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大雅君子 (dà yǎ jūn zǐ)
簡拼 : dyjz
近義詞 : 大雅宏達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成語解釋 : 大雅:對品德高尚
,才學(xué)優(yōu)異者的贊詞。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出處 : 《漢書·景十三王傳贊》:“夫唯大雅
成語用法 : 作主語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從孔子的經(jīng)典名言中
立志篇
“三軍可奪師也
選自于《論語.子罕》
解讀:數(shù)百萬軍隊的主師可以被俘獲
引申為:大丈夫無論何時何地豪情壯志不可奪
“士不可以不弘毅
選自于《論語.泰伯》
解讀;一個讀書人不可以不志向高
引申為:人生中一個人的目標越遠大
修養(yǎng)篇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選自于:《論語.學(xué)而》
解讀:我每天多次檢查自己:替人謀劃事情,有不盡心盡力的地方嗎
引申為:一個人上進與否在于他會不會自我反省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
選自于:《論語.述而》
解讀:要選擇好的并向其學(xué)習(xí)
引申為:生活中人要學(xué)會知過改過
“溫
選自于:《論語.學(xué)而》
解讀:人要學(xué)會溫和、善良
引申為:做人一定要有美好的德行
“君子喻于義
選自于:《論語.里仁》
引申為:做人要學(xué)會先義而后利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選自于:《論語.述而》
解讀:品行端正的人
引申為:做人一定要要真誠相對
孔子經(jīng)典名人名言語錄及翻譯
1
(君子想的是怎樣推行仁德
(廣泛地學(xué)習(xí)
,詳盡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2
(所謂意念誠實
3
(財富可以修飾房屋,道德可以修飾身心
4
(沒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壞處
,沒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5
、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自己有善德
,才能要求別人行善。)6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學(xué)》(《詩經(jīng)》說:“茂盛的桃樹開著鮮艷的花朵
,這位姑娘出嫁了,能與婆家和睦相處?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7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鬃印吨杏埂?/p>(人的喜怒哀樂的感情沒有表現(xiàn)出來
8
、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不愿意別人加給自己的
,也不要加給別人。)9
、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愛好學(xué)習(xí)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
,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10、凡事豫則立
,不豫則廢。——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
,有準備就能成功,沒準備就會失敗。)11
、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大學(xué)的目的
,在于顯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們革除舊習(xí),在于達到善的最高境界。)12、天地之道
,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天地的法則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
13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fēng)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君子的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無色而美德日見彰顯。小人的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鮮明
,但漸漸地消失了。君子的為人之道還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厭惡,簡樸而有文彩,溫和而又有條理,知道遠是從近開始的,知道教化別人從自己做起14
(如果學(xué)了之后
15、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摘孔子《論語》
(我每天都多次對自己進行反?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簽閯e人辦事是否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是否以誠相待?對老師傳授的學(xué)業(yè)是否已經(jīng)溫習(xí)?)
16
(尊崇賢人
17、禮之用
(運用禮法時
18、君子食無求飽
(君子吃飯無求過飽,……做事要勤奮
19
(不擔(dān)心別人不了解自己
20
(要依靠道德治理國家。這樣就象北極星一樣
21
(《詩經(jīng)》三百篇,其內(nèi)容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思想純正
22
(我從十五歲開始致力于學(xué)習(xí)
23
(如果經(jīng)常溫習(xí)已經(jīng)學(xué)過的知識,便能不斷產(chǎn)生新的體會和收獲
24、君子周而不比
(君子普遍地團結(jié)眾人
25
(只知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勢必惘然而無所獲
2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
,這才是求知的正確態(tài)度。)27、人而無信
,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論語》(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
,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處世?就象牛車沒有了輗28
(如果對這種行為能夠容忍
29
(《關(guān)罘這首詩
30
(能夠達到仁的境界為最好
論語名句及翻譯
論語名句及翻譯
1、君子求諸己
2、君子欲衲于言
,而敏于行。譯文:君子要少說虛話,多干實事。3
、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譯文:質(zhì)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zhì)樸就會虛浮,質(zhì)樸和文飾比例恰當(dāng),然后才可以成為君子。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譯文:士不可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肩負重任,路途遙遠。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譯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6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譯文:復(fù)習(xí)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fā)現(xiàn)。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7
、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譯文:顏回這個人很好學(xué)。為人不遷怒他人,不重復(fù)犯(同樣的)錯。8、欲速則不達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譯文: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9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譯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忠實?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認真復(fù)習(xí)?1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譯文: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11
、言必信,行必果。譯文:說話一定要講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斷。12
13、敏而好學(xué)
14、君子坦蕩蕩
15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譯文:孔子在河邊說:時間就像這流水一樣,不分日夜的流淌。17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譯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沒有為了謀求生存而損害仁德的,只有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成就仁德的18、主忠信
19
20
21
22、學(xué)而時習(xí)之
23
24、不患寡而患不均
25
26、君子泰而不驕
27
28、工欲善其事
29
30、知之為知之
孔子的名言翻譯
孔子的名言翻譯
◆ 子曰:后生可畏
【譯文】 孔子說: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
◆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 孔子說:三軍可以剝奪主帥
,匹夫不可剝奪志向。◆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
,勇者不懼。【譯文】 孔子說:明智的人不會迷惑,仁愛的人不會憂愁
,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譯文】 孔子說:到了寒冷的季節(jié)
,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譯文】 孔子說:君子幫助人取得成績
,不促使人陷入失敗。小人相反。◆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譯文】 季文子遇事總要思考三次
,然后才行動。◆ 子曰:寧武子
【譯文】 孔子說:寧武子這人
◆ 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的內(nèi)在質(zhì)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zhì)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zhì)樸配合恰當(dāng)
,才是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知道學(xué)習(xí)不如喜歡學(xué)習(xí)
,喜歡學(xué)習(xí)不如以學(xué)習(xí)為快樂。◆ 子曰:智者樂水
,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譯文】 孔子說:智慧的人喜歡水
,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智慧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
,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譯文】 孔子說:將知識默記在心,學(xué)習(xí)時
,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三個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及相關(guān)解釋
孔子說:“君子有九思:視思明
,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都臼稀房鬃用悦浯笕跋嚓P(guān)解釋由名人名言網(wǎng)特別編輯【釋義】孔子說:“君子要有九種考慮:看到的時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
,小人常戚戚。【釋義】君子處世以道義而行
,決事循理而迎刃而解,坦然舒泰情狀矣。應(yīng)當(dāng)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件,不計個人利害得失。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計,又每每庸人自擾,疑心他人算計自己,所以經(jīng)常陷于憂懼之中,心緒不寧!孔子名言"十有五志于學(xué)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孔子說:“質(zhì)勝文則野
,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釋義】孔子說:“一個人的質(zhì)樸要是超過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過他的質(zhì)樸
,又未免有些浮華。只有文采和質(zhì)樸結(jié)合的勻稱均衡,那才稱得上大雅君子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
【釋義】 孔子說:“君子團結(jié)人而不搞勾結(jié)拉攏
孔子說:“法語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