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兵的假使者
公元821 年(唐穆宗長慶元年)
,幽州兵反叛
,這消息震驚朝廷內(nèi)外。第二年,幽州兵氣勢洶洶,直撲弓高城(今河北東光西)。哪知,弓高城上森嚴壁壘,弓箭如雨射下
。幽州兵雖驍勇異常,也無法攻下這固若金湯的城池
。
幽州兵強攻不下
,只能勉強退后安營扎寨。說來也巧
,唐朝朝廷派來的特使
,星夜抵達城下。使者一行10人
,勒馬站在城下
,高聲呼喊:“守城官兵,快快開門
,我們是大唐使者
!”

守城的唐朝官員心里繃緊了弦,硬是不信
,直到天亮
,才放他入城。使者進城后
,氣得暴跳如雷
,剛踏進弓高城官衙,便潑口大罵:“弓高守將膽大妄為
,竟敢如此對待朝廷命官
!”滿臉猙獰
,一腔憤怒
。
弓高守將這才真正感到問題的嚴重性
,忙打拱作揖趕緊賠罪:“大人,日后如有這類事端發(fā)生
,本官定當只身赴朝廷
,負荊請罪,將手下有眼不識泰山者砍頭
!”這事讓潛伏在弓高城里的幽州兵奸細打聽到
。奸細馬上向幽州叛軍將領(lǐng)匯報。統(tǒng)兵將軍一聽
,連連大笑:“好
,天助我也!再攻弓高
,不費吹灰之力
!”這一天,幽州兵派出一個人裝扮成了朝廷使者
,夜色溶溶
,大地漆黑一片。這位假使者悄悄潛到弓高城下
,大隊人馬無聲無息尾隨在他的后面
。
假使者在城下高聲吆喝:“我是朝廷派來的使者,另有急令傳告弓高城守將和前一位使者
!”
一聽“使者”兩字
,守城官員早驚嚇得魂飛魄散:“昨天沒開門,使者發(fā)脾氣
,守將臭罵了我一場
。這次再不開,守將不砍了我的頭
,剝了我的皮
?”
他稍探出頭向下觀望一眼,馬上高聲答道:“好
,馬上開城門
!”
“呀呀!”城門大開
。
“嘩
!”假使者和他身后的大隊人馬一下子涌進城內(nèi)。頓時
,殺聲盈城
。轉(zhuǎn)眼間,毫無戒備的唐朝將士紛紛倒在血泊之中
,弓高城在頃刻間被幽州兵攻克
。
隋末幽州反王高開道:屢降屢叛最終被內(nèi)訌給逼死
高開道(
?D624年),滄州陽信(山東陽信南)人
,隋末河北農(nóng)民起義軍領(lǐng)袖
。鹽戶出身,驍勇善戰(zhàn)
。隋末參加格謙領(lǐng)導的起義軍
,任將軍。格謙戰(zhàn)死
,他在沿海聚集舊部
,發(fā)展力量。公元618年
,攻克北平
,攻取漁陽,自稱燕王
,年號始興(一作天成)
,建都漁陽(今天津薊縣)。旋從高曇晟
,被立為齊王
,不久殺高曇晟,兼并其眾
。
公元620年
,接受唐朝北平郡王封爵,任蔚州總管
。次年
,復自稱燕王,起兵反唐
。公元623年
,他第一次引突厥兵攻幽州,突地稽率兵擊退
。第二次以奚族兵攻幽州
,州兵將其擊退。第三次又引突厥兵兩萬人兩次攻擾幽州
,唐軍不能控制
。公元624年,其部將張金樹反叛
,高開道被迫自殺
。
投奔義軍
高開道,滄州陽信(山東陽信南)人
。其家世代靠煮鹽為生
。少年時矯捷勇悍
,跑起來追得上奔馬。
隋朝末年
,賦役繁重,災荒連年
,民不聊生
。大業(yè)九年(613年),河間人格謙在豆子崗(今山東惠民境內(nèi))起義
,擁眾十萬
,自稱燕王,高開道于是投奔義軍
。起初高開道不被格謙所看重
。有一次格謙遭到隋兵圍捕,左右奔散
,不敢救援
,高開道只身奮戰(zhàn),連殺數(shù)十名隋兵
,解除圍攻
,格謙方才免難,隨即委派他為將軍
。
自稱燕王
大業(yè)十二年(616年)
,隋將王世充受命剿滅起義軍,格謙率軍幾經(jīng)決戰(zhàn)
,兵敗被殺
。高開道率余黨一百多人逃往海邊。經(jīng)過休整
,軍威復振
