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當了大總統(tǒng)以后
但是,由于這一鬧
袁世凱一死
,使得中國當時群龍無首,袁世凱的那些部下,誰也沒有足夠強大的威信,因此互相爭執(zhí)不斷。而這種爭執(zhí),也造成了北洋軍閥互相混戰(zhàn)的局面。高層的這種軍閥混戰(zhàn),也帶起了底層的軍閥混戰(zhàn)。連四川這樣一個地方,也是一直打斗不休。從這里可以看出,袁世凱的稱帝,影響確實是非常大的。(袁世凱舊照)
那么
,如果袁世凱不稱帝,是不是就不可能造成后來軍閥割據這種糟糕的局面了呢?實際上
,這種說法,顯然嚴重夸大了袁世凱的作用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
也就是說,袁世凱稱帝與不稱帝
,死與不死,結果都是一樣的,都會造成最后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袁世凱稱帝)
從某種意義上說
,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其實是袁世凱直接造成的。為什么這么說呢?袁世凱走上中國當時的歷史舞臺,本身就是實現軍閥割據的結果
。袁世凱在晚清時期崛起
,不是依靠他先進的政治理念,而且他本身也沒有救國救民的理想。他崛起的每一步,都是依靠權術,依靠耍兩面派,培養(yǎng)了自己的勢力,讓自己發(fā)達起來的。我們可以舉三個例子來證明他爐火純青的兩面派權術
。一是戊戌變法的時候
,他一面支持維新派,一面又支持頑固派。正因為支持維新派,因此譚嗣同才會相信他,覺得他是一個可以依靠的強大力量。但是轉身他又把這件事告訴了頑固派首領榮祿,讓慈禧太后最終扼殺了戊戌變法。二是庚子事變的時候,當慈禧太后發(fā)布命令
(慈禧太后)
三是辛亥革命爆發(fā)以后
,袁世凱一方面把自己打扮成同情革命者的樣子,一方面又把自己打扮成保護清政府的模樣。也正是他的這種態(tài)度,革命者才和袁世凱談判,表示只要他讓清帝退位,就擁戴他當總統(tǒng)。而袁世凱又極力討好清朝皇室,給了他們十分優(yōu)厚的每年四百萬大洋的條件,讓他們退位。這個錢明顯將是政府和國人的沉重負擔。但是在袁世凱看來,管它是不是負擔,袁世凱自身的利益達到了。總之
,袁世凱就是用這些機心和手腕,讓他獲得了各方的支持,讓他的權力越來越大。尤其是清政府放放心心地讓他訓練新軍。而這些新軍正因為袁世凱是通過這種方式登上最高的政治舞臺的,因此
就算袁世凱不當皇帝,就算袁世凱不死
(參考資料:《清史稿》《北洋軍閥史》等)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172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上一篇:
,為何二人都是牡丹花" rel="prev">
原創(chuàng)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
下一篇:
,給自己瞎取中文名、文武百官的數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也沒加入八路軍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