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
巴金在文革后撰寫的《隨想錄》
幼年多病的巴金從來沒有讀過大學(xué)。14歲時
巴金愛書
巴金雖聞名海內(nèi)外
,但“巴金”兩字的由來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而且經(jīng)常被人誤解來源,猜測這兩個字來自于巴枯寧和克魯泡特金,其實不然。巴金在1957年9月27日致前蘇聯(lián)作家彼得羅夫的信中對自己的名字作了注解:“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寫好《滅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兩個筆畫較少的字。我當時正在翻譯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xué)》,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寫下來就題材而論
巴金的中長篇小說的題材也具有多樣性
,《滅亡》、《新生》、《愛情三部曲》、《海的夢》等作品是反映青年革命者生活的,《激流》三部曲、《憩園》等則是表現(xiàn)封建大家庭生活的作品?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巴金的語言風格特征明顯,總體來說他的語言是熱烈
、明快、樸素的,然而就情感對語言的影響,又可分為前后兩期來看待。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語言風格著稱,感染性極強,故而巴金前期以《家》為代表的小說受到青年人的熱烈追捧;而以小說《憩園》為節(jié)點的后期作品語言則開始由熱轉(zhuǎn)冷,筆調(diào)變得深沉、悲哀和憂郁,到了《寒夜》則將這種悲劇式的語言藝術(shù)提煉到了巔峰狀態(tài)。2003年11月,中國國務(wù)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稱號
。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人們躺下來
,取下他們白天里戴的面具,結(jié)算這一天的總賬。他們打開了自己的內(nèi)心,打開了自己的“靈魂的一隅”,那個隱秘的角落,他們悔恨、悲泣。為了這一天的浪費,為了這一天的損失,為了這一天的痛苦生活。自然,人們中間也有少數(shù)得意的人,可是他們已經(jīng)滿意地睡熟了,剩下那些不幸的人、失望的人在不溫暖的被窩里悲泣自己的命運。無論是在白天或黑夜,世界都有兩個不同的面目,為著兩種不同的人而存在。——出自《家》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337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上一篇:
3D燈光秀觀影指南|文廟
下一篇:
,讓士兵站在溝里把腿埋起來" rel="prev">
諸葛亮的兒子和孫子都戰(zhàn)死沙場、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onerror="nofind(this)" >
,也沒加入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