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稱物平施 (chēng wù píng shī)
簡拼 : cwps

近義詞 :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連動式
成語解釋 : 稱:通“秤”
,計重
;施:給予
。根據(jù)物品的多寡來平均分配
出處 : 《周易·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
、定語
;用于處事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裒多益寡的意思
裒多益寡的意思如下:
裒多益寡,漢語成語
,拼音是póu duō yì guǎ
,裒:減少。益:增加
。意思是拿多余的一方
,增加給缺少的一方;比喻多接受別人的意見
,彌補自己的不足
。出自《易·謙》。
成語用法
連動式
;作謂語
;含褒。
示例
《文子·上德》:“天之道
,裒多益寡
;地之道,損高益下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范正公文集·天道益謙賦》(宋·范仲淹):“是故君子法而為政,敦稱物平施之心;圣人象以養(yǎng)民
,行裒多益寡之道
。”
《三國演義》(106回):“愿君侯裒多益寡
,非禮勿履
。”
造句:
君子以裒多益寡
,稱物平施
。
【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
地中有山
,謙
;君子以裒多益寡
,稱物平施。
?懇荒》:“其裒多益寡
、~者
,必有其道矣。
象曰:地中有山
,謙
;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
《三國演義》(106回):“愿君侯裒多益寡
,非禮勿履。
《文子上德》:“天之道
,裒多益寡
;地之道,損高益下
。
是故山在地中曰謙
,雷在天上曰壯;謙則裒多益寡
,壯則非禮不履
。
謙虛,并非消極的退讓
,而是積極的有所作為
,重心在“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
由“易”字的注水
、兩器物之間的“裒多益寡”而表示“變化、變換
、交易
、變易”。
用裒多益寡造句挺難的
,這是一個萬能造句的方法
言
,天道如張弓,高者抑之
,下者舉之
;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即裒多益寡之意也。
六五以謙德居尊位,對順從者自然施之以謙
,但對驕逆者卻不可一味用謙姑息,而要以侵伐制服
,此與大象傳「裒多益寡
,稱物平施」之意正合。
”(坤卦)
、“隨風巽
,君子以申命行事”(巽卦)、“漸雷震
,君子以恐懼修省”(震卦)
、“善如水,君子以作事謀始”(坎卦)
、“火同人
,君子以類族辨物”(離卦)、“步澤履
,君子以辨民安志”(兌卦)
、“艮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艮卦)
。
易經(jīng)全文
這里有下載地址和原文
。 回答里放不下。
/view/a1b3f821dd36a32d73758109.html
易經(jīng) 全 文
《易經(jīng)》第一卦 乾 乾為天 乾上乾下
乾:元
,亨
,利,貞
。
初九:潛龍
,勿用。
九二:見龍再田
,利見大人
。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
,厲無咎
。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
九五: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
用九:見群龍無首
,吉。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
,乃統(tǒng)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始終
,
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乾道變化
,各正性命,保合大和
,乃
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
象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潛龍勿用
,陽在下也
。 見龍再田,德施普也
。 終日乾乾
,反復道
也。 或躍在淵
,進無咎也
。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 亢龍有悔
,盈
不可久也。 用九
,天德不可為首也
。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
,亨者
,嘉之會也,利者
,義之和也
,貞者,
事之干也
。 君子體仁
,足以長人
;嘉會,足以合禮
;利物
,足以
和義;貞固
,足以干事
。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
初九曰:「潛龍勿用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何謂也?
子曰: 「龍德而隱者也
。不易乎世
,不成乎名;□①世而無悶
,不見是而
無悶
;樂則行之,憂則違之
;確乎其不可拔
,乾龍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九二曰:「見龍在田
,利見大人?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何謂也
?
子曰: 「龍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
,庸行之謹
,閑邪存其誠,善世而
不伐
,德博而化
。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君德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
,夕惕若,厲無咎?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何謂也
?
子曰: 「君子進德修業(yè),忠信
,所以進德也
。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
。
知至至之
,可與幾也。 知終終之
,可與存義也
。 是故,居上位而
不驕
,在下位而不憂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
,雖危而無咎矣
。」
九四:「或躍在淵
,無咎
。」 何謂也
?
子曰: 「上下無常
,非為邪也。 進退無恒
,非離群也
。 君子進德修業(yè),
欲及時也
,故無咎
。」
九五曰:「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
。」 何謂也
?
子曰: 「同聲相應
,同氣相求;水流濕
,火就燥
;云從龍
,風從虎。 圣
人作
,而萬物□②
,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
,則各從其類也
。
上九曰:「亢龍有悔?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何謂也
?
子曰: 「貴而無位,高而無民
,賢人在下而無輔
,是以動而有悔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乾龍勿用,下也
。 見龍在田
,時舍也。 終日乾乾
,行事也
。
或躍在淵,自試也
。飛龍在天
,上治也。 亢龍有悔
,窮之災也
。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
乾龍勿用
,陽氣潛藏。見龍在田
,天下文明
。終日乾乾,與時
偕行
。 或躍在淵
,乾道乃革。飛龍在天
,乃位乎天德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糊堄谢冢?
與時偕極
。 乾元用九
,乃見天則。
乾元者
,始而亨者也
。 利貞者,性情也
。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
下
,不言所利。 大矣哉
!大哉乾乎
?剛健中正,純粹精也
。 六爻
發(fā)揮
,旁通情也。 時乘六龍
,以御天也
。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
君子以成德為行
,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
,隱而未見
,行
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
君子學以聚之
,問以辯之,寬以居之
,仁以行之
。易曰:「見
龍在田,利見大人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君德也。
九三
, 重剛而不中
,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 故乾乾
,因其時
而惕
,雖危無咎矣。
九四
, 重剛而不中
,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
,中不在人
,故或
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蛑?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疑之也,故無咎
。
夫大人者
,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與四時合其序
,與
鬼神合其吉兇。 先天下而天弗違
,后天而奉天時
。 天且弗違,而
況於人乎
? 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
,知進而不知退
,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
。
其唯圣人乎
?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
,其為圣人乎
?
