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xué)文化

    《道德經(jīng)》:人有多少德
    ,就有多少福

    詩詞雅言 2023-09-16 20:21:37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福氣

    ,可以事業(yè)有成
    ,家庭美滿
    ,一帆風(fēng)順
    。古人說
    ,命自我立
    ,福自己求
    。人的福氣不是天定的
    ,而是自己求來的
    ,或者說,是自己修來的

    360截圖20240624152942.jpg

    01福自己求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a href="/daodejingjishi">道德經(jīng)》天道本身并沒有偏向誰
    ,但是經(jīng)常偏愛善良的人。春秋時期
    ,秦穆公走丟了一匹馬
    ,被岐山的老百姓抓到,殺了吃掉了
    。當(dāng)?shù)氐墓倮艉芸熳サ搅诉@些人
    ,但是秦穆公卻沒有懲罰他們,反而請他們喝酒
    。他說吃了馬肉如果不喝酒
    ,就會傷害身體。后來
    ,秦穆公攻打晉國的時候
    ,被敵人包圍
    ,百姓聽說起秦穆公被包圍,他們每個人都拿起自己的武器
    ,為秦穆公拼死作戰(zhàn)
    ,來報答秦穆公當(dāng)初讓他們食馬飲酒的恩德。最終
    ,秦穆公俘獲了晉侯
    ,回到秦國。秦穆公的一念之仁
    ,救了百姓
    ,也救了自己。人心都是肉長的
    ,你對別人好
    ,別人自然對你好?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对娊?jīng)》里也寫
    ,“永言配命,自求多?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一個人要經(jīng)常反省自己的行為,常做好事
    ,不為惡行
    ,這樣才能為自己求得福祉。

    02上善若水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道德經(jīng)》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
    ,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
    。宋朝范仲淹
    ,曾經(jīng)在蘇州買過一座宅院,風(fēng)水先生說這個宅院風(fēng)水很好
    ,以后一定出大官。范仲淹聽到之后
    ,馬上把房子捐出來做了蘇州的學(xué)堂
    。他覺得自己不能獨占這么好的風(fēng)水,應(yīng)該把這份好福氣分享給蘇州的百姓
    ,讓蘇州的更多讀書人高中
    ,以此來改變大家的境遇
    。善良的人做事惠及萬物,而不和人們爭搶
    。范仲淹有句名言流傳至今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正是這樣的品質(zhì)和精神
    ,讓范仲淹家族得以長盛不衰。在眾多家族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時候
    ,范氏家族整整延續(xù)了八百年
    ,一直到民國初年依然興盛不衰。

    03不能刻意為善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道德經(jīng)》“上德”之人順應(yīng)自然無心作為,“下德”之人順應(yīng)自然而有心作為
    。真正的德行和善良不是刻意做出來的
    ,而是純出內(nèi)心,自然而然地做出來的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读凝S志異》里有句話:有心為善,雖善不賞
    ;無心為惡
    ,雖惡不罰。為善而善
    ,為了獲得福氣或者福報刻意為善
    ,就是偽善。善良應(yīng)該純出本心
    。孟子講:人性之善也
    ,猶水之就下。是說人的善良就像水自然地往下流淌一樣
    。一個人行善
    ,只是因為內(nèi)心的不忍,為了給予別人幫助
    ,而不是為了獲得利益
    。為了求得福報,刻意為善的人
    ,被利益驅(qū)使
    ,這樣的善不是善。偷盜
    、搶劫都是在利益的驅(qū)動之下犯下的惡行
    。所以
    ,偽善與惡等同。

    04勿以善小而不為天下難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道德經(jīng)》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
    ,實現(xiàn)遠(yuǎn)大要從細(xì)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難事
    ,一定從簡易的地方做起
    。《法句經(jīng)》里講:水滴雖微
    ,漸盈大器
    ,小善不積,無以成圣
    。莫輕小惡
    ,以為無罪,小惡所積
    ,足以滅身
    。水滴雖然小,但是慢慢就能充滿大的容器
    。不從小善做起
    ,就沒法成圣。不要輕視小惡
    ,以為沒有罪過
    ,小惡慢慢積累起來,足夠毀掉一生
    。從小事開始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為”,慢慢積累下來
    ,心態(tài)自然就會改變
    ,長年累月,人的容貌氣質(zhì)也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些慈祥和溫柔都一一體現(xiàn)在臉上
    ,望著這個慈眉善目的長輩,誰會不敬他愛他呢
    ?古人說“積德?lián)p德”
    ,一個人的福氣不是爭來的,是積德積來的。日常的生活中
    ,一點一點的善心善行積累起來,就是一個人的福報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182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李自成進(jìn)北京時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公元1644年
    ,明朝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李自成率領(lǐng)新生的大順軍進(jìn)入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不愿投降受辱
    助戈恩潛逃的美國男子在日本受審
    ,當(dāng)庭表示后悔
    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第1個僅有17人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 onerror="nofind(this)" >
    陳勝吳廣最先反秦,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不只是陳勝吳廣
    劉備為何要傍上中山靖王
    ,硬說是他的后人而不提劉邦 這點是關(guān)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