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京博國學
曾國藩識人的本領甚是厲害
,他曾在日記中寫下過四句話,我們可以從中了解他的識人之術
。

,兩大福相.png" />
“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這四句話
,分別從做人和做事的角度
,說明一個人的修養(yǎng)和處世態(tài)度對于自身命運的重要性,道出了人生的四大福相
。
端莊厚重是貴相
端莊厚重,說的就是一個人為人穩(wěn)重、嚴謹端莊,不輕佻冒失。這是貴人應有的氣質和外在表現(xiàn)。
《清史稿》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
曾國藩為人威嚴莊重
,每次有客人到來,都會盯著客人看上好久
,盯得客人往往大不自在
。然后,曾國藩開始和客人交談
,等到客人走后
,曾國藩就能總結出這個人的好壞優(yōu)劣。
曾國藩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
,就是憑借一個人的外表是否穩(wěn)重
、端莊 、自重
,來判斷是否有德有才
。
因此,他曾明確宣稱:“其無德而近于小人”
,厚重之人
,敦厚而智慧
,堪任大事,就像金庸筆下的大俠郭靖
。
端莊厚重的人,表明他懂得敬畏,有敬畏感的人思慮就會深遠,說話就會謹慎
。
《論語》中有言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君子要先自“重”
,然后才能生“威”。就是說君子要先從內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
,再牢固自己的所學所守
,從外塑造自己個人形象,由此才能發(fā)揮其在社會中的作用和影響
。
謙卑含容是貴相
為人謙遜低調,有容人之度,這樣的人才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成就大事
。
穆彰阿曾是曾國藩人生的貴人
,無論曾國藩官至何處
,總要尊稱其一聲恩師;若是穆彰阿離京歸來
,曾國藩必會登門問安
;穆彰阿過生日,曾國藩會準備賀壽禮物
。
后來
,曾國藩官運暢通,穆彰阿卻因事被貶
,曾國藩卻仍然不忘其恩
,時常登門探望。甚至在穆彰阿去世后
,曾國藩還帶著兒子去拜訪穆彰阿的后人
。
懂得謙卑的人,用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人和事
,有容人之過的氣量
,對他人的小過以大度相待,方顯大家本色
。
最能體現(xiàn)曾國藩容人之度的
,是他對待左宗棠的態(tài)度
。
左宗棠為人非常自負,從未把曾國藩放在眼里
。曾國藩初到長沙練兵時
,左宗棠就跟人說曾國藩才能不行,后來還曾鼓動官員大肆攻擊他
。
但是曾國藩對于左宗棠的行為
,往往只是一笑置之泯恩仇。甚至還這樣評價左宗棠:“論兵戰(zhàn)
,吾不如左宗棠
,為國爭光,亦以季高為冠
。國幸有左宗棠也
。”
任何人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總免不了有意見相悖
、言語碰撞的時候,而謙遜有禮
、寬以待人才是走向成功的必備技能
。
事有歸著是富相
所謂事有歸著,就是行事有始有終,腳踏實地
,如此才能辦實事、辦成事
、辦大事
。
看過這樣一則寓言。
一個漁夫出海打魚
,結果那天運氣不佳
,只捕到了一尾特別小的魚。
小魚就對漁夫說:“漁夫漁夫你放了我吧
,等我過段時間長大了你再來捕我
,那樣你就能得到一條大魚啦!”
