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排難解紛 (pái nàn jiě fēn)
簡拼 : pnjf

近義詞 : 排憂解難
、息事寧人
反義詞 : 撥弄是非、搬弄是非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成語解釋 : 原指為人排除危難,解決糾紛
。今指調(diào)停雙方爭執(zhí)
。
出處 :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趙策三》:“所貴于天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成語用法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
、定語
;含褒義
例子 : 況且排難解紛是我輩的常事,何足為奇
。(清·李漁《意中緣·設(shè)計》)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排的成語和組詞?
『壹』 排能組什么詞語
排字組詞:安排
、排練
、排斥 、排列
、排除
、彩排 、前排
、排外
、排版 、付排
、排隊
、排奡 、排戲
、排筏
讀音:拼 音 páipǎi
部首:扌
筆畫:11
五筆:RDJD
倉頡: qlmy
鄭碼: dkc
四角號碼: 51011
漢字首尾分解: 扌非
漢字部件分解: 扌非
筆順編號: 12121112111
筆順讀寫: 橫豎橫豎橫橫橫豎橫橫橫
釋義:
[ pái ]
1.一個挨一個地按著次序擺:~隊
。~字
。把椅子~成一行
。
2.排成的行列:他坐在后~。
3.軍隊的編制單位
,隸屬于連
,下轄若干班。
4.指排球運動:~壇
。中國女~
。
5.用于成行列的東西:一~子彈。一~椅子
。上下兩~牙齒
。
6.一種水上交通工具,用竹子或木頭平排地連在一起做成
。
7.指扎(z?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膳诺闹褡踊蚰绢^,便于放在水里運走。
8.一種西式食品
,用大而厚的肉片煎成:?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Xi~
。
9.排演:彩~
。這是一出新~的京劇。
10.推
;推開:~闥(tà)直入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T而出
。
[ pǎi ]
用楦子填緊或撐大新鞋的中空部分使合于某種形狀:把這雙鞋~一~。
(1)排的成語和組詞擴(kuò)展閱讀1.安排[ān pái]
有條理
、分先后地處理(事物)
;安置(人員):~工作?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他當(dāng)統(tǒng)計員
。
2.排練[pái liàn]
排演練習(xí):~文藝節(jié)目
。
3.排斥[pái chì]
使別的人或事物離開自己這方面:~異己。帶同種電荷的物體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F(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并不~藝術(shù)上的夸張
。
4.排列[pái liè]
按次序站立或擺放:十幾名衛(wèi)士~在兩旁。按字母次序~
。依姓氏筆畫多少~
。
5.排除[pái chú]
除掉;消除:~積水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U情?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難
,奮勇直前。
6.彩排[cǎi pái]
戲劇
、舞蹈等正式演出前進(jìn)行化裝排演
。
7.前排[qián pái]
隊列中靠前或座位靠前面的位置。
8.排外[pái wài]
排斥外國
、外地或本黨派
、本單位、本集團(tuán)以外的人。
9.排版[pái bǎn]
依照稿本把文字
、圖版等排在一起
,拼成版面。
10.付排[fù pái]
稿件交給印刷部門排版:書稿已經(jīng)~
,不日即可與讀者見面
。
