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晁蓋還是個鄉(xiāng)下小子時就像和吳用等人干一筆大單子
。之后,晁蓋
、吳用等人便開始智取生辰綱的道路。在此時之后便利用林沖火并王倫
,建立
梁山寨
。這便是最初的梁山
,給宋江上山后專權(quán)留下機會.png" />
,晁
蓋是梁山第一任頭領(lǐng)也是第一批建立者
。可以說晁蓋在梁山的威望是無人能及
。那這樣的人物怎么會出現(xiàn)錯誤的人事安排呢
?我們從原著中來回顧
晁蓋的生平
晁蓋是東溪村有名的保正,雖在社會上的地位比不上柴進
、盧俊義等人
,但是在民間的威望可以說是不相伯仲。晁蓋以一個
“義”
在江湖上結(jié)交的不少的同道之人
。原著曾寫道:
“平生仗義疏財
,專愛結(jié)識天下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
,不論好歹
,便留在莊上住。若要去時
,又將銀兩赍助他起身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可見為人義薄云天
。在智取生辰綱后,晁蓋想投奔當時梁山的王倫
。可王倫妒才
,便將其拒絕在梁山之外
。后吳用利用林沖火并王倫,晁蓋才當上這頭領(lǐng)
。
就在這時候晁蓋便犯了
用人的大忌
,將前任的手下收在自己的門下
,且當了頭領(lǐng)之后沒有號召力
。
林沖作為王倫曾經(jīng)的手下即使不是心腹也不應(yīng)該留在這時候的梁山。因為在人心上面會發(fā)生分歧
。林沖
為人雖忠義
,在排位置時主動將自己排在了第四把交椅
。但是
林沖曾經(jīng)是梁山前任頭領(lǐng)的手下
,且在新頭領(lǐng)的建立過程中立下了頭等功勞
,這在梁山是
非常有威望
的
。
最重要的是
,我們通過原著描寫發(fā)現(xiàn)這次的新排位是林沖安排的。這足以一窺得知在新建立的
梁山真正掌權(quán)的是林沖
。晁蓋一上來就將自己的位置開始架空
,這對以后的道路十分不利
。
而晁蓋沒有領(lǐng)導(dǎo)號召力這一點在與宋江的對比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在宋江未上梁山前,都是梁山的好漢派人來解救宋江的危機
。在各時間段
,晁蓋的領(lǐng)導(dǎo)力還是可以體現(xiàn)出來的
。但在宋江上了梁山后
,
晁蓋的位置可以說是逐漸架空
宋江上了梁山之后,所用的
軍事事務(wù)都是宋江在管理
。從祝家莊到華州
,以卓越的領(lǐng)導(dǎo)能力獲得了很多好漢的心
。且在不斷擴大梁山版圖的同時
,宋江通過自己的手段逼迫許多好漢上梁山如盧俊義,也慢慢的建立起來自己的派系
。宋江在曾頭市一戰(zhàn)中對一把手的位置的渴望之心,可謂是
司馬昭之心人人皆知
。
在曾頭市一戰(zhàn)中
,宋江屢次將晁蓋激怒,也將自己的野心暗藏其中
。
“仁兄,論年齒
,兄長也大十歲,宋江若坐了
,豈不自羞?”
可見在宋江眼中晁蓋能坐到這個位置時仗著年紀而非本事
。敢當面的挑釁晁蓋的威望的人恐怕只有宋江了
。
在晁蓋死去后
,宋江在前期做的工作一下子促使了他順利的坐上了一把手的位置
。此時宋江的派系也是威風得意。其實在宋江上梁山之處
,宋江的派系就已經(jīng)力壓晁蓋一頭。宋江一上梁山做的第一件是事便是建立新舊派
,實則是將晁蓋和自己的手下分開來
。在后來我們通過偷馬賊的一句話:
“江湖上今日也聞宋三郎好,明日也聞宋三郎好
。”
可見宋江
工于心計
,善于偽裝
的本事之高
。
我們現(xiàn)在回顧晁蓋的結(jié)局是會發(fā)現(xiàn)他是
帶有悲情色彩的英雄
。尚未完成理想
,就被居心不良的兄弟逐漸都去大權(quán)
,但這個結(jié)果晁蓋的領(lǐng)導(dǎo)能力不足是承擔了主要責任。
參考文獻:
《水滸傳》
為啥宋江上了梁山后,晁蓋就慢慢的下臺了 ?
