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gari 25th Anniversary 2020 Spring Auction
小殘卷齋珍藏暨萬卷——古籍善本專場
圣佳25周年春拍』|同一藏家專題(二).png)
10月16日 下午16:00
Grand Millennium Beijing
古籍善本專場Lot3161至Lot3183為同一藏家提供
,此專題為無底價上拍
,內(nèi)收拍品二十三件
,以稀見清刻本
、方志等為勝,包括道光間梅瑞軒《十種古逸書》
、同光時期刻《述古叢鈔》
、道光名刻《六藝綱目》等
;方志類拍品九件,包括山西繁峙縣志
、靈石縣志、介休縣志、湖北宜都志
、蘇州同里志等
。
Lot3161
十種古逸書 (清)茆泮林輯
清道光間梅瑞軒刻本
1函6冊? 白紙? 線裝
26×16.7cm
無底價
此十種逸書均自永樂大典中輯出,并參匯諸本校讎
,可謂精善
,是清代輯佚類叢書中的代表作。
Lot3169
述古叢鈔 (清)劉晚榮輯
清同光間古罔藏修堂刻本
4夾40冊? 白紙? 線裝
20×12cm
無底價
是書取孔子“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之意
。內(nèi)收清孫從添《藏書紀(jì)要》
、清周嘉胄《裝璜志》、清湯貽芬《畫筌析覽》
、明張應(yīng)文《清秘藏》
、宋許叔微《傷寒百證歌》
、清陳澈《藥癥忌宜》等三十種
,均為談?wù)撍囆g(shù)以及醫(yī)藥方面的著作
。白紙初印
,品佳
。
Lot3170
六藝綱目二卷附錄二卷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劉氏刻本
2冊? 白紙? 線裝
27×17cm
無底價
此嘉道間仿宋名刻,字體險峻
,筆露鋒芒
。所見多翻刻本
,此尚是原刻,墨氣上佳
,尤為悅目
。是書取六藝之文
,各以四字韻語括之
,考證精核
,為世所推崇。
Lot3172
信陽詩集二十六卷 (明)何景明著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渭南嚴(yán)氏刊本
8冊? 竹紙? 線裝
27×17cm
無底價
何景明(1483-1521)
,字仲默
,號白坡,又號大復(fù)山人
,河南信陽人
。弘治進(jìn)士
,授中書舍人,并任內(nèi)閣
。明代“文壇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
,與李夢陽并稱文壇領(lǐng)袖
。
Lot3173
復(fù)堂類集 (清)譚獻(xiàn)撰
清光緒年間徐惟琨刻本
6冊? 竹紙? 線裝
鈐?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和跏隙怂扪旋S藏書之印
28.8×17.4cm
無底價
是書為譚獻(xiàn)集作匯編
。內(nèi)收文四卷
、詩九卷
、詞二卷
,目錄內(nèi)金石跋
、日記
、文余下注未刻
,原裝原簽
,王大隆舊藏
。王大隆
,字欣夫
,室名學(xué)禮齋
、二十八宿硯齋
,藏書家,曾任圣約翰大學(xué)
、復(fù)旦大學(xué)教授
,著有《蛾術(shù)軒篋存善本書錄》等。
Lot3175
元和郡縣圖志四十卷唐李吉甫撰
清光緒六年(1880)金陵書局刊本
1函6冊? 竹紙? 線裝
28.3×17.6cm
無底價
是書為唐代的一部地理總志
,對古代政區(qū)地理沿革有比較系統(tǒng)的敘述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輿地圖經(jīng)
,隋唐志所著錄者
,率散佚無存
,其傳于今者,惟此書為最古
,其體例亦為最善
,后來雖遞相損益,無能出其范圍
。”因成書于唐元和八年