,于是轉(zhuǎn)戰(zhàn)劫掠滄州,賊眾漸附
,因而北上攻掠戍堡
,從臨渝到懷遠全都被他攻占。當時
,隋朝右武衛(wèi)大將軍李景守衛(wèi)北平(今河北盧龍)
,高開道率兵包圍北平,一年多未能攻陷
。遼西太守鄧繃轂救援
,李景帶領(lǐng)部下遷到柳城;后來準備回幽州,在路上被強盜殺死
。高開道于是攻取北平
。
武德元年(618年)
,高開道率軍攻陷漁陽郡(今天津薊縣),擁有甲馬(披有鎧甲的戰(zhàn)馬)數(shù)千匹
,徒眾萬人
,自稱為燕王[9] ,都城設在漁陽
。
兼并兵馬
起初
,懷戎縣(今河北張家口)僧人高曇晟乘縣令設齋來了很多百姓時,與五十名(《資治通鑒》作五千人)僧人裹脅參加齋會的人反叛
,殺了縣令以及鎮(zhèn)守的將領(lǐng)
,自稱大乘皇帝,立尼姑靜宣為耶輸皇后(《資治通鑒》作邪輸皇后)
,建年號為法輪
。當天晚上,高曇晟派人招降高開道
,封高開道為齊王
,高開道率領(lǐng)五千人歸順了高曇晟。三個月后
,高開道殺了高曇晟
,兼并了他的全部兵馬。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二十三日
,高開道被唐朝營州總管鄧貝虬堋
武德三年(620年)
,高開道重新自稱燕王,建年號為始興(一作天成)
,設置百官
。
投降唐朝
武德三年(620年)九月,唐將羅藝守衛(wèi)幽州(今北京)
,被竇建德軍圍困
,羅藝向高開道求救,高開道率騎兵二千人前去援助
,竇建德畏懼高開道軍都是勇猛精銳之士
,于是率軍撤退。 十月十九日(11月18日)
,高開道便借助羅藝遣使奏請歸降唐朝
,唐高祖李淵下詔任命他為蔚州總管、上柱國
,封為北平郡王
,賜姓李氏。
高開道率輕騎五百到達幽州,想對羅藝下手
。高開道帶領(lǐng)隨從騎士數(shù)人進入都督府
,觀察羅藝動靜,羅藝設宴與他暢飲盡歡
,高開道明白不能下手
,便離開幽州。
聯(lián)兵反唐
武德五年(622年)
,幽州發(fā)生饑荒
,高開道答應輸送糧食。羅藝派遣老弱前往就食
。高開道接待很周到
。羅藝很高興
,不加提防
,隨即調(diào)撥兵士三千人,車數(shù)百輛
、馬驢千余匹前往借糧
,高開道全都留下而不予遣返。于是北與突厥連兵
,且與羅藝斷絕往來
,重稱燕王。
同年
,劉黑闥進犯山東
,高開道與他聯(lián)合共同抵抗唐軍。高開道率軍進攻易州
,未能攻下而退兵
。又便派部將謝棱詐降于羅藝,并請求派兵救援
。羅藝率眾接應
,將到懷戎時,謝棱縱兵將其擊破
。接著高開道引突厥南侵
,恒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河北定縣)
、幽州
、易州(今河北易縣)等州盡遭蹂躪。突厥頡利可汗因高開道部眾善用攻城器具
,與他一道攻拔馬邑
。當時群盜相繼平定,高開道想歸降唐朝,又怕多次反復
,不能取信于人
,仍然依仗突厥自保平安。但將士多是山東之人
,思還家鄉(xiāng)
,眾人更加厭惡作亂。
屢犯幽州
武德六年五月二十八日(623年7月1日)
,高開道帶領(lǐng)奚族騎兵侵犯幽州
,被唐朝幽州長史王詵打敗。劉黑闥反叛時
,H首領(lǐng)突地稽帶兵協(xié)助唐朝
,將他的部落遷到幽州的昌平城。高開道帶領(lǐng)突厥侵犯幽州時
,遭突地稽帶兵阻截
,而被打敗。
武德六年(623年)七月
,高開道掠奪赤岸鎮(zhèn)以及靈壽
、九門、行唐三個縣之后離去
。
武德六年(623年)八月
,高開道率領(lǐng)奚族軍隊侵犯幽州,被唐朝幽州軍隊擊退
。
武德六年(623年)九月二十九日
,高開道帶領(lǐng)二萬突厥騎兵侵犯幽州。
