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黨組織批準
,江華成為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從此,江華步入職業(yè)革命生涯
。1927年春
,江華任湖南汽車路工會湘南辦事處主任,當年10月
,江華受黨組織的派遣
,擔任安源市委技術書記。白天到修理廠老鉗工唐師傅那兒當學徒
,這是他的公開身份
;晚上,江華轉入他“技術書記”的秘密工作:拿起鐵筆
,鋪開蠟紙
,借著一盞油燈,一筆一畫地刻起字來
。安源的共產(chǎn)黨組織和群眾組織恢復后
,他接連組織了多次罷工和暴動。
1928年5月
, 江華來到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
,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
,為紅軍初創(chuàng)時期軍隊的政治建設做了許多工作
,并參加了井岡山三次反“會剿”斗爭、大柏地戰(zhàn)斗
、長嶺寨戰(zhàn)斗
、三下龍巖城等著名戰(zhàn)斗。
江華還率部參加了中央蘇區(qū)第一至第五次反 “圍剿”的斗爭
。
1934年10月
,江華隨中央紅軍長征。
1936年秋
,他受命與白志文一起組織部隊打下了地主土豪的“土圍子”旦八寨子
,造成很大影響。毛澤東后來在其著作中引用過這一戰(zhàn)例
,并得出了一個著名論斷:“凡是反動的東西
, 你不打,他就不倒
。這也和掃地一樣
,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1946年10月
,江華參與指揮新開嶺戰(zhàn)斗,一舉全殲敵人
,活捉敵師長李正誼以下官兵 6200余人
,斃傷敵團長以下2100余人,首創(chuàng)在東北戰(zhàn)場我軍全殲敵軍一個整師的先例
。
1938年夏,當時他即將前往山東的抗日一線
,臨走前向主席告別
,由于敵后工作的特殊性,不能用自己的名字
,于是便想要主席幫他改名
。主席聽后沉思了一會:“湖南江華是你的故鄉(xiāng),不忘家鄉(xiāng)
,不忘本
,不如就叫江華吧!”
從這以后
,江華的名字伴隨了他的一生
。以縣名作人名,江華是經(jīng)過認真考慮的
。他想在抗日戰(zhàn)場隨時有可能犧牲
,但有了這個名字,不管埋骨何處
,人們就會知道他是江華瑤族人
。
1999年12月24日江華同志在杭州逝世后,按照他生前的遺囑
,骨灰分成兩部分
,分別安葬于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和家鄉(xiāng)鷓鴣塘村母親墓旁。
陳為人:用生命守護中央文件安全
陳為人
,原名陳蔚英
,江華沱江鎮(zhèn)百家尾村人,18歲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師范
。1920年受李大釗委派赴山東介紹“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發(fā)展情況
,宣傳馬克思主義。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22年在北京鐵路總工會工作
。1923年與李震瀛在哈爾濱、沈陽
、大連等地開展黨的工作
。1924年在上海從事工人運動
。1925年在北平市委工作,負責工人運動
。同年11月參加“首都革命”
。1926年組織并參加北平“三一八”集會和示威游行。1927 年任順直省委秘書長兼組織部長
,同年10月任滿洲臨時省委書記兼秘書長
、宣傳部長。1928年任滿洲省委書記
,同年12月被捕
。1929 年7月被黨營救出獄后,到上海負責黨訓班工作
,并同謝覺哉等主辦中央黨報《 上海報》
。1931年春又被捕,年底再次被營救出獄
。
1932年下半年
,為加強保密工作,黨組織安排陳為人負責中央文庫
,集中管理中共中央及中央領導人工作中積累的全部文件資料
。陳為人深知責任重大,立下誓言:“如果出現(xiàn)什么問題
,到了無法挽救的時刻
