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盜亦有道 (dào yì yǒu dào)
簡拼 : dyyd
近義詞 :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緊縮式
成語解釋 : 道:道理。盜賊也有他們的那一套道理
出處 : 莊周《莊子·胠篋》:“跖之徒問于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
成語用法 : 緊縮式
例子 : 嘗舉以告姚安公,謂盜亦有道也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1. 莊子盜亦有道的翻譯 【原文】:跖之徒問與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耶
【釋義】:盜跖的門徒向盜跖問道:“做強(qiáng)盜也有規(guī)矩和準(zhǔn)則嗎
2. 盜亦有道的翻譯 盜跖的門徒向盜跖問道:“做強(qiáng)盜也有規(guī)矩和準(zhǔn)則嗎
3. 誰有文言文 為盜之道 的翻譯 原文:
齊之國氏大富
國氏告之曰:“吾善為盜
向氏大喜
向氏以國氏之謬己也
國氏曰:“若為盜若何?”
向氏言其狀
翻譯:
齊國有家姓國的人很富,而宋國有家姓向的人很窮
。一天,向家特地從宋國到齊國去,向姓國的請教發(fā)財致富的訣竅。姓國的告訴他說:“我不過會偷盜罷了
。當(dāng)年開始做盜賊時,一年就能自己養(yǎng)活自己,二年就有盈余,到了第三年就非常富裕了。從此以后,有能力接濟(jì)周圍的鄰居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姓向的聽了非常高興。但他只記住了做強(qiáng)盜的話
,而沒有領(lǐng)會怎樣去“盜”的道理。于是回去以后,便翻墻打洞,凡是手所能摸到的、眼睛所能看下馬看到的,無所不偷。沒有多久,官府以盜竊罪把他抓去,原先所有的財產(chǎn)也都被沒收了。姓向的以為姓國的人欺騙自己
,便找上門去抱怨他。姓國的人問:“你是怎樣偷的呀
?”姓向的把偷盜的經(jīng)過告訴了他
。國氏說:“唉呀!你違反做賊的道理竟達(dá)到如此境地?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在我把道理告訴你吧:我知道天有春夏秋冬之時序4. 盜亦有道 盜亦有道
出處
出自《莊子·外篇·胠篋第十》跖之徒問與跖曰:"盜亦有道乎
在他看來
或有人問
翻譯
盜跖的門徒向盜跖問道:“做強(qiáng)盜也有規(guī)矩和準(zhǔn)則嗎
5. 《道人教年羹堯》《盜亦有道》翻譯成通俗的白話文,可以意譯,不必 年遐齡有一個兒子名叫年羹堯
因而盜跖的門徒向盜跖問道:“做強(qiáng)盜也有規(guī)矩和準(zhǔn)繩嗎
?”盜跖回答說:“到什么地方會沒有規(guī)矩和準(zhǔn)繩呢?憑空推測屋里儲藏著什么財物,這就是圣明;率先進(jìn)到屋里,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這就是義氣;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動,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這就是仁愛。以上五樣不能具備,卻能成為大盜的人,天下是沒有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6. 盜亦有道乎是什么意思 謂盜者亦有其為盜之道義
。《莊子·胠篋》:“ 跖 之徒問於 跖 曰:‘盜亦有道乎?’ 跖 曰:‘何適而無有道邪
?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新唐書·王世充竇建德傳贊》:“其間亦假仁義
,禮賢才,因之擅王僭帝,所謂盜亦有道者?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今也數(shù)十萬人
,分?jǐn)?shù)十枝,何以無相攻擊者,何以無率所部降者,豈盜亦有道乎?” 鄭振鐸 《集外·風(fēng)濤三》:“盜亦有道!天下無道,賞罰征伐便自群盜出,嗚呼!”7. 盜亦有道 盜亦有道,道:道理
即使是當(dāng)賊的
偷竊之前,判斷情況以決定是否可以下手
,為智;能猜出房屋財物的所在,為圣;行動之時,一馬當(dāng)先,身先士卒,為勇;盜完之后,最后一個離開,為義;把所盜財物公平分給手下,為仁翻譯盜跖的門徒向盜跖問道:“做強(qiáng)盜也有規(guī)矩和準(zhǔn)則嗎
1、意思是指小偷也有偷盜的道義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chengyu/100288.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