梁山
,易守難攻,占據(jù)水泊天險
,是個能長期據(jù)守
、與朝廷抗衡的風水寶地。雖然梁山首位寨主是王倫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纱蠹叶贾?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這個王倫枉稱為白衣秀士
,實際上卻嫉賢妒能,有功者害之
,賢者疑之
。
因此當林沖上了梁山后
,這王倫是絞盡腦汁
,想方設(shè)法的打壓林沖。在王倫這般帶領(lǐng)下
,梁山始終只能做一些打家劫舍
、偷雞摸狗的事情?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闪譀_畢竟身在他人屋檐下
,始終無法大展拳腳。
當晁蓋為了躲避朝廷追捕上了梁山后
,這個局面開始發(fā)生變化了。軍師吳用出計謀
,豹子頭林沖當猛將
,大伙在晁蓋的指揮下殺了小心眼的王倫,而梁山也終于能夠大展鵬程
,踏上蒸蒸日上的發(fā)展之路。
可奇怪的是
,自宋江殺了閻婆惜逼上梁山后
,這晁蓋的話語權(quán)是越來越小,宋江是怎么慢慢把晁蓋的權(quán)力架構(gòu)
,讓他最終下臺的呢
?
1
、宋江上山后
,嘴里稱呼晁蓋大哥,而自己身為小弟則打著“出門賣命”的旗幟
,一直招兵買馬。他先是讓秦明
、花榮
、呂方這些清風山過來的好漢加入到自己的陣容里,接著又招攬了李俊
、戴宗
、歐朋等山大王
。
看上去
,宋江為梁山的發(fā)展是嘔心瀝血,實際上
,梁山的軍事指揮權(quán)慢慢的到了宋江手里。
2
、兵強馬壯后
,宋江以“攻打疆土”為由,對外發(fā)動了一系列的戰(zhàn)役
。從攻打祝家莊開始直到出戰(zhàn)曾頭市
,宋江是一再接連取得勝利
,晁蓋麾下的許多將領(lǐng)慢慢的對宋江產(chǎn)生了好感
。
3、宋江控制了梁山的軍事大權(quán)后
,又將自己的心腹安排到了財政。宋江先是讓蔣敬“掌管庫藏倉廒
,支出納入
,積萬累千,書算帳目”
,后來又接二連三的插了諸如“柴進
、李應(yīng)”這樣有威望的人進去
。
至此
,梁山的財政大權(quán)也慢慢的落到了宋江的手中……
4、宋江接著又將自己的嫡系——裴宣安排在梁山的行政中心里去
,最后控制了梁山的行政權(quán)
。
而裴宣有個綽號叫做“鐵面孔目”
,曾出任六案孔目
,是出了名的剛正不阿。宋江讓他管理軍政司
,旁人也不敢有意見。
正是晁蓋對宋江過于信任
,放得太開
,這才讓宋江慢慢的將軍權(quán)、財政權(quán)
、人心
、軍心凝聚在自己的手里
。待晁蓋發(fā)現(xiàn)宋江心眼里還暗藏著“歸順朝廷”的時候
,已經(jīng)來不及了。
晁蓋急忙采取行動,他開始對宋江說:“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下山多遍了,廝殺勞困
,我今替你走一遭
。”
這才有了晁蓋親自出馬攻打曾頭市的壯舉
。無奈,晁蓋不得天時地利人和
,最后在曾頭市中了毒箭
,逃回梁山不久后撒手歸西。
臨死前
,晁蓋心依舊不甘愿
,他知道宋江的招安意圖,于是臨終留下的遺言就是:“哪個捉得射死我的
,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明眼人都知道
,現(xiàn)在梁山除了晁蓋外,宋江穩(wěn)坐第二把交椅
。晁蓋臨終都不愿將大權(quán)交給宋江
,由此可見,他是真的不想讓宋江做這個梁山泊主的
。
《最后一滴血》揭秘宋江為什么會成為《水滸傳》中梁山的“大哥”?