,我就放火燒毀自己的家,與文件俱焚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陳為人與妻子韓慧英開設了一家湘繡店作掩護,將數(shù)萬份文件藏在閣樓夾壁內(nèi)
。根據(jù)保密要求
,陳為人只駐守文庫,不參加黨的任何活動
,所有文件的進出
,全由韓慧英對外單線聯(lián)系,這也是夫妻倆與黨的唯一聯(lián)系
。1935年
,韓慧英外出接頭時不幸被捕。得知此事
,陳為人第一反應是馬上轉移文庫
。倉促之下,僅靠自己找到安全保密的庫房很難
,且租賃單幢房子還得有擔保人
。此時
,他已與黨組織失去聯(lián)系,更不能找外人
,想盡辦法才找到一棟免擔保的二層小樓
,咬牙以每月30銀元的價格租了下來。
1935年底
,韓慧英出獄回家
。1936年下半年,他們終于找到了黨組織
。遺憾的是
,陳為人由于長期艱苦的地下斗爭生活,三次被捕入獄
,精神上肉體上遭受敵人嚴重的摧殘折磨
,加上忘我的工作
,營養(yǎng)極度不良
,他的病情日益惡化,大量吐血
,終因醫(yī)治無效于1937年3月13日與世長辭
,時年38歲。黨組織高度評價了陳為人的歷史功績
,稱贊他為革命作出了“了不起的貢獻”
。1945年召開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李啟漢:坐獄最早最苦的同志
李啟漢
,又名李森
,1898年3月28日出生在湖南省江華縣碼市鎮(zhèn)李家村的一個貧農(nóng)家庭。他8歲進入本地初級小學讀書
,后在一個親戚的接濟下
,升入縣立高小,1915年起
,先后在衡陽
、長沙讀中學。
1919年
,年僅21歲的李啟漢在岳云中學畢業(yè)
,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正從北京、上海迅猛地發(fā)展到全國各地
。他積極投身到運動中
,發(fā)動校內(nèi)外同學參加罷課,上街游行宣傳
,反對軍閥賣國賊
,抵制日貨
。他還積極參加毛澤東等發(fā)起的驅逐湖南督軍張敬堯運動,在運動中結識了鄧中夏
、毛澤東等人
。1920年春,李啟漢到達上海
,繼續(xù)進行驅張斗爭
。
經(jīng)過五四運動和驅張斗爭的歷練,在鄧中夏
、李達等人的影響下
,李啟漢從激進的民主主義者逐漸轉變?yōu)楣伯a(chǎn)主義戰(zhàn)士,并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
,成為中國最早的團員之一
,不久便由團員轉為上海早期黨組織的成員。
上海早期黨組織成立后
,李啟漢被派往工人群眾中活動
。1921年8月,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上海成立
,李啟漢成為該組織領導成員之一
,負責主編《勞動周刊》。
從1921年至1927年期間
,李啟漢先后組織了上海英美煙草公司工人罷工
、東日華紗廠和上海郵電工人罷工,支援香港海員工人大罷工
,還組織了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
。可以說哪里有工人在同資本家進行斗爭
,哪里就會有李啟漢的身影出現(xiàn)
。一時間,他成了上海的“名人”
,真正成長為工人運動的先鋒者
。工人們擁護他、喜愛他
,把他當“救星”
,大家都親切稱呼年僅二十多歲的李啟漢為“李大哥”。
1927年4月15日凌晨
,國民黨反動派在廣州實行“清黨”大屠殺
,大肆捕殺共產(chǎn)黨員、進步青年和工人
。凌晨1時左右
,反動派的軍警包圍了李啟漢的住宅
。李啟漢穿上妻子的衣服,喬裝打扮
,想躲過反動軍警的偵查
,但還是被敵人識破而被捕
。在被敵人押往監(jiān)獄途中
,他昂首闊步
,怒目而視,大罵國民黨反動派卑鄙無恥
,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等口號
。
4月16日,李啟漢的妹妹李夏明去探監(jiān)
。李啟漢對妹妹說:“妹妹繼續(xù)努力吧
!不要忘掉哥哥未完成的事業(yè)。不過
,以后你不要前來看我
,恐怕敵人還要害你,千萬千萬
!”
