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
昨日
此外
姓氏情況
按戶籍人口數(shù)量排名
新生兒姓氏 最多的是“李”
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
新生兒登記姓氏最多的是“李”,共72.6萬人
常見復姓 “歐陽”有上百萬人
復姓
目前,“歐陽”是第一大復姓
其他常見復姓人數(shù)為:“上官”8.8萬人、“皇甫”6.4萬人
姓氏選取 隨母姓情形有所增加
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實施后
姓名小知識
我國姓名文化源遠流長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時期
,那時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因此“姓”是“女”和“生”組成,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都從女旁,說明最早的姓是隨母姓。“氏”則產(chǎn)生于父系氏族社會
,隨著氏族規(guī)模日益龐大,為了便于管理便將一部分人口分出去,于是在“姓”的基礎上產(chǎn)生了“支脈”,稱其為“氏”。直到漢代,姓與氏才合而為一,并以父傳子的模式代代相傳。在古代,“名”和“字”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在我國傳統(tǒng)習俗中
許多古人還有號
,廣義的號有別號、綽號、謚號之分,狹義的號則單指別號。號有自取的,也有別人給起的。如蘇軾號“東坡居士”,李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清末以后,尤其是新文化運動興起后
,古人復雜的姓名字號作為封建文化的象征,逐漸消失于歷史長河中。但古人姓名中蘊含的許多文史典故和傳統(tǒng)文化知識,對現(xiàn)代人們?nèi)∶哂兄匾梃b意義。據(jù)公安部官方網(wǎng)站
從“建國”“英
、蘭” 到“浩然”“欣怡”姓名情況
不同時代名字的變化
,折射了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生活水平提升和思想觀念革新。新中國成立時,為了紀念這一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時刻
,很多男性取名為“建國”“建華”,很多女性選用“英”“蘭”。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上世紀八十年代
上世紀九十年代名字則注入了風雅的文化元素
,“杰”“浩”“婷”“雪”等字更多地被選用。進入21世紀后
,“濤”“浩宇”“浩然”“婷”“欣怡”“梓涵”等“文藝范兒”的名字大受歡迎。四字及以上字數(shù)姓名 一直保持增長態(tài)勢
目前
,我國除部分少數(shù)民族外,大部分人的名字多為二字(單姓單名)、三字(單姓雙名或復姓單名)或四字(復姓雙名),超出四字的比較少見。從不同年代看
,三字姓名一直占據(jù)主流。特別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宗族、家族姓名文化深入人心,取名字往往帶上標識輩分的字,因此二字姓名較少。改革開放后
,輩分觀念逐漸被淡化,人們?nèi)∶非蠛啙嵑糜?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21世紀以來
,隨著人口規(guī)?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新生兒姓名用字 玥
為有效降低重名概率
新生兒名字
使用最多的
50個字
與2019年相比
,“玥”“伊”“昕”“可”等字受到新生兒父母的青睞。男性新生兒
使用最多的
10個名字
與2019年相比,“奕辰”首次入圍并登頂榜首
,成為男性新生兒父母起名的首選,“亦辰”“宇辰”“亦宸”也進入前十女性新生兒
使用最多的
10個名字
與2019年相比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315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質(zhì)莊親王永瑢作品集
下一篇:
,要回來不久后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也沒加入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