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道傍之筑 (dào bàng zhī zhù)
簡拼 : dbzz
近義詞 : 道傍筑室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成語解釋 : 比喻無法成功的事。
出處 : 《詩經(jīng)·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謀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主語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傍大款、傍人門戶
1
傍大款、傍人門戶
2
傍地而走
3
傍黑
詞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傍,近也
白話版《說文解字》:傍,靠近
詞語解釋:
1
[bàng wǔ]時間詞
2
時間詞。臨近晚上的時候
3
為主角配戲或伴奏。
4
臨近天明的時候:~
5
[bàng yī]靠近
6
[bàng hēir] 傍晚:一早出的門
7
[yī bàng] 依靠
8、傍亮兒
[bàng liàngr] 臨近天明的時候:天剛~他們就出發(fā)了 馬到成功描寫成功的四字詞語
功成名就、
水到渠成、
大功告成、
一蹴而就、
九轉(zhuǎn)功成、
旗開得勝、
成敗論人、
成敗利鈍、
道傍之筑、
百無一成、
指日成功、
戰(zhàn)無不勝、
瓜熟蒂落、
事預(yù)則立、
大獲全勝
百舉百捷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指辦事萬無一失。同“百舉百全”。
出處:《三國志·吳志·周魴傳》:“魴生在江淮,長于時事,見其便利,百舉百捷。”
百事無成猶言一事無成。什么事情都沒成功。
出處:唐·劉禹錫《陪崔大尚書及諸閣老宴杏園》詩:“更將何面上春臺,百事無成老又催?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出處:清·曾國藩《圣哲畫象記》:“志學(xué)不早……駑緩多病,百無一成
出處:宋·無名氏《釋常談·敗于垂成》:“凡事欲成卻不成
出處:《淮南子·說林訓(xùn)》:“跬步不休,跛鱉千里?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出處:《孫子·軍形》:“善戰(zhàn)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dāng)∫病!?br>長袖善舞袖子長,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于鉆營,會走門路。
出處:《韓非子·五蠹》:“長袖善舞,多錢善賈?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出處:《三國志·吳書·步騭》:“女配太子
成敗利鈍利:鋒利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至于成敗利鈍
成敗論人論:評論,衡量
出處:宋·蘇軾《孔北海贊序》:“世以成敗論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
出處:漢·荀悅《漢紀(jì)·成帝紀(jì)二》:“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
成王敗寇舊指在爭奪政權(quán)斗爭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
出處:柳亞子《題(太平天國)戰(zhàn)史》詩:“成王敗寇漫相呼,直筆何人縱董狐
道傍之筑比喻無法成功的事。
出處:《詩經(jīng)·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謀
道傍筑室比喻雜采各家之說
出處:語出《詩·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
得失成敗指得與失
出處:晉·陸機《五等諸侯論》:“五等之制
得魚忘筌筌:捕魚用的竹器
出處:《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
出處: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繩鋸木斷
地平天成平:治平
出處:《尚書·大禹謨》:“帝曰:‘俞
出處:《漢書·夏侯勝傳》:“士病不明經(jīng)術(shù),經(jīng)術(shù)茍明,其取青紫,猶俯拾地芥耳。”
功敗垂成垂:接近,快要
出處:《三國志·楊阜傳》:“棄垂成之功
瓜熟蒂落蒂:花或瓜果跟枝莖相連的部分
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五十六:“體地法天,負(fù)陰抱陽
出處:冰心《悼念茅公》:“他們都是當(dāng)時文壇上朵朵怒放的奇花,花褪殘紅后,結(jié)了碩大深紅的果子,果熟蒂落,他們一個個地自己貢獻出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出處:宋·晁補之《安公子》詞:“是即是,從來好事多磨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出處:《宋史·太祖本紀(jì)》:“諸校露刃列于庭曰:‘諸軍無主,愿策太尉為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加太祖身,眾皆羅拜呼萬歲?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急功近利功:成功;近:眼前的
出處: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對膠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急于求成急:急切。急著要取得成功。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計日奏功可以數(shù)日子看到功效。謂成功極快。
艱難玉成玉成:敬辭,意為成全,成功。形容經(jīng)過艱辛的磨煉,終于獲得成功。
將勤補拙以勤奮彌補笨拙。
出處:唐·白居易《自到郡齋題二十四韻》:“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出處:《鹖冠子·著?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出處:《鹖冠子·著?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九轉(zhuǎn)功成轉(zhuǎn):循環(huán)變?nèi)A。原為道家語,指煉得九轉(zhuǎn)金丹。后常比喻經(jīng)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于獲得成功。
出處:《抱樸子·金丹》:“其一轉(zhuǎn)至九轉(zhuǎn),遲速各有日數(shù)多少,以此知之耳
開花結(jié)果原指經(jīng)播種耕耘后有了收獲?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比喻工作有進展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開花結(jié)果自馨香
出處:《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zhí)左券以責(zé)于秦韓?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出處:明·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來之不易來之:使之來。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財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出處:明·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九十:“故累足成步
出處:唐·孫思邈《四言詩》:“洪爐烈火
馬到成功形容工作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出處: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二折:“那老尉遲這一去
出處:《景德傳燈錄·南岳懷讓禪師》:“開元中有沙門道一住傳法院,常日坐禪……師乃取一磚
磨杵成針把鐵棒磨成了針
出處:《潛確類書》卷六十:“李白少讀書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磨磚豈能成鏡邪