11.排隊[pái ì]
一個挨一個順次排列成行:~上車。把問題排排隊
,依次解決
。
『貳』 排的組詞有哪些詞語
排的組詞有哪些詞語
安排、
排練
、
排斥
、
排除、
排列
、
彩排
、
排外、
排隊
、
付排
、
排澇、
排頭
、
排戲
、
排筏、
排版
、
排險
、
排奡、
排遣
、
排偶
、
排場、
排印
、
『叁』 排組詞有哪些成語
力排眾議
、排憂解難、排除萬難
、排斥異己
、排沙見金、排山倒峽
、排門逐戶回
、排愁破涕排沙揀答金、排患解紛
、排糠障風(fēng)
、排山壓卵
、解紛排難。
排除憂愁
,解除困難
。 【出自】:《文匯報》1989.1.3:“進(jìn)一步發(fā)揮輿論作用,為群眾盡力排憂解難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排山壓卵,讀音是pái shān yā luǎn
,是一個漢語成語
,釋義是比喻事情極容易成功,毫不費力
。
排沙見金
,讀音pái shā jiàn jīn,漢語成語
,比喻從大量的東西中選取精華
。出自《書法雅言·資學(xué)·附評》
。
『肆』 排可以組什么成語
排可以組的成語很多
,比如排山倒海、力排眾議
、排難解紛
、排憂解難、排除萬難
、排除異己
、排山壓卵、排山倒峽
、排奡縱橫
、俗之所排、排愁破涕
、擊排冒沒
、捏怪排科、排門逐戶
、排沙揀金
、排糠障風(fēng)、連山排海
、引繩排根
、論資排輩、犯關(guān)排闥等
。
一
、排山倒海
【解釋】:推開高山
,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強(qiáng)盛
,聲勢浩大
。
【出自】:《資治通鑒·齊紀(jì)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騎數(shù)十萬
,南臨瓜步
,諸郡盡降?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白話文:“從前世祖以排山倒海的威力
,步兵、騎兵數(shù)十萬
,南臨瓜步
,各郡都投降?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示例】:這種排山倒海的巨潮
,是任何頑固勢力所不能抵擋得住的。 ——鄒韜奮《抗戰(zhàn)以來·自動奮發(fā)的千萬青年》
【語法】:聯(lián)合式
;作謂語
、定語、狀語
;含褒義
【近義詞】回山倒海
、鋪天蓋地、翻天覆地
二
、力排眾議
【解釋】:力:竭力
;排:排隊;議:議論
、意見
。竭力排除各種意議論,使自己的意見占上風(fēng)
。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白話文:“諸葛亮和群儒辯論
,魯子竭力排除各種意議論?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示例】:他在這次會議上力排眾議
,終于使自己的觀點得到了與會代表的支持。
【語法】:動賓式
;作謂語
、賓語
、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據(jù)理力爭
、無可爭辯
、一言為定、一手包辦
【反義詞】人云亦云
、三心二意
、心猿意馬
三、排難解紛
【解釋】:原指為人排除危難
,解決糾紛
。今指調(diào)停雙方爭執(zhí)。
【出自】:《戰(zhàn)國策·趙策三》:“所貴于天下之士者
,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
。即有所取者,是商賈之人也
,仲連不忍為也
。”
白話文:“天下之士所看重的人
,為人排除困難
、解決糾紛而不取報酬。如果收取的
,這是商人的
,魯仲連不忍心做的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示例】:況且排難解紛是我輩的常事,何足為奇
。 ——清·李漁《意中緣·設(shè)計》
【語法】:聯(lián)合式
;作謂語、定語
;含褒義
【近義詞】息事寧人
、排憂解難
【反義詞】搬弄是非、播弄是非
、撥弄是非
四
、排憂解難
【解釋】:排除憂愁,解除困難
。
【出自】:《文匯報》1989.1.3:“進(jìn)一步發(fā)揮輿論作用