簡介:宋江在上梁山前是濟州省鄆城郡的一名警衛(wèi)
。他“精通刀筆,精通官道
,更愛學(xué)槍棒
,學(xué)了不少武功”
,深得領(lǐng)導(dǎo)的認可和器重
。宋江“一生必遇江湖豪杰”。另外
,他花錢如流水
,喜歡為別人排憂解難
,愿意關(guān)心人的生活
。他的名聲傳遍了山東和河北。在別人眼里,宋江就像一場“及時雨”
,可以拯救一切。
“生辰綱”事件后
,宋江以血債為由向晁蓋通風報信
,使晁蓋等七人得以逃脫搶劫,上了梁山
,進而獲得寨主之位
,奠定了梁山事業(yè)的初步組織領(lǐng)導(dǎo)機構(gòu)
。因為私下接觸梁山土匪,宋江不僅丟了工作
,還成了殺人犯
,這讓宋江始料未及
。從“繁華”到“虛無”
,從“救世主”到“囚徒”,宋江損失慘重
,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
。盡管如此
,宋江并沒有聽從晁蓋的建議
。而是選擇了“刺江州”,夢想著有一天能夠重整旗鼓
,東山再起
。
皇帝的昏庸和朝廷的腐敗并沒有使宋江從“大赦天下”的優(yōu)惠政策中解脫出來
,宋江在官場東山再起的希望徹底破滅
,使宋江的心理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他要想名垂青史
,出人頭地
,只有上梁山的頭領(lǐng)才能與朝廷抗衡
,發(fā)揮梁山的名聲
,換取朝廷使用他的籌碼。他的心態(tài)是從他在潯陽樓喝酒后的反詩開始的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八窍窳瑁透页靶S巢沒有丈夫!”從反和諧的話語中可以看出“他若在其他年代復(fù)仇
,血會沾在潯陽的胡同里”
。
晁蓋登上梁山后,對以山為王
、衣食無憂的現(xiàn)狀十分滿意
。他沒有制定發(fā)展計劃或加強革命隊伍;既沒有長期計劃
,也沒有短期計劃;梁山的前途和兄弟們的結(jié)局都沒有考慮到
,只有“忠心”
,“天天和兄弟們吃喝”
,“混日子”沒有遠見,沒有吃苦
,沒有進取精神
,沒有憂患意識。
宋江上山后
,晁蓋以“請宋江為草堂主人,坐第一把交椅”為救命之恩
。宋江沒說他沒才華沒威望
,只是沒當上寨主。因為晁蓋比他大
,不能以小欺大,所以他愿意當?shù)诙?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宋江此時很清楚
,剛上梁山的時候,抓一個人的位置是不太地道的
。況且他不穩(wěn)定,沒有優(yōu)勢
,不附民心
。即使他有這個想法,也不能輕舉妄動
。但宋江自小為官
,讓“梁山泊線老領(lǐng)導(dǎo)坐左座,新領(lǐng)導(dǎo)坐右座”
。表面上看
,這是為了讓新領(lǐng)導(dǎo)表現(xiàn)出謙遜,但實際上
,這是為了和老領(lǐng)導(dǎo)“劃清界限”,因為老領(lǐng)導(dǎo)追隨晁蓋多年
,新領(lǐng)導(dǎo)大多是宋江的心腹宋江帶到上梁山的
。以宋江為首的“新勢力”與以晁蓋為首的“元老”之間的斗爭已經(jīng)悄然開始。晁蓋可能也意識到了宋江的這種安排對他的潛在威脅
,所以在劉蕓和朱福上山的時候
,特意讓他們“坐在白勝的左邊”,以增加實力
。
宋江到了梁山,就迫不及待地建功立業(yè)
,謀求政治資本
。宋江雖然武藝平平,不懂兵法
,卻敢領(lǐng)兵出朱家莊,占領(lǐng)高唐
。依靠領(lǐng)導(dǎo)的支持
,在三卷《天書》的指導(dǎo)下,最終取得了勝利
。這兩次勝利不僅為梁山贏得了“三五年的糧食”
,給梁山兄弟帶來了“邪氣”
,也讓宋江積累了豐富的備敵和排兵布陣的經(jīng)驗
,逐漸蓋過了宋江在梁山的威望,讓他聲名大噪
