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食之言的拼音
ěr shí zhī yán
耳食之言的基本釋義
耳食:耳朵吃飯。指沒有確鑿的根據(jù),未經(jīng)思考分析的傳聞
耳食之言的詳細(xì)解釋
【解釋】:耳食:耳朵吃飯。指沒有確鑿的根據(jù),未經(jīng)思考分析的傳聞
西漢·司馬遷《史記·六國年表序》:“不察其始終因舉而笑之,不敢道
耳食之言的近義詞
以訛傳訛 耳食之論 流言蜚語
耳食之言相關(guān)成語
以訛傳訛 急不擇言 托之空言 無庸諱言 盜鍾掩耳 繩墨之言
耳食之言的相似成語
第1個字是耳的成語:耳視目聽
第2個字是食的成語:自食其力、晚食當(dāng)肉
第3個字是之的成語:一家之計(jì)
第4個字是言的成語:得意忘言
耳食之言成語接龍
言來語去 去邪歸正 正名定分 分毫不差 差強(qiáng)人意 意氣風(fēng)發(fā) 發(fā)摘奸隱 隱晦曲折 折矩周規(guī) 規(guī)繩矩墨 墨守成規(guī) 規(guī)矩繩墨 墨跡未干 干戈載戢 戢鱗委翼 翼翼飛鸞 鸞翔鳳集 集思廣議 議論風(fēng)生 生齒日繁 繁征博引 引律比附 附耳射聲 聲振林木 木心石腹 腹載五車 車擊舟連 連甍接棟 棟梁之才 才廣妨身 身單力薄 薄物細(xì)故 故入人罪 罪大惡極 極本窮源 源源本本 本末源流 流行坎止 止戈興仁 仁者能仁 仁人志士 士死知己 己溺己饑 饑寒交至 至圣至明 明珠彈雀 雀喧鳩聚 聚米為谷 谷馬礪兵 兵強(qiáng)則滅 滅門絕戶 戶告人曉 曉行夜宿 宿水飡風(fēng) 風(fēng)波平地 地下修文 文理俱愜 愜心貴當(dāng) 當(dāng)場出彩 彩筆生花 花貎蓬心 心狠手毒 毒賦剩斂 斂鍔韜光 光焰萬丈 丈二和尚 尚虛中饋 饋貧之糧 糧多草廣 廣寒仙子 子夏懸鶉 鶉衣鷇食 食古不化 化為泡影 影影綽綽 綽然有余 余味無窮 窮鳥歸人 人己一視
耳食之言的英文翻譯
Hear readily without comprehending what is heard
1. 文言文中的“耳”是什么意思 ① 耳朵。
《鄒忌諷齊王納諫》:“聞寡人之耳者
《石鐘山記》:“事不目見耳聞
《漢書·外戚傳》:“又耳曩者所夢日符?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雹芗嬖~
《莊暴見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
⑤ 表示肯定?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恫旖瘛罚骸肮沤褚灰?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人與我同耳?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赤壁之戰(zhàn)》:“田橫
“耳門”、“耳房”
。2. 文言文中的“耳”是什么意思 ①<
;名>;耳朵?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②<
③<;動>
④兼詞
⑤<;助>
;表示肯定。《察今》:“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赤壁之戰(zhàn)》:“田橫,齊之壯士耳。”⑥<
;形>;位置在兩旁的。“耳門”、“耳房”。3. 文言文的耳是什么意思 ① 耳朵.《鄒忌諷齊王納諫》:“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石鐘山記》:“事不目見耳聞
,而臆斷其有無,可乎?”② 形狀像耳朵的東來西.如“木耳”、“銀耳”③ 聽說;耳聞.《漢書·外戚傳》:“又耳曩者源所夢日符.”④兼詞,相當(dāng)于“而已”,譯作“罷了”.《莊暴見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赤壁之戰(zhàn)》:“荊州之民附操zd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⑤ 表示肯定.《察今》:“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赤壁之戰(zhàn)》:“田橫,齊之壯士耳.”⑥ 位置在兩旁的.“耳門”4. 耳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耳 #ěr【釋義】 ①耳朵,人或某些動物的聽覺器官:耳聾眼花|耳聞目睹|迅雷不及掩耳
②形狀像耳朵的東西:木耳|銀耳
【耳邊風(fēng)】 #ěrbiānfēng 耳邊吹過的風(fēng)
。比喻聽到勸告、教導(dǎo)后不放在心上。也說“ 耳旁風(fēng) ”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耳目一新】 #ěr mù yī xīn 聽到的和看到的都與以往不同
,使人感到新鮮。形容變化很大。〖例句〗回到闊別多年的母校
,這里處處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例句〗他雖然不是學(xué)中醫(yī)的
,但由于長年在中醫(yī)院校工作,也耳濡目染地掌握了一些中醫(yī)基本常識。===================關(guān)于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
。漢字部首之一。本義:耳朵)同本義 耳,主聽也
。――《說文》耳者,腎之候。――《白虎通·情性》耳者
,心之候。――《春秋·元命苞》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權(quán)篇》坎為耳。――《易·說卦》忠言逆耳利于行
。――明·劉基《苦齋記》事不目見耳聞
