p喉風
    ,頤頷腫及胸膈有痰,湯水不下者:黃藥子一兩
    ,為細末
    。每服一錢,白湯下
    。吐出頑痰。(《扁鵲心書》黃藥子散)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嘀螣岵?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毒氣攻咽喉腫痛:黃藥一兩
    ,地龍一兩(微炙)
    ,馬牙消半兩。上藥搗細羅為散
    ,以蜜水調(diào)下一錢。(《圣惠方》)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嶂伟`氣:黃藥子一斤
    ,浸洗凈
    ,酒一斗浸之
    。每日早晚常服一盞
    。忌一切毒物及不得喜怒。(《斗門方》)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饨禋庵挝竿矗狐S藥(炒過)
    、陳皮
    、蒼術
    、金錢草各二錢
    ,土青木香一錢五分
    。研粉服或煎服
    。(《浙江民間草藥》)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现昔~口
    ,腰膝疼痛:黃獨根五至八錢。水煎服
    。(《湖南藥物志》)

      ⑿治睪丸炎:黃獨根三至五錢

    ,豬瘦肉四兩
    。水燉,服湯食肉
    ,每日一劑
    。(《江西草藥》)

      ⒀治扭傷:黃獨根

    、七葉一枝花(均鮮用)各等量,搗爛外敷
    。(《江西草藥》)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抑胃篂a:黃藥子研末
    ,每次一錢
    ,開水吞服。(《貴州草藥》)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又勿逇?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甲狀腺腫、化膿性炎癥:黃藥子根五錢至一兩

    。水煎服。(《云南中草藥》)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灾务ю撸狐S獨鮮塊莖二至三兩

    ,鴨蛋1枚。水煎
    ,調(diào)些酒服
    。(《福建中草藥》)

    • 李雲(yún)松
      回復
      2023-07-21 00:00:25

        小兒疝氣的表現(xiàn)是腹股溝區(qū)或臍孔出現(xiàn)時有時無、時大時小的包塊

      ,一歲前可以才去保守治療有機會自愈
      中藥治療小兒疝氣 是方法之一
      。一歲后沒有自愈的話需要手術治療,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兒童疾病
      ,家長們需要多加注意

      中藥治療小兒疝氣

        處方一:母丁香適量。用法:研為極細末

      ,裝瓶密封
      。取適量藥末填滿臍窩,敷固定
      ,2天換藥一次
      。一般4~6次見效。敷藥同時
      ,要積消除容易引起腹壓增高的致病因素,如咳嗽
      、便秘
      、排尿難等
      。注意休息
      ,減少活動量。

        處方二:活鯽魚60~90克2尾

      ,伴小茴10克
      。用法:或蒸或煎湯均可,不放鹽
      ,每日1次,連服5~6次

        處方三:大小茴香各3克

      ,荔枝核5個,桔核10克
      。用法:共研末,每用紅糖開水調(diào)服6克
      ,每日2次

        處方四:人參4克(黨參15克)

      ,黃芪15克,桂圓肉10克
      ,升麻3克
      ,炙甘草2克。用法:水煎服

        處方五:黃芪15克,升麻3克

      ,大棗15克
      。用法:水煎服。腫物過大
      ,不能回納腹腔,小兒煩躁哭鬧局部腫塊明顯隆起
      ,緊張
      、壓痛
      ,時間一久
      ,會造成被嵌頓的小腸壞死,要趕快送醫(yī)院手術治療

        處方六:小兒冷疝(氣痛、陰囊浮腫)

      。用金鈴子(去核)五錢
      、吳茱萸二錢半
      ,共研為末
      ,加酒、糊做成丸子
      ,如黍米在。每服二
      、三十丸
      ,鹽湯送下

        處方七:用山楂肉

      、茴香籽(炒)各一兩,共研為末
      ,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
      ,空心服,白開水送下