,故名
。
Lot3176
繁峙縣志六卷
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
1函6冊? 竹紙? 線裝
24.3×16.5cm
無底價
繁峙縣,位于山西省東北部,隸屬山西省忻州市
,始建于春秋時期
,歷史悠久
。此道光間知縣吳其均據(jù)明萬歷本増葺而成,前摹縣境
、學(xué)宮、城池
、縣署諸圖又“繁峙十景”凡十五幅,版刻生動
,筆意簡練。拍品原裝原簽
,流傳頗罕
,為首見
。
Lot3177
同里志二十四卷 (清)周之楨纂
清嘉慶十七年(1812)刻本
1函8冊? 竹紙? 線裝
25×17.4cm
無底價
同里位于蘇州市吳江區(qū)
,始建于宋代
,江南六大古鎮(zhèn)之一
。此書成于清嘉慶間,因周氏感舊志散佚無考,遂搜討舊聞,甄擇文獻(xiàn)
,沿故革新,綜為此書
。后版毀,故流傳無多
,至民國間方有鉛印本
。此本前有面湖界圖
、鎮(zhèn)全圖
、司署圖等,描摹精準(zhǔn)
,為研究同里歷史的重要文獻(xiàn)。
Lot3178
靈石縣志十二卷續(xù)編二卷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7)刻本
1函8冊? 白紙? 線裝
27.3×17.5cm
無底價
清嘉慶間
,王志融執(zhí)掌靈石縣
,令黃憲臣博訪舊聞
,旁搜載籍
,拾遺彌缺
,黜偽訂訛
,補(bǔ)舊志未及者而成此。其辭義精雅
,允稱佳本
。拍品開本宏闊,白紙初印
,內(nèi)附有大量插圖
,繪制精美,繁簡有致
。靈石縣位于山西省中部
,北臨介休市
,南接霍州市
,素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經(jīng)”之稱
。
Lot3179
介休縣志十四卷 (清)陸元鏸纂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刊本
1函8冊? 白紙? 線裝
25.2×16cm
無底價
是書分二十四類三十九門
,卷首有序三篇
,凡例一篇
,次姓名
。后有縣境圖
、村落圖等大量版畫,線條疏朗
,標(biāo)注清晰
,此白紙印本
,保存完好
。介休縣屬山西省
,今為介休市
,春秋時著名人物介之推即是邑人,城南介山有險峻奇特的抱腹巖
,近處有南天門
、白云洞等
,均為游覽地。
Lot3180
宜都縣志四卷
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
30.5×17.2cm
無底價
此志最早創(chuàng)修于明成化年間
,后經(jīng)多次重修
。此本分地理、營建
、政教、人物凡四門三十二類
,并將舊志所列八景圖增為十六鋪圖,足供地理學(xué)者參考
。拍品字大行疏,紙白墨佳
,較初印
。宜都縣,今屬湖北省宜昌市境內(nèi)
,此縣為近代著名版本學(xué)家
、書法家楊守敬的故鄉(xiāng)
。
Lot3181
皖志便覽六卷 (清)李應(yīng)玨撰
清光緒安省鏤云閣刻本
4冊? 竹紙? 線裝
25.3×13.7cm
無底價
是書以《一統(tǒng)便覽》為基礎(chǔ),參摭《重修通志》
,并據(jù)當(dāng)時邸鈔等資料
,重加參訂而成。卷六保存了大量洋務(wù)運(yùn)動及太平軍
、捻軍在安徽境內(nèi)活動的歷史資料
。
張大千作品價格
國內(nèi)市場成交總量位居榜眼雅昌藝術(shù)網(wǎng)"近現(xiàn)代國畫個人作品成交額一覽表"顯示
,自2000年以來
,在14家樣本拍賣公司中
,張大千書法的拍賣總成交金額達(dá)到了駭人聽聞的13.47億元
,列總排名榜的第二位,僅次于第一名齊白石的16.08億元
,比第三名傅抱石的8.32億元高出了62%
。而排名第四至十位的李可染、陸儼少
、徐悲鴻