被捕后李啟漢受到嚴刑拷打
,但他堅貞不屈
,最后被敵人秘密殺害
,犧牲時年僅29歲。李啟漢是一名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
,即使面對死亡
,他也大義凜然。
在短短的革命生涯中
,李啟漢曾三次被捕
、兩入牢獄,最終為革命事業(yè)犧牲
,被鄧中夏稱為中共歷史上“坐獄最早最苦的同志”
。后來,毛澤東曾在給李啟漢的妹妹李夏明的信中寫到“啟漢同志也是我親愛的弟弟”
,勉勵她“繼續(xù)為黨工作
,以繼啟漢、中夏之遺志”
。
END
歡迎團子們下方留言 點贊 轉發(fā)
綜合整理自永州發(fā)布
編輯 | 小白
責編 |李海燕 復審 | 楊建湘 終審 | 周瑜
◆ 全市村(社區(qū))團組織換屆工作圓滿完成
!
◆ 學史明理 | 汲取奮進力量,綻放青春風采
◆ 這些鐵路護路知識
,你知道嗎
?
緬懷
!銘記!傳承
!
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的寄語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
、工作、生活中
,許多人都有過寫寄語的經(jīng)歷
,對寄語都不陌生吧,借助寄語人們可以表達心中所想
。那么你所知道的寄語都是什么樣子的
?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的寄語,僅供參考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
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的寄語1 1、清明雨洗烈士墓
,揮筆祭出英雄魂
。
2、無論什么時候
,人民永遠記住您
,我敬愛的革命烈士們,雖然在這個世界上已看不到你們那英勇的身軀
,但是
,你們的靈魂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中!
3、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昆侖
,緬懷先烈們不屈的精神。
4
、青山綠水留生前浩氣
,蒼松綠柏堪慰逝后英靈!
5、清明節(jié)追悼先烈無私無畏的奉獻!他們的精神永存!
6
、沒有烈士的犧牲就沒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我們會好好學習,不辜負先輩的期望!
7
、山清水秀風光好
,月明星稀祭掃多。春風已解千層雪
,后備難忘先烈恩!
8
、你以塊碑的蒼涼和深刻向時間證明代人倒下和站立的姿勢,當你匍匐喋血的那瞬間,你把完整的心交給了大地母親
。這樣的心匯聚成巨大的洪流
,才噴發(fā)出個燦爛的中國!
9、九在這個莊嚴地日子里
,先烈們
,我向你們致敬,向你們學習
,你們的愛國情操在中華大地生根發(fā)芽!
10
、那些為國而戰(zhàn)的先烈們,在成長的路上
,我將以您為傲
。在青春的征程上,我將為您自豪!
11
、清明時節(jié)
,緬懷先烈,斯人已去
,心中猶念!
12
、英雄忠心永世,熱血長撒人間!
13
、不要擔心自己的力量過于渺小
,任何浩大的歷史都是被處于最基層的小齒輪所推動,將先祖?zhèn)兊膬?yōu)良品格繼續(xù)發(fā)展下去
,這便是我們緬懷先人的最好方式
。
14、清明的小草嬌翠欲滴
,那是我們獻給烈士的新衣;清明的白楊高大挺拔
,那是我們送給烈士的鋼槍;清明的白云飄向遠方
,那是我們對烈士的呼喚;清明的細雨飄飄灑灑
,寄托著我們對烈士的思念!
15、不是所有緬懷都要伴隨悲傷,不是所有的緬懷都要用淚水注解.緬懷是為了銘記,銘記是為了照亮前行的路途
。
16
、我多想您還在原地,不曾離去
,不會讓我們只孤獨地讀您的事 跡
,想象您的背影。您走了
,留給我們的是世世不朽的精神
,留給我們的是今時今日的燦爛文明。
17、這是條被鮮血染紅的道路
,他們用滾滾熱血換來了我們的今天
。多少日日夜夜,多少次痛苦折磨
,他們卻義無反顧的面對
,為我們開拓片天地!