      小兒疝氣的病因

        小兒疝氣是小兒外科和疝外科的最常見疾病之一

      ,主要包括先天性的腹股溝疝和臍疝兩種
      。疝氣的形成和患兒的體質(zhì)有著很大的關系
      。疝氣病是由于小孩發(fā)育不健全,經(jīng)常啼哭
      ,腹腔內(nèi)產(chǎn)生負壓,導致腹腔內(nèi)氣壓增大
      ,迫使腹腔內(nèi)的游離臟器如:小腸
      、盲腸
      、大網(wǎng)膜
      、膀胱、卵巢
      、輸卵管等臟器見孔就鉆,也就是說導致疝氣的根本原因就是氣血不暢

        疝氣一般發(fā)生率為1%?4%

      ,多數(shù)在2?3個月時出現(xiàn)
      ,也有遲至1?2歲才發(fā)生
      。男寶寶是女寶寶的10倍,這是因為男孩的睪丸是在出生前才通過腹股溝管降至陰囊的
      ,隨之下移的腹膜則形成鞘狀突
      。若鞘狀突在嬰兒出生后還沒有閉鎖
      ,或閉鎖不全
      ,反而成為較大的腔隙,腹腔內(nèi)容物就會從這里突向體表
      ,而形成疝氣。又因為右側睪丸下降比左側略晚
      ,鞘狀突閉鎖也較遲
      ,故右側腹股溝疝氣較多
      。當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疝氣
      ,只是發(fā)病率相對低一些。早產(chǎn)兒
      、低體重兒因出生時生長發(fā)育不完全所致,發(fā)生率更高
      ,且可能發(fā)生于兩側。

      精彩推薦:

      小孩發(fā)燒怎么辦水痘的癥狀和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怎樣才能長高牙齒黃怎么辦寶寶發(fā)燒驚厥的癥狀引起寶寶發(fā)燒的原因有哪些寶寶吃的奶酪怎么做 寶寶消化不良吃健脾散好嗎

    • 武漢-嚴**
      回復
      2023-07-20 23:23:15

      硇砂
      (《唐本草》)
      【異名】北庭砂(《四聲本草》)

      ,亦砂
      、黃砂(《石藥爾雅》)
      ,狄鹽(《日華子本草》)
      ,氣砂(《本草圖經(jīng)》),白硇砂(《中藥志》)

      【來源】為鹵化物類礦物硇砂的晶體。
      【礦物形態(tài)】硇砂
      等軸晶系
      。晶體一般呈柱狀
      、纖維狀及粒狀
      。白色或淡灰
      。條痕為白色。玻璃光澤
      。透明或微透明。斷口呈貝殼狀
      。硬度1.5~2
      。比重1.52
      。性脆
      。多產(chǎn)于火山熔巖的巖穴內(nèi),有時與石炭
      、石鹽伴生,當石炭燃燒時也可產(chǎn)生
      ,成殼皮狀覆于巖石表面

      【采集】采得后,除去雜質(zhì)沙石等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蛴扇斯ず铣伞?br>【藥材】為白色結晶體
      ,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或粒狀,大小不一
      。全體白色
      ,有的稍帶淡黃色。質(zhì)較脆
      ,易碎,用指甲即可刮下白色粉末
      ,斷面顯束針狀紋理
      ,有光澤
      。臭微
      ,用舌舔之,味咸苦而刺舌
      。以塊整,色白
      、有光澤
      、無雜質(zhì)者為佳
      。熱之不熔融而揮散
      。可溶于水
      ,水溶液顯銨鹽與氯化物之各種反應。
      產(chǎn)青海
      、甘肅
      、新疆等地。
      硇砂藥材
      ,除上述正品外,市場上使用較廣
      、較久的
      ,尚有一種紫硇砂,又稱紅硇砂
      ,為含有少量硫和鋰的石鹽晶體
      。多呈立方形,有棱角或凹凸不平
      ,表面暗紅色或紫紅色,質(zhì)重
      。臭氣濃
      ,昧咸。熱之不揮散而殘留

