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國江山入戰(zhàn)圖
古往今來
,每一場戰(zhàn)爭的代價,都是千千萬萬無辜之人付出鮮血和生命,無論成功與否。當戰(zhàn)爭結束,將軍會迎來最光榮的封侯時刻,然而他的腳下,卻踩著森森白骨,一將功成萬骨枯,著實令人心中發(fā)涼。而比起上陣殺敵
,同樣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打掃戰(zhàn)場。陣地上全是冰冷的死尸,死狀各異,實在難以下手,但若是不及時處理尸體,他們便會腐爛,并極有可能導致瘟疫等疾病的傳播,造成更可怕的傷亡,但將他們一一埋葬或火化,也是不現(xiàn)實的,故而一種名為“坑殺”的方式出現(xiàn)了。但這里要注意
,“坑殺”絕非將人活埋,真正的“坑殺”,遠比我們想象的可怕。關于“坑殺”的記載
,可謂史不絕書,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其中最有名的例子,便是無比血腥的長平之戰(zhàn),當年趙括率領的40萬大軍,直接被白起給“包了餃子”,多次突圍無望后,趙軍選擇投降,然而白起并不愿意放過他們大家不妨試想一下這個畫面,40萬大軍
其實在《史記》中
,“坑殺”原本是寫作“阬殺”,而“阬”的本義,是“城墻中特設的門洞”,一般而言,古代城墻的厚度從10多米到幾十米不等,由此可見,“坑殺”并非“挖坑活埋”,那么它究竟是何意呢?根據《漢書》記載
,當年王莽篡漢時,將劉信、翟義等反抗他的人,統(tǒng)統(tǒng)進行了“阬殺”,并將他們的尸體筑為“方六丈,高六尺”的京觀(尸體封土而成的高冢),上面再樹6尺高的旗桿,寫上“反虜逆賊鯨鯢”。由此可見,所謂“阬殺”是先殺死對方,然后將他們的尸體堆積封土除《漢書》中的記載外
而之所以采用“阬殺”這種可怕的方式,就是為了警告那些心懷不軌的人
1995年我國考古團隊正式發(fā)掘長平之戰(zhàn)的遺址后
當著所有俘虜的面,一個一個殺死手無寸鐵的俘虜
,然后將他們的尸體堆砌成山,相信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極大的折磨,而這種殘忍的行為,一直持續(xù)到明朝末年。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358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勸君讀讀白居易" rel="prev">
人生若覺不容易
下一篇:
蒲老竹葉大于掌,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