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復(fù)合構(gòu)思所產(chǎn)生、創(chuàng)造的動物。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集龍頭
、鹿角、獅眼、虎背、熊腰、蛇鱗、馬蹄、牛尾于一身,乃吉祥之寶
☆本文來自道緣風(fēng)水館
在古代神話傳說
,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神靈異獸,比如我們耳熟能詳?shù)凝堷P和麒麟,它們真的存在嗎?龍鳳姑且不論,就單說麒麟,在史料上就曾記載有人抓過,而且漢朝時期還留下過一具麒麟骨,可是因為一件事兒,讓這件稀世珍寶不復(fù)存在了,究竟是什么事情呢?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捕獲麒麟的記載
,而且還和孔老夫子有關(guān)系。《左傳》中有寫,“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仲尼觀之曰:‘麟也’意思是,魯哀公帶領(lǐng)大臣狩獵時,鉏商抓了個怪獸,后來孔子看到了,他就說這是麒麟,并且還將其記錄在了《春秋》中,即“西狩獲麟”。
除此之外
,在公元前122年,西漢武帝劉徹率軍至郊雍狩獵,期間也曾捕獲了一只頭長獨角的“怪獸”,眾人皆不認識他是個什么東西,于是就將其帶回宮中,最后還是幾位年長的老臣確認了它的身份。
這件事被又司馬遷記錄在《史記》中,“其明年
,郊雍,獲一角獸,若麃然……有司曰,蓋麟云”。由此可見,漢武帝捕獲的這只像麃(狍子)一樣的東西,也許是傳說中的麒麟。于是,漢武帝大喜,認為這是祥瑞之兆,便將年號改成了“元狩”,用以紀(jì)念此事。
孔子和司馬遷都是治學(xué)嚴(yán)謹之人
,因此他們的記載也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問題來了,漢武帝捕獲的麒麟最后去哪了呢?對于這一問題的答案,學(xué)界的專家們始終存在爭議,但最站得住腳的推斷,就是麒麟骨被漢武帝給隨葬了。漢武帝死后,史料中也就沒有再提到這只捕獲的麒麟,基本可以推測麒麟也死了,而麒麟的尸骨或者遺骸,自然也就給漢武隨葬了,畢竟麒麟是他生前的最愛。以漢武帝的脾氣,他喜歡的東西
公元前87年,漢武帝駕崩葬于五陵塬上
專家們經(jīng)過研究
公元前25年
,赤眉軍攻入長安后,不僅將城內(nèi)洗劫一空,還把茂陵掘開取其珍寶。東漢末年,董卓派軍隊在北方盜挖帝王陵墓。比如茂陵,就是他派呂布去挖的,目的是為了尋找一些靈丹妙藥,結(jié)果翻遍茂陵都沒有找到。再后來,唐末黃巢起義缺少糧餉,于是就對茂陵下手,將無數(shù)奇珍異寶悉數(shù)盜出。通過以上三次大規(guī)模的盜墓,我們可以推測
在億萬年的生物進化過程中
通過一個人的骨骼之相來判斷人一生中的起起伏伏,能夠獲得什么樣的功名成就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xiang/40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