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
立秋之后少吃西瓜
立秋之后
由于夏季吃涼冷食品較多
喝點杏仁湯防感冒
不僅干咳
,鼻涕和痰里有時還會帶著少量血絲,這是進入秋季后,比較典型的風(fēng)燥型感冒癥狀。對付這種初秋的溫燥感冒,在飲食上可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比如生梨、椰汁、蜂蜜、銀耳、芝麻、烏骨雞、豬肺、豆?jié){、蜂蜜等,喝杏仁湯也不錯。做法很簡單:從市場上買回杏仁粉,直接沖服,或者取杏仁9克、沙參15克、百合12克,煎湯取汁喝。蘿卜就茶神清氣爽
俗諺曰:“蘿卜就茶
,急得大夫滿地爬?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老年人要補更要“通”
許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只重視進補而忽略了體內(nèi)的循環(huán)流通
。其實,老年人需要的不是“補”,而是“通”,只要體內(nèi)通暢,平時食物中的營養(yǎng)基本可以滿足身體需要。要“通”,就應(yīng)多吃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等,刺激腸壁蠕動和分泌黏液,促進排便。多用含維生素B的食品,如粗糧、豆類,必要時可補充片劑維生素B1。多吃產(chǎn)氣食物如生黃瓜、生蘿卜等,利用它們在腸道內(nèi)的發(fā)酵作用,增加腸蠕動,利于排便。老年人在秋季特別容易出現(xiàn)倦怠乏力等癥狀
,所以秋季進補就顯得尤為重要,適當(dāng)進補能夠有效防止病毒傳染,從而增強抗病能力。人至中年以后,腎中精氣逐漸衰少,促進津液分泌和血液生成的腎陰也隨之衰減,老年人容易出現(xiàn)腎陰虧虛。因此中醫(yī)認(rèn)為,陰虛征是指體內(nèi)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所表現(xiàn)的虛熱征候
秋季可選用茭白
、南瓜、芡實、蓮子、桂圓、花生、栗子、藕、百合、山藥、白扁豆、黑芝麻、紅棗、核桃、梨、荸薺、胡蘿卜此外,初秋除注意精氣的收斂護養(yǎng)外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_11/814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打球腰扭傷怎么辦
下一篇:
腳扭傷了可以用熱水泡腳嗎
?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