漁夫聽完就笑了
,說:“你說得不無道理
,但是我若是今天用眼前的實利去換虛幻的東西,那我就是太蠢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現(xiàn)在流行的一句話是,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固然是件好事
,但如果沒有腳踏實地作為前提的話,一切都是空話
。
這個世界上沒有優(yōu)秀的理念,沒有空想結出的果實,只有腳踏實地的結果
。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
,生活總有一天會有豐厚的回贈。
心存濟物是富相
心存濟物就是要懷有一顆慈悲善良的心,樂善好施
,懂得關心除了自己以外的人、事
、物
。
范仲淹家訓中有這樣一句話:“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
。敬長輿懷幼
,憐恤孤寡貧?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做事要禮義為先
,切勿輕狂,要處處謙遜
,與鄰居搞好關系
。也要尊老愛幼,幫助窮人弱者——范公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先憂后樂”的做人治世的主張
。
心存濟物的人
,懂得關心他人
,心懷天下
,不以自己一人一家的溫飽平安為榮,而渴望“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
為人處世,若能抱以端莊厚重、謙卑含容的態(tài)度
,腳踏實地、心懷天下的心境
,對待生活
,默默耕耘,定會不斷積累自己的福報
。
主播:喬炯
主持人
、配音員
、導演、語言藝術導師
對自己苛刻一點
,聽眾聽來挑剔少一點
,只有用心付出,方能收獲真心
。
文章來源:京博國學(ID: jingboguoxue)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yè)部
點擊圖片可進入
“喜馬拉雅FM”-“全民夜讀”欄目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
,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記與攻略
,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
,“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
讀《曾國藩》
? ? ? ?很多年前市上盛行《曾國藩家書》,買過一本
,但提不起興趣
,至今躺在書柜里; 3個月前在手機電子版中初識曾國藩
,幼年的他天資平平
,背書水平居然弱過潛在他家房梁的賊人,考試六年才中進士
,資質平凡如常人的他卻一步三級
、而又幾經沉浮,最后皇帝親筆手書“勛高柱石”
,讀《曾國藩》
,他的逆襲史令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主持人白巖松的書籍《白說》中
,他提到了唐浩明版的《曾國藩》
,在事業(yè)迷茫、徘徊之時
,給了他醍醐灌頂之感
,于是我買了紙質唐浩明版的《曾國藩》。第一遍初讀
,第二遍邊讀邊在旁摘要
。第三遍回顧,于是有了這篇讀書筆記
。
? ? ?曾國藩是清朝歷史上留下重要筆墨的漢臣
。他創(chuàng)建湘軍,平定太平天國;在他的指導下
,建造中國第一艘輪船
,開啟近代制造業(yè)的先聲;建立第一所兵工學堂
,肇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
;第一次翻譯印刷西方書籍,不僅奠定了近代中國科技基礎
,而且極大地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
;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學生,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棟梁之材
。曾國潘的人格魅力與現(xiàn)世功勛給世人留下了深遠影響
。
? ? ?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20多歲初生牛犢
,行路難離我們好遠;而立之年——.“江闊云滴
,斷雁叫西風”
,在社會大染缸經歷摸爬滾打的我們,始覺行路難
,有時候竟有難于上青天之感
!然而,讀起曾國潘的經歷
,才知道什么是難的厚重與艱辛
。文章采用倒敘的寫法,從他返回家鄉(xiāng)省親而后創(chuàng)建湘軍
,從一介文官到統(tǒng)領湘軍
,從一千永丁到二十萬湘軍,從與太平天國第一次交手就失敗到摧毀天國老巢
,其中的艱難困苦
、屈辱創(chuàng)傷之多,如濤濤江水般
,傾吐不盡
!滿腔熱血
、一顆衷心為收復大清江山
,捍衛(wèi)孟明教的尊嚴,卻落得皇上猜疑
、地方排擠
、四面碰壁、八方覷持、幾陷于通過不容的境地
。而另一部分大臣
,心底壞、材質劣
,卻加官加爵
,手握重權。第一次帶兵
,靖港慘敗
,他緊閉雙眼,準備跳進湘江漩渦中
。左總棠罵醒了他
, 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惟倜儻風流之人稱焉
。 恩師的話猶言在耳
,好漢打落牙齒或血吞!他擦干了眼淚
,他和湘軍們頂住了
,迎來了湘潭大捷!回首帶兵的崢嶸歲月
,有過多少萬念俱灰的時刻
,有過多少卸甲歸田、落得清閑的想法
,有過多少千鈞一發(fā)
、迫在眉睫的緊急時刻,但是
,挺過來了
,就挺出了勝利,挺過了人生又一高峰
,挺開湘軍史上新的篇章
。
? ? ? ? 曾國藩曾回憶往事,沒有長沙靖港之辱
,就沒有他后半生的功名事業(yè)
。挫而后奮的成功,強化了他愈挫愈奮
、百折不撓的性格特點
。他曾深有感慨地說,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多
。幾十年后
,他在家書中教育兒子說:“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
,有所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薄鞍俣朔髂嬷畷r……亦只有逆來順受之法?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焙靡粋€難得的挺經
!
? ? ? 對歷史不感興趣的我,曾一度覺得曾國藩先生離我們太遠
,但是他在大災大難大悲中屹立不倒
,越挺彌堅的精神震撼了我。少年不識愁滋味
,識盡滋味已白頭
!讀起《曾國藩》,正如一位滄桑的老人在回首悠悠往事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事無艱難,何來人杰
!