、林風(fēng)眠、吳昌碩
、黃賓虹
、黃胄等人
,畫作拍賣的總成交金額比張大千就相去更遠(yuǎn)了,其中黃胄的拍賣總成交金額為4.36億元
,僅為張大千拍賣成交總金額的32.36%。在分析有關(guān)統(tǒng)計數(shù)字的時候
,我們還應(yīng)該注意到
,張大千1949年離開大陸后
,游歷美國、阿根廷等國
,直至在臺灣去世,仍有30余年的創(chuàng)作時間
,而這期間創(chuàng)作的畫作,大多流傳在大陸以外
,尤其是晚年的潑彩畫作
。而且離開大陸30余年
,張大千在公眾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自然比不上常年生活在國內(nèi)的那些"人民的藝術(shù)家"
。我們注意到,在2000年至今拍賣成交總金額排名前10位的近現(xiàn)代畫家中
,只有張大千后半生沒有生活在大陸
。如果考慮到這個因素,并且將臺灣和國外張大千畫作的拍賣成交量考慮進(jìn)去
,冠軍的位置基本不大可能是齊白石的?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稘姴手旌伞窞楹文軇?chuàng)紀(jì)錄
?分析雅昌藝術(shù)網(wǎng)的數(shù)據(jù)庫不難發(fā)現(xiàn),張大千畫作的最高拍賣紀(jì)錄
,是一件《潑彩朱荷》六屏風(fēng)在香港蘇富比2002秋拍中
,以2022萬港元創(chuàng)造的。這件屏風(fēng)通高168厘米
,長369厘米
。款識:"花如今隸莖如籀
,葉是分書草草書
;墨落一時收不住,任譏
老子老逾疏。六十四年乙卯花朝前二日
,環(huán)蓽庵寫
,爰翁七十有七歲"鈐?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簭堧贾?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大千居士
、環(huán)蓽庵
、三千大千
、己亥己巳戊寅辛酉。香港蘇富比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
,這件作品作于1975年3月,地點(diǎn)是位于美國加州的張大千寓所環(huán)蓽庵
。在創(chuàng)作本幅時,大千已是病痛纏身
,而屏風(fēng)體積龐大
,不可隨意挪動搬轉(zhuǎn)
,金絹汲彩留墨效果的控制較紙張又難上百倍
,這就需要畫家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功力
。張大千歷來對畫作的材質(zhì)極為講究
,創(chuàng)作這件屏風(fēng)所用的泥金絹
,是20世紀(jì)60年代末期委托日本"喜屋"特制的
,當(dāng)時花費(fèi)2萬美元(按可比購買力進(jìn)算,相當(dāng)于今天的30萬美元
,約合200萬港元)
。此屏風(fēng)并非一般上貼金箔,而是鋪?zhàn)憬鹉嘤诮伾?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故色澤絢麗奪目
,氣派富麗堂皇
,其亮麗遠(yuǎn)勝于普通金箋。2002年11月22日,《中國工商時報》登載文章談到
,荷花是張大千十分擅長的題材之一
,其作品貫穿他繪畫的各個時期。僅就尺幅巨大的荷花通景作品就有:1940年所作《朱荷通景屏》
,170×450厘米
,工筆重彩寫于金箋紙本;1945年所作《墨荷通景屏》
,385×600厘米,寫意設(shè)色紙本;1961年所作《朱荷通景六屏》
,360×800厘米
,寫意設(shè)色紙本;1965年所作《墨荷通景六屏》
,155×363厘米
,水墨金箋紙本。而以大千晚年最擅長的潑彩繪制的金箋通景屏風(fēng)則是唯一的一件
