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一、治療嬰幼兒腹瀉偏方二、嬰幼兒腹瀉該與哪些疾病鑒別三 、嬰幼兒腹瀉要怎么喂養(yǎng)治療嬰幼兒腹瀉偏方1
、治療嬰幼兒腹瀉偏方
1.1
、鬼針草30~60g,煎湯后洗足,每日1~2次
。用于嬰幼兒泄瀉
。
1.2
、丁香1份,肉桂2份,共研細末
。每次用1~3g,納臍中,外貼紙膏藥,每日1次
。用于寒瀉虛證。

1.3
、吳茱萸30g,蒼術(shù)20g,丁香6g,胡椒30粒
。用火焙干,研成干粉,混合均勻,裝瓶備用。用時取藥末***,陳醋或植物油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部,外以紗布固定
。每日換藥1次
。用于脾虛或脾腎陽虛泄瀉。
1.4
、肉桂3g,細辛***,干姜6g.上藥共研細末,加冷開水和勻,填于患兒臍部,每日換藥1次,連續(xù)填3~5日
。用于風寒瀉。
2
、嬰幼兒腹瀉的中醫(yī)辨證分型
2.1
、傷食瀉
由暴食傷脾,飲食停滯,中氣不和所致。癥見納少噯氣,腹脹拒按,痛則欲瀉,瀉后則安,大便酸臭,小便短赤
。苔垢膩
。脈滑略數(shù)。
2.2
、濕熱瀉
夏秋暑濕化熱,腸胃濕熱所致
。癥見大便暴注下迫,瀉如水狀或蛋花湯樣,次數(shù)頻繁,身熱,肢冷,口渴喜飲,小便短赤,多伴有惡心嘔吐。舌質(zhì)紅,苔黃膩
。脈濡數(shù)
。
2.3、寒濕瀉
因寒濕困脾,脾失健運所致
。癥見瀉下稀便多水,色清不臭,尿少不黃,腸鳴,手足厥冷,不思飲水,喜濕喜按
。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沉緩
。
2.4
、脾虛瀉
久病久瀉,脾虛胃弱,運化無權(quán)
。癥見面黃肌瘦,胃納呆滯,大便清稀,食后作瀉,完谷不化,神倦肢軟,腹脹痛喜按。舌質(zhì)淡,苔薄白或膩
。脈細弱
。
3、嬰幼兒腹瀉的診斷方法是什么
可根據(jù)以下的實驗室檢查方法進行診斷:
3.1
、血
、尿、便三大常規(guī)檢查
。
3.2
、大便普通細菌培養(yǎng)及鼠傷寒沙門菌培養(yǎng)。
3.3
、大便輪狀病毒抗原檢測
。
3.4、血生化(鉀
、鈉,氯)
、腎功能、肝功能檢測等
。
3.5
、血氣分析。
嬰幼兒腹瀉該與哪些疾病鑒別1
、病毒腸炎
本病多在秋冬季散發(fā)和流行,起病急,多有發(fā)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一般為先吐后瀉,大便次數(shù)增多,大便開始為乳白色蛋花湯狀,后轉(zhuǎn)為黃綠色,一般無明顯中毒癥狀,重者出現(xiàn)脫水癥狀,病程5-10天
。
2、彎曲菌腸炎
致,國內(nèi)近年報道增多,已被認為是嬰幼兒腸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發(fā)病急
、腹瀉、腹痛,可伴有發(fā)熱
、乏力
、頭痛和嘔吐,大便日4-5次。
3
、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
多有應用廣譜抗菌素史,引起腸道菌群的失調(diào)
。少數(shù)病例突然發(fā)病,病情重。大便為黃綠色海水樣便,量多,有時排出偽膜
。早期即可出現(xiàn)休克現(xiàn)象
。
嬰幼兒腹瀉要怎么喂養(yǎng)1、寶寶是母乳喂養(yǎng)的情況
腹瀉的寶寶沒有必要停止母乳喂養(yǎng),每天喂奶的次數(shù)和時間也不需要減少
。當寶寶吃奶后有嘔吐現(xiàn)象的,那可以縮短寶寶吮吸母乳的時間或者延長間隔喂奶的時長
。但是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要注意別吃諸如蜂蜜、香蕉
、紅薯
、酸奶
、雜糧、綠葉酸等有潤腸作用的食物,更不要吃含動物油
、油炸的油膩食物
、辛辣食物、生冷食物等
。適當增加飲食鹽分
、多喝水,這樣可以補充丟失的電解質(zhì)和水分。
2
、寶寶是喝配方奶的情況
在不然給寶寶挨餓的情況下,喂奶的間隔時間需要適當延長
。奶粉沖泡的濃度也需要降低,比如7勺奶粉沖泡200毫升的水可以改成6勺奶粉就沖200毫升水,奶粉濃度無需太稀,奶粉和水的比例最低不能低于三比一,給寶寶喝稀釋配方奶的時間也不宜過長,等到大便改善后就要恢復原有濃度。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_11/895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中醫(yī)健康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