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明朝被冤殺的功臣,我們總能想起挽狂瀾于既倒的于謙
但是明朝還有一位比于謙還冤的,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
雖然現(xiàn)在的很多人對袁崇煥的了解
,都稱其為明末抗清名將。甚至就連清朝皇帝乾隆都跳出來為袁崇煥洗白,認為袁崇煥之所以被誤解是因為崇禎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其實皇太極的確用了反間計,但是崇禎處死袁崇煥的最重要原因并不在此。通過處死袁崇煥的圣旨我們可以看到
,袁崇煥的罪名并沒有通敵。主要是袁崇煥的性格所致,簡而言之就是自己作的可是不到一年,就發(fā)生了己巳之亂
而且當時那種情況
袁崇煥的故事距離現(xiàn)代世界并不遙遠,他是明末清初的抗清名將
甚至
登仕途,遇貴人
科舉
討論古代的官員總是離不開這兩個字,仿佛魔咒一般束縛著士大夫那顆赤誠之心
袁崇煥,字元素
當年的他年僅23歲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條路他走了長達13年
袁崇煥雖是進士出身可一點沒有書生氣
當時遼東經(jīng)略名為王在晉
乍一聽
這個真是個愚蠢的計策
!好在當時有袁崇煥反對''推心告語,凡七晝夜''冥頑不靈的王在晉
,苦口婆心的孫承宗。無奈之下,孫老師上奏朝廷罷免王在晉,內(nèi)閣商議決定遼東經(jīng)略由孫老師代替。(當時王在晉主張放棄山海關(guān)以外的所有土地
因為王在晉的愚昧
,孫承宗看中了據(jù)理力爭的袁崇煥,覺得他是可用之才。果不其然,孫老師上任后,廣泛采取袁崇煥等人的意見,就此孫承宗、袁崇煥等建立了西起遼西山海關(guān)東至錦州的關(guān)寧防線,這條重要的發(fā)現(xiàn),在大明王朝滅亡時依舊沒有被滿清攻破,固若金湯。兩次大捷,才華顯露
孫老師倒霉了
,被魏忠賢算計了。孫老師下臺了,新上任的遼東經(jīng)略是閹黨的高第。聽說孫老師倒臺了,后金手舞足蹈,準備問候一下新上任的遼東經(jīng)略,順便打一波''草谷''。(少數(shù)民族把侵犯中原邊境,擄掠物資、女人稱為''打草谷'')本就是認賊作父的高第自然不是什么真漢子,軟弱無能的他采取鴕鳥戰(zhàn)術(shù),率領(lǐng)大軍穩(wěn)穩(wěn)龜縮在山海關(guān)。孫老師一手培養(yǎng)出來的袁崇煥不敢茍同
努爾哈赤見計策不成
攻城已然過了四日
,寧遠城依舊矗立在那里,在大明王朝的版圖里。努爾哈赤惱羞成怒,更是為了喚醒士氣,他親自率領(lǐng)軍隊沖鋒。不料一枚炮彈與這位一世英杰來了個親密接觸。這之后努爾哈赤受傷退兵,這時大明王朝與后金交手以來的首次勝利,史稱寧遠大捷。可憐的努爾哈赤自此不久便一命嗚呼
。公元1627年天啟七年五月,取得朝鮮勝利的皇太極出兵遼東,為父報仇。在強大的后金鐵蹄下,大、小凌河城相繼失守,乘勝追擊的皇太極圍困錦州。袁崇煥為解錦州之圍,命祖大壽率4000精兵與東出的水師合力攻擊后金后方。可不料
,騎兵機動性太強,祖大壽剛出發(fā)
再述狂語,市井銷魂
袁崇煥在遼東正風生水起時
明思宗朱由檢上臺后打垮閹黨
崇禎二年,后金繞過山海關(guān)直逼京師
,袁崇煥急忙救駕,卻遭到朝中眾臣懷疑,紛紛誹謗袁崇煥故意放清兵入關(guān)
為什么朝中眾臣這么想?事出有因當年五月袁崇煥以喝酒為名親自登臨毛文龍總兵的島嶼(在后金后方
袁崇煥處在風口浪尖上
審訊半年后
總結(jié)
什么是愛國將領(lǐng)
但是
于君父
于同僚,他排出異己(滿桂)
于黎民,自是被誣陷私通后金
袁崇煥是個忠良之臣
作為袁崇煥,這些多多少少有一點真實性的
。不過在毛文龍之后,崇禎還同意了袁崇煥的請求,就是肯定了袁崇煥,至少是“不予追究”了。當時肯定,一年以后再追究,是不是朝廷在出爾反爾?其實袁崇煥最大的問題
,是失職:他作為總司令,卻讓女真兵來攻擊,這不是失職你新立的“功”能不能彌補從前的“過”,這個衡量的標準
可是
一個有缺點、有弱點的將才
可惜的是
,崇禎既不夠睿智,也缺乏自信。他注定要與“有缺點的人才”勢不俱生的。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297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