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眼睛當(dāng)耳朵。指不親自去調(diào)查了解
,光聽信別人說的。
【出處】:臧克家《以耳代目之類》:“這種以耳代目的情況是令人吃驚的
,但這種情況卻并不是罕見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
【示例】:~的做法不可取
。
【近義詞】:以耳為目
【語法】:作謂語、定語
;指不去實(shí)踐
在人耳目
【拼音】:zài rén ěr mù
【解釋】:表示為人們所聽到看到,都已熟知
。
【出處】:明·張岱《奇字問·序》:”近取《左(傳)》、《國(guó)(語)》
、《史記》……諸書在人耳目前者,聊摘其一二奇字解釋之
。”
【示例】:豫省一災(zāi)
,官吏以吞賑款興大獄,昭昭~
。 清·章炳麟《滿洲總督侵吞賑款書》
【語法】:作謂語
;指都已熟知
遮人耳目
【拼音】:zhē rén ěr mù
【解釋】:遮:遮掩
。遮掩他人視聽。指玩弄手法
,掩蓋真相
。
【出處】:宋·無名氏《大宋宣和遺事》前集:“下游民間之坊市,宿于娼館
,事跡顯然,雖欲掩人之耳目
,不可得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
【示例】:就叫自己兄弟二大人通信給他,叫他暫時(shí)搬出衙門
,好~。 清·李寶嘉《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三十三回
【近義詞】:掩人耳目
、遮人耳目
、遮掩耳目
【反義詞】:明目張膽
【歇后語】:瞎子戴眼鏡
【語法】:作謂語
、定語;指欺騙
閉目塞耳
【拼音】:bì mù sè ěr
【解釋】:堵塞視聽
。指對(duì)外界事物不聞不問或不了解
。
【出處】:《隋書·東夷傳·高麗》:“王乃坐之空館
,嚴(yán)加防守,使其閉目塞耳
,永無聞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
【示例】:設(shè)有人~
,跣而疾趨,前遇險(xiǎn)阻
,安有不顛躓者哉
!
宋·司馬光《遺表》
【近義詞】:閉目塞聽、閉目塞聰
【語法】:作謂語
、賓語
、定語;形容與外界隔絕
避人耳目
【拼音】:bì rén ěr mù
【解釋】:指避免走漏消息
。
【出處】:清·俞達(dá)《青樓夢(mèng)》第二十八回:“我欲姐姐遷個(gè)住處
,他日相迎,亦可以避人耳目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示例】:以后切記在心
,汝等亦不許向后花園閑玩,當(dāng)~
。
《駐春園小史》第四回
【近義詞】:掩人耳目
【語法】:作謂語
、定語
、賓語
;用于秘密等
耳目閉塞
【拼音】:ěr mù bì sāi
【解釋】:比喻少見寡聞
,對(duì)于世事情況了解甚少
。
【示例】:住在邊遠(yuǎn)地區(qū)的居民~,文化落后
,當(dāng)?shù)氐慕?jīng)濟(jì)
、文化建設(shè)刻不容緩。
耳目眾多
【拼音】:ěr mù zhòng ō
【解釋】:耳目:指為別人打探消息的人
。周圍注意的人很多
。也指為刺探情報(bào)的人很多
。
【出處】:清·石昆玉《三俠五義》第十六回:“只是目下耳目眾多
,恐有泄漏
,實(shí)屬不便?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
【示例】:譚相公要回去
,須從我后門出去。街上~
,怕人看透行藏,便有謠言風(fēng)波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十二回
【語法】:作謂語;指為刺探情報(bào)的人很多
耳視目食
【拼音】:ěr shì mù shí
【解釋】:用耳朵看,用眼睛吃
。比喻顛倒錯(cuò)亂。
【出處】:宋·司馬光《迂書·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視而目食者
,鮮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近義詞】:目食耳視
【語法】:作賓語、定語
;用于書面語
豁人耳目
【拼音】:huò rén ěr mù
【解釋】:開擴(kuò)眼界
,使耳目清新。
【出處】:王國(guó)維《人間詞話》五六:“大家之作
,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
。”
【語法】:作謂語
;用于使人開眼界
賤目貴耳
【拼音】:jiàn mù guì ěr
【解釋】:指輕視眼前所見,重視遠(yuǎn)道傳聞
。比喻舍近求遠(yuǎn)。
【出處】: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草三·蛇床》:“世人舍此而求補(bǔ)藥于遠(yuǎn)域
,豈非賤目貴耳乎?”
