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百薇
2024-05-01 00:33:01
神經(jīng)性耳鳴通過手法按摩是可以幫助您進行改善的,另外針對于神經(jīng)性耳鳴的患者,也是需要根據(jù)目前的實際情況,通過藥物的方式來進行有效的治療,也建議有神經(jīng)性耳鳴的患者及時根據(jù)目前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緩解
最新回答共有4條回答
-
寧吉兒
回復1 按揉下關穴益氣聰耳
下關穴是足陽明胃經(jīng)和足少陽膽經(jīng)的交會穴,胃經(jīng)提供頭部的氣血物質在此升清降濁,因此有關卡之意,是人體十分重要的保健穴位。按摩該穴位具有消腫止痛,益氣聰耳,通關利竅的功效,主治耳鳴,耳聾,聤耳,牙痛,面痛,口眼?斜,三叉神經(jīng)痛,面神經(jīng)麻痹,下頜疼痛,牙關緊閉等癥。
按摩取穴:位于面部側面,耳前方1橫指處,顴骨弓與下頜角形成的凹陷處。
按摩手法:按摩時,用中指稍微用力按揉該穴,直至有酸脹感,每次持續(xù)按摩30秒,每日多次按摩??赏ń?jīng)活絡,如此堅持一段時間,可以有效緩解耳鳴癥狀。
2 按摩顱息穴通竅聰耳顱息穴屬足少陽三焦經(jīng),有疏經(jīng)祛風,泄熱利竅,聰耳鎮(zhèn)靜之功效,經(jīng)常按摩此穴,多用于治療耳鳴耳聾,身熱頭痛,小兒驚風,抽搐,視網(wǎng)膜出血,中耳炎,哮喘等疾病。
按摩取穴:位于耳后,角孫與翳風之間,延耳輪連線的上,中1/3的交點處。
按摩手法:用手指指腹端輕輕按揉或搓揉該穴,每日3次,每次1-3分鐘,可通絡止痛,豁痰開竅,從而很好的緩解耳鳴,耳痛等癥,長期堅持,還能起到治療作用。
3 按摩耳門穴開竅聰耳耳門穴屬手少陽三焦經(jīng),具有開竅聰耳,瀉熱活絡之功效,經(jīng)常按摩該穴位可聰耳利牙關,多用于治療耳鳴,耳聾,聤耳,眩暈,牙痛,頭頜痛,以及其他耳部疾病。
按摩取穴:位于面部,在耳屏上切跡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后緣,張口時凹陷處,左右各一。
按摩手法:用雙手手指指腹端反復按揉耳門穴,持續(xù)按揉2分鐘,以產(chǎn)生酸脹感為度,每日反復按揉多次,此方法可很好的緩解耳部疾病導致的耳鳴,耳聾,耳朵流膿等癥;也可用手指指腹端點按耳門穴,適度用力按壓,反復按摩3分鐘,可以有效的緩解耳鳴,耳聾,牙痛等癥狀。
4 按摩陽谷穴鎮(zhèn)驚聰耳陽谷穴為手太陽小腸經(jīng)的腧穴,有清心明目,鎮(zhèn)驚聰耳的功效,經(jīng)常按壓此穴,主治耳鳴,神經(jīng)性耳聾,頭痛目眩,口腔炎,腮腺炎等癥。
按摩取穴:在腕后區(qū),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中。
按摩手法:屈肘側腕,以拇指指端稍用力按壓穴位,每次按壓1分鐘。
-
逍遙子
回復按摩是中醫(yī)理療的一種方式,通過按摩不同的穴位來達到防治疾病的作用,那么按摩穴位能有效治療耳鳴嗎?按摩哪些穴位治療耳鳴最有效?按摩穴位可以治療耳鳴,但是需要掌握正確的按摩方法,下面就來詳細了解哪些按摩手法可以治療耳鳴吧。
1、按摩穴位有效治療耳鳴
1、按揉耳周穴位:用兩手拇指端分別按揉兩側聽宮穴、翳風穴,力度以感覺酸脹為佳。按揉時注意張開嘴,每穴1分鐘。聽宮穴位于耳屏的前方,張開嘴此處呈凹陷狀。此穴具有宣通氣血,開竅聰耳之功效,對耳病,尤其是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耳鳴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翳風穴位于耳垂后顳骨乳突與下頜角之間中點處,此穴具有通絡活血,安神通耳之功效,對耳部疾患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2、揉耳根:用食指在前、拇指在后貼于前后耳根部,共揉3分鐘,以耳根透熱為度。此手法能有效提高耳內血液循環(huán),特別是針對內耳缺血引起的高音耳鳴能夠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3、捻耳法:以拇指與食指指面同時捻揉兩耳輪及耳垂,從上向下共揉捻3分鐘,令兩耳發(fā)熱為度。耳輪和耳垂上有很多穴位和神經(jīng)反射點,輕柔地捻揉使這些穴位反射點得到良性的刺激,有助于耳內環(huán)境的改善,促進中耳炎癥的消除和輔助內耳神經(jīng)功能的保持。
4、鳴天鼓:兩手掌相搓,使互相產(chǎn)生熱,然后按于兩耳,掌心對準耳道,四指貼于枕后,作緩慢的重按,緩慢放開(注意放松時要和緩以免內耳痛)3次,如此為1遍,共5遍。此手法也是通過改變耳道內壓力給予中耳一定的良性刺激,對低音調耳鳴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5、揉風池:風池穴位于頸后部枕骨下兩側,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段之間的凹陷處。用拇指按揉以感覺酸脹為佳,每次按揉1分鐘,每天3次。按揉風池穴能夠有效增加耳內血液供應,對神經(jīng)性耳鳴效果最理想。
2、耳鳴的原因有哪些
1、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當腎病、肝膽疾病、糖尿病、結核病、慢性支氣管炎等導致全身功能紊亂時,常會出現(xiàn)耳鳴的癥狀。
2、身體虛弱。常由于血管張力不足、局部供血差引起,中醫(yī)認為是腎虛或氣血虛弱等所致。如屬肝腎陰虛者,平時有頭暈目眩,失眠,腰酸舌質偏紅等,如屬腎陽不足者平時有腰冷肢軟,夜尿較多,舌質偏淡等。
3、神經(jīng)衰弱引起的。常伴有頭痛、頭昏、失眠、多夢等癥狀,這種耳鳴還與憂郁有關,調節(jié)情緒可使之好轉。
4、頭部和頸部受傷也可引起耳鳴,因為我們的頭部、頸部和耳部是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果外界造成的傷害過大,就會導致耳鳴的出現(xiàn)。
5、不當?shù)乃幬锸褂靡矔鸲Q的出現(xiàn),如:抗生素、萬古霉素、阿司匹林等藥物的服用會導致耳鳴的出現(xiàn)。
6、身體上內科疾病,比較常見的如貧血、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腎臟疾病均可產(chǎn)生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