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們工作繁忙,生活節(jié)奏緊張
,有時會出現疲乏無力、精神恍惚、失眠健忘等癥狀。中醫(yī)說“心藏神”,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治“心”要穴——神門穴。此穴在調理神經質疾病方面大有可為。神門穴顧名思義
,是安定心神的門戶。神門穴位于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取穴方法:
第1步:伸肘仰掌
第2步:在手前臂內側可觸摸到一條大筋(尺側腕屈肌腱)
第3步:在近掌側腕橫紋上
神門九大作用1失眠按摩此穴可幫助入眠
2消化不良,便秘神門是心經的原穴
,心屬火,脾胃屬土,火生土,所以按神門可以讓心臟的血液供應給脾胃,促進消化,緩解便秘。這種葉子是糖尿病和高血壓“克星”,還能防心梗!可能就在長你家門口!在神門穴上做按掐
,一掐一松,連做36次,兩側交替進行3防治老年癡呆50歲以后可以多按神門穴預防老年癡呆
4焦慮 5暈車中醫(yī)認為,腸胃功能弱的人容易出現暈車 如果出現暈車癥狀 6心悸神門穴也能調節(jié)心臟功能,調理心臟相關的疾病 7平衡自律神經神門穴有鎮(zhèn)靜安神、調節(jié)自律神經的作用 8胃食道逆流壓力會使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9胸悶神門是心神出入之門 同時保護心臟一定要配這幾個穴位 艾灸的方式也可以適用于刺激神門穴 保護心臟的小妙招平時 這里再給大家詳細介紹兩個穴位,搭配神門穴一起保護心臟 1內關穴內關穴具有寧心安神 端坐位,將右手按于左手臂內關穴 2極泉穴極泉穴拍打和按摩此穴 對于心臟供血不足,經常出現心悸 另外長期按摩此穴位 導讀: 人體有很多穴位,所有的穴位中作用最大的只有10個要穴 常按10大要穴 三里內關穴 頭項若有 一、風池穴 取穴:在項部,當枕骨之下 方法:1、先將右手拇指與食指岔開 二、曲池穴 取穴:在肘橫紋外側端 方法:1 三、內關穴 取穴:在前臂掌側 方法:1 四、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 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開 五、后溪穴 取穴:在手掌尺側,微握拳 方法:1 六 取穴: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 方法:1 七 取穴:正坐屈膝垂足 方法:1 八 取穴:在大腿后面,當承扶與委中連線上(臀橫紋至膕橫紋正中連線上) 方法:1 九、陽陵泉穴 取穴:在小腿外側 方法:1、用兩手拇指按壓在兩腿陽陵泉上 十 取穴:在足部外踝后方 方法:1 教你做好腳趾保健 認為 腳趾位于人體的末端 的人經?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顒幽_趾,可使體內 腳趾 1.用腳趾抓地,抓鞋底 一次抓五分鐘左右,兩只腳可以分別進行 2.按捏腳趾 時間最好控制在15分鐘左右 對于長期坐辦公室 3.在動腳趾的同時,還可以順手將小腿從上到下依次 *** 一次,效果會更明顯。 因為 需要注意:做時力度以按后覺得舒服即可 這樣最好 法 子時(夜里11點~次日凌晨1點)養(yǎng)膽經 很多人晚上吃完飯以后 丑時(凌晨1點~3點)養(yǎng)肝經 這個時辰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則肝就養(yǎng)不起來 寅時(凌晨3點~5點)養(yǎng)肺經 人睡得最死的時候應該是3點到5點 卯時(早晨5點~7點)養(yǎng)大腸經 這是人體正常排便的時候 辰時(早晨7點~9點)養(yǎng)胃經 這個時候是天地陽氣最旺的時候,也是最容易消化的時候 巳時(上午9點~11點)養(yǎng)脾經 脾是主運化的,早上吃的飯在這個時候開始運化 午時(上午11點~下午1點)養(yǎng)心經 子時和午時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 未時(下午1點~3點)養(yǎng)小腸經 小腸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華 申時(下午3點~5點)養(yǎng)膀胱經 最宜多喝水 酉時(下午5點到晚7點)養(yǎng)腎經 人的元氣藏于腎 戌時(晚7點到9點)養(yǎng)心包經 保持 亥時(晚上9點到11點)養(yǎng)三焦經 此時睡眠可使百脈修養(yǎng)生息 溫馨提示: 所謂病來如山倒 1 經絡按摩養(yǎng)生 并且風池穴和其太陽穴 內關穴也是比較常見的急救穴位之一 但是一定要注意,孕婦不適合按揉三陰交 2 穴位按摩注意事項按揉穴位能夠幫助我們緩解身體的不適,但是一定要注意并不意味著按摩穴位就可以包治百病 另外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穴位按摩 1?中醫(yī)養(yǎng)生 常按10大日常保健要穴
經絡按摩養(yǎng)生 10個常用養(yǎng)生要穴
1明目醒腦穴:風池
中醫(yī)講“頭目風池主” 2養(yǎng)胃穴:中脘
胃不好的人可以適當的按摩中脘穴 3補腎固元穴:關元
經常的按揉關元穴能夠幫助我們補充腎氣,男性經常按揉關元穴 4養(yǎng)護心臟穴:內關
經常的按揉內關穴有助于我們的血氣暢通,可以保護心臟 5清熱止痛穴:合谷
合谷穴也被稱之為虎口穴,適當的按揉合谷穴 6解腰背酸痛穴:委中
“腰背委中求”主要就是指如果出現腰背酸痛不適的時候 7舒筋活絡穴:陽陵泉
經常的按揉陽陵泉穴位,對于緩解肩膀周圍疼痛有很好的效果,同時還可以幫助我們緩解乳房脹痛,兩肋脹痛,肋間神經痛等,效果都非常的不錯! 8“全能”穴:足三里
足三里是全能養(yǎng)生穴位,在民間就存在“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的俗語,經常的按揉足三里,對于治療慢性腸胃疾病,心血管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并且適當的按壓足三里還可以緩解疲勞! 9滋陰養(yǎng)顏穴:三陰交
三陰交一直被稱為女人的穴位,因為經常的按揉這個穴位,可以幫助保養(yǎng)女性的子宮和卵巢,可以養(yǎng)顏美容,讓皮膚變得更加光滑水嫩,并且每天堅持按揉三陰交,還可以幫助我們緩解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 10安神健體穴:涌泉
涌泉穴是腎經之首,經常的按揉涌泉穴,能夠幫助我們補腎健脾,補氣益血,還可以幫助神經衰弱的人調理睡眠,每天洗腳后,用雙手大拇指摩搓兩足底涌泉穴10分鐘左右,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常用的保健穴位,不吃藥也能治病,為身邊需要的人轉存起來!
人迎穴
【定位】人迎穴位于人體頸前,喉結旁,當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取穴時要采用正坐或仰靠的姿勢,人迎穴位于頸部,前頸喉結外側大約三厘米處。
【主治】此穴位屬足陽明胃經,具有清咽利膈
【按摩方法】配大椎穴
【其他】長期按摩人迎穴,對咽喉腫痛、氣喘、高血壓具有良好的療效;經常用手指按壓人迎穴,還有利于增進面部的血液循環(huán),能夠使臉部的皮膚緊縮,并且可以去除雙下巴。
2、糖尿病
然谷穴
【定位】位于足內側緣,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正坐或仰臥位,在足內側
【主治】具有升清降濁、益氣固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