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憂盛危明 (yōu shèng wēi míng)
簡拼 : yswm
近義詞 : 居安思危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成語解釋 : 猶言居安思危
。出處 : 明·陳繼儒《讀書鏡》第二卷:“夫憂盛危明,辟邪鎮(zhèn)惡
,此皆臣子一念忠義所發(fā),誠不可已?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成語用法 : 作謂語
、定語、賓語;用于處事例子 :
產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和居安思危結構類似照樣子寫詞語
〖有條有理〗 〖休聲美譽〗 〖撮土焚香〗
〖逞性妄為〗 〖鏤骨銘肌〗 〖洞鑒廢興〗
〖豐富多彩〗 〖鸞孤鳳寡〗 〖丹書鐵契〗
居安思危是什么結構的四字詞語
聯合式結構
居安思危照樣子寫詞語之相關近義詞
【安不忘危】 【安不忘虞】 【有備無患】
【常備不懈】 【居安慮?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出自唐代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币馑际侨绻辉诎惨莸沫h(huán)境中想著危難
《諫太宗十思疏》全文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凡百元首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
《諫太宗十思疏》譯文 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
魏征簡介 魏徵(580~643年)
,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陽縣(今河北省晉州市鼓城村)人。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早年跟隨魏公李密,參加瓦崗起義,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歸降唐朝,勸降英國公李勣,授太子洗馬,輔佐隱太子李建成,獻策平定劉黑闥和山東地區(qū)。貞觀元年(627年),授諫議大夫、檢校尚書左丞,安撫河北地區(qū)。遷秘書監(jiān),參預朝政,校定古籍。遷侍中、巨鹿郡公,負責門下省事宜。遷光祿大夫、太子太師,冊封鄭國公。直言進諫,推行王道,輔佐唐太宗共創(chuàng)“貞觀之治”,成為“一代名相”,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四位。1. 形容意外驚喜四字成語 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
【出處】《孟子·盡心下》
豁然貫通 【解釋】豁然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
復行數十步,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比喻過去一直糊涂
原來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著
。形容思想忽然開竅,如夢初醒,現在忽然被打開了,才通人:立刻:“寡人聞仲之言;頓,剛剛明白過來,一時抓不著話岔兒。【出處】宋·朱熹《大學章句》?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開朗
2. 表示意外的四字詞語 1、憂盛危明:猶言居安思危
2、不期而會:①未經約定而意外地遇見
3
4、一長二短: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
5、橫禍非災:猶言橫殃飛禍
6
7
8、變生不測:變:有重大影響的突然變化
9
10
11
12
3. 形容意外的四字詞 驚心動魄
驚世駭俗
大驚失色
膽戰(zhàn)心驚
觸目驚心
驚慌失措 一鳴驚人 石破天驚 受寵若驚 驚弓之鳥 驚濤駭浪 驚天動地 驚心動魄 大驚失色 打草驚蛇 膽顫心驚 翩若驚鴻 大吃一驚 觸目驚心 驚惶失措 寵辱不驚 心驚肉跳 大驚小怪 心驚膽戰(zhàn) 驚恐失色 雞犬不驚 膽戰(zhàn)心驚 擔驚受怕 動魄驚心 自相驚擾 邊塵不驚 驚世駭俗 打鴨驚鴛 打鴨驚鴛鴦 急驚風撞著慢郎中 驚恐萬狀 驚才絕艷 打草蛇驚 寵辱若驚 怵目驚心 駭目驚心 驚喜若狂 心驚膽顫 一坐盡驚 肉跳心驚 一座皆驚 心驚膽寒 驚天地泣鬼神 匕鬯不驚 雞犬無驚 駭浪驚濤 走蚓驚蛇 一坐皆驚 語不驚人 驚愕失色 驚慌失色 驚魂未定
找找有沒有你要的,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
帶危的成語有哪些 :
危言聳聽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chengyu/110992.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憂患馀生
下一篇: 相形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