      【化學成分】白硇砂主要含氯化銨

      純氯化銨為無色結晶
      。近代硇砂,常用人工制作
      ,純度可以極高。紫硇砂主要含氯化鈉

      【炮制】硇砂:除去雜質(zhì)
      ,打成碎塊
      。制硇砂:取硇砂碎塊
      ,置沸水中溶化,澄清
      ,除去殘渣,傾入磁盆中
      ,加醋隔水加熱蒸發(fā)
      ,隨時將液面的白色浮霜撈出,置白紙上
      ,干燥即成。(每硇砂100斤
      ,用醋50斤)
      ①《日華子本草》:"凡修制硇砂
      ,用黃丹
      、石灰作柜
      ,煅赤使用
      ,并無毒。"
      ②《本草衍義》:"硇砂
      ,用須水飛過
      ,入磁器中,于重湯中煮其器
      ,使自干
      ,殺其毒,去其塵穢
      。"
      ③《綱目》:"硇砂
      ,今時人多用水飛凈,醋煮干如霜
      ,刮下用之
      。"
      【性味】咸苦辛,溫
      ,有毒

      ①《藥性論》:"味酸咸,有大毒
      。"
      ②《唐本草》:"味咸苦辛
      ,溫,有毒
      。"
      ③《日華子本草》:"味辛酸,暖
      ,無毒
      。"
      【歸經(jīng)】入肝、脾
      、胃經(jīng)。
      ①《玉楸藥解》:"入足太陰脾
      、手太陰肺經(jīng)
      。"
      ②《本草求真》:"專入腸、胃
      。"
      ③《本草再新》:"入盱、脾二經(jīng)
      。"
      【功用主治】消積軟堅
      ,破瘀散結。治癥瘕痃癬
      ,噎膈反胃
      ,痰飲,喉痹
      ,積痢,經(jīng)閉
      ,目翳
      ,息肉,疣贅
      ,疔瘡
      ,瘰疬
      ,癰腫
      ,惡瘡。
      ①《唐本草》:"主積聚
      ,破結血,爛眙
      ,止痛下氣,療咳嗽
      ,宿冷,去惡肉
      ,生好肌
      。"
      ②《本草拾遺》:"主婦人丈夫羸瘦積病,血氣不調(diào)
      ,腸鳴,食次不消
      ,腰腳疼冷
      ,痃癖,痰飲
      ,喉中結氣,反胃吐水
      ,令人能食
      ,肥健。"
      ③《日華子本草》:"補水藏
      ,暖子宮
      ,消冷癖瘀血
      ,宿食不消
      ,氣塊痃癖及血崩帶下
      ,惡瘡息肉,食肉飽脹
      ,夜多小便,女人血氣心疼
      ,丈夫腰胯酸重
      ,四肢不任。"
      ④《本草衍義》:"合他藥
      ,治目中翳。"
      ⑤王好古:"消肉積
      。"
      ⑥《綱目》:"治噎膈
      ,癥瘕,積痢
      ,骨哽,除痣黡疣贊
      。"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入丸
      、散
      ,1~3分
      。外用:研末點、撒或調(diào)敷
      ,或入膏藥中貼
      ,或化水點涂

