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yè)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中醫(yī)健康

      烏柏木根皮能治什么病

      中藥大全 2023-10-02 03:53:47
      烏柏木根皮能治什么病|烏柏木根皮有什么作用|烏柏木根皮什么樣真假辨別

      烏柏木根皮
      (《綱目》)

      【異名】卷根白皮(《草木便方》)

      ,卷子根(《分類草藥性》)
      ,烏臼(《摘元方》)。

      【來(lái)源】為大戟科植物烏桕的去掉栓皮的根皮或莖皮


      【植物形態(tài)】烏桕(《唐本草》)
      ,又名:鴉臼(《綱目》),木子樹(《植物名實(shí)圖考》)
      ,瓊樹
      、蠟子樹
      、虹模
      、血血木、桕子樹
      ,虹樹

      落葉喬木,高達(dá)15米
      ,具乳液
      ,樹皮灰色而有淺縱裂。單葉互生
      ,紙質(zhì)
      ;菱形至闊菱狀卵形,長(zhǎng)3~8厘米
      ,寬3~7厘米
      ,先端長(zhǎng)漸尖,基部闊楔形至鈍形
      ,全緣
      ,兩面均綠色,無(wú)毛
      ,秋天變成紅色
      ;葉柄長(zhǎng)2.5~7厘米,頂端有腺體2個(gè)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涡裕菩弁?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總狀花序頂生
      ,花小,綠黃色
      ,無(wú)花瓣及花盤
      ;雄花7~8朵聚生于苞腋內(nèi),苞片菱狀卵形
      ,寬約1毫米
      ,先端漸尖
      ,基部?jī)蓚?cè)各有腎形腺體1個(gè)。雄蕊2
      ,少有3枚者
      ;雌花生于花序的基部,子房3室
      ,柱頭3裂
      。蒴果橢圓狀球形,直徑1~1.5厘米
      ,成熱時(shí)褐色
      ,室背開裂為3瓣,每瓣有種子1粒
      。種子近球形
      ,黑色,外被白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ㄆ?~7月。果期8~10月

      野生或栽培
      。分布華東和廣東、廣西
      、云南
      、貴州、四川
      、湖南
      、湖北、陜西
      、河南
      、甘肅等地。

      本植物的葉(烏桕葉)
      、種子(烏桕子)亦供藥用
      ,各詳專條。

      【采集】全年可采
      ,將皮剝下
      ,除去栓皮,曬干


      【炮制】洗凈
      ,切片,曬干


      【性味】苦
      ,微溫
      ,有毒。

      ①《唐本草》:"味苦
      ,微溫
      ,有毒。"

      ②《綱目》:"苦
      ,微溫
      ,無(wú)毒。"

      ③《本草經(jīng)疏》:"辛苦
      ,溫
      ,有毒。"

      ④《南寧市藥物志》:"苦澀
      ,微溫
      。"

      【歸經(jīng)】《本草經(jīng)疏》:"入手
      、足陽(yáng)明經(jīng)
      。"

      【功用主治】利水,消積
      ,殺蟲
      ,解毒。治水腫
      ,臌脹
      ,百瘕積聚,二便不通
      ,濕瘡
      ,疥癬,疔毒


      ①《唐本草》:"主暴水百結(jié)積聚
      。"

      ②《日華子本草》:"治頭風(fēng),通大小便
      。"

      ③《本草衍義補(bǔ)遺》:"解蛇毒
      。"

      ④《生草藥性備要》:"治爛腳,?癩
      ,蛇傷
      ,乳癰,酒頂
      ,酒瘋腳
      ;治坐板癩,搗爛用鹽少許坐
      ,熱又換
      。"

      ⑤《本草備要》:"瀉熱毒
      ,療疔腫,解砒毒
      。"

      ⑥《醫(yī)林纂要》:"殺魚蟲毒
      。"

      ⑦《植物名實(shí)圖考》:"根:解水莽毒。"

      ⑧《分類草藥性》:"根:專治食積
      ,消虛熱
      ,下虛氣,消腫
      。"

      ⑨《嶺南采藥錄》:"治頭風(fēng)
      ,腳氣,橫痃
      ,便毒
      。"

      ⑩《南寧市藥物志》:"根為瀉下峻藥,并可催吐
      。"

      【用法與用量】?jī)?nèi)服:煎湯
      ,3~5錢(鮮者1~2兩);或入丸
      、散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

      【宜忌】體虛者忌服


      ①《綱目》:"氣虛人不可用之
      。"

      ②《本草經(jīng)疏》:"脾虛不能制水,以致水氣泛濫
      ,法當(dāng)補(bǔ)脾土為急
      ,此藥必不可輕用。如果元?dú)鈮褜?shí)者
      ,亦須暫施一
      、二劑,病已即去之
      。"

      【選方】①治水氣小便澀
      ,身體虛腫:烏桕皮二兩,木通一兩(判)
      ,檳榔一兩
      。上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
      ,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圣惠方》)