,可稱為畫家巨荷系列的壓卷之作
,至為珍貴
。其實,張大千的荷花賣出高價
,是早有歷史的。1963年
,他的巨幅《荷花》被美國著名刊物《讀者文摘》用6萬美元買下,創(chuàng)下當(dāng)時國畫的最高價
。1965年
,在巴黎舉辦的畫展上,他的六幅潑墨荷花通景屏曾被美國藏家以14萬美元購得
,再創(chuàng)中國畫高價
。潑彩山水是市場主力統(tǒng)計張大千拍賣成交價前25名的作品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有10幅是潑彩作品
,可見張大千潑彩畫作在收藏界的地位
。而且排在前4名的全部是潑彩作 香港佳士得2007秋拍張大千《潑彩山水》995.95萬元成交品,分別是:《潑彩朱荷》六屏風(fēng)(香港蘇富比2002秋拍
,2022萬港元成交)
;《瑞士雪山》鏡心(香港蘇富比2005秋拍
,1580萬港元成交);《鉤金紅蓮》鏡心(香港佳士得2004秋拍
,1014.37萬港元成交);《潑彩山水》(香港佳士得2007年秋拍
,995.95萬港元成交)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
,成交價前4名中
,有兩幅是潑彩花卉
,另兩幅是潑彩山水
,那么
,在張大千的各類作品中
,哪一種是最受收藏界歡迎的品種呢?進(jìn)一步研究之后可以看到
,成交價排名前25位的畫作中,雖然有10幅是潑彩作品
,但其中有8幅是潑彩山水,而且
,從另一個角度統(tǒng)計
,25件畫作中有17件是各類山水畫
,占比68%。從這兩個角度
,可以得出結(jié)論:張大千的潑彩山水畫
,是真正的市場主力品種。成交價排在第五位的
,是一幅名為《幽翠飛泉》的巨幅山水畫
,在中貿(mào)圣佳2004春拍上創(chuàng)造的
,990萬元的價格
,讓市場認(rèn)識到張大千傳統(tǒng)山水畫作的價值
,同時讓很多癡迷張大千潑彩的藏家
,認(rèn)識到張大千傳統(tǒng)山水畫的深厚功力。該畫是1946年張大千贈予謝稚柳之物
,也是當(dāng)前市場上成交價最高的張大千傳統(tǒng)山水畫
。而當(dāng)前拍賣成交價最高的張大千青綠山水畫作
,也是在中貿(mào)圣佳公司創(chuàng)造的,是2005年夏季拍賣中的《湖山清夏圖》
,以880萬元成交。這兩幅畫作
,令我們回憶起中貿(mào)圣佳當(dāng)年拍賣張大千畫作的能力。張大千的仕女畫
,也是市場中的熱門品種之一
。目前拍賣價格最高的仕女畫
,是一幅《摩登仕女》在香港蘇富比2004秋拍中創(chuàng)造的
,成交價655.84萬港元
。這幅畫是張大千在贈送給黃君璧的一幅仕女畫的基礎(chǔ)上改良而成的,原是"諦仙館"舊藏
,參加過1982年臺北 港佳士得2007年秋拍張大千《幽谷圖》704.75萬元成交歷史博物館張大千畫展
、1983年美國加州太平洋博物館張大千畫展、1983年香港藝術(shù)中心《傳統(tǒng)宗師--張大千之藝術(shù)》畫展等等一系列重要展覽
。觀音也是張大千筆下常見的人物形象之一
,北京榮寶2008秋拍中,一幅《觀音》以548.8萬元成交
,是目前拍賣價格最高的張大千觀音題材畫作
。該畫創(chuàng)作于1940年2月19日,正是新年剛過未及元宵之時
,畫長145厘米
,寬68厘米。鈐?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菏窨堧颊?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張爰之印、大千
、三千大千
、除壹切苦厄?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钭R:普麟女士供養(yǎng),大千居士張爰
。一心頂禮
,弘發(fā)誓言
