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頻數(shù)短澀
、滴瀝刺痛、小腹拘急嗜食肥甘酒熱之品,濕熱蘊積下焦
若濕熱聚于膀胱或心火移于膀胱
,熱傷血絡;或腎陰虛而相火旺,擾動陰血則成血淋。腎虛火動
,煎熬水液或濕熱蘊結(jié)氣化不利,脂液失約,小便如脂膏,稱為膏淋。若氣郁化火
,滯于下焦,膀胱氣化不利、余瀝不盡而成氣淋。亦有因房勞過度
,腎氣不固或中氣下陷引起小便余瀝澀痛,遇勞即發(fā)者是為勞淋。五淋之病因病機雖然復雜,但以濕熱或郁火聚于膀胱及腎陰虛火旺者居多
。其病變部位雖以膀胱為中心,但與心肝腎脾密切相關。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尿道炎
、膀胱炎、前列腺炎淋證之治
1. 淋之名稱
,始見于《內(nèi)經(jīng)》,《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稱本病為“淋”、“淋閟”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_11/844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寒體質(zhì)如何調(diào)理呢
下一篇:
女人為何氣血不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