      ②治臌脹:㈠烏柏樹根二層皮(切碎)一至三兩,白米一撮,炒至微黃色
      ,加北芪三錢同煎水服
      ,或連米擂糊加糖煮服。每日一次
      ,連服三至六日
      。㈡烏桕木根三兩,桑樹根一兩
      。用水五碗
      ,煎至一碗,分三次服下
      。(《嶺南草藥志》)

      ③治黃腫癥:取烏桕二層皮青和米擂爛
      ,加片糖少許,煎成粉
      ,食之必瀉
      ,瀉后神倦,約一日可消
      。(《嶺南采藥錄》)

      ④治百瘕積聚
      ,水腫:烏桕樹根鮮二層皮,每次三錢
      ,水煎服
      。(《閩東本草》)

      ⑤治小便不通:烏桕皮煎湯飲之
      。(《肘后方》)

      ⑥治大便不通:烏桕木根方長(zhǎng)一寸
      ,劈破,以水取小半盞服之
      ,不用多吃
      ,兼能取水。(《斗門方》)

      ⑦治二便關(guān)格二
      、三日則殺人:烏桕?yáng)|南根白皮
      ,干為末,熱水服二錢
      ,先以芒硝二兩
      ,煎湯服,取吐
      。(《肘后方》)

      ⑧治鹽胸痰喘:桕樹皮去祖
      ,搗汁,和飛面作餅
      ,烙熱
      ,早晨與兒吃三、四個(gè),待吐下鹽涎乃佳
      ,如不行
      ,熱茶催之。(《摘元方》)

      ⑨治腳氣濕瘡
      ,極癢有蟲:烏桕根為末敷
      。(《摘元方》)

      ⑩治風(fēng)疹塊:烏桕樹根適量,煎水暖洗
      。(《嶺南草藥志》)

      ⑾治毒蛇咬傷:烏桕樹二層皮(鮮一兩
      ,干五錢),搗爛
      ,米酒適量和勻
      ,去渣,一次飲至微醉為度
      ,將藥渣敷傷口周圍
      。(《嶺南草藥志》)

      ⑿治胞衣不下:烏桕根三兩。加酒燉服
      。(《閩東本草》)

      ⒀治嬰兒胎毒滿頭:水邊烏桕樹根
      ,曬研,入雄黃末少許
      ,生油調(diào)搽
      。(《經(jīng)驗(yàn)良方》)

      ⒁治鼠莽砒毒:烏桕根半兩,擂水服之
      。(《醫(yī)方大成論》)

      ⒂治跌打新傷
      ,遍身疼痛:烏桕鮮根,每次一兩
      ,水煎調(diào)烏糖服
      。(《泉州本草》)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急性穿孔性闌尾炎
      用鮮烏桕樹根配合鮮蛇莓煎服。參見"蛇莓"條


      ②治療傳染性肝炎
      取新鮮烏桕木根的二層皮4兩
      ,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
      ,每日3次分服
      。兒童酌減。臨床試治7例
      ,治療時(shí)間平均為14天
      。自覺癥狀如發(fā)熱、疲乏
      、胃口不好
      、腹脹
      、右肋下痛等消失較快;黃疸消退最快者7天
      ,最慢者14天
      ;小便中膽汁色素、尿膽元在服藥3~5天后即告減退或消失
      。服藥過(guò)程中無(wú)不良反應(yīng)


      ③治療腎變性綜合征
      取近水旁之烏桕樹樹干的韌皮60克,加水磨碎
      ,過(guò)濾
      ,濾出液加水至大半碗,慢火煎至剛沸為度
      ,乘溫頓服
      ,每日1次。服藥后常有惡心
      、嘔吐
      、腹瀉等副作用。試用于24例
      ,對(duì)消除水腫有一定療效
      ;消腫后如給予補(bǔ)腎健脾、益氣補(bǔ)血之方劑
      ,每能鞏固療效
      。此藥對(duì)腎功能極度不良或有尿毒癥表現(xiàn)的慢性腎炎無(wú)效。

      【中毒處理】烏桕木引起食物中毒
      據(jù)報(bào)道
      ,以烏桕木作切菜砧板
      ,在砧板上剁肉糜,吃后可引起急性中毒
      。中毒輕重與肉糜的剁細(xì)程度
      、肉在砧板上停留時(shí)間及進(jìn)食時(shí)間成正比。中毒者潛伏期短(大都在0.5~2.5小時(shí)內(nèi))
      ,發(fā)病急,具有明顯的胃腸道癥狀
      ,如惡心
      、嘔吐、腹痛
      、腹瀉等
      ,少數(shù)有四肢、口唇發(fā)麻
      ,面色蒼白
      ,心慌,胸緊,嚴(yán)重咳嗽等
      ,一般經(jīng)對(duì)癥治療后即能恢復(fù)
      ,不致引起死亡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_11/974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wú)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lái)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lái)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毛葉木通能治什么病
      零余子能治什么病
      零余子能治什么病|零余子有什么作用|零余子什么樣真假辨別零余子(《本草拾遺》)【異名】署預(yù)子(《本草拾遺》),薯蕷果(《江西草藥》)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緛?lái)源】為薯蕷科植物薯蕷葉腋間之珠芽。植物形態(tài)詳"山藥"條
      羊肚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