,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表示肯定或'罷了'的意思:且吾所為者極難~
(《史記·陸賈傳》)②耳朵:~聾
④位置在兩旁的:~門(大門兩旁的小門)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fā)
。廝:相互。【耳聰目明】形容視聽靈敏
。【耳目】①見聞:~不廣。②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耳目一新】聽到的看到的都換了樣子,給人以新鮮的感覺。【耳濡目染】形容見得多聽得多之后,無形中受影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4306535響
。濡:沾濕;潤澤。【耳食之談】見【耳食之言】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又作耳食之談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径炷茉敗柯牭枚嗔耍簿湍茉敱M地說出來【耳提面命】不但當(dāng)面告訴
耳提:附耳
【耳蝸】〈生〉內(nèi)耳的組成部分
內(nèi)有淋巴液和聽神經(jīng)
【耳語】湊近別人耳朵小聲說話
5. 【古文中"耳"的意思很多古代寓言中有"耳"這個字,意思不明確 (1)表示限制
6. 耳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ěr
(1)
(象形
(2)
同本義 [ear]
耳
耳者
耳者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
坎為耳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劉基《苦齋記》
事不目見耳聞
(3)
又如:耳目官(指耳
(4)
聽覺
(5)
耳狀的東西 [an ear-like thing]
(6)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sprout(of grain on the cereal)]
禾頭生耳黍穗黑
(7)
位置在兩旁的如:耳門;耳房
耳
ěr
(1)
聽到
(2)
附耳而語 [whisper]。如:耳言(猶耳語)
(3)
通“佴”。退后
人自為種而天下耳
耳
ěr
(1)
表示限制,相當(dāng)于“而已”
技止此耳
止增笑耳――《聊齋志異·狼三則》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從此道至吾軍
(2)
表示肯定或語句的停頓與結(jié)束,如同“矣”
田橫
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史記》
耳
ěr
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
故化成俗定
7. 古文中"耳"的意思 (1)
表示限制
,相當(dāng)于“而已”、“罷了” [that is all]技止此耳。――唐·柳宗元《三戒》
止增笑耳――《聊齋志異·狼三則》
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從此道至吾軍
,不過三十里耳。――《史記》(2)
表示肯定或語句的停頓與結(jié)束
,如同“矣”,相當(dāng)于“了”、“啊”、“也”田橫
且壯士不死即已
耳
ěr
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
故化成俗定
1. 成語故事 拔苗助長 ppt 拔苗助長 [bá miáo zhù zhǎng] 生詞本基本釋義 詳細(xì)釋義 比喻違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出 處郭沫若《雄雞集·關(guān)于發(fā)展學(xué)術(shù)與文藝的問題》:“命令主義就合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
例 句那種不顧學(xué)生能否接受的填鴨式的教學(xué)方法,無異于~。近反義詞近義詞 欲速不達(dá) 適得其反 揠苗助長成語接龍長生不老 老大徒傷 傷風(fēng)敗俗 俗不可耐 耐人咀嚼 嚼齒穿齦 齦齒彈舌 舌戰(zhàn)群儒 儒雅風(fēng)流 流光瞬息 息跡靜處 處之泰然 然荻讀書 書不盡言 言提其耳 耳食之言 言行不一 一歲三遷 遷臣逐客 客死他鄉(xiāng) 鄉(xiāng)書難寄 寄鴈傳書 書讀五車
2. 小學(xué)6年級語文25課《揠苗助長》的意思 文言文: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
,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
,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
以為無益而舍之者
,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注釋: 憫:耽心
、憂慮的意思。長:生長、發(fā)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
。芒:疲乏。芒芒然
,很疲倦的樣子。謂:告訴。?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趨:趕去
。非徒:不僅只是。< >:戰(zhàn)國時候
,宋國有個農(nóng)民種了一塊地。栽下禾苗后,他希望它很快長高。結(jié)出果實(shí)
。他每天都到地里去看,但禾苗長得很慢怎樣才能讓禾苗盡快長高呢? ?
