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常有一些患者來了以后就說他神疲乏力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首方劑
,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劑局》的參苓白術(shù)散。這種方子所主治的病癥就是中焦脾胃氣虛。因運化水液功能降低,水濕內(nèi)停太嚴(yán)重而出現(xiàn)的脾虛濕盛之泄瀉,對于這樣的病癥,臨床表現(xiàn)會有什么?患者所描述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就是這個病癥可見的神疲乏力,食少便溏,面色無華。最主要還有一個臨床表現(xiàn),泄瀉,怎么治呢?那我們肯定要健脾益氣滲濕止瀉了。這首方子的組成,首先參苓白術(shù)散里面有一個四君子湯,人參、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那么有些方劑的分析就把這四味藥共為君藥了。那么現(xiàn)在我們比較公認(rèn)的方中的君藥是人參、白術(shù)、茯苓共為君藥三味藥,那么我們把甘草放到了佐藥里面,為啥用了四君子就是要健脾益氣燥濕呢?為了加強全方止瀉之力,方中用了收斂效果較好的山藥和蓮子肉祛濕的方法有很多,食療方法是最常用也是最廣泛的一種方法
,因為許多食材都有祛濕排毒美白養(yǎng)顏的作用,只要合理利用這些食材,就能在日常中起到很好的祛濕效果脾虛
脾虛濕氣重的情況下可以用艾葉泡腳,艾葉泡腳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可以將身體中的濕氣和寒氣排出去,可以對脾胃起到很好的調(diào)理作用。脾虛濕氣重的情況下,可以多喝一些紅豆薏米水,除濕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但如果是寒濕體質(zhì),那么就不能服用。濕氣重的根源是來自于脾
,也就是脾虛而導(dǎo)致的。脾的運化水濕功能異常后,導(dǎo)致的水濕在體內(nèi)的一種潴留或者異常的豐富而形成的水濕,對這一種情況稱為脾虛濕氣重。當(dāng)脾虛濕氣重時,要用中藥進行健脾祛濕,可以選用參苓白術(shù)散進行加減治療;其次,在飲食中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祛濕的食物,比如薏仁、扁豆、山藥、芡實、蓮子肉食。通過一些食補,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補脾去濕作用;此外,還可以運用艾灸,通過艾灸中脘穴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ngfang/74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五心煩熱盜汗便秘可能是陰虛火旺
,會有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