,為群眾盡力排憂解難?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近義詞】排紛解難
、排難解紛
【反義詞】煽風(fēng)點火
、傳風(fēng)搧火
五、排除萬難
【解釋】:掃除重重障礙
,克服各種困難
。
【出自】: *** 《關(guān)于重慶談判》:“我們和全體人民團(tuán)結(jié)起來,共同努力
,一定能夠排除萬難
,達(dá)到勝利的目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語法】:聯(lián)合式
;作謂語、賓語
、定語
;含褒義
【近義詞】矢志不移、誓死不二
【反義詞】瞻前顧后
、踟躕不前
、躊躇不前
『伍』 排字組詞有哪些詞語
排字組詞有哪些詞語
:
安排、
排練
、
排斥
、
排除、
排列
、
彩排
、
排澇、
排外
、專
付排
、
排隊、屬
排頭
、
排戲
、
排遣、
排版
、
排奡
、
排印、
排演
、
排筏
、
排尾、
排險
、
排場
、
豬排、
排擋
、
木排
、
編排
、
排揎、
排比
、
排律
、
排污、
排偶
、
排筆
、
排灌、
肉排
、
鋪排
、
牛排、
排字
、
排球
、
排解、
排槍
、
排擠
『陸』 排字組詞語
如:排闥(推門
。闥:門);排門而入;排戶(推門);排閣(推門);排墻(推倒墻壁);排闔(推開門扇回);排霧(推開云霧答);排斡(推移運轉(zhuǎn))
如:排蕩(猶排除);排釋(排解,調(diào)解);排抑(排遣克制);排悶(排遣煩悶);排容(豪放;奔放)
如:排突(沖擊,沖撞);排拶(擠壓);排扎(擁擠);排虛(凌空)
常用詞組
排奡排班排版排比排筆排擯排布排叉兒排場排斥排斥異己排出排出液排除排檔排檔速率排掉排定排隊排隊排筏
『柒』 排的組詞語有哪些
跳的組詞
:
跳水、
跳高
、
跳遠(yuǎn)
、
蹦跳、
跳躍
、
跳踉
、
跳槽、
心跳
、
跳級
、
跳神
『捌』 相字,排第三個字要組詞四個字成語
彈冠相慶
刮目相看
休戚相關(guān)
面面相覷
肝膽相照
惺惺相惜
息息相關(guān)
萍水相逢回
鷸蚌相爭
相輔相成
和睦相答處
鷗水相依
開誠相見
形影相吊
另眼相看
陳陳相因
守望相助
針鋒相對
雞犬相聞
心心相印
息息相通
言行相顧
口耳相傳
以沫相濡
邂逅相遇
額手相慶
唇齒相依
一脈相承
剛?cè)嵯酀?jì)
教學(xué)相長
意氣相投
短兵相接
朝夕相處
臭味相投
素不相識
拔刀相助
反唇相譏
狹路相逢
素不相能
旗鼓相當(dāng)
形影相隨
奔走相告
倒屣相迎
安危相易
似曾相識
面面相覩
伯樂相馬
遙遙相對
不恥相師
解囊相助
箕裘相繼
痛癢相關(guān)
冠蓋相望
邂逅相逢
同病相憐
氣味相投
項背相望
輔車相依
義氣相投
『玖』 牌的成語組詞有哪些
牌的成語:
掛印懸牌、行香掛牌
、十二金牌
、拆牌道字、金字招牌
『拾』 排組詞有哪些詞語
排組詞:
安排
、排練、排斥
、排除
、彩排、前排
、牛排
、排回版、排放
、豬排
、排比
、排字、排擠
、竹答排
、編排、排筆
、排場
、排槍、鋪排
、排遣
、排污、排擋
、排雷
、排演、排解
、排澇
、排外、排印
、木排
、冰排、排揎
、排尾
、發(fā)排、排偶
、排灌
、排奡、排險
、排筏
、付排、作排
。
排駕
、擠排、排手
、排城
、排蕩、排檢
、排說
、排校、排序、大排
、排簫
、排插、排長
、排草
、排水、排氣
、水排
、排班、排風(fēng)
、排鐘
、排號、排闥
、排滿
、排柵、排煙
、排房
、排山、排他
、排單
、后排、排牙
、排空
、連排、五排
、接排
、排布、排擊
、排云
、放排、排教
。
排難解紛詞語解釋
文化課教材(高級):排難解紛(成語故事)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 big5.zhengjian/articles/2007/9/30/48602 ◇◇◇ ◇◇◇ ◇◇◇ 【原文】 適會魏公子無忌奪晉鄙軍以救趙擊秦
,秦軍引而去。于是平原君(1)欲封魯仲連(2)
,魯仲連辭讓者三
,終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
,酒酣,起前以千金(3)為魯連壽
。魯連笑曰:「所貴于天下之士者
,為人排患
、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即有所取者
