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宮頸管狹窄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
(2)子宮發(fā)育不良子宮發(fā)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應異常
(3)子宮的位置也有一定的影響
(4)精神
(5)痛經跟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系,如果母親有痛經的情況
(6)內分泌因素月經期腹痛與黃體期孕酮升高有關。
(7)子宮內膜以及月經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
,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于子宮肌纖維使之收縮引起痛經。經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婦女明顯升高。(8)子宮的過度收縮
。雖然痛經患者子宮收縮壓力與正常婦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壓力約為4.9Kpa),但子宮收縮持續(xù)時間較長,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發(fā)生因子宮過度收縮所致的痛經。(9)子宮不正常收縮
。痛經患者常有子宮不正常收縮,因此往往導致子宮平滑肌缺血,子宮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宮肌肉的痙攣性收縮,從而產生疼痛而出現(xiàn)痛經。(10)婦科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
、盆腔炎、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等。子宮內放置節(jié)育器(俗稱節(jié)育環(huán))也易引起痛經。(11)少女初潮
,心理壓力大、久坐導致氣血循環(huán)變差、經血運行不暢、愛吃冷飲食品等造成痛經。(12)經期劇烈運動、受風寒濕冷侵襲等
,均易引發(fā)痛經。(13)空氣不好受某些工業(yè)或化學性質氣味刺激,比如汽油
按摩治療痛經時,要用拇指指腹分別揉捻穴位
非經期的時候按摩這幾個穴位可以預防痛經的發(fā)生,若結合艾灸對這幾個穴位施治
,效果會更好。痛經患者在治療中,要注重保暖,忌食生冷;情緒穩(wěn)定,精神愉悅;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規(guī)律;適度參加鍛煉。太沖穴
位置在腳大趾與第二趾之間
。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三陰交穴
位置在小腿內側
,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血海穴
屈膝
,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子宮穴
它位于下腹部
,臍下4寸處左右,旁開正中線3寸的距離各一點。按摩時用雙手食指、中指按壓住兩旁子宮穴,稍加壓力,緩緩點揉,以有酸脹感為度。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_11/816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上一篇:
?女人老是失眠多夢該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