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盜亦有道 (dào yì yǒu dào)
簡拼 : dyyd
近義詞 :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構 : 緊縮式
成語解釋 : 道:道理。盜賊也有他們的那一套道理。
出處 : 莊周《莊子·胠篋》:“跖之徒問于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
成語用法 : 緊縮式;作分句;指小偷也有偷盜的道義
例子 : 嘗舉以告姚安公,謂盜亦有道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九)
產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1. 莊子盜亦有道的翻譯 【原文】:跖之徒問與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釋義】:盜跖的門徒向盜跖問道:“做強盜也有規(guī)矩和準則嗎?”盜跖回答說:“到什么地方會沒有規(guī)矩和準則呢?憑空推測屋里儲藏著什么財物,這就是圣明;率先進到屋里,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這就是義氣;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動,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這就是仁愛。以上五樣不能具備,卻能成為大盜的人,天下是沒有的。
2. 盜亦有道的翻譯 盜跖的門徒向盜跖問道:“做強盜也有規(guī)矩和準則嗎?”盜跖回答說:“到什么地方會沒有規(guī)矩和準則呢?憑空推測屋里儲藏著什么財物,這就是圣明;率先進到屋里,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這就是義氣;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動,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這就是仁愛。以上五樣不能具備,卻能成為大盜的人,天下是沒有的。 作賓語、分句;指小偷也有偷盜的道義
3. 誰有文言文 為盜之道 的翻譯 原文:
齊之國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貧,自宋之齊請其術。
國氏告之曰:“吾善為盜。始吾為盜也,一年而給,二年而足,三年大壤。自此以往,施及州閭?!?
向氏大喜。喻其為盜之言,而不喻其為盜之道。遂逾垣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及時,以臟獲罪,沒其先居之財。
向氏以國氏之謬己也,往而怨之。
國氏曰:“若為盜若何?”
向氏言其狀。國氏曰:“嘻!若失為盜之道至此乎?今將告若矣:吾聞天有時,地有利,吾盜天地之時利、云雨之滂潤、山澤之產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陸盜禽獸,水盜魚鱉,亡非盜也。夫禾稼、土木、禽獸、魚鱉,皆天之所生,豈吾之所有?然吾盜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寶、谷帛、財貨,人之所聚,豈天之所與?若盜之而獲罪,孰怨哉?
翻譯:
齊國有家姓國的人很富,而宋國有家姓向的人很窮。一天,向家特地從宋國到齊國去,向姓國的請教發(fā)財致富的訣竅。
姓國的告訴他說:“我不過會偷盜罷了。當年開始做盜賊時,一年就能自己養(yǎng)活自己,二年就有盈余,到了第三年就非常富裕了。從此以后,有能力接濟周圍的鄰居了?!?
姓向的聽了非常高興。但他只記住了做強盜的話,而沒有領會怎樣去“盜”的道理。于是回去以后,便翻墻打洞,凡是手所能摸到的、眼睛所能看下馬看到的,無所不偷。沒有多久,官府以盜竊罪把他抓去,原先所有的財產也都被沒收了。
姓向的以為姓國的人欺騙自己,便找上門去抱怨他。
姓國的人問:“你是怎樣偷的呀?”
姓向的把偷盜的經過告訴了他。國氏說:“唉呀!你違反做賊的道理竟達到如此境地啊!現在我把道理告訴你吧:我知道天有春夏秋冬之時序,地有稻梁菽黍之出產。我偷的正是天地的時利。云雨可以滋潤莊稼,山林沼澤可以植樹養(yǎng)魚,我利用這些來種植我的莊稼,修筑我的墻垣,建造我的房屋。在陸地上,我‘偷盜’飛禽走獸;在水里,我‘偷盜’魚、鱉水產,真是無所不‘偷’。五谷、瓜果、莊稼、土地樹木、飛禽走獸、魚蝦龜鱉都是自然界里生長的,哪一件是屬于我的呢?然而我偷自然界的東西卻是遭不到禍殃的??墒墙疸y、珠玉、谷帛、錢財貨物,都是人們積聚起來的,啊一件是自然界所賜予的呢?你去偷這些東西而獲罪被捕,那怪誰呢?” 。
4. 盜亦有道 盜亦有道,道:道理。即使是當賊的,也有他們的所謂“行為規(guī)范”。
出處
出自《莊子·外篇·胠篋第十》跖之徒問與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在他看來,具備五點方能成為大盜。偷竊之前,判斷情況以決定是否可以下手,為智;能猜出房屋財物的所在,為圣;行動之時,一馬當先,身先士卒,為勇;盜完之后,最后一個離開,為義;把所盜財物公平分給手下,為仁。
或有人問,智,圣,勇,義,仁,不是儒家圣人之道嗎?焉能用于盜賊身上?盜跖認為,強盜如果要發(fā)展壯大,成為大盜,或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須采取圣人之道,否則,就只能成為蠅營狗茍的鼠輩之賊。
