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地下的雕刻品因為保存得完好,所以比地上的雕刻數量更多
早期的墓葬中能見到的雕塑品最大量
漢代的地下墓室都用磚或石為結構
宋代皇陵至今沒有發(fā)掘
。在已經發(fā)掘的一批宋、遼圖12山西侯馬金代董氏墓剖面圖(選自《中國古代建筑史》)
金代(圖12)
,在墓的四壁表現出墓主人的住宅形象,每面都是三開間的房屋,有門有窗;墓主人夫妻端坐正面桌子兩旁,桌上放著食物、花卉;有的還有戲臺,臺上男女戲子正演著戲曲。所有這些形象全部都用磚雕刻而成,連建筑上的立柱、橫梁、屋檐下的斗拱,門窗上的花格裝飾都一一表現出來,甚至小戲臺上的人物表情都有細致的刻畫。置身墓中,仿佛又回到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之中明、清兩代皇帝陵墓地宮的發(fā)掘又使我們看到了另一種陵墓建筑的雕刻。明定陵地宮第一次向我們揭示了地下宮室的宏偉面貌
,但定陵地宮的裝飾雕刻不多,而真正顯示地宮雕刻藝術的還是清東陵的裕陵地宮。裕陵是清代乾隆皇帝陵墓。乾隆當皇帝60年,活到89歲,自稱為“十全老人”,裕陵地宮的規(guī)模和雕飾的確反映了這位盛世皇帝的志得意滿。地宮為石筑,進深54米,面積有372平方米。整座地宮的四周墻壁和宮頂都雕滿了佛教內容的裝飾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606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的特點和造園經驗
下一篇:
中國古代建筑概述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第1個僅有17人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