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葉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蘇的葉(或帶嫩枝)。主產(chǎn)于江蘇
、浙江【蘇葉的藥性特點】蘇葉辛
治婦人雜病
梅核氣證
半夏厚樸湯證
見證、證質(zhì)
蘇葉在半夏厚樸湯中,辛香行氣
1、蘇葉60克
2、蘇葉治療尋常疣:鮮紫蘇葉外擦患處
3
4、蘇葉治療子宮出血:將紫蘇制成每ml相當于原生藥2g之水提取液
5
6、蘇葉用於急性胃腸炎:紫蘇葉 10 克
7、蘇葉用於胸膈痞悶
、呃逆:紫蘇梗 15 克,陳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8
、蘇葉用於感冒:紫蘇葉 10 克,蔥白 5 根9
10、蘇葉用於孕婦胎動不安
11
12、蘇葉用於陰囊濕疹:紫蘇莖葉適量
13、蘇葉用於妊振嘔吐:紫蘇莖葉 15 克
14
1.用量 常用量3—9克
。仲景用量2兩(6克),如半夏厚樸湯
。2.用法 湯劑
。按:蘇葉辛溫芳香,入肺脾二經(jīng)
,不但能散風寒,且行氣寬中,所以既可用外感風寒,惡寒發(fā)熱,無汗之表實證;又用于脾肺氣滯之咳嗽痰多,胸悶嘔惡。故對風寒表證兼見胸悶嘔惡等癥,使用本品最為適宜。本品發(fā)汗作用不及麻桂,故外感風寒之輕證常用。至于安胎之功,全在行氣,氣機通暢則胎自和。然辛散之品,氣虛或表虛者忌用。本品莖葉
、種子分別入藥。蘇葉長于發(fā)散風寒,蘇梗善能理氣安胎,蘇子主以降氣消痰。故外感風寒多用蘇葉;胸悶嘔惡、氣滯【文獻摘要】
《本草綱目》引《名醫(yī)別錄》:“下氣,除寒中
《本草綱目》:“解肌發(fā)表,散風寒
,行氣寬中,消痰利肺?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1.據(jù)化學分析 蘇葉全草含揮發(fā)油
,油中主要為紫蘇醛,為蘇葉的香氣成分。2.藥理研究
(1)蘇葉能擴張皮膚血管
,刺激汗腺神經(jīng),故有發(fā)汗作用。(2)能減少支氣管分泌
,緩解支氣管痙攣,因此,可止咳祛痰。(3)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
,增強胃腸蠕動。(4)所含揮發(fā)油有較強的防腐作用
。3.據(jù)抗菌試驗 本品對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亦有抑制作用。4.據(jù)現(xiàn)代臨床 主治咽神經(jīng)官能癥
,食管神經(jīng)官能癥,焦慮性神經(jīng)官能癥,慢性咽炎,慢性胃炎,慢性氣管炎,妊娠惡阻,老年性精神病等。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_11/898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下一篇:
蔥白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蔥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