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省偉同時在主編兩套大型叢刊——《西洋鏡》和《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 發(fā)布珍貴的歷史照片
近代中國的視覺文獻
趙省偉及其團隊的編輯和出版效率很高,不斷有新著問世
,給讀者帶來意外驚喜。同時,他們的工作又使大家相信,還有更多資料等待尋找。我在近代史研究中
,歷來留意老照片的應用,不僅是為了給著作配插圖,更是為了尋找時代的感覺。通過觀察相貌,知曉研究對象長了怎樣的形象《倫敦新聞畫報》報道
,同治皇帝迎娶皇后是在半夜進行的。為婚禮布置了華麗的場景,但街道被封鎖,沿街門窗緊閉,誰也不許觀看在近代歷史人物中
李鴻章與三個孫子李國燕
李鴻章將自己的辮子一截一截切下
關于甲午戰(zhàn)爭
北洋海軍“經遠”艦正在裝填魚雷
黃海海戰(zhàn)場景(繪畫作品)
駐守臺灣的黑旗軍在搭建竹橋
“高升”輪船長高惠悌
北洋海軍德籍顧問漢納根
“致遠”總管輪洋員余錫爾
北洋海軍炮術教習洋員瑞乃爾
從塘沽登船前往旅順增援的清軍騎兵
日軍開赴登船港口。根據日本海軍前顧問
《西洋鏡:意大利彩色畫報記錄的中國 1899—1938》所載事件的時間跨度更大。從義和團運動興起
意大利人送別前往中國的“維蘇威”號軍艦
八國聯(lián)軍槍決義和團拳民
抗戰(zhàn)初期,中國軍隊抵御日軍
親日官員在餐館吃飯時被擊斃
日軍攻入復旦大學校園
《西洋鏡》和《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不僅很多有價值的視覺文獻
《〈遠東〉雜志記錄的晚清 1876—1878》
《遠東》中載有當年中英
、中美貿易的大量數據——包括中國進口的鴉片、紡織品 香料、藥材的價格和數量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
應當承認,西人報刊記錄中國
,往往會有他們的偏見和誤解,但大部分報道的內容還是可靠的。我曾經對部分內容進行過核對。比如法國《政治文學年鑒》發(fā)表的《與李鴻章在北京的一次晚宴》一文提到,1895年11月16日晚上,法國使館舉行了盛大晚宴。賓客之中有李鴻章和總理衙門的大部分成員。雖然李在中日戰(zhàn)爭慘敗之后被剝奪了直隸總督頭銜,褫去了黃馬褂和三眼花翎,但他已經開始重新獲得當權者的寵幸。李鴻章是帶著兒子一起去的。父子倆待到十一點之后才離開。李鴻章甚至可能想待得更晚一點。但是他次日六點就得進宮“吃供肉”。查證《翁同龢日記》,11月17日是十月初一,又叫寒衣節(jié),與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jié)”,正是祭祖的日子。那天大臣們“饗太廟,卯初二刻,坤寧宮吃肉”。換算下來,卯初二刻為早晨六點半,時間完全吻合。李鴻章接受《紐約時報》記者采訪
中國第一位律師伍廷芳
總之,《西洋鏡》和《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各個分冊內容豐富多姿
,除了翻閱和找尋照片之外,也值得把卷細讀。一枝一葉,點點滴滴,都有助后人更加準確地把握住逝去的年代。1896年9月12日《科學美國人》雜志,記錄了李鴻章訪美時在華爾道夫飯店會見紐約報界時的談話
,展現(xiàn)他對美國發(fā)起排華運動的強烈不滿,和對美國政治、經濟相關知識的精通。李鴻章說:“《排華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所有的政治經濟學家都承認,競爭促使全世界的市場迸發(fā)活力,而競爭既適用于商品也適用于勞動力?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這些批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349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這句話有何深意 令古人如此避諱" rel="prev">
“莫討避荒女,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
,也沒加入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