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蟛蜞草(中草藥名稱:鱧腸)(中藥大全科目:菊科)
古籍名:鱧腸《唐本草》
。植物名:鱧腸
。別名:旱蓮草、墨斗草
、白花蟛蜞菊、白花蟛蜞、黑墨草、墨汁旱蓮草、鱧腸草、蓮蓬草。生長環(huán)境:本品為一年生草本,平原地區(qū)極為常見
,喜生于濕地上、田基、路旁或休閑的田中。分布:產(chǎn)于全球的溫帶地
,廣東中部和北部、東部到處皆有。入藥部分:全草
。采集期:全年有產(chǎn),夏秋為宜
自采地點:荒地
性味:性涼、味平淡
功能:清肝肺熱
主治
驗方1:(治肺燥咳方)旱蓮草1兩
、豬瘦肉2兩、蜜棗4個、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方解)旱蓮草清肝潤肺,蜜棗甘以潤燥
、佐以豬瘦肉煎湯,更為滋潤可口,治燥咳甚效。(方歌)肺金燥咳有驗方
,旱蓮草煲煮肉湯,蜜棗四枚須加入,潤燥滋金肺自安。驗方2:(治小兒疳積)旱蓮草5錢、獨腳金2錢
、清水三碗,煎成半碗服。(方解)疳積為病
(方歌)小兒疳積不用愁
驗方3:(治熱眼方)旱蓮草1兩、黃豆5錢
(方解)旱蓮草清熱養(yǎng)陰
(方歌)肝經(jīng)熱郁視不明,旱蓮草合黃豆成
驗方4:(治吐血不止方)生旱蓮草8兩
(方歌)吐血不止心勿忙
參考資料:《廣東省中醫(yī)驗方交流匯編》內(nèi)載治小便下血方:旱蓮草
治新吐血驗方:鮮旱蓮草4兩
本文解釋權歸中藥大全,本文地址:/post/1611.html
艾葉
【功效】溫經(jīng)止血
八角楓花
【功效】治頭風痛及胸腹脹痛
百合干
【功效】養(yǎng)陰潤肺
草豆蔻
【功效】用于寒濕內(nèi)阻
草烏
【功效】搜風勝濕,散寒止痛
生活中能止血的草藥有哪些
含羞草
清熱利尿
小薊
小薊為菊科植物刺兒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地榆
地榆為薔薇科植物地榆或長葉地榆的干燥根,后者習稱“綿地榆”
。春季將發(fā)芽時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干燥,或趁鮮切片,干燥。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燙傷,癰腫瘡毒。槐花
槐花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
。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采收,即使干燥,除去枝、梗及雜質(zhì)。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脾胃虛寒及陰虛發(fā)熱而無實火者慎用。側(cè)柏葉
側(cè)柏葉為柏科植物側(cè)柏的干燥枝梢和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_11/993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