,是商賈(4)之人也,仲連不忍為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顾燹o平原君而去,終身不復(fù)見
。(《戰(zhàn)國策·趙策三》) 【批注】 (1) 平原君:趙勝
,戰(zhàn)國趙武靈王之子。因受封于平原
,故稱平原君
。喜賓客,食客最多有數(shù)千人
,為戰(zhàn)國當(dāng)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
。 (2) 魯仲連:又稱魯連,戰(zhàn)國時齊人
。常替人排解禍患紛爭而不索受報酬?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在我們常稱呼替人調(diào)解糾紛者為魯仲連。 (3) 千金:千兩黃金
。 (4) 商賈:即商人
。賈,音「古」
。 【故事闡述】 戰(zhàn)國時代
,秦國為稱帝而派兵攻打趙國,并包圍趙都邯鄲
。但趙國兵力不足以抵抗秦軍
,于是向魏國求援,而魏王雖然派將軍晉鄙帶兵前往援救趙國
,但他終究畏懼秦軍
,所以把軍隊駐扎在邊界觀望,不敢和秦軍正面交戰(zhàn)
。 另一方面
,魏王派辛垣衍為使者到邯鄲游說趙王擁護(hù)秦王稱帝,如此秦軍就會撤兵
。此時
,齊人魯仲連恰好出游經(jīng)過趙國,聽說這樣的事,就請求趙國的平原君居中牽線
,幫他與辛垣衍會面
。當(dāng)他見了辛垣衍后,向他分析當(dāng)時的情勢以及秦國的權(quán)謀野心
。辛垣衍聽了恍然大悟
,并對魯仲連的正義大感佩服,于是放棄勸說趙國的念頭并返回魏國
。 這時
,魏國公子無忌奪取了晉鄙的兵權(quán),率領(lǐng)軍隊前來救趙
,擊退了秦軍
,解除趙國的危機(jī)。平原君很感謝魯仲連的義舉
,因而要封賞他
,但是魯仲連再三的辭謝,堅持不肯接受賞賜
。于是平原君設(shè)宴款待
,當(dāng)喝得正暢快的時候,平原君準(zhǔn)備了千兩黃金以祝壽名義送給魯仲連
。魯仲連笑著回答說:「士人之所以能為天下人所敬重
,是因為能為人排解困難、紛爭
,而不索求報酬
。求取報酬是商人的行為,我不忍這樣做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褂谑寝o別平原君,離開了趙國
,終身不再露面
。 后來「排難解紛」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指為人排除危難
,解決紛爭
。 【討論】 1、魯仲連勸辛垣衍打消游說趙王擁護(hù)秦王稱帝的念頭
,而事成之后
,為什么魯仲連不肯接受平原君的款待與千兩黃金呢? 2
、為人排除危難
,解決紛爭而不居功者
,乃正義之士。請說出在你周遭認(rèn)識的眾人中
,有哪些好人好事的事跡
? 【造句練習(xí)】 例:他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為朋友排難解紛
,贏得不少朋友的愛護(hù)
。 例:王先生當(dāng)選好人好事代表,大家一致認(rèn)為他當(dāng)之無愧
,因為他常積極地為鄰里排難解紛
。 【相似成語】 調(diào)停是非、排患解難
。 【課后時間】 一
、與排難解紛相反的成語有哪些?請?zhí)钊胝_的字
。 1
、挑( )離( )。 2
、( )波( )瀾
。 3、火( )澆( )
。 參考答案:挑撥離間
;推波助瀾;火上澆油
。 二
、以下是開頭「排」的成語,請將正確解釋的代號填入括號中
。 排山倒海:( ) 排山壓卵:( ) 排斥異己:( ) 甲:比喻極容易做到的事
。 乙:比喻聲勢浩大,來勢兇猛
,無法阻擋
。 丙:形容排除和自己意見不合的人。 參考答案:乙
;甲
;丙。 ——就是幫人家從中調(diào)停斡旋
,消除仇恨
,使雙方化干戈為玉帛,言歸于好的意思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竾摺埂隔斨龠B義不帝秦」:「所貴于天下之士者
,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
周赧王五十七年
,秦國的軍隊圍困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孝成王乃吁請魏國出兵援救