【示例】:而~者
,顧謂今不如古
,方隅之別也
。
清·李調(diào)元《序》
【近義詞】:貴耳賤目
【反義詞】:眼見為實(shí)
【語法】:作謂語、賓語
;指相信傳聞
驚耳駭目
【拼音】:jīng ěr hài mù
【解釋】:耳聞目見后內(nèi)心震驚。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須臾
,云晦雷發(fā)
,驚耳駭目?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示例】:又‘長(zhǎng)亭酒未醒,千里風(fēng)動(dòng)地’
,‘天仗森森練雪擬,身騎駿馬白鷹臂’
,斯并~
。 唐·殷璠《河岳英靈集·王昌齡》
【近義詞】:驚見駭聞
【語法】:作謂語
、定語、狀語
;用于書面語
賃耳傭目
【拼音】:lìn ěr yōng mù
【解釋】:指借助于所見所聞
。
【出處】:清·錢謙益《覆徐巨源書》:“流浪壯齒
,記濫俗學(xué)
,侵尋四十
,賃耳傭目
,乃稍知古學(xué)之由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語法】:作謂語
;指借助于所見所聞
目達(dá)耳通
【拼音】:mù dá ěr tōng
【解釋】:形容感覺靈敏,非常聰明
。
【出處】: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策考》:“噽為人覽聞辯見
,目達(dá)耳通,諸事無所不知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
【近義詞】:耳聰目明
【語法】:作謂語
、定語
;指人聰明
目睹耳聞
【拼音】:mù dǔ ěr wén
【解釋】:睹:看見;聞:聽見
。親耳聽到
,親眼看見
。
【出處】:《資治通鑒·唐紀(jì)睿宗景云二年》:“口說不如身逢
,耳聞不如目睹?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示例】:仆遭遇明時(shí)
,寓游京國(guó)
,~
,殆非一日
,不得不為集錄。
宋·耐得翁《都城紀(jì)勝》序
【近義詞】:耳聞目睹
【反義詞】:道聽途說
【語法】:作謂語
、定語
、賓語
;用于親眼所見
目見耳聞
【拼音】:mù jiàn ěr wén
【解釋】:指親眼看見
,親耳聽到
。
【出處】:宋·蘇軾《石鐘山記》:“事不目見耳聞
,而臆斷其有無
,可乎
?”
【示例】:因他父兄都是個(gè)大才子
,朝談夕講,無非子史經(jīng)書
,~
,不少
,詩詞歌賦
。 明·馮夢(mèng)龍《醒世恒言》第11卷
【近義詞】:目擊耳聞
【語法】:作謂語
、定語;指親自見聞
目染耳濡
【拼音】:mù rǎn ěr rǔ
【解釋】:染:沾染
;濡:沾濕
。眼睛經(jīng)常看到
,耳朵經(jīng)常聽到
,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出處】: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
,不學(xué)以能
。”
【示例】:伏原皇太后崇儉黜奢
,時(shí)以民生為念
,俾皇上知稼穡之艱難,~
,圣功自懋
。 《清史稿·廖壽恒傳》
【近義詞】:目擩耳染、耳濡目染
【語法】:作定語
、賓語
;指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目擩耳染
【拼音】:mù rù ěr rǎn
【解釋】:擩:通“濡”,沾染
。因耳目經(jīng)常接觸而受到感染,影響
。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
、“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
【出處】: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擩耳染,不學(xué)以能
。”
【近義詞】:目染耳擩
、耳濡目染
【語法】:作定語、賓語
;指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屬人耳目
【拼音】:shǔ rén ěr mù
【解釋】:屬:集中在一點(diǎn)。指引人注意
。
嵬目鴻耳
【拼音】:wéi mù hóng ěr
【解釋】:猶言動(dòng)人觀聽
。同“嵬眼澒耳”。
【近義詞】:嵬眼澒耳
【語法】:作定語
;用于書面語
以耳為目
【拼音】:yǐ ěr wéi mù
【解釋】:拿聽到的當(dāng)作親眼目睹的。比喻不親自了解情況
,只聽信別人說的。
【出處】:清·張春帆《九尾龜》第一百七十回
:“但是如今的那班督撫
,也都是些以耳為目、不分黑白的人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
【示例】:據(jù)我那小東人說得來十三妹姑娘怎的個(gè)孝義
,怎的個(gè)英雄
,我那老東人~
,便輕信了這話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
【近義詞】:以耳代目
【語法】:作謂語、定語
、賓語
;指不去實(shí)踐
庸耳俗目
【拼音】:yōng ěr sú mù
【解釋】:指學(xué)識(shí)淺薄的人
。
【出處】:清·朱仕琇《與林穆庵書》:“此數(shù)人知之
,遂足為名一世
,而無問千百庸耳俗目之?dāng)_擾耶
!”