將反自殺
起初
,高開道招募壯士數(shù)百人為養(yǎng)子
,常在閣下護衛(wèi)。劉黑闥部將張君立逃歸高開道
,高開道命張君立與愛將張金樹分督其兵
。武德七年二月十八日(624年3月12日),張金樹暗自命令左右數(shù)人裝作與高開道諸養(yǎng)子嬉戲
,到了晚上
,進入閣內(nèi),偷偷地斷其弓弦
,又取刀矛藏于床下
。天黑后,張金樹率其部下鼓噪來攻
,先前派出的幾個人抱著刀矛跑出閣來
。高開道諸養(yǎng)子準備出戰(zhàn),但找不到兵器。張君立又在外城舉火相應
,帳下大亂
,諸養(yǎng)子感到困窮,爭先歸附張金樹
。高開道知道此難難免
,披甲持刀據(jù)堂而坐。與其妻妾奏樂酣飲
,張金樹畏懼而不敢進逼
。二月十九日(3月13日)天將亮時,高開道先縊死其妻妾兒女而后自殺(一說被張金樹所殺)
高梁河之戰(zhàn)結(jié)果
高梁河之戰(zhàn)結(jié)果:高梁河之戰(zhàn)爆發(fā)的過程是怎樣的
高梁河之戰(zhàn)是宋朝年間宋軍與遼軍之間的戰(zhàn)爭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高梁河之戰(zhàn)簡介
。公元979年,宋軍為了奪取幽州
,在高粱河附近與遼軍作戰(zhàn)
,結(jié)果被遼軍擊敗。宋太宗為了奪回五代時期割給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就在平北漢后
,沒有修整
,直接向遼軍發(fā)起攻擊
,想要一舉拿下幽州。
幽州這個位置是遼軍與宋軍的必爭之地
,兩軍都非常重視這塊地方
。遼軍派出的守軍是大丞相韓德讓、大將耶律斜珍
,在宋軍進攻北漢時
,又加派了北院大王耶律希達、大將蕭托古和伊實王薩哈加強幽州的防務
。遼軍除了在守軍上做出了強化之外
,還對幽州城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擴建,讓幽州成為了軍事
、政治重鎮(zhèn)
。
宋軍在消滅北漢后,還師到鎮(zhèn)州就立刻揮軍北上
。當時的宋軍剛剛經(jīng)歷了一場大戰(zhàn)
,三軍未賞不說,連續(xù)的行軍讓許多宋朝士兵苦不堪言
。殿前都虞候崔翰卻非常贊成乘勝追擊
,趙光義聽了也覺得不錯,就不顧后果的北征。許多大臣都勸阻趙光義北征
,但是趙光義根本不聽
,還處置了這些勸諫的大臣。
一開始
,由于宋軍進攻幽州來得突然
,確實在戰(zhàn)場上占據(jù)了優(yōu)勢。但是遼景宗很快就回過神來
,馬上下令精騎前去增援
。隨著援軍的到來,戰(zhàn)場上的局勢馬上被改變
。遼軍的反擊
,使得宋軍三面受敵,全線潰退
。死傷數(shù)萬人
,宋太宗則在慌亂之中乘坐驢車逃走。
高梁河之戰(zhàn)過程
高梁河之戰(zhàn)是宋太宗在位期間
,與遼軍的第一場戰(zhàn)爭
。公元979年,宋軍在滅了北漢之后
,不作停留
,直接揮軍北上進攻幽州。五月二十日
,宋軍從太原出發(fā)
,翻越太行山,進入河北平原
。
六月十三日
,宋太宗從鎮(zhèn)州出發(fā),六月二十日的時候
,進入遼國境內(nèi)
。易州刺史、涿州判官等相繼投降宋軍
,宋軍因此推進很快
。在沙河附近,宋軍終于與遼軍相遇
,宋軍先與在場的遼軍交戰(zhàn)
,不久后,遼軍的援軍到來
,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zhàn)斗
。最后宋軍打敗遼軍
,生擒了五百多的遼軍。
遼軍中另外一個將領(lǐng)見宋軍銳氣正盛