      【宜忌】體虛無實邪積聚及孕婦忌服

      ①《藥性論》:"畏漿水。忌羊血
      。能腐壞人腸胃。"
      ②《唐本草》:"有毒
      ,不宜多服
      。"
      ③《本草拾遺》:"有暴熱,損發(fā)
      。"
      ④《日華子本草》:"畏-切酸
      。"
      【選方】①治婦人食黡久不消,令人瘦弱食少:硇砂(細研)
      、青礞石
      ,硫黃(細研)
      、京山棱(微炮
      ,銼)、干漆(搗碎
      ,炒令煙出)、穿山甲(炙令黃焦)各半兩
      ,巴豆三十枚(去皮
      ,炒令黃色)
      。上藥
      ,搗羅為末,用軟飯和丸如小豆大
      。每服,空心以生姜
      、橘皮湯下五丸
      。(《圣惠方》硇砂丸)
      ②治痃癖:鼠屎一合,炒令黃
      ,以水二升
      ,煮五
      、六沸,極熱濾取汁
      ,置碗中,急納硇砂一小兩
      ,乃蓋頭經(jīng)宿
      ,明日平旦溫為兩服,稍晚眼
      ,無所忌。(《外臺秘要》)
      ③治虛中有積
      ,心腹肋脅脹痛:附子半兩(炮)
      ,硇砂一錢(湯飛)
      ,丁香一錢(不見火)
      ,干姜一錢半
      。上為細末,旋入硇砂
      ,研和,用稀面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粒,加至二十粒
      ,生姜湯下
      ,不拘時候。(《魏氏家藏方》硇附丸)
      ④治腎臟積冷
      ,氣攻心腹疼痛
      ,面青足冷:硇砂二兩,桃仁一兩(湯浸
      ,去皮
      、尖、雙仁
      ,研如膏)
      。上先以酒一小盞,煎礎砂十佘沸
      ,候消化
      ,澄濾取清,去砂石后
      ,卻入銚子內(nèi)
      ,與桃仁膏旋旋添酒煎,約入酒一大盞已來
      ,煎成膏,用蒸講末和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圣惠方》)
      ⑤治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喉猩耙环郑焐耙环?并研極細)
      。另用黃蠟半兩,巴豆三七粒
      ,去殼
      、皮、膜
      ,于銀石器內(nèi)重湯煮一伏時,候巴豆紫色為度
      ,去二七粒
      ,止將一七粒與前二味同研極勻
      ,再熔蠟匱藥
      ,旋丸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
      。水瀉,生姜湯下
      ;白痢
      ,艾湯;亦白痢
      ,烏梅湯;服時須極空腹
      。服畢一時
      ,方可吃食,臨臥尤佳
      ,次食淡粥一日
      。瘧疾
      ,乳香湯服,不發(fā)日晚間服
      。(《本事方》靈砂丹)
      ⑥治翻胃吐食,十膈五噎,嘔逆不止
      ,心腹疼痛
      ,粥藥不下:附子一枚(重七錢者
      ,剜臍作一竅
      ,入細硇砂一分在內(nèi)填滿,將附子碎末塞口
      ,用生面作餅裹之,如有剩著附子末
      ,更以一餅裹之
      ,慢火煨,令面焦黃為度
      ,去面不用,只用硇砂
      、附子為末)
      ,木香三錢,丁香三錢(二味同為末)
      。上件一處拌勻,面和為丸
      ,每一兩作二十丸
      ,捏作餅子。每服一餅
      ,用生姜一塊,如大拇指大
      ,切作二破
      ,置藥在內(nèi)
      ,濕紙裹煨令香熟
      ,和姜細嚼,米飲送下
      ,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硇附餅子)
      ⑦治膀胱疝氣
      ,外腎腫脹
      ,痛不可忍:乳香(乳缽坐水益中研)
      ,硇砂(飛)各三錢
      ,黃蠟一兩
      。上乳香研細,硇砂同研勻
      ,熔蠟和丸
      ,分作一百單八
      ,以線穿之
      ,露一夕,次日用蛤粉為衣
      。旋取一粒,用乳香湯吞下
      。(《本事方》念珠丸)
      ⑧治婦人月水不通
      ,臍腹積聚,或時疼痛
      ,不思飲食:硇砂二兩(于凈生鐵器內(nèi),用酸漿水二碗旋旋添
      ,以慢火熬盡漿水為度)
      ,干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桂心一兩,沒藥一兩
      ,琥珀一兩
      。上藥
      ,搗羅為末
      ,入硇砂都研令勻,用糯米軟飯和丸
      ,如梧桐于大。每于食前
      ,以溫酒下二十丸
      。(《圣惠方》硇砂丸)
      ⑨治眼生膚翳,明目:龍腦半分
      ,硇砂一大豆大,蕤仁三顆(湯浸
      ,去赤皮)
      ,出子雞子殼一枚(以干砂土磨雞子殼上斑點令滑為度,去雞子膜
      ,用文火炙令干熟,研如粉)
      。上件同研令細
      ,用牛酥和,銅箸攪勻
      ,以瓷瓶盛。日三
      、四度
      ,取少許點之。(《圣惠方》龍腦膏)
      ⑩治積年瘀肉翳障:琥珀半兩
      ,真珠末一兩,珊瑚半兩
      ,朱砂半兩
      ,硇砂(白者)半兩
      ,馬牙消半兩
      ,烏賊魚骨半兩(先于粗石磨去其澀,用好者一錢)
      。上藥
      ,都入新缽內(nèi)
      ,研三日,令極細
      。每日三
      、五度點之
      。(《圣惠方》琥珀散)
      ⑾治鼻生息肉:硇砂一錢
      ,輕粉三分
      ,冰片五厘,雄黃三分
      。上共為末,勤點痔上
      ,日用五
      、六次,自然漸化為水
      。(《外科正宗》硇砂散)
      ⑿治面上疣目:硇砂、硼砂
      、鐵銹
      、麝香等分
      。研
      、搽三次。(《集效方》)
      ⒀治割甲侵肉
      ,久不瘥:硇砂
      、礬石
      。為末裹之
      。(《外臺》)
      ⒁治疔瘡:硇砂、雄黃
      、天南星、砒霜各等分
      ,麝香少許
      。上研為細末,用竹針針開用藥
      ,到黃水出,瘡已
      。(《宣明論方》硇砂散)
      ⒂治癰疽發(fā)背
      ,對口疔瘡
      ,痰核痞塊
      ,破爛惡瘡,無名腫毒
      ,能化腐消堅
      ,生肌收口:鮮桃枝、柳枝
      、桑枝
      、槐枝各五尺
      ,大山梔八十個,頭發(fā)一兩二錢
      ,象皮
      、炒甲片各六錢。用麻油四斤
      ,煤枯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
      ,后加飛黃丹一斤半成膏
      ,加入真硇砂三錢,血竭一錢
      ,兒茶二錢,三味預研細
      ,共攪極勻
      ,出火氣,聽用
      。(《飼鶴亭集方》硇砂膏)
      ⒃治癰疽腫毒,并治瘰疬
      ,點落疣慮等:硇砂(生用)一錢
      ,石礦灰一兩(炒黃色),白丁香三錢(炒黃色)
      ,黃丹半斤(生用),堿一斤(淋水五碗)
      。上四味研為極細末
      ,次將堿水煎作一碗,成膏
      ,待冷
      ,以前末入膏子和勻
      ,藏磁器中
      。(《瘍醫(yī)準繩》硇砂膏)
      ⒄治瘰疬經(jīng)久不瘥:硇砂一分
      ,斑貓三七枚(以糯米拌炒,米黃為度
      ,去頭、翅
      、足)
      ,干漆半兩(搗碎,炒令黃色)
      ,水馬三七枚(去足。炒黃)
      ,白芷半兩
      ,滑石一兩,桂心半兩
      。上藥,搗細羅為散
      ,每服
      ,空腹以粥飲調(diào)下一錢,晚食前再服
      。(《圣惠方》硇砂丸)
      ⒅治喉痹咽塞熱痛:沙參、丹砂(研)
      、硇砂(研)
      、人參、玄參
      、丹參。上六味等分
      ,搗研為末
      ,煉蜜丸如雞頭實大。食后臨臥含一丸化之
      。(《圣濟總錄》二砂丸)
      ⒆治頭偏痛:硇砂一分(細研),豉心一分(入湯少許浸令軟)
      。上藥
      ,都搗和為丸,如皂莢子大,以綿裹
      ,露出一頭。頭左邊痛
      ,將藥納左邊鼻中
      ,如右邊痛,即納右邊鼻中
      。(《圣惠方》)
      ⒇治蝎毒:硇砂和水涂上
      。(《千金方》)
      (21)治蚰蜒入耳:硇砂(研)、膽礬(研)各一分
      。上二味研細
      ,用雞翎管子吹一字許入耳
      。(《圣濟總錄》硇砂吹耳方)
      【臨床應用】①治療食管癌
      將紫硇砂放入瓷器內(nèi)研成細末(避金屬)
      ,加水煮沸
      ,過濾取汁
      ,加醋(1斤汁加1斤醋)再煎
      ,先武火
      、后文火,直至煎干
      ,得灰黃色結晶粉末
      。每次2~5分
      ,最大劑量每次不超過8分
      ,日服3次
      。經(jīng)治22例近期痊愈3例,明顯好轉8例
      ,好轉7例
      。其中一例3個月后鋇餐檢查食管正常