,一切迷方
,會歸覺路
。弟子張大千,歲庚辰二月十九日敬造觀世音菩薩一區(qū)
,所愿勤除煩障
,早契菩提。最高畫價明顯偏低雖然張大千是市場總量排在第二位的畫家
,雖然張大千的花卉
、人物
、山水、潑彩各有特色
,深受藏界喜愛,但是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
,張大千畫作的最高拍賣價格,自2002年以來
,7年未有突破,這在市場總量排名前10位的畫家中,是絕無僅有的
,不能不令人感到驚訝。雅昌藝術(shù)網(wǎng)的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
,市場總量排名第三位的傅抱石
,拍賣最高價為4620萬元(《雨花臺頌》
,北京嘉信2006春拍);市場總量排名第四位的陸儼少
,拍賣最高價格為6930萬元(《杜甫詩意冊百開》
,北京翰海2004春拍);市場總量排名第五位的徐悲鴻
,拍賣最高價格為7200萬港元(《放下你的鞭子》
,香港蘇富比2007春拍)。相比之下
,張大千的2022萬港元
,實在是顯得有點(diǎn)寒酸。究其原因
,大概有以下三點(diǎn):第一,張大千一生勤奮
,而且自青年時期就以賣畫為業(yè)
,傳世作品數(shù)量(有專家稱為3萬幅左右)遠(yuǎn)超上述諸位畫家
,稀缺性不足
;第二
,張大千中年旅居海外
,后定居臺灣,很多精品力作不在大陸(尤其是潑彩作品)
,而目前最大的中國書畫拍賣市場在大陸,自然難創(chuàng)天價
;第三,張大千一生喜仿古畫
,他的大量精力和才華
,耗在仿制古畫上面
,自身創(chuàng)作多少會受到一些影響。畫價仍在上升通道中雅昌藝術(shù)網(wǎng)的張大千繪畫指數(shù)顯示
,自2002年春拍以來,張大千畫作的平均價格
,一直處在震蕩攀升之中
。雅昌藝術(shù)網(wǎng)14家樣本拍賣公司的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2000年春拍中
,張大千畫價為7.944萬元/平尺
,2003年春拍上升到階段性高點(diǎn),達(dá)到10.942萬元/平方尺
,此后開始下挫,最低跌到4.8488萬元/平方尺
。經(jīng)過2003年秋拍和2004年春拍的調(diào)整后
,張大千畫價在2004年秋拍中重拾升勢
,并且突破前期高點(diǎn),漲到11.4033萬元/平尺
。在經(jīng)過短暫的回調(diào)之后
,張大千畫價在2005年秋拍中上漲到了階段性頂點(diǎn)--20.1674萬元/平尺
。隨著2005年末書畫泡沫的破滅,張大千畫價步入了熊市探底的行情
,一路下跌到2007年春拍的8.5696萬元/平尺
,隨后在2007年秋拍中展開強(qiáng)勁反彈,回升到16.5721萬元/平尺
,此后展開高位震蕩
,目前的價位是12.31萬元/平尺
。如果我們把2003年秋季、2007年春季
、2009年春季
,這幾個張大千畫價下跌的階段性低點(diǎn)做一個連線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平穩(wěn)上行的中期均線,從2000年至今
,張大千畫價就是在這條均線的支撐下
,逐步震蕩上行的。通過價格比較
,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
,這三個階段性低點(diǎn)的價位分別是4.8488萬元/平方尺
、8.5696萬元/平尺、12.31萬元/平尺
,這也證明,張大千畫價的底線是逐漸抬高的
,對均價形成了有力支撐。如果我們將2000年春拍7.944萬元/平尺
、2003年春拍10.942萬元/平方尺
、2007年秋拍16.5721萬元/平尺,這三個張大千畫價上漲的階段性高點(diǎn)