翻譯
盜跖的門徒向盜跖問道:“做強盜也有規(guī)矩和準則嗎?”盜跖回答說:“到什么地方會沒有規(guī)矩和準則呢?憑空推測屋里儲藏著什么財物,這就是圣明;率先進到屋里,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這就是義氣;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動,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這就是仁愛。以上五樣不能具備,卻能成為大盜的人,天下是沒有的。
5. 《道人教年羹堯》《盜亦有道》翻譯成通俗的白話文,可以意譯,不必 年遐齡有一個兒子名叫年羹堯,七歲時,遐齡就帶他登山游玩。一天,(他們)遇到一個道士,(那道士)竟摸著年羹堯的頭頂(對年遐齡)說:「你的兒子(命相)奇特又貴重,可惜后面會欠缺福氣。」又說:「(好果)能跟從我修道,也許可以改變他的福氣命運.」遐齡急忙請這個道士住到自己家里。(那道士)到了家里,選了一座高樓,和年羹堯一同居住,用繩子吊了數十張桌凳放在樓上,喝水吃飯大便小便,全用繩子吊上吊下,大概過了三年才下樓。遐齡聽眾了道士的要求,有時到時樓下偷聽,只聽到樓上的走路時鞋子發(fā)出的聲音,跑跳的聲音, 揶動桌凳的聲音, 指揮前進后退的聲音, 似乎像是在模擬行軍布陣。 過了一年, 則聽到瑯瑯的讀書聲, 整夜不停, 書中語言隱晦深奧讓人難以理解。 又過了一年, (卻)什么聲音都沒了, 從其他的樓上看去, 則只(看到)兩人面對面瞑想靜坐。(后來)當年遐齡的妻子重病, 急切地想見自己的兒子, 遐齡不同意,他妻子就用手搥著自己的胸大哭流淚, (年遐齡)不得已(只能同意), 尋來梯子(爬上去)去叫年羹堯。 道人睜開眼睛說:「失敗了,該學的東西已經學完了但(靜心)養(yǎng)氣還不到時候,(他)以后一定會因為福氣(欠缺)而丟失性命啊。 」(道士)嘆著氣告辭離開了(他家)。 從此以后年遐齡多次告戒年羹堯修身養(yǎng)性, 羹堯沒有領悟。(再后來) 大禍發(fā)生, (朝廷本來)想連同年遐齡一起逮捕, 文端公朱軾為他求情后才罷休(沒有連同年遐齡一起逮捕)。
因而盜跖的門徒向盜跖問道:“做強盜也有規(guī)矩和準繩嗎?”盜跖回答說:“到什么地方會沒有規(guī)矩和準繩呢?憑空推測屋里儲藏著什么財物,這就是圣明;率先進到屋里,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這就是義氣;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動,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這就是仁愛。以上五樣不能具備,卻能成為大盜的人,天下是沒有的?!睆倪@一點來看,善人不能通曉圣人之道便不能立業(yè),盜跖不能通曉圣人之道便不能行竊。
6. 盜亦有道乎是什么意思 謂盜者亦有其為盜之道義。
《莊子·胠篋》:“ 跖 之徒問於 跖 曰:‘盜亦有道乎?’ 跖 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新唐書·王世充竇建德傳贊》:“其間亦假仁義,禮賢才,因之擅王僭帝,所謂盜亦有道者?!?明 陳子龍 《平內盜議》:“盜之易治者,中多攜貳,更相捕斬。
今也數十萬人,分數十枝,何以無相攻擊者,何以無率所部降者,豈盜亦有道乎?” 鄭振鐸 《集外·風濤三》:“盜亦有道!天下無道,賞罰征伐便自群盜出,嗚呼!”。
7. 盜亦有道 盜亦有道,道:道理。
即使是當賊的,也有他們的所謂“行為規(guī)范”。出處出自《莊子·外篇·胠篋第十》跖之徒問與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在他看來,具備五點方能成為大盜。
偷竊之前,判斷情況以決定是否可以下手,為智;能猜出房屋財物的所在,為圣;行動之時,一馬當先,身先士卒,為勇;盜完之后,最后一個離開,為義;把所盜財物公平分給手下,為仁。或有人問,智,圣,勇,義,仁,不是儒家圣人之道嗎?焉能用于盜賊身上?盜跖認為,強盜如果要發(fā)展壯大,成為大盜,或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須采取圣人之道,否則,就只能成為蠅營狗茍的鼠輩之賊。
翻譯盜跖的門徒向盜跖問道:“做強盜也有規(guī)矩和準則嗎?”盜跖回答說:“到什么地方會沒有規(guī)矩和準則呢?憑空推測屋里儲藏著什么財物,這就是圣明;率先進到屋里,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這就是義氣;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動,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這就是仁愛。以上五樣不能具備,卻能成為大盜的人,天下是沒有的。
1、意思是指小偷也有偷盜的道義,即使是當賊的,也有他們的所謂“行為規(guī)范”。
2、盜亦有道,漢語成語,拼音是dào yì yǒu dào。
3、成語出處:出自《莊子·外篇·胠篋第十》跖之徒問與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chengyu/100288.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盜名欺世
下一篇: 盜怨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