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征伐四方,以致國庫空虛
,于是想把宮苑所養(yǎng)白鹿的皮強賣給諸侯。一塊一尺見方的白鹿皮售價40萬錢,相當(dāng)于明搶。大司農(nóng)顏異對此不甚贊同,隨即被人舉報,說他妄議朝廷。酷吏張湯負責(zé)審案,顏異被定“腹誹罪”,該死。漢武帝表示同意。腹誹罪雖是張湯首創(chuàng),但這種“唯動機論”得從董仲舒說起
。漢武帝大興酷吏政治,但又想要名聲,怎么辦?那就借儒家圣賢的名義,粉飾屢興大獄的現(xiàn)實。于是,朝廷每次討論司法問題,他就派張湯去問董仲舒的意見。董仲舒的回答被集結(jié)成冊,叫《春秋決獄》
。其中有這樣一個案例,某人在打斗中誤傷其父。按律淮南王劉安的孫子向朝廷舉報劉安謀反
,漢武帝派董仲舒的弟子呂步舒去調(diào)查。劉安沒發(fā)過一兵一卒,也沒任何謀反的跡象,但呂步舒熟練掌握《春秋》“原心定罪”的技巧,于是劉安成為心懷怨恨、結(jié)黨營私、陰謀叛逆之人,數(shù)萬人被牽連。在中國歷史上
,通過羅織只言片語來還原心理動機,進而判罪殺人的事,實在不勝枚舉。胡惟庸案發(fā)10年后,朱元璋“忽然發(fā)現(xiàn)”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也是此案的主謀,于是李善長被賜死,全家被斬首,株連三萬余人。可這些罪行在朱元璋的手詔和刑部案卷中都找不著
,能找著的不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瑣事,就是明顯有問題的證詞李善長的一個家奴舉報
明末
年羹堯在賀表中將形容皇帝夙興夜寐的“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雍正說:年羹堯出身科甲
,寫成這樣一定是故意的。會意的大臣一擁而上,爭相彈劾文官陸生楠在發(fā)配充軍途中寫了幾篇《讀通鑒論》
如此一來
見慣雍正、乾隆隨意批斗臣下
有趣,有料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234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
,硬說是他的后人而不提劉邦這點是關(guān)鍵.png" alt="劉備為何要傍上中山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