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鞭草(中藥材植物名:馬鞭草)(植物科目:馬鞭草科)
古籍名:馬鞭草《名醫(yī)別錄》
。別名:鐵馬鞭、馬板草
、龍牙草。植物名:馬鞭草
。生長(zhǎng)換將:本品為多年生草本
,生于曠野草地上,村莊附近空地上,路旁等。分布:廣東各地均有
,我國(guó)各省亦有。入藥部分:全草
。采集期:夏
、秋。自采地點(diǎn):郊外
性味:性涼、味微苦
功能:通經(jīng)
主治
(方歌)散瘀清熱馬鞭草
參考資料:《廣東省中醫(yī)驗(yàn)方交流匯編》內(nèi)記載:治黃病方:馬鞭草適量煎湯
,常飲自愈《廣州市中醫(yī)驗(yàn)方選集第一集》市一人民醫(yī)院治馬疽菌感染驗(yàn)方:生馬鞭草兩半
本文解釋權(quán)歸中藥大全
馬鞭草是一種馬鞭草科植物
馬鞭草可以在多種環(huán)境下生長(zhǎng)
馬鞭草是一種具有多種功效的植物。它可以用于制作草藥茶
總之,馬鞭草是一種非常美麗的植物
一、典籍摘要
1.《本草綱目》:“馬鞭草搗涂癰腫及蠼螋尿瘡
,男子陰腫。”2.《本草備要》:“馬鞭草味苦微寒
。破血通經(jīng),殺蟲消脹。治氣血癥瘕,癰瘡陰腫(搗汁涂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3.《本草便讀》:“馬鞭草肝胃兩相宜,破血通淋消腫脹;苦寒偏稟劣,殺蟲散熱愈癰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4.《本草撮要》:“馬鞭草味苦微寒,入足厥陰經(jīng).功專破血通經(jīng),殺蟲消脹,治氣血癥瘕癰瘡陰腫?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5.《本草分經(jīng)》:“馬鞭草苦微寒,破血消脹殺蟲
6.《本草蒙筌》:“馬鞭草味甘
7.《本草易讀》:“馬鞭草辛
,苦,微寒,無(wú)毒。破血通經(jīng),殺蟲消脹。治氣血癥結(jié),消癰毒陰腫?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8.《本經(jīng)逢原》:“馬鞭草苦微寒,無(wú)毒
。色赤入肝經(jīng)血分,故治婦人血?dú)飧姑?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9.《滇南本草》:“馬鞭草氣味苦
,寒。無(wú)毒。主治婦人經(jīng)水不通成勞,速煎此草服之愈。亦治癰疽毒沖心,服此神效10.《雷公炮制藥性解》:“馬鞭草味苦甘
,性寒有小毒,入肝脾二經(jīng)。主活血通經(jīng),治金瘡諸瘡癤,取汁和酒服?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11.《藥鑒》:“馬鞭草氣寒
,味甘苦,有小毒。主下部瘑瘡,并金瘡積血作疼,研末敷妙。通婦人月水,及血?dú)獬砂Y結(jié)瘕,生搗煎良。利小腹卒痛難當(dāng),禁久瘧發(fā)熱不斷。絞腸沙即效,纏喉痹極靈。殺諸般疳蟲,消五腫痞塊?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12.《藥性切用》:“馬鞭草味苦微寒
,破血通經(jīng),殺蟲消脹。取苗、葉用。虛人忌之13.《外科全生集》:“馬鞭草苦
14.《馮氏錦囊秘錄》:“馬鞭草味苦氣寒無(wú)毒
15.《醫(yī)學(xué)入門》:“馬鞭草馬鞭草涼味苦辛
,活血行血利女人,通經(jīng)破癖消膨脹,男子陰囊腫可伸。《中藥大辭典》:馬鞭草苦,涼.清熱解毒,活血散瘀16.《名醫(yī)別錄》:“下部瘑瘡?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17.《本草拾遺》:“主癥癖血瘕,久瘧
18.《日華子本草》:“味辛
19.《本草衍義補(bǔ)遺》:“治金瘡
20.《生草藥性備要》:“活血通經(jīng)
21.《分類草藥性》:“去小便血淋腫痛
22.《天寶本草》:“利小便
23.《現(xiàn)代實(shí)用中藥》:“根用于赤白痢疾
24.《中華本草》:“馬鞭草苦
25.《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馬鞭草苦
二、現(xiàn)代研究
1.成分:全草含馬鞭草甙
2.藥理:
1)本品針劑在控制瘧疾癥狀和抑殺瘧原蟲方面效果較好,控制癥狀
2)馬鞭草的水及醇提取物對(duì)家兔結(jié)膜囊滴入芥子油而引起的炎癥有消炎作用
3)本品水提取物給家兔作齒髓電刺激法實(shí)驗(yàn)證明有鎮(zhèn)痛作用。醇性水溶液的鎮(zhèn)痛作用更持久
。4)馬鞭草甙對(duì)哺乳動(dòng)物有持久的促進(jìn)乳汁分泌作用。
5)馬鞭草甙可促進(jìn)家兔血凝
,大劑量可使蛙的粘膜剝離,并引起痙攣。6)抑菌:馬鞭草全草煎劑
,對(duì)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水煎劑的31毫克/公升濃度能殺死鉤端螺旋體。3.臨床:治療瘧疾,白喉,流行性感冒,絲蟲病,防治傳染性肝炎
。
……
【性味】 苦
,涼.①《藥性論》:"味苦,有毒
。"②《蜀本草》:"味苦,微寒