,再做一個連線,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一條張大千畫價上升的阻力線
。通過價格比較
,我們發(fā)現(xiàn)
,張大千畫價的阻力位也是在不斷上移的,目前的阻力位是17.74萬元/平尺
。從2000年至今
,張大千畫價基本上在這個由中期均線和阻力線構(gòu)成的上升通道中運(yùn)行
,期間雖然由于2004年至2005年書畫市場泡沫泛濫,畫價短期沖破通道上軌,但很快回落
,并在均線位置尋求到有力支撐
。綜合以上分析不難判斷,未來幾年中
,張大千畫價還會穩(wěn)步上行
,雖然急速拉升的可能性不大
,但跌破2003年秋季4.8488萬元/平方尺的可能性也極小,目前的支撐位是12.31萬元/平尺
,阻力位是17.74萬元/平尺
。張大千畫作拍賣成交價前10名(截止日期:2009年4月25日)序號 類型 名稱 成交價(RMB) 拍賣公司 拍賣日期1 潑彩花卉 張大千1975年潑彩朱荷屏風(fēng) 21,433,200 HK蘇富比 2002-10-282 潑彩山水 張大千1967年作瑞士雪山鏡心 16,748,000 HK蘇富比 2005-10-243 潑彩花卉 張大千1975年作鉤金紅蓮鏡心 10,853,813 HK佳士得 2004-10-314 潑彩山水 張大千1973年作潑彩山水鏡心 9,959,500 HK佳士得 2007-11-265 傳統(tǒng)山水 張大千幽翠飛泉鏡心 9,900,000 中貿(mào)圣佳 2004-06-066 潑彩人物 張大千1982年作松下高土鏡心 9,175,500 HK蘇富比 2007-10-067 青綠山水 張大千1947年作湖山清夏圖鏡心 8,800,000 中貿(mào)圣佳 2005-07-308 潑彩山水 張大千橫貫公路鏡心 7,552,350 HK蘇富比 2008-04-089 傳統(tǒng)山水 張大千丁亥(1947年)作雅宜山齋圖立軸 7,370,000 中國嘉德 2005-05-1310 青綠山水 張大千1947年作臨王蒙夏山高隱圖鏡心 6,770,675 HK佳士得 2008-05-26
張大千!齊白石嫡傳弟子!陳希文
!詹長吉大師畫的嘉藉圖!松柏高立圖
!河塘清趣圖
!央視尋寶欄目著名鑒定
國內(nèi)市場成交總量位居榜眼
雅昌藝術(shù)網(wǎng)"近現(xiàn)代國畫個人作品成交額一覽表"顯示
,自2000年以來,在14家樣本拍賣公司中
,張大千書法的拍賣總成交金額達(dá)到了駭人聽聞的13.47億元
,列總排名榜的第二位,僅次于第一名齊白石的16.08億元
,比第三名傅抱石的8.32億元高出了62%。而排名第四至十位的李可染
、陸儼少、徐悲鴻
、林風(fēng)眠、吳昌碩
、黃賓虹
、黃胄等人
,畫作拍賣的總成交金額比張大千就相去更遠(yuǎn)了
,其中黃胄的拍賣總成交金額為4.36億元
,僅為張大千拍賣成交總金額的32.36%。
在分析有關(guān)統(tǒng)計數(shù)字的時候
,我們還應(yīng)該注意到,張大千1949年離開大陸后
,游歷美國
、阿根廷等國
,直至在臺灣去世,仍有30余年的創(chuàng)作時間
,而這期間創(chuàng)作的畫作,大多流傳在大陸以外
,尤其是晚年的潑彩畫作
。而且離開大陸30余年
,張大千在公眾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自然比不上常年生活在國內(nèi)的那些"人民的藝術(shù)家"
。我們注意到,在2000年至今拍賣成交總金額排名前10位的近現(xiàn)代畫家中
,只有張大千后半生沒有生活在大陸
。如果考慮到這個因素
,并且將臺灣和國外張大千畫作的拍賣成交量考慮進(jìn)去,冠軍的位置基本不大可能是齊白石的
。
《潑彩朱荷》為何能創(chuàng)紀(jì)錄?
