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玉成煙成語故事春秋時
釋義: 指少女逝世。
2
【解釋】指因風(fēng)寒而引起的疾病
,指感冒。3
、含蓼問疾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了越王勾踐,囚禁了他三年時間,后來放他回國。越王勾踐為了復(fù)仇,對內(nèi)不顧辛苦,臥薪嘗膽,夜以繼日地拼命工作,眼睛疲倦了就口含辛辣的蓼草;對外慰問百姓的疾病,撫慰百姓,終于使國家強大并消滅吳國。【解釋】蓼:一種苦味水草。不顧辛苦
,慰問疾病。舊時比喻君主安撫軍民,跟百姓同甘共苦。4、醇酒婦人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
,趙國被秦兵圍困,趙相平原君派人向魏國求救,魏王派大將晉鄙率軍救趙,迫于秦國的壓力,晉鄙不敢行動。魏公子信陵君盜取兵符【解釋】醇酒:味厚的酒
。比喻頹廢腐化的生活。5、不相為謀成語故事春秋時期
,孔子帶領(lǐng)弟子周游列國碰壁后,在冉求的幫助下,終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魯國,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沒有重用他。他認為與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為謀?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釋義】謀:商量。相互之間沒法商量
。指彼此觀點不同,不宜共同謀劃事情。6
、莼羹鱸膾成語故事西晉時期,吳縣人張翰才思敏捷,他把功名利祿看得很淡,經(jīng)常與朋友外出喝酒聊天,吃莼菜羹與紅膾鱸魚。他曾到洛陽大司馬府做官,見官場黑暗【釋義】莼:莼菜;膾:切得很細的肉。比喻懷念故鄉(xiāng)的心情
7
【釋義】楚楚:植物叢生的樣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
8
、手足胼胝成語故事晉朝時期,右軍將軍王羲之和太傅謝安一起登冶城,謝安凝神遐思,王羲之對他說:“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給。”又談到當時盛行的空談?wù)`國,謝安反感地說:“秦任商鞅【釋義】胼
9
【解釋】駒:小馬;雛:細鳥。比喻英俊秀穎的少年
10
【解釋】依靠河道阻斷橋梁
11
【解釋】隨風(fēng)而落
12
【解釋】美好形象永不磨滅
,不會被忘卻。13
【解釋】一面放豬
14、離群索居成語故事春秋時期
【解釋】索:孤單
15
【釋義】指來客很多
。16、南冠楚囚成語故事公元前584年
,楚共王興兵伐鄭國,晉景公出兵援鄭,大敗楚軍。楚官員鐘儀被俘,囚禁在軍需庫中,他每天戴著楚國的帽子面南而站,思念自己的祖國。兩年后,晉景公發(fā)現(xiàn)了他,請他彈琴,并親自釋放他回楚國【解釋】南冠:楚國在南方,因此稱楚冠為南冠
17
【解釋】原指放下武器
,從事耕種。后比喻改業(yè)務(wù)農(nóng)或壞人改惡從善。18
、生公說法成語故事晉末高僧竺道生15歲就登壇講法,20歲上廬山講授佛法,成為江南的佛學(xué)大師,他潛心研究剛傳入中國的《涅槃經(jīng)》,參悟到其中的奧妙,得出“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推斷,因此被逐出廬山,他流浪到蘇州虎丘山講法,頑石都為之點頭。【解釋】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
。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19
、率獸食人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戰(zhàn)爭搞得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孟子到各國游說放棄戰(zhàn)爭施行仁政。孟子對梁惠王說:“你廚房內(nèi)有肥肉,馬廄里有壯馬,老百姓卻面有饑色,野地里到處是白骨,這等于率獸食人。國家要富強必須要愛護人們【釋義】率:帶領(lǐng)。帶著野獸來吃人
20
【解釋】用繩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
。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chengyu/91783.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思深憂遠
下一篇:
,趕緊給孩子收藏!" rel="prev">
小學(xué)二年級成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