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節(jié)選自《最后的皇族:清代宮廷社會史》
【美】羅友枝 著
感謝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授權發(fā)布
★提示:文末可參加贈書活動!
我們可以在關于宮廷條例的諭旨中清楚地看到最高統(tǒng)治者特別關注和憂慮之事
1760年6月15日
侍衛(wèi)和負責準備茶水的蘇拉的證詞表明
當負責調查的官員詢問:“你是平民百姓
受雇于宮里的好處也講了出來
對總結此案的內務府大臣而言,不應該在宮里當差的平民無憂無慮、不受任何限制地出入宮禁
這些長期存在的非法安排的曝光
平民百姓必須被解雇,并由蘇拉代替 因李三溺水身亡而曝光的非法安排是一個警示,因為這凸顯了一個問題:皇帝的意志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違背或忽視 其他的發(fā)現(xiàn)與盜取國家財產有更直接的關系。1820年7月25日 追溯皇帝對宮廷安全的關心把我們引導進了詹姆斯·C.斯科特所說的“隱性的”領域 檔案中保存的關于宮規(guī)的上諭和關于犯罪案件的報告,可使我們直接看到皇帝對破壞正常秩序的行為的反應 奴仆們發(fā)生爭吵大聲互罵的時候,內廷的莊嚴和寧靜以及主子的安寧都被破壞了 太醫(yī)院筆帖式劉天光因自己的職務分配而與人發(fā)生了小小的口角,他非常惱怒 不太明顯的是,懲罰自殘行為的律條也是吵架促成的 自殺事件會受到非常徹底的調查 奴仆激起的暴力行為是不可容忍的,敲詐勒索同樣不可容忍。未得允許 從名義上說,太監(jiān)的社會地位很低,但就社會現(xiàn)實言之卻非如此。 在上述案例中 皇帝表示支持他的做法。 太監(jiān)必須確保他們的主子遵守皇室的有關規(guī)定,且不生是非。即使是皇帝的母親在紫禁城外采取任何行動 宮闈以內事務 弘歷試圖控制關于重大計劃的所有決定的愿望最具有啟示意義 任何人 劉福是一位沒有爵位的皇室宗親家里的太監(jiān)。他帶領一些隨從,乘轎子回到自己家鄉(xiāng)的府衙 關于太監(jiān)因敲詐勒索而受到審判的記述表明 劉福的隨從和轎子就是模仿了官員和貴族的慣例 ▲安德海劇照 19世紀60年代 1869年 山東巡撫丁寶楨以安德海詐稱辦皇差為由逮捕了他,并把他在山東的一舉一動上奏北京 歷史學家把安德海之死解釋為慈禧與恭親王之間內廷政治斗爭的一部分 還有一點也很明顯 一些中國學者認為 雖然對慈禧太后在大清統(tǒng)治中的作用有多種解釋 傳統(tǒng)觀點認為太監(jiān)是貪得無厭的寄生蟲,部分學者的看法與此不同,他們把太監(jiān)描繪成與主流社會隔絕的悲慘的賤民 誠然 1712年,太監(jiān)梁九功被牽扯進一件罪案 然而 他們隨時可能受到武斷的懲罰 皇帝可能(也確實)會賞賜榮譽 皇帝問一句:“本日祭祀神肉如何生硬?”這一問不但會使負責準備祭品的太監(jiān)及其上司受處罰 皇帝指出:“朕為天下主 “事關人命 大清最高統(tǒng)治者對地位層級的改變也很敏感。太監(jiān)的地位很低 康熙皇帝曾指出:“太監(jiān)只足備宮中使令耳 太監(jiān)不得利用他們的職位對社會地位比他們高的人進行懲罰 1763年履親王去世后 正常的秩序不但在社會地位低者斗膽懲罰名義地位比他們高的人時受到了破壞,而且,奴仆之間的關系過于友好時也是如此。請看咸豐皇帝1855年懲處低級別妃嬪珳常在時的評論 宮廷女性(包括后妃和宮女)被禁止與太監(jiān)結干親 最高統(tǒng)治者還降旨規(guī)定宮里的太監(jiān)不得與王府的太監(jiān)混雜相處 最糟糕的是太監(jiān)或奴仆忘了自己的身份冒犯皇帝的尊嚴 儒家學說中經常使用的涉及統(tǒng)治者教化使命的秩序概念 正如康熙皇帝所寫的:“太監(jiān)最為下賤 當太監(jiān)為自己制作不符合身份的衣服時 尊卑有一定之體統(tǒng) 讓皇帝惱火的是“康熙皇帝之子(譯者按:應為雍正皇帝之子) 這使他想起了自己親眼見到的其他弊陋現(xiàn)象:有個皇親稱呼一名太監(jiān)為“叔叔”;一次宴會上,倒霉的蘇培盛與主子們同桌吃飯 太監(jiān)必須尊重王公大臣 ▲本文摘自《最后的皇族》 【美】羅友枝 著 感謝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授權發(fā)布 ☆互動時間 ☆ 我們向出版社爭取了兩本贈書回饋粉絲 在評論區(qū)留下你想獲得本書的理由 截至10月21日 將獲贈價值98元的新書《最后的皇族》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335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下一篇:
大家請看看自己生日!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