【語法】:作賓語
、定語
;用于書面語
遮掩耳目
【拼音】:zhē yǎn ěr mù
【解釋】:指遮掩別人的視聽
,掩飾真情
。
【出處】:朱自清《執(zhí) *** 大屠殺記》:“聽說事后執(zhí) *** 乘人不知
,已將尸首掩埋了些
,以圖遮掩耳目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
【近義詞】:遮人耳目、遮人眼目
【語法】:作謂語
、定語;指欺騙
4. 帶耳目的成語有哪些
耳聰目明
耳濡目染
掩人耳目
耳目一新
賃耳傭目回
稗耳販目
屬人耳目
發(fā)明答耳目
廢耳任目
悅?cè)硕?br>惹人耳目
目達(dá)耳通
傾耳戴目
眩目震耳
耳目股肱
傾耳側(cè)目
嵬目鴻耳
耳視目聽
拭目?jī)A耳
以耳代目
亂人耳目
耳聞不如目見
發(fā)皇耳目
在人耳目
順耳悅目
耳目眾多
目擊耳聞
耳目喉舌
傾耳注目
傾耳拭目
長(zhǎng)目飛耳
豁人耳目
庸耳俗目
一人耳目
耳目之欲
5. 帶有“耳目”的成語有哪些
1.耳聰目明
2.耳濡目染
3.掩人耳目
4.耳目一新
5.目達(dá)耳通
6.避人耳目
6. 形容耳目的成語
包含“耳
、目”的成語共有56個(gè)
1)稗耳販目
2)閉目塞耳
3)避人耳目
4)長(zhǎng)目飛耳
5)耳聰目明專
6)耳目閉塞
7)耳目導(dǎo)屬心
8)耳目股肱
9)耳目心腹
10)耳目一新
11)耳目昭彰
12)耳目眾多
13)耳染目濡
14)耳濡目擊
15)耳濡目及
16)耳濡目染
17)耳視目食
18)耳視目聽
19)耳聞目睹
20)耳聞目擊
21)耳聞目見
22)耳聞目覽
23)耳聞目染
24)防蔽耳目
25)貴耳賤目
26)豁人耳目
27)賤目貴耳
28)驚耳駭目
29)賃耳傭目
30)亂人耳目
31)目達(dá)耳通
32)目睹耳聞
33)目擊耳聞
34)目見耳聞
35)目攋耳染
36)目染耳濡
37)目濡耳染
38)目擩耳染
39)目食耳視
40)傾耳側(cè)目
41)傾耳注目
42)嵬目鴻耳
43)掩人耳目
44)一人耳目
45)一新耳目
46)以耳代目
47)以耳為目
48)庸耳俗目
49)悅?cè)硕?br>50)在人耳目
51)遮人耳目
52)遮掩耳目
53)屬人耳目
54)耳聞不如目見
55)目不忍見,耳不堪聞
56)目不忍視
,耳不忍聞
7. 帶聞耳目的成語
答案:充耳不聞
如果沒有其他疑問或者補(bǔ)充的話
希望提問者能夠及時(shí)解決該問題
謝謝
8. 關(guān)于“耳目”的成語有哪些
關(guān)于“耳目”的成語有:
耳目導(dǎo)心、耳目喉舌
、豁人耳目、耳濡目染
、娛耳悅目。
9. 包含耳目的成語有哪些 包含耳目的四字成語
包含“耳
、目”的成語共有56個(gè)
1)稗耳販目
2)閉目塞耳
3)避人耳目
4)長(zhǎng)目飛耳
5)耳聰目明
6)耳目閉專塞
7)耳目導(dǎo)心
8)耳目股屬肱
9)耳目心腹
10)耳目一新
11)耳目昭彰
12)耳目眾多
13)耳染目濡
14)耳濡目擊
15)耳濡目及
16)耳濡目染
17)耳視目食
18)耳視目聽
19)耳聞目睹
