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
,亞歷山大·貝爾發(fā)明了電話當時,有一個來自萬里之外的中國人,看到了這個神奇的發(fā)明
。他的名字叫李圭,是奉命前往參觀“萬國博覽會”的寧波海關稅務司官員。李圭
,中國近代郵政倡導者之一李圭被這個能通話的機器深深震撼
,并將其寫進了《環(huán)游地球新錄》一書中。后來
,電話從美國傳到了歐洲。1877年(光緒三年),時任駐英公使郭嵩燾受到倫敦電氣廠老板畢諦的邀請
,前往參觀和體驗電話郭嵩燾
當時,畢諦在樓上樓下設置了兩臺電話機
郭問:“你聽聞乎?”
張曰:“聽聞
郭:“你知覺乎?”
張:“知覺
郭:“請數(shù)數(shù)目字?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張:“一二三四五六七
這是有史料可查的中國人首次使用電話的記錄
郭嵩燾在當天的日記里詳細記錄了這次簡短的通話
張德彝也對電話進行了記錄
他說:“前丁丑年(1877年)
不久后,因為商業(yè)和貿(mào)易方面的需要
,電話被傳入中國。1877年1月,上海輪船招商局為了保持總局與金利源碼頭的聯(lián)系
,從海外買了一臺單線雙向通話機,拉起了從外灘到十六鋪碼頭的電話線。這是有史料記載的中國第一條電話線路。根據(jù)《格致匯編》(中國最早的科普期刊
由此可見,當時電話已經(jīng)有了不少“嘗鮮者”
1879年9月
工部局回函表示同意
1882年2月21日
這張網(wǎng)絡流傳甚廣的照片
電話交換所的誕生,標志著中國電話商業(yè)運作時代的開啟
幾乎與此同時
同年4月
在同一個租界內(nèi)有幾個不同系統(tǒng)的電話網(wǎng)絡
于是,1883年
統(tǒng)一后
當時的上海公共電話廳
雖然上海這邊搞得風風火火
直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在洋務派李鴻章的推動下
1885年3月15日
天津電報局奉李鴻章之命,規(guī)劃了兩條電話線路
1885年底,電話線鋪設完畢
這個璞爾生
,最早是丹麥大北電信公司的技師,后來受聘成為北洋電報學堂(我國最早一批工業(yè)?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1899年11月19日,清政府督辦電政大臣盛宣懷向光緒皇帝上了奏折
盛宣懷和他當時的奏折
光緒皇帝表示認可
結果
同年,還是前面那個叫璞爾生的丹麥人
他在北京東交民巷架設電話線路
璞爾生的電話業(yè)務對當時清政府已經(jīng)開辦的電報局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1904年1月2日,由清政府欽準的中國第一個官方部辦京城電話局正式誕生
這個電話局位于北京城內(nèi)東單二條
當時電話局只安裝了一臺100門電話交換機
北京官辦電話局的工作場景(1910年)
后來
,1905年3月23日,清政府以5萬兩白銀收購了“電鈴公司”,并入大清北京電話局南苑分局。璞爾生本人,也被聘為電話局顧問。值得一提的是
,1908年,慈禧太后為了方便監(jiān)視和控制光緒皇帝,特批在頤和園“水木自親殿”和中南?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
,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298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