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項羽進行軍事對抗的是劉邦
韓信是軍事家
,不是政治家,不懂帝王之術(shù),不會權(quán)謀權(quán)術(shù),政治低能兒。韓信打仗百戰(zhàn)百勝,自立為王
韓信的能力僅在軍事,其他都是弱項
所以,韓信只能被稱作“兵神”
韓信擁兵自立反叛劉邦
劉邦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
看看當時造反的英布
,他的軍事能力也是很強的,一開始英布擊潰荊王劉賈,楚王劉交,劉邦親率兩路大軍夾擊英布,英布在劉邦的圍剿下徹底失敗,英布在楚漢戰(zhàn)爭時期也是叱咤風云的人物,項羽對他都很忌憚,但在劉邦面前敗的那么徹底,從此沒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因為劉邦背后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做后盾,天下大勢已歸大漢
韓信軍事能力在當時是最出色的
我認為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假命題,為什么呢?因為韓信根本就不可能造反
,這里的不可能不是說韓信不想造反,而是他根本沒機會造反!更不用說造反去滅了劉邦。
1
大家不要認為劉邦這個大漢朝的開國皇帝很弱,他能從一個小小的亭長成為一個開國皇帝
,能拜當年還是一個管理倉庫的小官的韓信為大將軍統(tǒng)領(lǐng)全軍就說明劉邦識人用人馭人的能力是非常強的。當初韓信領(lǐng)兵出征確實立下很多戰(zhàn)功,手中也時常握有重兵,但他確實沒有機會造反。
當初漢軍平定三秦之地后
,劉邦令韓信東進平定燕趙齊等地,韓信也不辱使命,滅趙降燕破齊,滅了項羽大將龍且及二十萬楚軍,項羽大驚。而此時劉邦被項羽圍困滎陽,形勢危急
2
所以如果說韓信這輩子有能力有機會滅了劉邦的話就是此時了,乍一看這時候的韓信是整個楚漢戰(zhàn)爭中最為至關(guān)重要的因素
,但事實上韓信根本沒得選,他當初拒絕項羽并不是完全處于對劉邦的忠誠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迫不得已,就是這個“迫不得已”才是韓信根本無法造反的原因!
我們可以把目光回到韓信平定趙國后的那段時間
,公元前204年韓信平定趙國,與此同時劉邦出成皋,有一次,他與夏侯嬰進入韓信,張耳的大營,那時兩人還沒起床,劉邦輕而易舉的拿到了統(tǒng)兵大?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這是韓信第一次被輕而易舉的奪權(quán),第二次:
3
韓信在齊地
當初張良向劉邦獻計就封韓信為齊王
于是韓信的軍權(quán)第二次被輕而易舉的奪走
公元前202年
這是韓信第三次被奪軍權(quán)
所以我們可以最后來看一下,從一開始劉邦能輕而易舉的進入韓信的中軍大營到之后接二連三的調(diào)走韓信的大軍奪走他的軍權(quán)
4
也可能當初韓信大軍中的眾多中高級將領(lǐng)都是當年跟隨劉邦造反的沛縣元老
這也是當初蒯通極力勸諫韓信自立
當然了假如韓信在齊地時,他決定造反而且手下將領(lǐng)都愿意跟他造反的話
如果韓信當初在劉邦羽翼未豐的時候選擇擁兵自重
秦國沒落的時候
而韓信的第一戰(zhàn)就打敗了章邯,拿下了關(guān)中之地
此時的韓信兵力已經(jīng)到達了30萬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330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九千九百歲&am···
、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第1個僅有17人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