。很多江湖豪杰都是以宋江的名義來梁山的
,這讓宋江的圈子和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古典。同時
,宋江非常注意收買人心。楊雄和石秀上山時
,晁蓋聽說他們“偷雞”“放火”
,認為是“自取其辱”
,敗壞了梁山的名聲
,被殺
。他們被宋江哄騙救了一命。之后
,晁蓋將武功高強的楊雄
、石秀兩人排在“暗星”楊林之后,再由宋江“提拔”他們?yōu)榈谌?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三十三位“天空之星”。王贏是一個好色之徒
,但她個子矮
,很難找到伴侶,所以她不得不欺負和搶劫她
。看到美女就強迫她發(fā)生關(guān)系
。她一見胡三娘
,就直勾勾地盯著她的眼睛?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碑斔p手顫抖
,雙腳麻木的時候
,她的槍法變得混亂
。"。在平定朱家莊后
,宋江讓父親宋泰承認
,他想把女兒委任,許配給王贏
,既兌現(xiàn)了之前的承諾
,又成了王贏的“親戚”
。
鑒于宋江對自己一步步的“陷害”和根深蒂固的“威脅”
,水滸掌門人晁蓋心里很不舒服。再加上宋江經(jīng)常講“拉攏”的投降主義路線
,對梁山兄弟
,尤其是軍事家吳用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
,使梁山的發(fā)展方向偏離了自己的意愿
。于是
,自以為是的晁蓋告訴宋江,為了證明自己的領(lǐng)導(dǎo)實力
,保全自己的領(lǐng)導(dǎo)尊嚴,提高自己的英雄威望
,鞏固自己的齊桓公地位
,自以為是的晁蓋采取了“防微杜漸”的策略,堅持“親自出馬”
,打了一場漂亮仗
,甚至比宋江更早撤軍攻打增頭城。結(jié)果
,由于他缺乏冷靜的頭腦和急功近利
,他被敵人伏擊
,并擊中了史文恭的臉頰
。
按照江湖慣例,一把手死后
,二把手自然會接班
。沒什么好爭論的
。另外,宋江作為二把手
,在梁山威望很高
,在江湖上名聲很大。晁蓋死后
,宋江掌權(quán)是理所當然的。這正是古典生前不希望發(fā)生的事情
。晁蓋“一言不發(fā)”
,臨死前對宋江說:“賢弟不怨我。他若能捉住我
,殺了我
,就教他做梁山泊之主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标松w知道,單憑宋江的武功和手段是抓不住史文恭的
。晁蓋的意思也很明顯
,就是說
,沒有什么能讓宋江成為梁山的寨主。晁蓋的“任命書”不僅是寫給宋江的
,也是寫給梁山兄弟的
。這是晁蓋在中箭后說的唯一一句話,也是晁蓋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話
。晁蓋死了
,但畢竟有“委任狀”,這是宋江頭上至關(guān)重要的負擔
,也是宋江心里的一根刺,讓他很痛苦
。即使權(quán)力轉(zhuǎn)移是理所當然的
,即使宋江覬覦寨主之位已久,即使“林沖
、吳用、公孫勝與眾頭領(lǐng)商議
,立宋公明為梁山泊之主”
,宋江也不敢違背晁蓋做寨主的“囑托”,只答應(yīng)“取此位”
,并宣布日后誰捉到史文恭
,誰就替晁蓋報仇
,做“莊主”
“官本位”的宋江臨時主持梁山工作后
,立即開始“調(diào)整干部”,很多人得到提拔重用
,讓梁山高興又“團結(jié)”
。為了穩(wěn)固自己的政權(quán),宋江并沒有急于攻打增頭城為晁蓋報仇
。而是打著經(jīng)典“功課”的幌子,每天“呆在船艙里”
,旨在永遠阻止他的經(jīng)典知己發(fā)動政變
,殺死他,奪取他的權(quán)力
