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董卓作戰(zhàn)不利脅迫漢獻帝遷都長安
,關(guān)東群雄逐鹿,其中一人的表現(xiàn)最為耀眼,他從偏居一隅之地的渤海太守強勢崛起,用了近十年的時間掃平河北成為北方實力最強橫的諸侯,即便是日后漢獻帝東歸定都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也不得不向他低頭189年大將軍何進聽從袁紹建議召地方諸侯進京以圖合力鏟除朝中宦官勢力
當時天下十三州渤海是冀州治下,也就是說袁紹是冀州牧韓馥的下屬
袁紹得到冀州意義非凡
,冀州地大物博為袁紹提供了足夠的糧草供應(yīng)和兵源,更為關(guān)鍵的是一大批猛將和謀士紛紛加盟比如麴義、張郃、沮授、田豐等人,這使得袁紹勢力突飛猛進,特別是沮授的一番話給袁紹指明了方向,“將軍弱冠登朝,則播名海內(nèi);值廢立之際,則忠義奮發(fā);單騎出奔,則董卓懷怖;濟河之北,則渤?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當時的袁紹雖然得到冀州
,但是周邊卻是強敵環(huán)伺:東面是混亂的青州,當時的青州是黃巾余部的集聚之地;南面是以兗州為大本營的曹操以及白波軍和河內(nèi)太守張楊等人;西面的并州一度是張燕黑山軍的天下;北方是據(jù)有幽州實力不在他之下的公孫瓚,可以說袁紹的局勢并沒有那么樂觀。不過不得不說此時的袁紹稱得上是梟雄,他以冀州為根基,靠著手下的能臣猛將一步步的將并青幽三州收入囊中。袁紹平定河北之戰(zhàn)第一個遇到的強敵是公孫瓚
,雙方在界橋展開大戰(zhàn),此戰(zhàn)袁紹取勝的最大功臣是麴義袁紹再接再厲
195年袁紹先敗東郡太守臧洪并擊殺之,又在鮑丘之戰(zhàn)中再次大敗公孫瓚
原本袁紹的重心并不在青州
,當時的青州是袁譚田楷和孔融三強爭霸,公孫瓚部將田楷占據(jù)青州治所臨淄實力最強,孔融是朝廷任命的青州刺史占據(jù)北海實力次之,袁譚初入青州只是據(jù)有靠近冀州的平原一地實力最弱,但是袁紹的這個長子能力相當不錯,《九州春秋》記載:“譚始至青州,為都督,未為刺史,后太祖拜為刺史冀并青三州在手
后世有人對此評價說:“袁紹雖非曹公之敵
196年漢獻帝遷都許都后
當時曹操實力不如袁紹,雖然天子在手但是周圍俱是強敵:東有徐州呂布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173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貔貅也講究正宗嗎
、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