      ②治療鼻咽癌
      將硇砂用水溶化成飽和液,過濾
      ;取濾液400毫升
      ,加醋200毫升,用炭火煅制成硇砂粉
      ,瓶裝備用。另取天葵子1斤研末
      ,加入10斤高梁酒浸1星期制成天葵酒
      。用時先以開水沖服硇砂粉
      ,每日3次
      ,每次3~4分
      ;同時服用天葵酒1兩。試治2例
      ,其中1例服藥1周后,腫塊縮小1/2
      ,其他癥狀亦見減輕
      。此外,還有以硇砂制劑為主
      ,加用中草藥
      ,或配合放療
      、化療等治療鼻咽癌30例
      ,也有一定近期效果。
      ③治療慢性鼻炎
      將硇抄用熱水溶解
      ,用活性炭脫色
      ,制得純品結晶
      ,配成5~7.5%的注射液
      ,作局部注射。治療時先以1%地卡因棉片表面麻醉
      ,然后于每側鼻下甲注入硇砂液1毫升。每周1次
      ,6次為一療程
      。觀察70例,結果治愈(自覺通氣好
      ,下鼻甲恢復正常大小)12例,好轉(自覺通氣好
      ,下鼻甲稍縮小
      ,偶用收縮藥)51例,無效6例
      ,加重1例
      。用藥后除5名出現(xiàn)頭昏、頭痛
      ,1例打噴嚏
      、流清涕外,余無不良反應