?天氣很好,艷陽高照,他到地里去把禾苗一一拔高?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他的兒子到地里一看
,禾苗全枯死了。 ??拔苗助長:原作“揠苗助長”,后作“拔苗助長”。評點(diǎn): 此則寓言從反面生動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遇事如果不從客觀實(shí)際出發(fā)
,只能是好心辦壞事。3. 小學(xué)6年級語文25課《揠苗助長》的意思 文言文: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
,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
。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注釋:
憫:耽心、憂慮的意思
<<
天氣很好
,艷陽高照,他到地里去把禾苗一一拔高?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拔苗助長:原作“揠苗助長”
評點(diǎn):
此則寓言從反面生動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遇事如果不從客觀實(shí)際出發(fā)
4. 誰能幫我找下《揠苗助長》的詳細(xì)教案 會認(rèn)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
教學(xué)過程: 一
讀課題:個別讀 齊讀 二
I. 學(xué)習(xí)第一自然段 1
師:讀出他的著急
一起讀一讀
師:讀出他的焦急 好像:其實(shí)是長高了
3.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學(xué)習(xí)“揠”。 二
1.學(xué)生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把課文讀通順
焦急 喘氣 一大截 巴望 自言自語 白費(fèi) 筋疲力盡 總算 生認(rèn)讀,多種形式讀
3.請同桌互讀課文
1.讀完課文
(1) “巴望”是什么意思
?你能換個詞語說嗎?希望、盼望、渴望。寫寫“望” (2)誰來讀一讀? (3)農(nóng)夫天天到田里去看,他的心情會怎樣?(焦急) (4)農(nóng)夫這么心急,會對禾苗說些什么呢? 3.但禾苗有向他所想象的長得那么高了嗎? 出示“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diǎn)兒也沒有長高?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1)禾苗真的一點(diǎn)兒也沒長高嗎
“可是一天,兩天
從哪里可以看出他很焦急
? 出示“他在田邊焦急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 (1) 誰愿意來讀一讀? (2)再讀句子,一邊讀一邊想像一下他當(dāng)時的樣子。(3)誰愿意來邊讀邊演一演
? (4)齊讀,看看能不能把這個人焦急的心情讀出來。 5.齊讀第一自然段。6.農(nóng)夫看到禾苗長得這么慢
,他心里非常(焦急)。板書:焦急 四.學(xué)習(xí)課文第2.3自然段。過渡:讀2.3自然段
,說說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2.3自然段 1.指名說他是怎么做的?板書:拔苗 2.你有什么不懂的詞語嗎?(筋疲力盡、喘氣) 3.他人是很累,但是他心里呢?(高興)所以這兩段讀時要又累又高興,自己去試一試。 4.陳老師想來讀一讀,師范讀。誰愿意來挑戰(zhàn)陳老師? 五.學(xué)習(xí)課文第4自然段
,點(diǎn)明寓言。 1.他這么高興,這么得意2.他的兒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
5. 古文《拔苗助長》的內(nèi)容 又稱《揠苗助長》
文言文: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
,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
,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注釋:
憫:耽心
、憂慮的意思。長:生長、發(fā)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樣子。謂:告訴。病:勞累。予:文言人稱代詞,我的意思。趨:趕去。非徒:不僅只是評點(diǎn):
此則寓言從反面生動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遇事如果不從客觀實(shí)際出發(fā),只能是好心辦壞事
6. 文言文拔苗助長 古文原文
宋人有憫①其苗之不長②而揠③之者,芒芒然④歸
古文譯文
古宋國有個人擔(dān)憂他的禾苗長不高
古文注釋
⑴閔(mǐn)——同“憫”
,擔(dān)心,憂慮。 ⑵長(zhǎng)——生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