鳥得弓藏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經(jīng)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鳥盡弓藏鳥沒有了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
出處:《荀子·勸學(xué)》:“騏驥一躍
排山壓卵比喻事情極容易成功
出處:《晉書·杜有道妻嚴(yán)氏傳》:“亦由排山壓卵
敲冰索火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山溜穿石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有決心有毅力
出處: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泰山之溜穿石?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繩鋸木斷用繩當(dāng)鋸子
出處: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錢
事以密成事情因為嚴(yán)密謹(jǐn)慎而成功。
出處:《韓非子·說難》:“事以密成
事預(yù)則立指無論做什么事
出處:《禮記·中庸》:“凡事預(yù)則立
事在人為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九回:“事在人為耳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jīng)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出處:《韓非子·五蠹》記載:戰(zhàn)國時宋國有一個農(nóng)民,看見一只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水到渠成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條水道。比喻條件成熟,事情自然會成功。
出處:宋·蘇軾《答秦太虛書》:“至?xí)r別作經(jīng)畫,水到渠成,不須預(yù)慮?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水滴石穿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
出處:《漢書·枚乘傳》:“泰山之霤穿石,單極之綆斷干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但是凡那下坡走馬順風(fēng)使船以至買好名兒戴高帽兒的那些營生我都不會作
出處:《尚書·大禹謨》:“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工?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鐵杵成針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處: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晚節(jié)不保晚節(jié):指晚年的節(jié)操。已經(jīng)到了晚年卻未能保住自己的節(jié)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時候卻失敗了。
出處:宋·楊萬里《清虛子此君軒賦》:“愿堅晚節(jié)于歲寒?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出處:漢·王充《論衡·定賢》:“荊柯入秦之計,本欲劫秦王生致于燕,邂逅不偶,為秦所擒?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出處:宋·江鄰幾《雜志》引封特卿《離別難》詩:“佛許眾生愿
出處:唐·韓愈《進學(xué)解》:“行成于思,毀于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出處:鄒韜奮《什么事不可能》:“賴奧維一九○三年的飛機也還不是一蹴而成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出處:茅盾《路》十二:“現(xiàn)在,他們認(rèn)為勝利不能一蹴而得,必須用持久戰(zhàn)?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出處:宋·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xué)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一蹴可幾比喻事情輕而易舉
出處:梁啟超《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二節(jié):“天下事非一蹴可幾者
出處:宋·蔡□《鐵圍山叢談》:“公乃徐徐調(diào)筆而操之,顧謂客子:‘欲何字耶
一揮而就揮:揮筆
出處:宋·孫覿《鴻慶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內(nèi)外制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獨草六制,宰相吳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lián)福粨]而就?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七回:“他見你會唱南曲,管情一箭就上垛
一簣之功簣:盛土的筐
出處:《王守仁全集》卷一 :“務(wù)收一簣之功
疑行無成疑:懷疑
出處:《商君書·更法》:“臣聞之
出處:《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
以貍餌鼠貍:貓
出處:《商君書·農(nóng)戰(zhàn)》:“我不以貨事上而求遷者
以貍致鼠貍:貓
出處:《呂氏春秋·功名》:“以貍致鼠
有志竟成竟:終于
出處:《后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
出處:語出《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禹鑿山開門,闊一里馀,黃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車馬。每逢春之際
出處:語出《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
玉汝于成汝:你
戰(zhàn)無不勝形容強大無比,可以戰(zhàn)勝一切
出處:《戰(zhàn)國策·齊策二》:“戰(zhàn)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
出處:《楞嚴(yán)經(jīng)》:“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jīng)千百劫,只名熱沙?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出處:明·周履靖《錦箋記》第十九出:“清凈是菩提,愛染難離,蒸沙為飯飯終非,暮鼓晨鐘勤懺悔,怎免阿鼻?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出處: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三折:“覷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自強不息自強:自己努力向上
出處:《周易·乾》:“天行健
出處:《詩經(jīng)·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出處:《史記·田叔列傳》:“見兵事起,欲坐觀成?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出處:《晉書·王敦傳》:“臣備位宰輔,與國存亡……豈忍坐視成敗,以虧圣美?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三回:“常言道,事無三不成,你進洞兩遭了,再進去一遭,管情救出師父來也。”
鐵棒磨成針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鐵杵磨成針”。
出處:清·頤瑣《黃繡球》第十章:“拼著些堅忍工夫,做到鐵棒磨成針的地位,看似發(fā)達的遲,實在收效最速。”
鐵杵磨成針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
出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