      ④治療雞眼
      用硇砂2克溶于2%普魯卡因2毫升中
      。密閉備用(不得超過2天
      ,最好用時配制)
      。先將患處用75%酒精消毒,再以三棱針蘸藥液2滴滴于雞眼中心
      ,即將三棱針向中心點直刺,達基底部見血為止(速度要快)
      ,最后用絆創(chuàng)膏敷蓋
      ,3、4天后除去
      。不愈者10天后再行治療
      。觀察100例
      ,痊愈88例
      ,好轉12例(多因故中斷治療)
      。治愈者最少治療1次
      ,最多5次
      ,一般2~3次
      。據(jù)觀察,病塊小(直徑在0.5厘米以下)
      、病程短者
      ,多1次可愈
      ;病塊較大(直徑在0.5厘米以上)者
      ,常須多次治療方可治愈。
      【名家論述】①張元素:"硇砂
      ,破堅癖
      ,不可獨用
      ,須入群隊藥中用之
      。"
      ②《綱目》:"硇砂,大熱有毒之物,噎膈反胃
      、積塊內(nèi)癥之病
      ,用之則有神功
      。蓋此疾皆起于七情飲食所致
      ,痰氣郁結,遂成有形
      ,妨礙道路,吐食痛脹
      ,非此物化消
      ,豈能去之。其性善爛金銀銅錫
      ,庖人煮硬肉
      ,入硇砂少許即爛
      ,可以類推矣
      。張杲《玉洞要訣》云,北庭砂秉陰石之氣
      。含陽毒之精
      ,能化五金八石
      ,去穢益陽
      ,其功甚著,力并硫黃
      。獨孤滔《丹房鑒源》云
      ,硇砂性有大毒
      ,為五金之賊
      ,有沉冷之疾則可服之,疾減便止。多服則成擁塞癰腫
      。二說甚明
      ,而唐宋醫(yī)方
      ,乃有單服之法
      ,蓋欲得其助陽以縱欲
      ,而不虞其損陰以發(fā)禍也。"
      ③《本草經(jīng)疏》:"硇砂
      ,乃鹵液所結
      ,秉陰毒之氣
      ,含陽毒之精。其味極咸極苦極辛
      ,氣溫有毒,其主積聚結血宿冷者
      ,以咸能入血軟堅
      ,辛能散結,溫能除冷故也
      ,積聚散則痛自止,氣自下
      。因寒以致頑痰壅結
      ,則咳嗽作,故暫用以散之
      。柔金化石之性
      ,故能爛胎及去惡肉也
      。金石見之即化,其能生好肌乎?此前人之誤耳
      。""惟去惡瘡息肉
      、目翳
      、胬肉
      ,是其所長,亦須與真牛黃
      、龍腦
      、鉛華
      、象牙末等同用
      。"

      提醒您:硇砂 此中草藥來源于網(wǎng)絡
      ,使用前請遵醫(yī)囑。

    什么中草藥治療疝氣

    什么是中草藥治療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