□① = 辶 + 丶 + 豚
□② = 者 + 見
乾卦終
《易經(jīng)》第二卦 坤 坤為地 坤上坤下
坤:元,亨
,利牝馬之貞
。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
,利西南得朋
,
東北喪朋。 安貞
,吉
。
彖曰:至哉坤元
,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 坤厚載物
,德合無疆。 含弘光
2 易經(jīng)全文
大
,品物咸亨
。 牝馬地類,行地無疆
,柔順利貞
。 君子攸行,先
迷失道
,后順得常
。 西南得朋,乃與類行
;東北喪朋
,乃終有慶。
安貞之吉
,應地無疆
。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初六:履霜
,堅冰至。
象曰:履霜堅冰
,陰始凝也
。 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
六二:直
,方
,大
,不習無不利
。
象曰:六二之動
,直以方也
。 不習無不利
,地道光也
。
六三:含章可貞
。 或從王事
,無成有終
。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fā)也
。 或從王事
,知光大也
。
六四:括囊;無咎
,無譽
。
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
六五:黃裳
,元吉。
象曰:黃裳元吉
,文在中也
。
上六:戰(zhàn)龍於野,其血玄黃
。
象曰:戰(zhàn)龍於野
,其道窮也。
用六:利永貞
。
象曰:用六永貞
,以大終也。
文言曰:坤至柔
,而動也剛
,至靜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
,含萬物而化光
。
坤其道順乎? 承天而時行
。
積善之家
,必有馀慶;積不善之家
,必有馀殃。 臣弒其君
,子
弒其父
,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由辯之不早辯也
。 易
曰:「履霜堅冰至?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蓋言順也
。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
。 君子敬以直內(nèi)
,義以方外
,敬義立,而
德不孤
。 「直
,方,大
,不習無不利」
;則不疑其所行也。
陰雖有美
,含之
;以從王事,弗敢成也
。 地道也
,妻道也,臣
道也
。 地道無成
,而代有終也。
天地變化
,草木蕃
; 天地閉,賢人隱
。 易曰:「括囊
;無咎,
無譽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蓋言謹也。
君子黃中通理
,正位居體
,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
,發(fā)於事業(yè)
,
美之至也。
陰疑於陽
,必戰(zhàn)
。為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
。猶未離其類也
,
故稱血焉。 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
,天玄而地黃
。
坤卦終
《易經(jīng)》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屯:元,亨
,利
,貞,勿用
,有攸往
,利建侯。
彖曰:屯
,剛?cè)崾冀欢y生
,動乎險中,大亨貞
。雷雨之動滿盈
,天造草
昧,宜建侯而不寧
。
象曰:云
,雷,屯
;君子以經(jīng)綸
。
初九:磐桓;利居貞
,利建侯
。
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
。 以貴下賤
,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如
,乘馬班如
。 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
,十年乃字
。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
。 十年乃字
,反常也
。
六三:既鹿無虞
,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
象曰:既鹿無虞
,以縱禽也。 君子舍之
,往吝窮也
。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
,無不利
。
象曰:求而往,明也
。
九五:屯其膏
,小貞吉,大貞兇
。
象曰:屯其膏
,施未光也。
上六:乘馬班如
,泣血漣如
。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
□ = 辶 + 顫 -頁
屯卦終
《易經(jīng)》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蒙:亨
。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 初噬告
,再三瀆,瀆則不告
。利
貞
。
彖曰:蒙,山下有險
,險而止
,蒙。 蒙亨
,以亨行時中也
。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
,志應也
。 初噬告,以剛中也
。再三瀆
, 瀆則不告
,瀆
蒙也。 蒙以養(yǎng)正
,圣功也
。
象曰:山下出泉,蒙
;君子以果行育德
。
初六:發(fā)蒙,利用刑人
,用說桎梏
,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
,以正法也
。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
;子克家
。
象曰:子克家,剛?cè)峤右病?
六三:勿用娶女
;見金夫
,不有躬,無攸利
。
象曰:勿用娶女
,行不順也。
六四:困蒙
,吝
。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
。
六五:童蒙
,吉。
象曰:童蒙之吉
,順以巽也
。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
,利御寇
。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順也
。
蒙卦終
《易經(jīng)》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
需:有孚
,光亨,貞吉
。 利涉大川
。
彖曰:需
,須也;險在前也
。 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
。 需有孚
,光
亨,貞吉
。 位乎天位
,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
,往有功也
。
3 易經(jīng)全文
象曰:云上於天,需
;君子以飲食宴樂
。
初九:需于郊。 利用恒
,無咎
。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
。 利用恒
,無咎;未失常也
。
九二:需于沙
。 小有言,終吉
。
象曰:需于沙
,衍在中也。 雖小有言
,以終吉也
。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
象曰:需于泥
,災在外也。 自我致寇
,敬慎不敗也
。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
象曰:需于血
,順以聽也
。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
象曰:酒食貞吉
,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
,有不速之客三人來
,敬之終吉。
象曰:不速之客來
,敬之終吉
。 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
需卦終
《易經(jīng)》第六卦 訟 天水訟 乾上坎下
訟:有孚
,窒。 惕中吉
。 終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