? ?論作戰(zhàn)水平
,曾國藩大人比不過左宗棠,宗棠大人奇思妙術
,親自上陣百戰(zhàn)百勝
,可是他的部隊少了他就寸步難行;曾國藩大人則不同
,20萬湘軍遍布五湖四海
,他的門生帶的營各個都是勁旅,于是湘軍才建立了赫赫功勛
。
? ? ? ? 曾國藩一介文弱書生
,憑什么以武功名世?他的門生
,絕大部分是他或識于風塵
,或拔之于微末,或破格委之以重任
,用之任之
,不猜不疑,讓他們大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
。在擺棋攤子上識得康福
,成為了他的貼身侍衛(wèi);在賣妻的荒唐場景下
,識得鮑照的好功夫
,而后成為了湘軍中實打實的干將
、營長
;在衡水邊識得奇男子彭玉麟
,而后成為水軍統(tǒng)領。曾經曾國藩與他的學生李鴻章分享過他的面相識人四十字
, 邪正看眼鼻
,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
,富貴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
;若要看條理
,全在語言中。
? ? ?第二
,寬過錯
。曾國藩深知,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
,在鮑照荒唐賣妻中
,曾國藩寬容了他的魯莽;他的弟子李鴻章舉人出身
,家里出身好
,但官僚氣息足,做事拖拉
。進入曾國藩的軍隊后
,他命令他準點起床,并與李鴻章一起進餐
,而后學習兵書討論國事
。曾國藩嚴于律己、克己復禮的精神感動了李鴻章
,改掉自己的惡習
,最后成為曾國藩的接班人,他帶領的淮軍異軍突起
,他成為了歷史上繼曾國藩以后又一響當當?shù)娜宋铩?br>
? ?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典型事例是他與左宗棠大人的相處
。兩位都是湖南人,兩人性格不同
,曾國藩大人寡言
,左宗棠大人善辯,雖說曾國藩對他有提攜之恩
,雖說曾國藩曾供奉翰林
,他屢試不第
,但是他天生心高氣傲,咄咄逼人
,曾在慈禧太后面前告黑狀
,曾經不顧曾國藩當時處境,寫信狀告朝廷
,天津一案錯判案
,然曾國藩卻說,吾輩之爭所謂國事
,與私情厚薄無關
。曾先生去世后,驕傲的左先生親筆寫下了挽聯(lián)
, 知人之明
,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
;同心若金
,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 回望他倆的功績與世人的評價
,雖左先生天賦異稟,曾先生還是勝過左先生
,勝在境界與心胸
,遠在做人的格局,江河所以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
,故能為百谷王
。
? ?曾國藩統(tǒng)領湘軍,有過一段特別難熬的時光
,上下受氣
,左右排擠,江西城久攻不下
。父親病喪
,他心灰意冷回到他熟悉的荷葉塘,反思他為何這五年一片忠心為國家
,卻落得灰溜溜回家的下場
。在其百思不得之時,冥冥之中曾經的好友陳敷點醒他
,藥可治病
,《
道德經》方可療心。他整整通讀了一年
,而后大徹大悟
,他寫下了這樣的話
, 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
,則憂患橫逆之來
,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
,而吾所居者小
,則遇榮利爭奪之境
,當退讓以守其雌
。老莊深邃的哲理,如一道天梯
,使曾國藩從百思不解的困惑中走了出來
。
? ? ? ? 一年后,具威凜之氣的湘軍統(tǒng)帥曾國藩委身會見曾經把他罵得一無是處的左宗棠
,將其看作參透老莊的考驗
。聽說老友曾國藩來拜會他,左宗棠故意關門
,要其吃閉門羹
,見其便服出行,才側門迎接
;會面中
,曾國藩絕口不提左宗棠對他的栽培與扶持,滿口都是對左宗棠的感謝
,佩服他的妙才
,期望他的輔翼,左宗棠被曾國藩的誠懇真摯打動
,他們握手言和
。他們的和諧,不僅是朋友間的冰釋前嫌
,更為湘軍日后的壯大打下基礎
。經過這番痛苦鍛煉的曾國藩,以他更為圓熟的技巧
、老到的功夫
,在血與火的正直舞臺上,演繹了迥異往昔的精彩
。人孰能無過
,佩服曾國藩的“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愛讀曾國藩
,不僅因為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也一直秉承著“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而且在曾國藩事業(yè)受挫后
,他明悟出了“知其雄 守其雌”
,開辟了人生哲學的又一境界。擊敗太平天國
,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而是他的朋友們一次次四處愁糧餉、將士們舍身取義
;不是一味地孤獨一擲
,是集眾思,廣忠義
;不是一味地計較個人得失
,而是大局當前,知其雄
,守其雌
,寬容大度或是委屈自己以求長遠發(fā)展。 知其雄
,守其雌
,為天下溪;知其榮
,守其辱
,為天下谷;知其白
,守其黑
,為天下式!