。宋江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不惜把北京名府一等老人盧俊義送進監(jiān)獄
,家破人亡
。最后
,他不得不落草梁山。有這樣一個以武威聞名的人物
,宋江的虛榮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
盧俊義抓到史文恭后
,為晁蓋報仇
。根據(jù)古典的“委托書”,他應(yīng)該是單良鋪位的主人
。但是你能把座位讓給別人嗎
?于是
,宋江和吳用在古典精神面前上演了一場拙劣的“雙簧戲”:宋江多次把盧俊義推到單良主播的位置上
,從外貌、名氣
、能力三個方面闡述了他不如盧俊義的客觀原因
,引起了“公眾的不滿”
。這一幕驚呆了數(shù)百頭領(lǐng)
,逼得他們從一開始就來到梁山,身邊只有一個心腹
,只有一次戰(zhàn)功的盧俊義更是驚恐萬分
。即使完成了經(jīng)典的“任命”
,他也不敢接受公爵的職位
。宋江“強奸”了晁蓋的“命”后,與盧俊義一起攻打東平府
、東昌府,為的是息事寧人
,約定誰先破城,誰就是單良鋪位的主人
。在人事安排上
,宋江將吳用和公孫勝納入盧俊義的隊伍。吳用和公孫勝都是宋江的支持者和謀士
。自然
,他們時不時給盧俊義灌輸一些思想,就是為了讓盧俊義以大局為重
,順應(yīng)民意
,放棄爭奪城主。所以盧俊義攻打東昌府
,其實是“十天不戰(zhàn)”
,故意拖延攻城時間,讓宋江先突破東平府城
。與此同時
,宋江進攻東平府“一夜之間勢均力敵”
,最終在盧俊義面前破城
,占據(jù)梁山第一。
宋江心機重重竊梁山 ,晁蓋一介武夫空喪命
四大名著《水滸傳》中水泊梁山前后有三位首領(lǐng)
,分別是王倫
、晁蓋和宋江。第一任王倫自立為王
,因心胸狹隘而被林沖所殺
。林沖殺王倫但不稱雄,反而擁護剛上梁山的晁蓋為第二任首領(lǐng)
。后來晁蓋攻打曾頭市失利而殞命,死前立下遺囑:誰能替他報仇
,誰就做梁山泊主
;后來新上梁山的玉麒麟盧俊義替晁蓋報仇,梁山首領(lǐng)之位卻被宋江霸占
。這段故事在施耐庵的筆下描繪的栩栩如生
,而其中宋江與晁蓋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更值得讓人細細刨析
。
宋江與晁蓋二人的關(guān)系,從彼此恩重如山
,到彼此水火不容
。先是晁蓋因劫了生辰綱被官府秘密抓捕
,宋江探知消息后幫助晁蓋逃走
,宋江是晁蓋的恩人;后來宋江因提反詩被抓捕而押送法場,晁蓋帶領(lǐng)梁山英雄在光天化日之下劫法場
、救宋江
,晁蓋是宋江的救命恩人
;之后二人聚義水泊梁山
,但一連七場重要戰(zhàn)役,宋江在晁蓋眼皮底下建功立業(yè)
、組建宋派勢力
、功高蓋主,
,二人關(guān)系漸成水火。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那這段江湖恩怨到底因何而起
,兩人的關(guān)系又是為何從彼此的救命恩人,變得水火不容
,本文將重點探討。
第十六回晁蓋等八人劫了蔡京的十萬貫生辰綱
,官府要秘捕晁蓋
,卻被鄆城縣押司宋江走漏消息。宋江此舉
,成了晁蓋
、吳用、公孫勝
、劉唐、阮家三兄弟的救命恩人
。
宋江向晁蓋通風報信后
,晁蓋是這么向吳用介紹宋江的:“他和我心腹相交,結(jié)義弟兄
。四海之內(nèi),名不虛傳
。結(jié)義得這個兄弟,也不枉了”
。話雖如此
,但晁蓋其實對宋江并沒有太多的信任,原因有二:
總結(jié)來說,此時宋江想要結(jié)交晁蓋而視其為兄弟
,冒死報信
;而晁蓋對宋江疑心很重,二人的彼此關(guān)系
,在此時并未完全建立
。
更有意思的是,當晁蓋逃到梁山之后
,宋江看到官府關(guān)于晁蓋的官文后,心中卻后悔當初救他
;看他心中所尋思的這句話:"倘有疏失
,如之奈何?"