18、緬懷革命先驅
,繼承革命傳統(tǒng)
。
19、歷史的長河記載了多少英雄的事跡
,有多少人為了保衛(wèi)祖國和家鄉(xiāng)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烈士們走了,但他們的事跡會化成永不磨滅的豐碑高矗在我們后人的心中
。
20
、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
,革命先烈
,浩氣長存,永垂不朽
。
21
、憶苦恨斷愁腸,思英豪淚兩行
。今清明
,只愿英豪名留史章!
22、清明時節(jié)
,站在高高的烈士紀念碑前
,我們緬懷你們――我們的先輩!是以為你們的奉獻和犧牲,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愿你們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23
、青松環(huán)繞,白塔聳立
,革命先烈
,永垂不朽。
24
、千百年前
,古人嘆惋清明,千百年后
,作為國家未來希望的我們緬懷清明
,緬懷為新中國的成立而流血的烈士們
,這是你們的節(jié)日,你們的精神永遠在我們周圍發(fā)揚滋長!
25
、靈魂鑄就的不朽
,讓我們?yōu)閭€個不曾遠去的名字,肅穆!
26
、曾經(jīng)
,清明鐫刻在石碑上,牽引出無限的愁緒于追憶;如今
,清明埋藏在心里
,融化為前行的理由和動力。
27
、高唱剛強的贊歌
,鍛造堅韌的性格,無悔革命的精神
,是你們在戰(zhàn)爭與親率面前鑄就了不朽的歷史!
28
、我們無法忘記那些先烈的`事跡,在清明節(jié)這天
,我們要祭奠那擁有浩然正氣的靈魂
,我們由衷的向他們致敬。
29
、時光如苒
,天人相隔。歲月至今
,思念綿綿不絕
。清明雨下,又是年相遇
,生者默念
,逝者安息。
30
、清明
,這個特殊的日子,需要的是銘記
。銘記感悟的力量
,擦掉緬懷的淚水,鼓舞我們前行
,奮發(fā)讀書,愛我中華
,祝福祖國!
31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32
、烈士之魂
,萬世流芳。
33
、又是年清明節(jié)
,又是季雨紛紛。清明依昔
,過往依昔
,腳步依舊如前,憶及到
,只如昨朝
。曾幾何時,心間又止不住的想起那些不會褪色的過往
,只愿切安好
。
34、清明
,沉甸甸的思緒
。祭奠為國為民的英雄。
35
、你們用熾熱的鮮血染紅了那面旗幟;你們用瘦弱的身軀阻擋了敵人的炮火;你們用實際的行動為我們爭取自由
。在山面前,你是那樣渺小;但在我們心中
,你是那般偉大
。
36、昔日為祖國立下汗馬功勞的人們
。此刻我們?yōu)樗托?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對他說聲:您將永垂不朽,被列入歷史的清單
。
37
、歷史不會忘記你們,人民不會忘記你們
,因為你們是我們心中最可敬的人!
38
、你們用瘦弱的身軀推動了蛟龍的身體,帶動了中華的輝煌
,愿國之昌盛
,愿英靈長存。
39
、是他們用身軀鋪起了康明大道;是他們用鮮血染紅東方的太陽;他們
,把寶貴生命獻給祖國母親
,他們,是這方
凈土上最耀眼的星光
,先烈是我們的驕傲與自豪
。
40、雄碑聳立,是你們大的身影;溪水長流,是你們不朽的心靈;松柏的長青,是你們長存的浩氣;藍天白云,是你們英魂的棲地
。
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的寄語2 1
、悲歌曲從天路,壯士不再歌易水
,曉見紅山有炊煙
,烈士之魂已見泉,紅塵夢里憶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