分析雅昌藝術(shù)網(wǎng)的數(shù)據(jù)庫不難發(fā)現(xiàn)
,張大千畫作的最高拍賣紀(jì)錄
,是一件《潑彩朱荷》六屏風(fēng)在香港蘇富比2002秋拍中
,以2022萬港元創(chuàng)造的。這件屏風(fēng)通高168厘米
,長369厘米?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钭R:"花如今隸莖如籀,葉是分書草草書
;墨落一時收不住,任譏老子老逾疏
。六十四年乙卯花朝前二日
,環(huán)蓽庵寫
,爰翁七十有七歲"鈐印:張爰之印
、大千居士、環(huán)蓽庵
、三千大千
、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
香港蘇富比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這件作品作于1975年3月,地點(diǎn)是位于美國加州的張大千寓所環(huán)蓽庵
。在創(chuàng)作本幅時
,大千已是病痛纏身
,而屏風(fēng)體積龐大,不可隨意挪動搬轉(zhuǎn)
,金絹汲彩留墨效果的控制較紙張又難上百倍
,這就需要畫家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功力。張大千歷來對畫作的材質(zhì)極為講究
,創(chuàng)作這件屏風(fēng)所用的泥金絹,是20世紀(jì)60年代末期委托日本"喜屋"特制的
,當(dāng)時花費(fèi)2萬美元(按可比購買力進(jìn)算,相當(dāng)于今天的30萬美元
,約合200萬港元)。此屏風(fēng)并非一般上貼金箔
,而是鋪?zhàn)憬鹉嘤诮伾?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故色澤絢麗奪目
,氣派富麗堂皇,其亮麗遠(yuǎn)勝于普通金箋
。
2002年11月22日,《中國工商時報》登載文章談到
,荷花是張大千十分擅長的題材之一,其作品貫穿他繪畫的各個時期
。僅就尺幅巨大的荷花通景作品就有:1940年所作《朱荷通景屏》,170×450厘米
,工筆重彩寫于金箋紙本;1945年所作《墨荷通景屏》
,385×600厘米
,寫意設(shè)色紙本;1961年所作《朱荷通景六屏》
,360×800厘米
,寫意設(shè)色紙本
;1965年所作《墨荷通景六屏》
,155×363厘米
,水墨金箋紙本
。而以大千晚年最擅長的潑彩繪制的金箋通景屏風(fēng)則是唯一的一件
,可稱為畫家巨荷系列的壓卷之作,至為珍貴
。
其實,張大千的荷花賣出高價
,是早有歷史的
。1963年
,他的巨幅《荷花》被美國著名刊物《讀者文摘》用6萬美元買下
,創(chuàng)下當(dāng)時國畫的最高價
。1965年
,在巴黎舉辦的畫展上
,他的六幅潑墨荷花通景屏曾被美國藏家以14萬美元購得,再創(chuàng)中國畫高價
。
潑彩山水是市場主力
統(tǒng)計張大千拍賣成交價前25名的作品不難發(fā)現(xiàn)
,其中有10幅是潑彩作品
,可見張大千潑彩畫作在收藏界的地位。而且排在前4名的全部是潑彩作 香港佳士得2007秋拍張大千《潑彩山水》995.95萬元成交品
,分別是:《潑彩朱荷》六屏風(fēng)(香港蘇富比2002秋拍
,2022萬港元成交);《瑞士雪山》鏡心(香港蘇富比2005秋拍
,1580萬港元成交)
;《鉤金紅蓮》鏡心(香港佳士得2004秋拍
,1014.37萬港元成交)
;《潑彩山水》(香港佳士得2007年秋拍
,995.95萬港元成交)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
,成交價前4名中,有兩幅是潑彩花卉
,另兩幅是潑彩山水,那么,在張大千的各類作品中
,哪一種是最受收藏界歡迎的品種呢
?進(jìn)一步研究之后可以看到
,成交價排名前25位的畫作中
,雖然有10幅是潑彩作品,但其中有8幅是潑彩山水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統(tǒng)計,25件畫作中有17件是各類山水畫
,占比68%
。從這兩個角度,可以得出結(jié)論:張大千的潑彩山水畫
,是真正的市場主力品種
。
成交價排在第五位的
,是一幅名為《幽翠飛泉》的巨幅山水畫
,在中貿(mào)圣佳2004春拍上創(chuàng)造的
,990萬元的價格
,讓市場認(rèn)識到張大千傳統(tǒng)山水畫作的價值,同時讓很多癡迷張大千潑彩的藏家
,認(rèn)識到張大千傳統(tǒng)山水畫的深厚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