20)耳聞目擊
21)耳聞目見
22)耳聞目覽
23)耳聞目染
24)防蔽耳目
25)貴耳賤目
26)豁人耳目
27)賤目貴耳
28)驚耳駭目
29)賃耳傭目
30)亂人耳目
31)目達(dá)耳通
32)目睹耳聞
33)目擊耳聞
34)目見耳聞
35)目攋耳染
36)目染耳濡
37)目濡耳染
38)目擩耳染
39)目食耳視
40)傾耳側(cè)目
41)傾耳注目
42)嵬目鴻耳
43)掩人耳目
44)一人耳目
45)一新耳目
46)以耳代目
47)以耳為目
48)庸耳俗目
49)悅?cè)硕?br>50)在人耳目
51)遮人耳目
52)遮掩耳目
53)屬人耳目
54)耳聞不如目見
55)目不忍見,耳不堪聞
56)目不忍視
,耳不忍聞
含有耳與目的四字成語
1. 含有耳四字的成語 望采納,O(∩_∩)O謝謝含有耳四字的成語 :耳順之年
、袖手充耳、肥頭胖耳
、以耳為目、屬人耳目
、耳不離腮、耳食之徒
、賃耳傭目、盜鍾掩耳
、公耳忘私
、扒耳搔腮
、言猶在耳
、稗耳販目、驚耳駭目
、垂頭塞耳、酒酣耳熱
、耳聽心受、目達(dá)耳通
、游心駭耳
、竊鍾掩耳
、三耳秀才
、掩人耳目
、雙珠填耳
、撾耳撓腮
、掩耳而走
、俯首貼耳
、耳提面訓(xùn)
、酒酣耳熟
、耳聞目覽
、抓耳撓腮耳不忍聞
、當(dāng)耳旁風(fēng)
、掩耳盜鈴
、墻風(fēng)壁耳
、伏首貼耳
、耳聰目明
、充耳不聞
、國(guó)耳忘家
、馬耳東風(fēng)、發(fā)明耳目
、耳目昭彰、盜鐘掩耳
、東風(fēng)過耳
、交頭接耳
、廢耳任目
、苦口逆耳
、耳鬢相磨
、接耳交頭、耳聾眼黑
、撧耳撓腮、耳口相傳
、帖耳俯首
、嵬目鴻耳
、耳目眾多
、俛首帖耳
、鼎鐺有耳
、眩目震耳
、目睹耳聞
、耳視目食、盜鈴掩耳耳聞目見
、清耳悅心、抓頭挖耳
、三日耳聾、耳鬢廝磨
、眼花耳熱
、舌敝耳聾
、方面大耳、耳目一新
、悅?cè)硕俊⑶镲L(fēng)過耳
、如雷貫耳
、傾耳戴目
、雙豆塞耳
、屬垣有耳
、耳熱眼花
、耳提面命
、閉目塞耳
、掩耳偷鈴、交頭互耳
、洗耳恭聽
、洞心駭耳、俯首戢耳
、眼餳耳熱、黃耳寄書
、耳后生風(fēng)
、震耳欲聾、貴耳賤目
、妥首帖耳、挖耳當(dāng)招過耳春風(fēng)
、遮人耳目、不絕于耳
、撧耳揉腮
、口耳之學(xué)
、耳虛聞蟻
、搔頭摸耳
、傾耳側(cè)目
、耳根清浄、耳目閉塞
、耳視目聽
、目食耳視
、耳熟能詳
、褎如充耳
、耳鬢撕磨
、耳濡目及
、撓腮撧耳
、黃耳傳書
、賴有此耳
、塞耳盜鍾
、濯纓洗耳
、順耳悅目
、馬耳春風(fēng)
、耳根清凈
、發(fā)皇耳目
、飄風(fēng)過耳
、如風(fēng)過耳
、兩豆塞耳
、隔窗有耳
、臉紅耳赤口耳并重
、嵬眼澒耳、耳聞目睹
、眼跳耳熱
、搔頭抓耳
、俯首帖耳
、耳食之論
、遮掩耳目
、耳目喉舌
、庸耳俗目
、附耳射聲
、逆耳良言、附耳低語
、道聽耳食、面紅耳熱
、塞耳偷鈴、逆耳忠言
、如雷灌耳、東風(fēng)馬耳
、佯打耳睜
、傾耳細(xì)聽
、耳食之言
、掩耳盜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