。魏安厘王(魏昭王之子
,名圉,厘音僖)因攝于秦國的 ***
,就隨便派了個將軍晉鄙前去增援
,誰知晉鄙也同魏安厘王一樣,鑒于秦國的強(qiáng)盛
,屯兵在湯陰(今河南湯陰縣)地方不敢推進(jìn)
。于是魏王乃另派了一位客將軍(他國人仕魏,稱客將軍)辛垣衍到趙國向趙王勸說
。他說:大王您知道現(xiàn)在的秦國
,是天下一等的強(qiáng)國,其實
,它并沒有意思一定要奪取貴國的都城邯鄲
,如果大王能派人到秦國去,尊稱秦王為帝的話
,那么秦王不但能夠立即撤兵
,而且還可以保貴國和其他諸侯的安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趙孝成王和群臣們聽了辛垣衍的這番話后
,各人意見不一,莫衷一是
。而相國平原君一時也猶豫不決
,拿不定什么主張。
這時
,正巧齊國的魯仲連路過這里
,知道了這件事,他便去見平原君說:
「世上竟有勸人自殺的事
,讓我來打發(fā)這個混帳的辛垣衍吧
!」
說著,他就自告奮勇請平原君介紹他去見辛垣衍
。
魯仲連見了辛垣衍
,不等對方開口,便說:
「秦國本來就很強(qiáng)橫
,如果稱帝
,勢必更加狂妄暴虐無忌
。我寧愿跳海而死,也不愿意當(dāng)他的百姓
。難道魏國就甘心情愿屈服在他的下面
,當(dāng)他的奴隸和人臣嗎?再說
,秦王如果稱帝
,那么魏國也就成了他的屬國,到時他高興殺誰就殺誰
,喜歡撤換那一個諸侯的大臣就撤換那一個諸侯的大臣
。如其這樣的話,我想你先生的地位又怎能保得住呢
?」
辛垣衍不禁被魯仲連這一針見血的話所提醒,吃驚地站在那兒一言不發(fā)
,連連地點頭稱是
。未幾,他終于打消了自己原來的意圖
,回到魏國去向魏王覆命了
。
后來,秦國因聽說魏國使臣到趙國去商議尊秦為帝的事沒有成功
,猜想邯鄲城內(nèi)一定住著一位極有計謀才能的人
,因此,倒反而不敢輕舉妄動
,把軍隊撤到汾水去了
。不久,魏公子無忌竊符救趙
,把秦兵打的大敗
,而終于使邯鄲解了危。事后
,趙孝成王和平原君為了酬謝魯仲連的功勞
,想封魯仲連做官,他不要
;送他許多金銀珠寶
,結(jié)果也被魯仲連所拒絕。他說:
「生為一個人
,就應(yīng)該替別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絕不能接受人家任何一點的報酬的
。」
因此
,人們就將魯仲連替別人排除困難
,解決紛爭的說話
,引申為「排難解紛」一句成語。但也有人拿魯仲連與和事佬這兩個名字表示調(diào)解人的
。
關(guān)于糾紛的詩句
1.形容矛盾的詩句1
、兔子不吃窩邊草;近水樓臺先得月
!
2
、宰相肚里能撐船;有仇不報非君子
!
3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先下手為強(qiáng)
,后下手遭殃!
4
、男子漢大丈夫
,寧死不屈;男子漢大丈夫
,能屈能伸
!
5、打狗還得看主人
;殺雞給猴看
!
6、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交淺勿言深,沉默是金
!
7
、車到山前必有路;不撞南墻不回頭
!
8
、條條大路通羅馬;一條道走到黑
!
9
、禮輕情誼重;禮多人不怪
!
10
、人多力量大;人多嘴雜
!
11
、買賣不成仁義在
;親兄弟,明算帳
!
12
、一個好漢三個幫;靠人不如靠己
!
13
、人往高處走;爬得高
,摔得重
!
14、一口唾沫一個釘
;人嘴兩張皮
,咋說咋有理!
15
、知識要有產(chǎn)權(quán)
;俗話又說:不分享心里不安!
16
、亡羊補(bǔ)牢,未為遲也
;亡羊補(bǔ)牢
,為時已晚!
17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18
、寧可玉碎
,不能瓦全;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
!
19、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
;人靠衣裳馬靠鞍!
20
、浪子回頭金不換
;狗改不了吃屎!
21
、苦海無邊
,回頭是岸
;開弓沒有回頭箭!
22
、退一步海闊天空
;狹路相逢勇者勝!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