,無(wú)毒。"⑧《日華子本草,:"味辛
,涼,無(wú)毒。"④《本草圖經(jīng)》:"味甘苦
,微寒,有小毒。"【歸經(jīng)】 入肝
、脾經(jīng)。①《雷公炮制藥性解">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肝
、脾二經(jīng)。"②《得配本草》:"入手陽(yáng)明
、足厥陰經(jīng)血分③《本草再新》:"入肝、腎二經(jīng)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
,利水消腫。治外感發(fā)熱,濕熱黃疸,水腫,痢疾,瘧疾,白喉,喉痹,淋病,經(jīng)閉,癥瘕,癰腫瘡毒,牙疳。①《別錄》:"主下部匿瘡。"
②《本草拾遺》:"主癥癖血瘕
,久瘧,破血。作煎如糖,酒服。"③《日華子本草》:"通月經(jīng),治婦人血?dú)舛敲?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④《本草衍義補(bǔ)遺》:"治金瘡,行血
,活血。"⑤《綱目》:"搗涂癰腫及蠼螋尿瘡
,男子陰腫。"⑥《生草藥性備要》:"活血通經(jīng)
⑦《分類草藥性》:"去小便血淋腫痛
⑧《天寶本草》:"利小便
⑨《現(xiàn)代實(shí)用中藥》:"根用于赤白痢疾
馬鞭草附方
治傷風(fēng)感冒
治卒大腹水?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治鼓脹煩渴
治痢疾:馬鞭草二兩
破腹中惡血,殺蟲:馬鞭草
治婦人月水滯澀不通
治婦人疝痛:馬鞭草一兩,酒煎滾服
治酒積下血:馬鞭草灰四錢
治瘧
治乳癰腫痛:馬鞭草一握
治疳瘡:馬鞭草煎水洗之
治牙周炎
治喉痹深腫連頰
,吐氣數(shù)者(馬喉痹):馬鞭草根一握,截去兩頭治咽喉腫痛:鮮馬鞭草莖葉搗汁
治黃疸:馬鞭草鮮根(或全草)二兩
治瘧疾寒熱:用馬鞭草搗汁五合
治鼓脹煩渴,身干黑瘦:用馬鞭草銼細(xì)
治疥瘡:用馬鞭草搗汁,生飲半碗
治赤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河民R鞭草五錢、陳茶一撮
治脾臟腫大:馬鞭草20克
。鱉甲10克,白背葉20克,水煎服。馬鞭草副作用
【 副作用 】
(一)傳統(tǒng)文獻(xiàn)
《本草綱目》:無(wú)毒
。(二)臨床觀察
無(wú)毒
。在常規(guī)劑量?jī)?nèi)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yīng)。長(zhǎng)期服用或大劑量(30g以下)服用也沒有明顯副作用。【 用法用量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4.5—9g。
《中華本草》內(nèi)服:煎湯
,15-30g,鮮品30-6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用藥禁忌 】
該物種為中國(guó)植物圖譜數(shù)據(jù)庫(kù)收錄的有毒植物
孕婦慎服
《本草經(jīng)疏》:"病人雖有濕熱血熱證,脾陰虛而胃氣弱者勿服
。"《本草從新》:"瘡證久而虛者
,斟酌用之。"【 適用人群 】
營(yíng)養(yǎng)過剩
,消耗過少,想保持腿部美妙曲線的女姓。久坐的上班族人群
,中年發(fā)胖的人群。馬鞭草茶
配方 :
馬鞭草20克,白糖20克
。制作 :
(1)把馬鞭草洗凈,切成3厘米長(zhǎng)的段
。(2)把馬鞭草放入燉杯內(nèi)
,加水250毫升;用武火燒沸,文火煎煮25分鐘,除去藥渣,放入白糖攪勻即成。食法 :
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
。功效 :
清熱解毒,通經(jīng)散瘀
,利尿止癢。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小便不利者(一)馬鞭草茶的最佳食用方法:
熱水直接沖泡,將花草茶置于容器中
,以90℃以上的熱水直接沖泡,這樣香氣及精華方可滲出。紅花15克
,馬鞭草20克,白糖15克。做法 :
(1)紅花洗凈浸透;馬鞭草洗凈
(2)將紅花
功效:
紅花馬鞭草茶活血通經(jīng)、去瘀止痛
、清熱解毒、利尿止癢,適用于小便不利等癥狀之乙肝病患者春季飲用。檸檬草20克,馬鞭草20克
。做法:
一茶勺的檸檬草和一茶勺的馬鞭草加500—1000毫升熱水。
功效:
瘦腰瘦腿的檸檬馬鞭茶是近年比較流行的茶方
。主要是作用于幫助久坐的人,可以促進(jìn)新陳代謝、利尿、進(jìn)而達(dá)到瘦身減脂的目的。此配方可以來(lái)泡澡。在浴缸里放七成滿的熱溫水,加進(jìn)檸檬草和馬鞭約20分鐘后可進(jìn)入泡澡,進(jìn)駐一邊泡浴,一邊按摩揉搓腰腹,大腿和小腿,這樣效果更佳。(二) 馬鞭草茶的副作用
其毒性很低,不溶血
服用后若有口乾舌燥、大腿微微發(fā)熱或酸的現(xiàn)象
PS:孕期女性及哺乳期女性禁止飲用。
(三) 檸檬馬鞭草
花名:檸檬馬鞭草
科名:檸檬馬鞭草屬于蕓香科
摘取部位:葉
產(chǎn)地:檸檬馬鞭草原產(chǎn)于德國(guó)
作用功效: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