,這句話其實是十分擔心放走晁蓋的事情敗露
,影響了自己的仕途
。這也是后期晁蓋屢次邀請宋江入伙
,而宋江屢次拒絕的原因;更說明了為何宋江對梁山的遠景規(guī)劃是:待朝廷招安
。當然這是后話
,本文暫不展開討論。
第十九回晁蓋成為梁山寨主之后
,送錢和信件報答宋江,宋江壓根不想用晁蓋的錢財
,僅取了一根金條和將書信一起收到布袋
;不料因未及時收好而被閻婆惜發(fā)現(xiàn),宋江失手殺了閻婆惜
。宋江殺閻婆惜這件事情,讓他從一名體制內(nèi)的官府小吏變成了被通緝的對象
,但此時的宋江壓根救沒想過要落草為寇
,這從他的逃亡路線可以看出來。
為逃避官府抓捕
,宋江第一個落腳點是后周世宗柴榮的嫡派子孫-小旋風柴進【皇親國戚】
,第二個落腳點是白虎莊首富孔太府【首富名人】,第三個落腳點是青州清風寨-名將之后花榮處【官府高官】
。宋江一開始所選的落腳點非官即富,水泊梁山在他的心中并非最優(yōu)的落腳點,他的心中其實并不像落草為寇
。
后來因在清風寨與另一位文官劉知寨產(chǎn)生矛盾
,不得已帶領(lǐng)眾多綠林英雄去投靠梁山,途中卻收到父親的書信而回鄆城老家
,回家后被鄉(xiāng)人舉報而被刺配江州,后卻因飲酒提反詩而再次被蔡九知府和黃文炳捉拿下獄
。晁蓋為救宋江帶領(lǐng)梁山好漢
,光天化日下劫了法場,斬殺無數(shù)官兵
、百姓
,與官府針鋒相對。
宋江與晁蓋雖然都曾救過對方
,但二人對彼此的恩情截然不同。
自從晁蓋帶領(lǐng)梁山好漢劫法場救宋江之后
,眾人一同返回梁山聚義
;一開始二人的關(guān)系是上下級、彼此忠義的
,后來二人因理念、手段不同
,逐漸在經(jīng)歷了七次戰(zhàn)役之后
,變得水火不容。在心機重重的宋江謀劃下
,晁蓋逐步被架空
,權(quán)力天平慢慢向宋江傾斜。宋江的手段主要有幾個:一是自己不斷帶隊出征
,建功立業(yè)樹立自己的威望;二是不斷招攬和納降各類英雄好漢
,收買人心
,組建宋派勢力;三是暗地里打壓晁蓋一派建功立業(yè)的機會
。宋江此人
,正所謂:吏道純熟
。
整部水滸傳中
,晁蓋的戰(zhàn)功有二,一是與吳用
、公孫勝和阮家三兄弟一同劫了生辰綱
;二是帶領(lǐng)隊伍劫法場救了宋江,其后再無任何戰(zhàn)功
。而宋江入伙梁山后到晁蓋死前的一段時間
,立下七大赫赫戰(zhàn)功
、收獲大量錢財糧食
、兵馬良將,樹立了自己在梁山的地位和人脈
,為未來成為梁山寨主做好了鋪墊
。
第四十回晁蓋率領(lǐng)梁山英雄將宋江從法場救下,面對五六千的官兵
,晁蓋力主先回梁山休整隊伍,再圖征戰(zhàn)
;而宋江則要先報私仇
,立即報復(fù)黃文炳。
此時晁蓋為梁山好漢之首
,而宋江僅是被救下的落人之人
,二人在商量下一步的行動之時
,卻出現(xiàn)了十分蹊蹺之事:晁蓋作為首領(lǐng)卻力勸宋江不過
,且在后續(xù)與官兵作戰(zhàn)、攻打黃文炳的策略和人事安排上
,由宋江一人做主
,并無晁蓋的主張。二人在目標
、策略、行動計劃
、執(zhí)行等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分歧
,這是晁蓋首次拱手讓權(quán)。書上是這么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