? ? ? ?這本書
,共讀了三遍
。將其推薦給兒子,他也愛不釋手
。其中不僅包括了曾國藩一生的介紹
,其中還包含著該如何讀書、 做人的要義
。
? ? ? ? 讀書
,他的老師教導他這樣讀書, 讀書之法
,在專一經
;一經果能通,則諸經可旁及;若隧求專精
,則萬不能通一經
。 他這樣教導他的兒子, 讀書的訣竅在看
、讀
、寫、作四字配合
, 每日不可一缺
。他還說,朱子教人讀書
,曾講過八個字
, 虛心涵泳,切己體察
。虛心
,即不存成見
,虛懷若谷
。涵泳二字最不易識,所謂 涵者
,好比春雨潤花
,清渠溉稻。雨之潤花
,過小則難透
,過大則離披,適中濡而滋液
。清渠之溉稻
,過小則枯稿,過多則傷澇
,適中則涵養(yǎng)勃興
。 泳者 ,則好比魚之游水
,人之濯足
。善讀書,須視書如水
,而視此心如稻如花如魚如濯足
。 切己體察 ,即自身置進去體驗觀察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 ? ? 譬如做人,踐行的五要義
,誠
、敬、靜
、謹
、恒。 誠
,不欺人
,不自欺。 敬
,以恭肅之心待人待物
。 靜 ,用志不紛乃凝于神
。 謹
,不妄語,不大言
。 恒
,持之以恒,有度有節(jié)
。曾國藩臨死前
,《家書》中這樣謹示他的子孫, 一曰慎獨而心安
;二曰主敬而身強
;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勞則神欽
。
? ? 近人對曾國藩非常推崇
,毛澤東說,“吾于近人
,獨服曾文正"
。蔣介石對曾國藩也是視若神靈,1937年蔣經國從蘇聯(lián)回國,蔣介石將他安置在溪口讀書
,交給他兩本書
,其中一本就是《曾國藩家書》。掩卷而思
,讀完《曾國藩傳》
,他給我?guī)砹嗽鯓拥膯⑹灸兀?br>
1、 修身
。當教研員
,已經走過了五個年頭
,搞教學、開展研究
,做得越久越發(fā)現(xiàn)
,教學、研究是一門學問
,其博大精深
,其間高手如林,越往深處探尋
,其深不可測
,甚至一眼望不到頭,看不到希望
。正如讀書
,書讀得越多,就會發(fā)現(xiàn)書海越廣袤
,自己掌握的知識越少
,這個時候你會焦慮,會恐慌
。讀經典
,效仿古賢,從中獲得再生的力量
!彷徨
、無力之時 ,曾國藩歷經磨難
、轉敗為勝的經典案例如放電影般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現(xiàn),這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如明燈般指引著我前進的道路
。 靜心
,寧靜方可致遠。慈禧太后曾這樣評價曾國藩
,越遇到事情
,越能沉得住氣!困難常有
,挫折常在
,這本是生活、工作的常態(tài)
。學習曾國藩
,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
,慮而后能得
。告訴自己,挫辱是最大的動力,打擊是最好的幫助
。咬緊牙關
,把挫辱活生生吞下,就成了滋養(yǎng)自己意志和決心的營養(yǎng)
。如曾國藩般咬咬牙挺過來
,方可絕處逢生,柳暗花明
! 恒心
,做業(yè)務的人,當如屠啾啾般做得了冷板凳
,耐得住寂寞
。因為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文化變革越是緩慢
,越能得到確實的效果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千鈞之力
,聚于涓埃。偉大源于微小
,堅持積累成績
。 專心,一事精致
,就能動人
;一生堅持,方能永恒
。 李吉林老師
,一名語文老師,一輩子堅守在一個學校
,教著一門學科
,執(zhí)著于一門研究“情境教學”,干了五十年
。一輩子做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